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1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2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3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4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教材)

课题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了解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4.知道时间的单位,会测量时间。5.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6.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从常见的实例引入课题。先让学生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从各种熟悉的长度估测中找到相似点,从而推出长度测量是被测物体与标准物体相比较,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入各种精确测量的工具。最后,鼓励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并且在测量中深化理解测量工具的正确用法与读法。关于时间的测量也运用同样的方法和理念。教学准备(1)测长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计时工具:石英钟、机械秒表、智能手表、手机秒表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用眼睛直接观察课本P13插图及在黑板上画出的图形,课本图中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在黑板图中上下两根线段一样长吗?先看看,再用尺子量一量。我们的感觉总是可靠吗?课本插图黑板插图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长度的估测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请几位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活动二观察下图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cm。教师强调: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活动三: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甲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丙丁(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图中木块长度为2.77cm。3.特殊长度的测量(1)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方法1(卡尺法):如图甲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乙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甲乙测量方法2(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测量方法3(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直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测量方法4(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2)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探究:纸的厚度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测量方法(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探究: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测量方法(以多测少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数字+单位问题1: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①曲线;②规则(圆)。测量方法:①直接用卷尺测量;②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碗口一周再拉直测量;③利用圆周公式C=2πr=πd:两把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碗口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碗口的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问题2:我国第一条高铁线——武广高铁,如何知道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呢?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测量方法:①上网查找;②借助地图间接测量。说明:上述两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知识点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2.时间的估测活动4:(集体活动):估测1min的时间长短。(请三位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3.时间的测量讲解: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5:(2人一组):秒表的使用。(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秒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秒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秒表的使用方法。)知识点四误差提出问题: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教师讲解: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交流讨论: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归纳总结: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长度单位。二、时间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时间单位。三、误差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二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教学设计反思1.这节课采用“小循环多反馈”的教学模式,把讲练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每一循环的新授知识趁热打铁,及时反馈,学生既能随时巩固,教师又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从而使教学过程有时效性和韵律感。2.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秒表测量时间,考虑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如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自学,阅读、请教老师(同学)、分析原因等。本节课的难点是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通过例题讲解、交流讨论、习题训练逐渐得以突破。3.由于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感觉学起来较轻松,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少数学生重视程度不够。4.少部分学生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仍有困难。

课题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4.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学方法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进而让学生讨论、了解机械运动的特点。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本节教学中建议多举实例(图片或录像),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要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必须选参照物作为判断的标准。教学准备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机械运动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知识点二参照物1.概念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播放视频: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2.特点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分析:当观察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小汽车上的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问题分析: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自己、乘客都没有动。归纳总结:(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2)参照物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拓展教学: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规律总结:(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对于同一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不同,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2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二、参照物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设计反思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探讨“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什么而言的?”“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学生通过自主看书在头脑中形成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小组进行学习、交流,要求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各组间巡视点拨,看到同学们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去说明上面问题,课堂气氛活跃的情况下,教师给每组发下一张表格,让各自归纳这节内容的知识要点。全班通过汇报、总结、教师作简单概述,并纠正交流中出现的片面认识。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就说它在运动”这种说法的不完整性,鼓励小组内争论“怎样描述这话才具有准确性”。学生从实例中得出答案。学生掌握了重点问题后,教师继续拓展、延伸。为什么“飞机怕鸟”?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讨论解决,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学生积极讨论,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节课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课题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5.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及其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全面具体地探讨。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教学难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准备微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受到启发: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知识点二速度概念:物理学中,把路程和时间之比叫速度。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总结: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公式:用符号表示为v=s/t。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单位换算:1m/s=3.6km/h。知识点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定格。概念: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计算:(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不固定,但我们也可以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平均速度。公式v=s/t,s是整个路程的长度,t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v就是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2.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取单位时间或路程来比较它们的路程或时间。三、速度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v=s/t。3.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2.变速直线运动计算公式。教学设计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速度的公式虽然在小学就学过,但为什么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学生却并不知道,其实这里就渗透着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向学生展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的意义就变得非常深远了。在此进行一个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课题第一章第4节速度的测量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4.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的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习惯。6.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会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织调控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准确计时和实验分析。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式教学及自学相结合,使学生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秒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简单,只有木块、斜面和小车,放在斜面上的金属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到金属片上时能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通过斜面上的总路程所用的时间,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后半程、总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巩固物理计算题的基本格式和方法。教学准备刻度尺、机械秒表、长木板、木块、金属片挡板、小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二、讲授新课知识点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1.实验原理:。2.设计实验(1)你能否结合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的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3)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能使测量的时间更准确?学生结合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交流讨论实验步骤。思考并讨论斜面坡度对实验所带来的影响。思考并讨论金属片的作用,明确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在正式实验前练习测量几次。3.进行实验(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2)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填入表格。(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填入表格。(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填入表格。(6)通过计算下半段路程s3=s1-s2和下半段时间t3=t1-t2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t2=v2=s3=s1-s2=t3=t1-t2=v3=小组分组实验:(1)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指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巡回指导。(2)注意事项: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选两个优秀小组展示汇报。学生在正式测量前,练习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最后展示汇报实验过程。4.分析论证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不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1)组织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路程的平均速度。(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路程的平均速度。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并归纳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平均速度关系。5.交流与评估(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以及不完善之处?(2)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你们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值得别人借鉴的经验?(3)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评估,提出各小组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宝贵经验,分析实验误差。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4节速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二、实验原理:v=s/t

