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至“一面超想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钊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黑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材料二:《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为女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材料三: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有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铺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关怀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6分)【答案】1.B2.C3.D4.(4分)(1)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自己的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2)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3)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5.(6分)(1)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2)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3)人物视角叙事考究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4)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5)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C.“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未窥门径”即是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门路。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A.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D.是从“情”的角度来谈宝玉的,所以可以论证《红楼梦》的主题。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首先,从论证方法上看,引用刘鹗《老残游记》中的话,使用了引证法;列举“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使用了例证法;“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使用了喻证法;“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使用了对比论证法。其次从论证结构上讲,文章采取的是总分的论证方式,首先,提出总的论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接下来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可以说条理非常清晰。再者,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比如“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就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在第二个境界中大量列举实例,通俗易懂,使深刻的道理浅显化。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本题中,根据材料三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可以概括出《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特点之一是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根据“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可见“善用人物视角,喜欢变换视角”是主要信息,可以将这句话作为特点直接进行概括。根据“《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可以直接将这句话概括为答案要点。根据“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和下文作者所举的例子:写黛玉的具体形貌,只能从宝玉的眼睛看出;写通灵宝玉,只能从宝钗的眼睛看出,可见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根据材料三结尾处“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可见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也是《红楼梦》的叙事特点之一。(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寂的世界。大地上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大部分秋庄稼刚锄过一遍草,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开着繁密的紫红色的花朵。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路边灰白的苦艾丛中有时猛地会窜出一只野兔子,吓得田福军出一头冷汗。他一边走,一边揪了一把苦艾凑得鼻子上去闻。这苦涩而清香的艾叶味,使他不由想起小时候的端阳节,他和福堂哥总要一大早就爬起来,拔好多艾草,别在门上,别在全家人的耳朵上,然后再揭开喷香的粽子锅……唉,从那时到现在,不觉得几十年就过去了。记得文化革命开始时,他刚三十出头,正是风华茂盛之时——结果这好年华白白地浪费掉了。前几年虽然恢复了工作,但也等于仍然在油锅里受煎熬。直到不久前“四人帮”被打倒后,他才好像一下子又变年轻了。只要国家有希望,工作就是把人累死也畅快!他多年来一直处在实际工作中,因此非常清楚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他常想,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田福军被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他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就是的……”“口粮哩?”“扣了!”“为什么扣了?”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我们也不敢给……”“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不让给他们分粮,我……”“混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扯住队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粮食。