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理综生物试题_第1页
2021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理综生物试题_第2页
2021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理综生物试题_第3页
2021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理综生物试题_第4页
2021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理综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宜宾市普通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一、选择题1.在人体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可在叶绿体中合成B.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C.性激素内质网上合成D.RNA在核仁或高尔基体上合成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黏膜等在结构上具流动性,在功能上具选择透过性B.牛的乳腺细胞核孔数量比汗腺多,利于RNA和乳汁蛋白进出C.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分泌细胞内的囊泡运输受阻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等在细胞质中堆积3.p16基因位于人类的第9号染色体上,是一种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基本基因,该基因编码的p16蛋白能阻碍细胞进入分裂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第9号染色体异常,将导致细胞代谢异常,加速细胞衰老和凋亡B.p16基因在分裂间期表达的产物,能有效阻止细胞DNA复制C.红细胞中p16基因发生突变、缺失,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增大D.p16基因和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后可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4.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追踪研究生物体内相关物质或生理过程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提供具有14CO2的缺氧环境,导致储藏的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出现放射性14C3H6O3B.饲喂含18O的水后,小狗血糖分子中有的可含18O,呼出的CO2也可能检测到18OC.用32P和35S标记的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可获大量含32P和35S的T噬菌体D.培养在含15N-核糖核苷酸培养液中的洋葱根尖,只有分生区细胞能检测到15N5.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通过我国及世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经过Ⅲ期临床试验后的各类新冠疫苗陆续投入使用,正在为打赢全球抗疫战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病毒的拟核膜内B.新冠疫苗都是由蛋白质和单链RNA共同构成C.二次加强接种新冠疫苗,会使人该免疫防卫功能增强D.人只要接种了新冠疫苗,就不会感染新冠肺炎病毒6.科研小组以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育种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幼苗2为单倍体,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0或20B.植株B成熟后纺锤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配子C.培育植株C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明显地缩短了育种年限D.基因选择性表达是幼苗1、2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7.科研人员利用封闭熏气舱对3种不同的植物进行氨气胁迫研究,以推测它们在氨气胁迫下的耐受性。此3种植物在24小时的氨气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和形态表征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丙二醛是植物在逆境受到伤害或衰老过程中发生的膜脂过氧化反应的最终分解产物,丙二醛的累积可使植物细胞及膜结构受到不可逆改变或伤害。坐标图反映本研究前后芦荟植株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种类24小时氨气胁迫实验后检测指标(3次重复试验)叶绿素减少率丙二醛增加率相对电导率增加率叶片形态表征绿萝8.2%23.6%16.1%未出现明显变化金边吊兰40.9%53.8%35.0%叶片变黄偶有褐色斑芦荟55.9%91.5%521%叶片变黄并具褐色斑(1)在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等适宜条件下,若本研究是通过选择长势相同的每种植物单株进行3次重复试验,至少需要封闭熏气舱______________个,至少需各种盆栽植物共_______________株。(2)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其相对大小与溶液中无机盐离子相对含量·有关。芦荟相对电导率增加率达52.1%,其原因是在氨气胁迫下,_______________,导致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上升。(3)如图中,曲线________________最能反映在氨气胁迫处理后,芦荟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a点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在氨气胁迫下,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研究分析,3种观赏盆栽植物中,最适放宜作为环境氨气监测指示植物是_______________。8.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图1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不同强度的电刺激(Ⅰ:单次电刺激B,Ⅱ:连续电刺激B,Ⅲ:单次电刺激C)进行实验,并用带微电极的示波器记录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注:阈电位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图3为小白鼠下丘脑B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示意图,其中的光敏蛋白是一类能应答光信号并产生反应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外离子流动及信号传递上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完成,当兴奋到达此结构时,其信号转变情况为:_____________。(2)图2中-70mv的静息电位是将细胞膜_____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电位值定义为0mv,而测试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3)据图2分析可知,单次电刺激B由于_____________不能使神经元A产生动作电位;实验Ⅱ说明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阈下刺激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效应,产生动作电位:实验Ⅲ结果可说明神经元C_____________。(4)据图3分析,下丘脑B神经元在光刺激下产生兴奋,其原因是:光敏蛋白接受光信号刺激,产生反应使_____________。9.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人类很多活动都与各类生态系统密切关联。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密切相关,常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得以维持。