。三、实验器材:刻度尺、机械秒表、长木板、木块、金属片挡板、小车。四、实验步骤。五、收集数据的表格。

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沿斜面滚下的运动过程,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滚下时的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课题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了解实验探究的方法“理想实验法”。5.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的声现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动手并独立思考,旨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找到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在进行声音的传播探究时,向学生介绍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开展探究活动。在讲解声音是一种波时,抽象难以理解,可以利用生活实例来帮助理解,如击鼓传声,还可以用看得见的水波来进行类比。在探究活动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教学准备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媒体播放:播放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聆听天籁之音,将学生带入美妙无穷的声世界。2.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3.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实验探究: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并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参考器材:刻度尺、音叉、梳子、纸屑或泡沫颗粒等。方案1:让学生用刻度尺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思考:(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2)当尺子停止振动时,还能听到声音吗?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尺子振动时,能发出声音;尺子不振动时,不能发出声音。设计意图:对于尺子的振动,学生能直接看见,尺子发出的声音学生能直接听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通过观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振动的概念,建立声音和振动之间的联系。方案2: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音叉,球跳动,如图所示。设计意图:学生虽然没有直接看到音叉的振动,但可以从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是否被弹起来判断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方案3: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时,碎纸屑跳动;停止敲击鼓面,碎纸屑不跳动。设计意图:学生虽然没有直接看到鼓面的振动,但可以从碎纸屑是否跳动来判断发声的鼓面是否在振动。通过实验对比,思考问题:尺子、泡沫塑料或乒乓球、纸屑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实验的物体发声时现象无声时现象结论尺子振动不振动尺子的振动产生声音音叉振动不振动音叉的振动产生声音鼓面振动不振动鼓面的振动产生声音归纳:总结尺子、音叉、鼓面等物体发声时具有的共同特征,验证自己当初的猜想,同时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和体验。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交流探究: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解释物体的发声原理吗?设计说明:1.学生探究的发声活动是在开放的互动式形式中进行,教师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示发声方法,汇报体验和感受,如果学生不会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可做一定的提示和演示。2.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能否一试?可让学生讨论发言,增加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情景创设:花样游泳运动员,当她们的耳朵在水中时还要靠音乐的节奏,才能使自己的动作和其他队员保持协调一致,声音是如何传到耳朵的?航天员在太空中近在咫尺为什么还要靠无线电波而不直接交谈呢?思考:声音是怎样从发声体传播到远处人的耳朵里的,是否需要媒介?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吗?太空比地球表面缺少了什么?猜想与假设: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媒介?实验探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声。实验1:气体传声实验(演示)事例: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打雷时我们和雷电没有接触,但我们却能听到隆隆的雷声。说明此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进一步猜想:如果没有空气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电铃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为什么要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实验现象:(1)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小。(2)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电铃的声音。(3)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大。实验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提出问题: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多媒体演示水波的运动。问题1:(1)谁能描述一下你看见了什么?(一圈圈的水波,而且不断地向四周扩散)(2)水面上为什么出现了水波?(3)我手中有一张纸,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学生体验:抖动手臂,引起纸的振动,发出声音。问题2:(1)纸的振动,会影响到周围的空气吗?(2)水滴使水面振动,发出声音,以水波的形式传播;振动的纸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会以什么形式传播呢?我们可不可以用水波类比一下?播放多媒体声波动画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并提出声波这个概念。如图甲,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方式:鼓面向右振动,压缩右面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左振动,使右面的空气变稀疏;鼓面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声波,由近及远向四周传播出去。这就像石块落入水中击起水波一样,如图乙。甲乙鼓声在空气中传播方式:鼓面向右振动,压缩右面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左振动,使右面的空气变稀疏;鼓面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声波,由近及远向四周传播出去。结论: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实验2:液体传声实验将能发声的物体(如音乐卡、闹铃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塑料袋浸没在水中后,仍能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也可以在水槽里装水,然后在水里敲打石头如图甲所示,耳朵贴在容器壁上听。水中的鱼儿可以被声音吓跑等,如图乙所示。甲乙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实验3:固体传声实验(1)两个学生合作,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2)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次实验时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与上次实验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从以上的活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固体可以传声)你还可以想出其他的生活事例或者实验方案来支持固体可以传声这个观点吗?(让学生举例,例如小学里曾经制作的土电话、“隔墙有耳”)师生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1)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2)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知识点三声速情景引入:有时候在电影里看见这样的画面,演员的口形与观众听到的话不是同一时间的,听到的声音要比演员的口形慢半拍,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思考:古代打仗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为了能及早探清敌情,战士们总是把耳朵贴在地上去听,这是为什么呢?多媒体展示:声速表。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340海水(25℃)1531空气(25℃)346铜(棒)3750软木(25℃)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小结:(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小。问题: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抢答并说出理由)。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该怎么做?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传声速度与传播时间的关系。说明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声音在室温状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怎么办?说出实验方案。引导:要测声速,必须知道哪些量?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量?需要用到哪些器材?组织学生讨论,要求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学生讨论交流。说明: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声源离人耳的距离适当,不宜过近。测时间的工具也尽可能准确。当然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只要原理得当,应该给予鼓励。2.回声问题:如果对着山崖大喊一声,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入回声的概念: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回声。问题:如果对着教室的墙大喊一声,有回声产生吗?讨论:听到回声的条件。总结:(1)回声到达人耳应比原声晚0.1s以上。(2)如果相差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思考:(1)开山放炮时为什么能听到隆隆不绝的响声?(2)人在屋里说话为什么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说明:(1)声波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情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声波有可能进入障碍物,被该物体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我们能隔墙听到相邻房间中的声音就是这种情况。(2)不同的障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通常,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3)当两个声音传到人耳时间大于0.1s时,人耳就能分辨这两个声音。若小于0.1s则原声加强(如图所示)。科学世界: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人耳是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前庭、耳蜗及听觉神经构成,如图所示。外界传来的声波引起鼓膜振动,这就像鼓槌击鼓使鼓面振动一样。鼓膜振动通过前庭及其他组织传到听觉神经,听觉神经信号传给大脑产生听觉。其过程如下: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三、声速(1)15℃时,v声=340m/s。(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3)回声。教学设计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难点,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后,再次提供音叉,让学生设计实验,用视觉看到物体的振动。这样处理,使探究“振动”的内涵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逐步丰富概念外延。思维的顺应和激活,实现了教学的“层递性”。