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通过写田福军当时的感觉,表露出作为基层领导的他发现百姓生活艰难情况后的难过和愧疚之情。B.看到田福军和队长扛着粮食回来时,老汉一家人哭成了一堆,是因为终于可以活命,心里感到暂时有希望了。C.小说写田福军考察村中百姓生活状况后决定开仓放粮,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再补,旨在表现灵活变通的个性。D.队长一家人吃糠团子,生活困难;老汉一家人更是衣不蔽体,家中老人已奄奄一息,这些都反映了当地百姓生活的普遍状况。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快到端阳节时,山鸡和野鸡鸣叫、苜蓿盛开、麦穗泛黄的乡村景色,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赋予了人物活动的空间。B.文中“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的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女孩子因为体弱多病而产生的绝望心理。C.小说语言有很高的辨识度,多处语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时代印记,如“口粮哩”,就是当时典型的生活用语。D.文章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展示当时农村百姓生活的艰难,为塑造田福军的形象作铺垫,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8.小说第二段的插叙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4分)9.路遥在另一部作品《人生》中曾说过:“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请结合这句话的内涵,分析文中田福军这一人物形象。(6分)【答案】6.C7.B8.(4分)①展现了“文革”前后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为故事的发生交代了时代背景。②体现了田福军强烈的责任感和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为情节发展做铺垫。③突出表现了田福军对农村的深厚感情以及心系百姓、工作方式灵活等形象特点。9.(6分)①人在面临矛盾做出选择时,勇敢的人可以舍弃个人利益选择维护集体利益,哪怕会因此承受一定的后果。②“文革”结束,当时农民吃饭问题依旧解决不了,但他毅然投入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工作中来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面对饥饿问题,他不顾个人后果,违反上级规定开仓放粮,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勇于担当,公而忘私的勇气和魄力。【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的能力。C.“旨在表现灵活变通的个性”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写田福军考察村中百姓生活状况后决定开仓放粮,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再补目的是表现田福军一心为民、不顾个人得失。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B.“体弱多病”错误,结合“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可知,女孩子是因为过度饥饿才如此。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插叙作用的能力。首先找到第二段插叙的文字,概括插叙的内容,即“使他不由想起小时候的端阳节,他和福堂哥总要一大早就爬起来,拔好多艾草,别在门上,别在全家人的耳朵上,然后再揭开喷香的粽子锅”“记得文化革命开始时,他刚三十出头,正是风华茂盛之时——结果这好年华白白地浪费掉了”“只要国家有希望,工作就是把人累死也畅快!他多年来一直处在实际工作中,因此非常清楚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他常想,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插入的是田福军的回忆和心理活动,从他的回忆中可以看出“文革”前后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这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然后分析插叙内容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先看插入内容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面对文化革命带来的破坏,田福军认为“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这展现出田福军作为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动脑筋想新办法”则是表现出他工作方式的灵活,“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表现出他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的决心和信心,由此可以看出田福军对农村、农民的感情。接着分析插入内容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下文写田福军询问村中的情况,并亲自到农民家中去考察,这些情节是建立在他心系百姓、心系工作的基础之上,而插入的内容就可以看出他对待工作、对待农民的态度,所以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9.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考生要先理解“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这段话的内涵,然后结合这句话的内涵分析田福军的形象。“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的特点——矛盾和选择的综合体,并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这一综合体——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然后到文中找到田福军面临的矛盾和做出的选择,如第二段“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由此可知,田福军面临的矛盾是“文革”结束,当时农民吃饭问题依旧解决不了,对此田福军做出的选择是“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这是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而他毅然选择投入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工作之中,这表现出他的社会责任感;如“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这又是田福军面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勇于担当,公而忘私的勇气和魄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派水上,禽赵王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B.