(2)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既是一条_____________链,又是一条____________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湖泊鳃鱼种群密度时,调查期间有些鱼体标志脱落,则该湖泊鳃鱼种群密度调查估测数据会______________。春节前该湖泊鳃鱼被大量捕捞,其K值将_____________。(4)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和现代生态农业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传统高毒高残农药早已停产停用了。要生产绿色无污染农产品,除使用低毒低残农药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等措施(至少答出二条)实现农业害虫的有效防治。(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生态环保建设和全域乡村振兴的冲锋号令,同时也为我国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10.果蝇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是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都是长翅灰体红眼的纯合子,在自然繁殖过程中会出现某些性状的突变体。某兴趣小组同学以野生型及相关突变型果蝇为材料,开展有关遗传学问题的研究和分析。(1)果蝇红眼/棕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野生型果蝇(♂)与一只棕眼果蛹(♀)杂交,F1中红眼均为雌果蝇,棕眼均为雄果蝇,说明果蝇红眼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此实验还可以验证萨顿关于基因的学说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立。(2)果蝇红眼/棕眼与长翅/卷翅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野生型果蝇(♀)与一只棕眼卷翅果蝇(♂)杂交得F1,将F1红眼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若F2中红眼卷翅∶红眼长翅∶棕眼卷翅∶棕眼长翅=6∶3∶2∶1,则可以说明果蝇红眼/棕眼与长翅/卷翅二对相对性状具有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答三点)(3)已知果蝇的灰体/黑体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以野生型灰体果蝇与突变`型黑体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性杂交实验探究此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科研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通过以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培养基进行初筛,再经过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麦麸为主要碳源的发酵培养基复筛,以获取并鉴定所获菌株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为农作物秸秤降解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请回答:(1)在筛选过程中,需要扩大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2)为避免培养皿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______状态放置。为了排除培养基被污染,需设置接种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3)为了初步筛选高产菌株,研究人员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在平板上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右图)。其中菌落直径的大小(d)反映了_______________,透明圈直径(D)的大小反映了_______________。(4)纤维素酶是由三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充分利用葡萄糖苷酶,采用固定化酶的技术。固定化酶具有_______________等优点(至少答两点),因此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_______________的。(2)构建基因文库时,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DNA片段,导入_______________中储存。与基因组文库相比,cDNA文库含有的基因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体外快速扩增目的基因,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4)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母羊成为乳腺生物反应器,通过母羊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抗凝血酶Ⅲ等药用蛋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用_______________法把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并培育成早期胚胎。在胚胎移植前还要采用囊胚的_______________细胞进行性别鉴定。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把目的基因与羊乳腺分泌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在一起。使用该启动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宜宾市普通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一、选择题1.在人体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可在叶绿体中合成B.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C.性激素在内质网上合成D.RNA在核仁或高尔基体上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

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人体不含叶绿体,A错误;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但氨基酸的合成场所没有在核糖体,B错误;C、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在内质网,C正确;D、RNA的合成场所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高尔基体不能合成RNA,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黏膜等在结构上具流动性,在功能上具选择透过性B.牛的乳腺细胞核孔数量比汗腺多,利于RNA和乳汁蛋白进出C.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分泌细胞内的囊泡运输受阻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等在细胞质中堆积【答案】D【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经内质网进行粗加工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最后经细胞膜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详解】A、人的口腔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没有生物膜的一般性质,因此不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A错误;B、乳汁蛋白属于分泌蛋白,不会通过核孔,B错误;C、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没有在溶酶体,C错误;D、分泌细胞通过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将其释放至细胞外,所以如果囊泡运输受阻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等在细胞质中堆积,D正确。故选D。