课题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通过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重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探究“什么因素决定音调高低”时,实验器材使用学生身边的钢尺,使学生真切地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利用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来解释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产生次声波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与我们息息相关。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什么因素决定音调高低”“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实验,相应提出了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的要素,让学生逐步熟悉探究过程。教学准备鼓、齿轮、梳子、纸片、水杯、钢尺、音叉、乒乓球、铜锣、木鱼、响铃、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如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音调实验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如果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

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此时,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如果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用同样大小力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音调。

结论: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教师总结: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其中20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知识点二响度思考: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况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响度。活动: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根据实验结果知道: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教师总结: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那么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蚊子的叫声音调高;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知识点三音色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这表明在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观察声音的波形图,从波形的疏密程度来认识音调的高低,从波形的高低来认识响度的大小,从波形的形状来认识音色。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2.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小,声音的音调越低。二、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影响因素:(1)振幅,振幅越大(小),响度越大(小);(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发声体越近(远),响度越大(小)。三、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教学设计反思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设计时我们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方法,增加了不少学生的活动,对一些学生不易观察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录像、放慢等措施,增加了学生对细微变化的观察。

在典型声音的素材搜集上,我们还需要些努力,在声音的对比音效上,在学生不易认识到的特殊声音上,我们还要进一步通过采集利用起来。

课题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学方法重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探究“什么因素决定音调高低”时,实验器材使用学生身边的钢尺,使学生真切地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利用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来解释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产生次声波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与我们息息相关。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什么因素决定音调高低”“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实验,相应提出了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的要素,让学生逐步熟悉探究过程。教学准备蜡烛、火柴、多媒体课件、录像带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

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声与信息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

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轰隆的雷声——预示下雨

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

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主要是因为地震爆发时,伴有次声波产生。3.超声波传递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

(1)蝙蝠是怎么确认目标的?它采用的方法叫什么?