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C.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D.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古人把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阴,水北山南为阴,淮阴,指淮河的北岸区域。B.布衣,本指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可穿麻布衣服而不能衣锦绣,又借指平民百姓。C.足下,对对方的敬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敢以烦执事”中“执事”也是如此。D.平旦,指天亮时间,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中“旦日”表示的时刻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信早年贫困,遭遇颇为不顺。他没能为吏,也不会经商,生活无着;参军后,在项梁项羽手下都没有受到重用,最后投奔刘邦。B.韩信料事如神,设计偷袭赵军。井陉口一战,他笃定赵军会中计,便趁其倾巢出兵时,派出事先埋伏的两千奇兵,一举占领赵军营地。C.韩信胆略过人,诸将都很信服。他巧妙运用兵法,背水布阵,激发士气,使士兵们奋起反击,大获全胜,大家都心服口服,自愧不如。D.韩信爱惜人才,特意赦免广武君。他认为广武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传令军中将士活捉广武君,后来,又亲自为其解开绑绳并拜为军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2)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14.韩信为什么可以取得井陉之战的胜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答案】10.D11.A12.D13.(8分)(1)韩信派人暗中去侦察,得知广武君的计策未被采用,这才敢率兵进入井陉。(2)这次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列阵,然而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14.(3分)(1)韩信能够灵活运用兵法,懂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2)韩信能够进行周密的部署,出奇计制胜;(3)对手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韩信派出的二千奇兵,在等到赵军倾巢出来争夺战利品时,就冲入了赵军的军营,拔光了赵军的旗帜,插起了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发现军营里已全部是汉军的红旗,于是队伍大乱,士兵们纷纷逃跑。“二千骑”是后置定语,修饰“奇兵”,其后断句;“共候”的宾语是“赵空壁逐利”,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C;“二千”是后置定语,修饰“赤帜”,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水北山南为阴,淮阴,指淮河的北岸区域”错误。水南山北为阴,淮阴,指淮河的南岸区域。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又亲自为其解开绑绳并拜为军师”错误。由原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可知,是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事奉,并不是拜他为师。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使,派;间,暗中;用,采纳;引兵,率兵。(2)得分点:陈,列阵;竟,最后;何,什么。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韩信能够取得井陉之战的胜利,首先在于懂得用兵的谋略,“诸将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可见韩信能够灵活运用兵法,懂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其次,在于韩信周密的部署和出奇制胜的策略,“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引诱赵军倾巢出动,在赵军军营插上汉军旗帜,使得赵军打乱,可见韩信攻打敌人部署周密,能够出奇计制胜;最后,韩信能够取得胜利还得益于对手的愚蠢,“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对手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给了韩信可乘之机。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家里贫穷而又没有操行。没能被举荐为吏,也不会经商置办产业,总是跟从他人混吃混喝,人们大多讨厌他。当项梁渡过淮河时,韩信带着剑跟随项梁,没有什么名气;项梁战败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为郎中,他曾多次向项羽献策,项羽都没有采用。汉王刘邦入蜀,韩信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韩信与张耳率领几万军队,要东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就在井陉口聚集军队。广武君李左车劝成安君说:“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饷,士兵就会挨饿。现在井陉的道路,车不能并行,马不能成队,这样行军几百里,势必粮饷就落在队伍的后面。希望你暂时借给我精兵三万,从小道拦截他们的武器粮饷;您坚守阵地不和他们交战。不到十天,两将的首级就能献到您的帐前。”成安君是个儒生,经常说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的计策。韩信派人暗中去侦察,得知广武君的计策未被采用,这才敢率兵进入井陉。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停下来宿息。半夜传令军中出发,选出轻装骑兵二千人,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到山上隐蔽起来观察赵军,并告诫士兵们说:“赵军看见我们逃跑,一定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们,你们就赶紧冲进赵军营地,拔掉赵军的旗帜,立起汉军的红旗。”