3.p16基因位于人类的第9号染色体上,是一种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基本基因,该基因编码的p16蛋白能阻碍细胞进入分裂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第9号染色体异常,将导致细胞代谢异常,加速细胞衰老和凋亡B.p16基因在分裂间期表达的产物,能有效阻止细胞DNA复制C.红细胞中p16基因发生突变、缺失,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增大D.p16基因和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后可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答案】D【解析】【分析】1、p16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两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2、分裂间期p16基因数增加,p16蛋白质增加,阻止细胞进入分裂期的功能增强,细胞分裂的能力减弱。【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p16基因位于人类的第9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编码的p16蛋白能阻碍细胞进入分裂期”,因此人类第9号染色体异常,影响细胞周期将导致细胞代谢异常,但不一定会加速细胞衰老,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p16基因阻止细胞进入分裂期,但看不出其阻止细胞DNA复制,B错误;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p16基因,C错误;D、p16基因和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后,细胞正常周期异常,可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D正确。故选D。【点睛】4.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追踪研究生物体内相关物质或生理过程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提供具有14CO2的缺氧环境,导致储藏的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出现放射性14C3H6O3B.饲喂含18O的水后,小狗血糖分子中有的可含18O,呼出的CO2也可能检测到18OC.用32P和35S标记的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可获大量含32P和35S的T噬菌体D.培养在含15N-核糖核苷酸培养液中的洋葱根尖,只有分生区细胞能检测到15N【答案】B【解析】【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详解】A、马铃薯块茎不进行光合作用,不利用CO2,所以提供具有14CO2的缺氧环境,储藏的马铃薯块茎细胞中不会出现放射性14C3H6O3,A错误;B、小狗会利用水将肝糖原进行水解生成葡萄糖,同时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CO2,因此饲喂含18O的水后,小狗血糖分子中有的可含18O,呼出的CO2也可能检测到18O,B正确;C、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所以用32P和35S标记的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只有少数含有32P,都不含35S,C错误;D、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培养在含15N-核糖核苷酸培养液中的洋葱根尖,由于其他部位的细胞也可以进行转录过程,因此不止分生区细胞能检测到15N,D错误。故选B。5.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通过我国及世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经过Ⅲ期临床试验后的各类新冠疫苗陆续投入使用,正在为打赢全球抗疫战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病毒的拟核膜内B.新冠疫苗都是由蛋白质和单链RNA共同构成C.二次加强接种新冠疫苗,会使人该免疫防卫功能增强D.人只要接种了新冠疫苗,就不会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拟核,A错误;B、新冠疫苗由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毒形成,B错误;C、二次加强接种新冠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二次免疫,速度更快,强度更大,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所以使人该免疫防卫功能增强,C正确;D、由于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同时体内记忆细胞和抗体都有一定的寿命,所以人接种了新冠疫苗,还是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病毒,D错误。故选C。【点睛】6.科研小组以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育种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幼苗2为单倍体,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0或20B.植株B成熟后纺锤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配子C.培育植株C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明显地缩短了育种年限D.基因选择性表达是幼苗1、2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经过芽尖细胞组织培养,所得植株A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形成花药,再经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幼苗2,其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植株B,若直接培育可得到单倍体植株C。【详解】A、幼苗2是单倍体植株,其体细胞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10条染色体,但有些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在后期染色体条数为20条,A正确;B、植株B经过秋水仙素加倍,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正常联会产生可育配子,B错误;C、植株C是单倍体植株,获得植株B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错误;D、幼苗1是二倍体植物,幼苗2是单倍体植株,幼苗1和2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染色体数目不同,D错误。故选A。【点睛】7.科研人员利用封闭熏气舱对3种不同的植物进行氨气胁迫研究,以推测它们在氨气胁迫下的耐受性。此3种植物在24小时的氨气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和形态表征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丙二醛是植物在逆境受到伤害或衰老过程中发生的膜脂过氧化反应的最终分解产物,丙二醛的累积可使植物细胞及膜结构受到不可逆改变或伤害。坐标图反映本研究前后芦荟植株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种类24小时氨气胁迫实验后检测指标(3次重复试验)叶绿素减少率丙二醛增加率相对电导率增加率叶片形态表征绿萝8.2%23.6%16.1%未出现明显变化金边吊兰40.9%53.8%35.0%叶片变黄偶有褐色斑芦荟55.9%91.5%52.1%叶片变黄并具褐色斑(1)在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等适宜条件下,若本研究是通过选择长势相同的每种植物单株进行3次重复试验,至少需要封闭熏气舱______________个,至少需各种盆栽植物共_______________株。(2)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其相对大小与溶液中无机盐离子相对含量·有关。芦荟相对电导率增加率达52.1%,其原因是在氨气胁迫下,_______________,导致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上升。