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问点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荡。(2)措施: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干脆对皇帝负责。(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深感力不从心。(2)过程:①创立:明太祖设置殿阁高校士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加决策,“内阁”出现。②发展:内阁地位日益提高,高校士有了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3)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供应顾问的内侍机构。学问点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清朝初年(1)设内阁、置六部,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2)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加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2)特点:机构简洁;大臣品级不高、钦定。(3)职责: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心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中心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1.我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冲突得到解决,加强了君权,但君主专制的强化还未结束。2.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参加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3.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起先步入晚期,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冲突更加尖锐。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的统治者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封建制度走向衰落。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缘由是明朝当朝宰相胡作非为。(×)2.明朝殿阁高校士作为中心政府高级官员,拥有决策权。(×)3.明朝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心政府机构。(√)4.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主题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废除宰相制度。材料: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实录》(1)材料体现了明太祖对宰相的什么看法?他又是怎样做的?提示:看法:认为不应设置宰相一职,设立宰会面导致“专权乱政”。做法:废丞相,权分六部,干脆对皇帝负责。2.设内阁制。材料: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明会要》(2)依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内阁之职,同于古相”?内阁与“古相”的地位、职权是否相同?提示:缘由:票拟权使得内阁拥有干脆参加决策的权力。不同:丞相是法定最高行政长官,内阁不是;丞相具有统领百官之法定权力,内阁没有。3.内阁制的作用。材料: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3)据材料分析,明朝事实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提示:①机构:内阁。②缘由: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生怕不符帝意。秦至明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演化及发展趋势如何提示:1.演化:(1)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心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2)汉朝:以侍从顾问作尚书令、侍中,减弱相权。(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减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5)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2.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减弱直至被废除。比较中国古代的宰相与内阁提示:1.不同点:(1)地位不同:①在宰相制下,宰相(丞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心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宰相(丞相)被制度给予决策大权,其地位非常巩固。②内阁虽然有内阁高校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及其职位,而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只是为皇帝供应顾问的内侍机构。(2)作用不同:①宰相(丞相)的作用是辅佐皇帝、参加决策、分掌行政,在肯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地位凹凸完全由皇帝随意而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2.相同点:都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例1]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1.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正式的中心一级行政机构。2.是皇权强化的附产品。3.受制于司礼太监,冲突深刻。4.职权范围不明确,难以统帅六部百司A.唐朝尚书省B.元朝中书省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解析]依据材料“不是正式的中心一级行政机构”“与六部冲突重重”“受制于司礼太监”等信息可以推断是明朝的内阁,故选C。唐朝的尚书省是中心的行政机构,故A不符合题意,解除A。元朝的中书省是中心的行政机构,故B不符合题意,解除B。清朝没有设置司礼监,故D不符合题意,解除D。[答案]C主题二清朝强化君主专制1.清初政治体制。材料:(1)清朝初年,顺治与康熙在位时,中心中枢机构有何改变?提示:顺治时期,仿照明朝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限制皇权。康熙时期,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2.军机处设立缘由。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清]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2)依据材料分析,军机处成立的干脆缘由是什么?根本缘由又是什么?提示:干脆缘由:为办理西北紧急军务。根本缘由:专制皇权加强的须要。3.军机处的特点、影响。材料: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3)材料中的机构有何特点?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跪受笔录,承旨、传述。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记。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有何不同提示:1.议政王大臣会议驾驭军国机要的定夺权,权力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确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极大限制。2.军机处是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明清强化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历史影响提示:1.主动性:(1)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2)经济上,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复原和发展。(3)民族关系上,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沟通、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民族大融合。2.消极性:(1)从目的看,它是为了维护渐趋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的皇族统治,具有历史的反动性。(2)从措施看,它以强化封建专制为核心,违反了时代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从而在根本上埋下了更大、更剧烈的统治危机。(3)从对政府的影响看,肯定君主专制又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还导致了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例2](2024·北京卷)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其次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复原。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B.清朝中心集权遭到减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乾隆初年,曾经裁撤军机处,但是因为处理政事的须要,又复原军机处,说明军机处的设立有助于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清朝内阁“名存而已”;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强皇权的内容,不是加强中心集权;C项错误,军机处并不是法定的中心行政机构,不是宰相的职位和权力。故选D。[答案]D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D)A.汉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解析: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并规定以后不许设丞相。故答案为D项。2.据记载:“时上念机务殷,欲广聪慧,措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门,简诸臣为耳目。”这里的“上”是(B)A.明太祖 B.明成祖C.乾隆帝 D.雍正帝解析:依据题干“开内阁于东门”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设立是明成祖,故本题应选B项。3.“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高校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D)A.《新唐书》 B.《汉书》C.《元史》 D.《明史》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废丞相。“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意即废丞相、权分六部,且“殿阁高校士”是明内阁的前身,故选D项。4.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方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D)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解析:汉朝的刺史监督地方官,没有体现“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故A项错误;宋朝的通判也是监督地方官,故B项错误;明朝的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有“票拟”的权力,即事先拟定对政事的处理看法,皇帝同意了再“批红”,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清朝的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就像留声机和写字机器,故D项正确。5.古代有一机构,史书对其官员有“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的表述,下列机构其官员在职能上符合这一特征的是(D)A.三公九卿 B.中朝C.三省六部 D.军机处解析:依据“缮写谕旨”“权一归于上”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军机处的特点,故选D项。6.“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这种状况的影响是(B)A.强化了皇权 B.限制了皇权C.被历代沿用 D.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从材料中“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确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故选B项。7.史学家赵翼在描述我国古代某机构职能时说:“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机构是(D)A.尚书省 B.门下省C.内阁 D.军机处解析:依据材料“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此机构“跪受笔录”只负责传达皇帝的旨意,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军机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8.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心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共同核心是什么?(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改变的缘由是皇权与相权的冲突加剧,为解决这一冲突明初的皇帝对中心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冲突?其发展趋势怎样?答案:(1)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皇权为核心。(2)措施:明太祖废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