韩信于是派一万人先出发,出井陉口,背靠河水排开阵势。赵军看到以后便大笑。天刚亮,韩信击鼓开出井陉口,赵军开营出击汉军。这时韩信、张耳假装丢弃了旗鼓,逃回了河边的阵地。赵军果然倾巢而出抢夺汉军的旗鼓,追赶韩信、张耳。韩信派出的二千奇兵,在等到赵军倾巢出来争夺战利品时,就冲入了赵军的军营,拔光了赵军的旗帜,插起了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发现军营里已全部是汉军的红旗,于是队伍大乱,士兵们纷纷逃跑。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并俘虏了很多人,在泜水上杀死了成安君,擒获赵王歇。韩信于是传令军中不要杀死广武君。于是有人捆广武君送到了韩信的账中,韩信解开了捆绑的绳子,请他面东而坐,自己面对西对坐,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诸将领上前祝贺完毕后,乘机问韩信说:“兵法上说设军阵要右后靠山陵,左前对水泽,这次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列阵,然而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在兵法上有,只是你们没有细看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各位将领都佩服地说:“太对了。这不是我们所想得到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①(元)萨都刺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注:①萨都刺被贬官南行途中所作。15.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秋宵永”的“永”字浸润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为夜不能寐,才感到秋夜格外漫长。B.作者引用了曹操的诗句,看见乌鸦向南飞去的景象,又体现与曹诗感情的共鸣。C.“霜落蒹葭冷”一句,从时间和地点两个方面写出孤雁栖息的蒹葭丛中的困境。D.这首词意境开阔,借写孤雁寄托作者的情怀,体现了流畅朴实、直抒胸臆的风格。1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15.B16.(6分)(1)表达了作者在被贬南行途中的孤寂之感(2)表达了对前途难卜的忧惧之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语言和内容的能力。B.“看见乌鸦向南飞去的景象”错误。从“悄无踪”和“但见孤鸿影”可知“乌鹊南飞”是作者的联想,词的上片,在这浩瀚的夜空中,词人说见不到南飞的乌鹊的踪影,所能见到的只有孤飞的鸿雁的影子。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首词以“泊吴江夜见孤雁”为题,当是诗人被贬官南行途中所作。上片专说“泊吴江夜见孤雁”之事,前两句交持“见抓雁”的环境、背景,他夜不成眠,才感到秋夜格外漫长,后两句点明题中“见孤雁”三字,“但见孤鸿影”句直接着题,“见孤鸿”即“见孤雁”。在作者所展示的情景中,长空的空阔高远与孤雁的形单影只形成强烈的反差,不难令人想见此时独立船头的词人孤寂落寞的情怀。下片传说孤雁,从过去说到未来。前两句说孤雁的过去——它从北方边塞飞来,在江河上孤独地飞,忍受着难耐的寂寞。这里借雁说人,抒写的是词人离开北方南下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后二句收束全篇,从时间(霜秋)、地点(江滩)两面言孤雁于深夜栖止于蒹葭丛中之困境。从中透出词人对自己前途难卜的忧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作比,形象的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3)《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6分)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跬、至、萧、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网络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写手,作品更是______________。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不能反映当代中国______________的社会图景,而是遵循一种“快感机制”,供大众“悦读”。这其实是价值错位、______________的表现。网络写手应该摆正心态,自觉跳出“作品点击量”的桎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写手切忌不要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网络写手不仅会丧失对美的审视、对外界的感知,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网络写手要养成勤于阅读的妤习惯。由于经常面对电脑或手机写作,很多网络写手即使有阅读,也只是“读屏”。网络写手应该注重阋读,坚持一种“有难度”的写作。另外,切实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走向广阔的天地,感受时代的脉搏,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网络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也就______________了。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层出不穷气贯长虹急功近利迎刃而解B.生生不息气贯长虹急于求成水到渠成C.层出不穷波澜壮阔急功近利水到渠成D.生生不息波澜壮阔急于求成迎刃而解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B.热衷于追名逐利,出现了浮躁情绪,偏离了文学初心C.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D.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写手切勿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不仅网络写手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能力,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B.网络写手切勿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网络写手不仅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能力,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C.网络写手切忌不要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不仅网络写手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能力,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D.