(3)如图中,曲线________________最能反映在氨气胁迫处理后,芦荟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a点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在氨气胁迫下,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研究分析,3种观赏盆栽植物中,最适放宜作为环境氨气监测指示植物是_______________。【答案】①.2②.12③.植物细胞膜被破坏,导致通透性增大,细胞内的无机盐离子大量外流,使离子浓度增加④.Ⅲ⑤.叶绿素减少,细胞膜被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下降⑥.金边吊兰、芦荟【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氨气胁迫下,叶绿素减少,丙二醇含量增加,细胞相对导电率增加,而对芦荟的影响最大,同时芦荟和金边吊兰的叶片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详解】(1)实验目的是探究氨气胁迫下的不同植物耐受性,所以自变量是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需要一个封闭熏气舱,同时还需要1个封闭熏气舱作为对照,所以需要封闭熏气舱2个,由于实验要重复3次,所以每种植物至少需要3株,加上空白对照的1株,所以每种植物需要4株,一共选择了3种植物,所以需要植物共3×4=12株。(2)由于在氨气的胁迫下,植物细胞膜被破坏,导致通透性增大,所以细胞内的无机盐离子大量外流,使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导致电导率增加。(3)从表格中看出芦荟叶片变黄并具褐色斑,叶绿素减少最多,因此其光合作用最低,光饱和点也最低,因此可以用曲线Ⅲ表示,a点发生改变,是由于叶绿素减少,细胞膜被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下降。(4)在氨气的处理下,金边吊兰和芦荟的叶片颜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适宜作为环境氨气监测指示植物。【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难点是(2),考生需要理解影响电导率的直接指标是离子浓度,而氨气影响膜的通透性从而影响导电率。8.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图1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不同强度的电刺激(Ⅰ:单次电刺激B,Ⅱ:连续电刺激B,Ⅲ:单次电刺激C)进行实验,并用带微电极的示波器记录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注:阈电位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图3为小白鼠下丘脑B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示意图,其中的光敏蛋白是一类能应答光信号并产生反应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外离子流动及信号传递上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完成的,当兴奋到达此结构时,其信号转变情况为:_____________。(2)图2中-70mv的静息电位是将细胞膜_____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电位值定义为0mv,而测试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3)据图2分析可知,单次电刺激B由于_____________不能使神经元A产生动作电位;实验Ⅱ说明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阈下刺激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效应,产生动作电位:实验Ⅲ结果可说明神经元C_____________(4)据图3分析,下丘脑B神经元在光刺激下产生兴奋,其原因是:光敏蛋白接受光信号刺激,产生反应使_____________。【答案】①.突触②.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③.外侧④.刺激强度过低⑤.叠加⑥.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⑦.Na+通道打开,Na+内流,导致神经元B兴奋【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静息时,神经元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动作电位形成后,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完成,兴奋到达突触前膜,引起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至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上电位发生改变,所以信号转化情况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神经元未受到刺激时,呈现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因此图中-70mv是以外侧作为0电位。(3)从图2看出,单次刺激B由于刺激强度过低,未达到阈电位不能使神经元A产生动作电位;如果连续多个阈下刺激可以达到阈电位,说明其可以产生叠加效应,产生动作电位;实验三是在单次刺激C,而A不兴奋,说明神经元C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增大,使A发生抑制。(4)从图3看出,光敏蛋白直接和Na+通道相连,因此光敏蛋白接受光信号刺激,产生反应使Na+通道打开,Na+内流,导致神经元B兴奋。【点睛】本题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考生识记教材中基本传递过程,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分析作答,特别是图2的传递过程的内容。9.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人类很多活动都与各类生态系统密切关联。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密切相关,常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得以维持。(2)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既是一条_____________链,又是一条____________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湖泊鳃鱼种群密度时,调查期间有些鱼体标志脱落,则该湖泊鳃鱼种群密度调查估测数据会______________。春节前该湖泊鳃鱼被大量捕捞,其K值将_____________。(4)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和现代生态农业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传统高毒高残农药早已停产停用了。要生产绿色无污染农产品,除使用低毒低残农药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等措施(至少答出二条)实现农业害虫的有效防治。(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生态环保建设和全域乡村振兴的冲锋号令,同时也为我国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答案】①.自我调节②.负反馈③.物质传递④.能量流动⑤.大⑥.不变⑦.引入天敌,施放性引诱剂,⑧.直接和间接【解析】【分析】1、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①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如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抗病杂交水稻)、美学价值等。②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如森林生态系统被喻为“地下水库”)、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③潜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详解】(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方式得以维持。(2)通过食物链生态系统实现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因此既是一条物质传递链,又是一条能量流动链。