(2)受蝙蝠的启发,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主要应用在什么方面?

归纳总结:(1)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

讨论:根据声呐测海底深度需要测哪些量?

a.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

b.声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时间t。

c.计算公式:s=eq\f(1,2)vt。

(3)应用: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探测敌方潜艇等。

思考问题:“B超”是利用什么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

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eq\o(――→,\s\up7(超声波))病人eq\o(――→,\s\up7(反射波),\s\do5(信息))显示屏

交流讨论: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知识点二声与能量探究1: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具有能量,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声波是如何传递能量的。问题: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声传递能量的事例吗?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碎石机总结: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的仪器;超声波可以用来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等等。探究2:声波。(1)点燃蜡烛。(2)拿一个事先做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罐头盒,轻敲罐头盒上的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会看到蜡烛的火焰随橡皮膜的发声而忽左忽右跳动。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3节声的利用一、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定位、超声探伤、“B”超等。二、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洗眼镜、超声去除结石等。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属于应用课,是前面声音知识的大集合,声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所以实例很多,但这些现象让学生直接回答,他们又一下子说不上来,所以我们通过及时播放录像的方式把学生引领到一个个生动的情景中,录像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课题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几种声音特点、波形图等,知道噪声的两种定义以及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3.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控制噪声的途径。难点:噪声的等级。教学方法本节课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同时还要对防治噪声的途径有所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教学准备闹钟、纸盒、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刺耳的声音,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

1.播放轻音乐片断、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能通过多媒体把声音与大自然的景色配合更好。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

2.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建筑工地的隆隆声、工厂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

思考并交流讨论: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噪声的来源教学情境1:①一段优美的音乐;②洗衣机声音;③早晨朗朗的读书声;④刮玻璃的声音。

问题1:我们可以如何将上面4个声音进行分类?

(①和③听起来比较优美,我们称为乐音,而②和④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很刺耳,我们称为噪声。)

教学情境2:用示波器分别演示刮玻璃、音乐两种声音的波形图。

问题2:大家观察刮玻璃(图甲)和音乐(图乙)两种声音的波形图,对比有什么不同?

(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是杂乱无章的,乐音的波形有规则。)

教学情境3:多媒体展示广场舞图片。

问题3:清晨,楼下的大爷大妈伴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此时的乐曲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乐音还是噪声?(乐音)

问题4:那如果你正在睡觉,此时的乐曲对你来说是噪声还是乐音?(噪声)

知识归纳:

噪声的两种定义: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问题5:我们身边的噪声还有哪些?找一找这些噪声的来源?

知识归纳: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知识点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北京晚报》报道:采石场机器轰鸣养殖场牲畜“发疯”房山一农民承包了村里的十几亩荒山并办起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当年,村里的养殖场边上又建起了一座石子厂。石子厂每天机器日夜轰鸣,噪声不断,结果养殖场内的牲畜出现各种异常情况:有的不进食;有的无睡眠;还有的牲畜到处乱窜,相互哄挤,造成部分小鸡骨折,许多小鸡被踩死。眼看着损失与日俱增,养殖场主急在心头,一怒之下将石子厂告上了法院,要求消除噪声并赔偿经济损失60000元。

学生思考:噪声强弱是如何划分的?其等级怎么表示?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阅读课本,并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

1.声音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值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一般30~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的声音会影响睡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2.请同学阅读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并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

(1)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2)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

(3)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4)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知识点三控制噪声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一起探究控制噪声的途径。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知识归纳: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讨论并制定方案后合作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