网络写手切忌不要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网络写手不仅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能力,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1.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赠言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我们对您的深情难以言状。所有的迷恋都已凝成一串省略号。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敬;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我多想再一次关注您的目光,让热情重新把我的理想点燃;我多想再一次倾听您的教诲,让知识重新给我飞翔的翅膀。春风化雨沐我心,师恩浩大永记心。在人生的旅程中,您启迪了我的心灵,开拓了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亲爱的老师,愿您永远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6分)5月17日,以色列战机对加沙地带实施规模更大的高密度空袭,哈马斯则继续向以色列城市发射火箭弹。随之而来的人道主义灾难在加沙地带不断加剧。联合国安理会于北京时间16日深夜召开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法新社评论说,这是在以色列强大盟友美国的拖延下,安理会一周多以来首次就伤亡惨重的巴以冲突举行公开会议。然而,就像前两次在美国阻挠下未能发表公开声明一样,15个安理会成员国在公开会议后也没有联合发声。【答案】18.C19.A20.B21.(5分)“难以言状”改为“难以言表”;“迷恋”改为“依恋”;“关注”改为“注视”;“倾听”改为“聆听”;“开拓”改为“开发”。22.(6分)①5月17日巴以冲突加剧,②人道主义灾难加重,③联合国又一次召开紧急会议,④因美国第三次阻挠,⑤会议未能通过公开声明。【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此处指出现的作品多,应该用“层出不穷”。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气贯长虹:气势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气贯长虹”形容“正气”,此处形容中国社会的图景,应该用“波澜壮阔”。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急于求成:急着取得成功。含有忽视质量,追求速度之意。根据前句“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可知,应该用“急功近利”。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此处是说网络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就顺利实现了,而并未涉及“解决问题”的意思,所以应该用“水到渠成”。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前面说“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后面为出现的症状。“出现了浮躁情绪”是内心变化,“热衷于追名逐利”是外在表现,“偏离了文学初心”是最后结果,三者的语序不能颠倒。排除BCD。故选A。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成分赘余,“切忌不要”重复,可用“切勿”,排除C、D两项;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在“网络写手”之后,排除A项。故选B。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难以言状”的意思是“难以描述,无法形容;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这里是指老师的恩情,不能用“难以言状”,不符合对象,应改为“难以言表”。“迷恋”的意思是“强烈的、通常是极度的爱慕”,根据语境是毕业生对学校的留恋,故应该使用“依恋”或“留恋”。“关注”和后文的“目光”不搭配,应该改成“注视”。“倾听”与“教诲”搭配不当,应改为“聆听”,以体现对老师的尊敬。“开拓”和后文的“智力”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开发”。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这则新闻材料共有五句话。第一句是介绍事件的背景,主要信息有时间“5月17日”,事件是以色列和哈马斯冲突加剧,可压缩为“巴以冲突加剧”;第二句话是介绍此次事件对加沙地区的影响,关键信息为“人道主义灾难”“加剧”,可压缩为“人道主义灾难加重”;第三句话是联合国采取的行动,由于前面有背景时间,这里的时间可不压缩;事件结合关键信息“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可压缩为“联合国又一次召开紧急会议”;第四句是法新社对安理会召开会议的评论,不是本次新闻关键信息,可不压缩;第五句是此次会议的结果,结合关键信息“前两次……未能发表公开声明”“公开会议后”“没有联合发声”,可压缩为“会议未能通过公开声明”。注意不要超过55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800字以上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参考】23.例文:在路上高三,将你描绘成雨霁后的彩虹,把七色光彩融进学习生活的每一步,成为求学路上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旅程。——题记不知不觉春天又来到了,望着那一页页翻过的日历,眼眸里溢满了泪水,两靥间却荡漾着灿烂的笑容。泪与笑中蕴含了太多,有一路的辛酸苦楚,更有一路的充实快乐。炎炎仲夏,我们放弃了本该恣意的假期,把闹钟满满地定位于黎明。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刻,我们便携手并肩走出宿舍迈向教室。于是每日的多半时数都留在了这里:课堂上我们聚精会神,自习课我们奋笔疾书;阳光下挥汗如雨,内心里是无硝烟的竞争。飒飒秋日,伴随着枯叶落地之声,墨香亦飘飞于指尖心头。时至子夜,屋外的寒气已然袭人,记忆的闸门却每每忘记了阖闭。太多太多的知识需要储备,太多太多的错题需要整理,我们匆匆奔走于教室、食堂和宿舍间,与时间赛跑,与疲惫斗争。高考在即,必争朝夕;时机难得,岂可错过?那个夏季遗忘了美丽,这个秋季冲淡了诗意。凄寒冬季,和着烈风、冰雪的节律,我们紧握手中的笔杆。一道道习题我们解过,一张张试卷我们考过!来吧,让严冬再猛烈些,高三学子谁怕?我们以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助力,以不破记录不罢休的意志冲刺。2021金榜,有你;6月的捷报,有我!走在高考的路上,恸哭过,大笑过;悲伤过,兴奋过;失败过,成功过……百味杂陈时搅乱过思绪,酸甜苦辣中失去过方寸,却从未放弃,我们不忘初心,矢志不渝。这一路处处关情,压力终成动力;这一程时时有爱,挫折化为经验。这一路携关爱前行,带感恩进步。怎能忘浓浓亲情里母亲的叮咛父亲的嘱托?“照顾好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