(3)如果调查期间有些鱼体标志脱落,将导致第二次捕捉个体中被标记的数目减少,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因此种群密度调查估测数据会偏大,K值是环境容纳量,与生物生存的环境有关,与种群数量无关,因此K值不变。(4)要生产绿色无污染农产品,除使用低毒低残农药外,引入天敌,施放性引诱剂,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防治害虫。(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相应的经济价值,为我国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种群的知识,考生需要将相关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并识记。10.果蝇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是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都是长翅灰体红眼的纯合子,在自然繁殖过程中会出现某些性状的突变体。某兴趣小组同学以野生型及相关突变型果蝇为材料,开展有关遗传学问题的研究和分析。(1)果蝇红眼/棕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野生型果蝇(♂)与一只棕眼果蛹(♀)杂交,F1中红眼均为雌果蝇,棕眼均为雄果蝇,说明果蝇红眼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此实验还可以验证萨顿关于基因的学说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立。(2)果蝇红眼/棕眼与长翅/卷翅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野生型果蝇(♀)与一只棕眼卷翅果蝇(♂)杂交得F1,将F1红眼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若F2中红眼卷翅∶红眼长翅∶棕眼卷翅∶棕眼长翅=6∶3∶2∶1,则可以说明果蝇红眼/棕眼与长翅/卷翅二对相对性状具有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答三点)(3)已知果蝇的灰体/黑体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以野生型灰体果蝇与突变`型黑体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性杂交实验探究此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答案】①.伴X显性遗传②.能③.①红眼对棕眼为显性,卷翅对长翅为显性;②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③卷翅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④.实验思路:将灰体果蝇和黑体果蝇杂交获得F1,观察F1的表现型;结果和结论:如果F1均为灰体果蝇,则灰体为显性;如果F1均为黑体果蝇,则黑体为显性。如果F1中具有黑体又有灰体,则黑体为显性性状。【解析】【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方法∶已知显隐性关系时,用隐性雌和显性雄,杂交,如果杂交后代雌果蝇都是显性性状、雄果蝇都是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用显性雌性和隐性雄性,不能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如果显性雌性和隐性雄性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雌性、雄性比例相同,要从杂交后代中选择出隐性雌和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后代不同性别的表现型。【详解】(1)一只野生型果蝇(♂)与一只棕眼果蛹(♀)杂交,F1中红眼均为雌果蝇,棕眼均为雄果蝇,由于子代不同性别表现不同,所以确定控制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因此红眼性状的遗传方式是伴X显性遗传,用Bb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亲本基因型是XBY(红眼)和XbXb(棕眼),子代XBXb(红眼雌性)和XbY(棕眼雄性),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证明了萨顿的基因和染色体是平行关系的假说。(2)F1红眼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若F2中红眼卷翅∶红眼长翅∶棕眼卷翅∶棕眼长翅=6∶3∶2∶1,说明卷翅为显性,且6∶3∶2∶1是9∶3∶3∶1的变式,卷翅∶长翅=2∶1,说明出现致死的情况,因此控制卷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F1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用棋盘法表示杂交结果∶1XBXB1XBXb1XBY1XbY1AA致死2Aa6红眼卷翅2棕眼卷翅1aa3红眼长翅1棕眼长翅符合推测,因此作出以下推论∶①红眼对棕眼为显性,卷翅对长翅为显性;②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③卷翅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3)野生型灰体果蝇为纯合子,欲判断野生型灰体果蝇与突变`型黑体果蝇的显隐性,如果灰体为显性,则其基因型是AA,则黑体为aa;如果灰体为隐性则其基因型是aa,黑体是AA或Aa;实验思路∶将灰体果蝇和黑体果蝇杂交获得F1,观察F1的表现型;结果和结论∶如果F1均为灰体果蝇,则灰体为显性;如果F1均为黑体果蝇,则黑体为显性。如果F1中具有黑体又有灰体,则黑体为显性性状。【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果蝇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推测亲本基因型。[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科研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通过以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培养基进行初筛,再经过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麦麸为主要碳源的发酵培养基复筛,以获取并鉴定所获菌株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为农作物秸秤降解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请回答:(1)在筛选过程中,需要扩大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2)为避免培养皿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______状态放置。为了排除培养基被污染,需设置接种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3)为了初步筛选高产菌株,研究人员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在平板上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右图)。其中菌落直径的大小(d)反映了_______________,透明圈直径(D)的大小反映了_______________。(4)纤维素酶是由三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充分利用葡萄糖苷酶,采用固定化酶的技术。固定化酶具有_______________等优点(至少答两点),因此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答案】①.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②.倒置③.无菌水④.纤维素分解菌增殖速度⑤.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⑥.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⑦.有易与产物、反应物分离,可反复利用,有利于产物纯化【解析】【分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实验原理: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1)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以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