器材:电动机、泡沫塑料、罐头盒、报纸、铝箔等。

实验过程及结论:用玩具电动机做振动源,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子上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将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减少桌面的振动,噪声明显减弱(在发声体处减弱噪声)。将电动机置于空罐头盒上,将罐头盒用软泡沫塑料垫上,再用软泡沫塑料挡在电动机与学生之间,发现噪声明显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知识归纳: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适宜学习的强度为30~40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声源处控制。教学设计反思这节课理论联系实际较紧密,可通过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噪声危害及控制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分析、归纳出各知识点,十分重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测在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课题第二章第5节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设计并制作隔音房间模型。2.能够设计方案测试隔音性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隔音房间的设计与制作。难点:不同方案测试隔音性能。教学方法本节课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选择合适的房间模型,安装不同的隔音材料,测试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通过学习,使同学们知道为了降低噪声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与危害,我们必须合理地实施降低噪声的措施,同时减少噪声的产生。教学准备鞋盒、闹钟、分贝仪、卷尺、各种隔音材料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与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为了降低噪声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与危害,我们必须合理地实施降低噪声的措施。比如音乐教室、歌剧院等建筑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降低噪声,房屋在建造的时候要实施降噪措施等,下面请你和小卡一起通过制作隔音房间的简易模型,初步探究哪种材料的隔音性能好。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选择房间类型,并将闹钟放入教学情境1:可以准备不同的房间模型,比如鞋盒、桌斗、木箱、书包。问题:请从获取难度、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选择。知识归纳:鞋盒:获取难度小,有盖,拥有较大空间,便于安装隔音材料。桌斗:不是封闭空间木箱:不易获取,空间太大。书包:没有固定形状,不易放置隔音材料。知识点二选择几种合适的隔音材料问题:房间的隔音材料是如何隔音的?有哪些类型?归纳总结:(1)已知控制噪声传播的方式有三种: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房间的隔音材料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隔音的。(2)查资料可知,通常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分为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两种。①隔音材料通常是质地坚硬的材料,如钢板、玻璃等,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反射,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的作用,但其吸音效果较差。②吸音材料通常采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形成多孔的疏松结构,当声音遇到这种材料时会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使声音的能量衰减,从而起到吸音作用。知识点三确定隔音材料的放置位置问题1:噪声是如何传播到房间外的?噪声通过空气、墙壁、窗户、门缝等传播到房间外。问题2:隔音材料应该放在隔音房间简易模型--鞋盒的哪些地方以及如何放置?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墙壁安装或涂抹隔音材料、更换材料具有隔音性能的门、用隔音布料做的窗帘等,但考虑到此次实践活动探究的是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隔音房间简易模型--鞋盒不再做开窗、开门等设计,隔音材料要用双面胶在鞋盒里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全部铺满。知识点四进行隔音效果测试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并制定方案后合作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学生实验:器材:鞋盒、闹钟、分贝仪、卷尺、六种隔音材料(隔音石膏板、隔音毡、隔音帘布、吸音棉、棉花、锡箔纸)。实验步骤:①先将响铃的闹钟放入未做处理的鞋盒内,在距离鞋盒1m处摆放分贝仪,测量噪声的强弱。②将待测材料分别铺满鞋盒里的每个面,在相同的距离处摆放分贝仪测噪声的强弱,记录数据在表中。厚度相同的材料无材料隔音石膏板隔音毡隔音窗帘布---接收到的响度85dB70dB75dB78dB---③小卡猜想隔音材料的隔音效果可能还与厚度有关,于是选用隔音窗帘布,通过改变布的层数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隔音窗帘布的厚度隔音窗帘布01层2层3层接收到的响度85dB78dB76dB74dB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实验分析与交流:①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②由此实验可以得出,不同的材料隔音性能是不同的;并且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好。③影响物体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生活中也常常利用双层玻璃来隔音,并把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这样能大大降低噪声响度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5节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一、选择房间类型,并将闹钟放入二、选择几种合适的隔音材料三、确定隔音材料的放置位置四、进行隔音效果测试教学设计反思这节课理论联系实际较紧密,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分析、归纳各个步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测在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课题第三章第1节温度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的结构和原理。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课本开篇的“感受温水水温”的实验以及“想想做做”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自制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领体会温度计的原理,从而顺利进入温度计的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冰块、烧杯、热水、冷水、温水、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夏季气温高时,我们感觉炎热;冬季温度低时,我们感觉寒冷,人类能够明显感觉物体的冷热。为了客观表示物体的冷热,物理学中引入了温度这个概念。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问题: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但感觉总是可靠的吗?实验1:凭感觉判断温度高低(小组动手操作)问题:(1)将两只手分别放入温度明显不同的两杯水中,哪杯水温度高呢?(2)一段时间后,双手离开原来的水杯,再同时放入第三杯温水中,这时两只手感觉得温度相同?归纳总结:通过本实验知道仅靠人的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具体判断温度的高低,我们需要专门的仪器——温度计。实验2:用自制温度计测温度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1)自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规律测温的呢?(2)它是如何显示温度高低的呢?学生讨论作出回答:在热水中细管红色液面上升,放入冷水中红色液面又下降了。这反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吸管中液柱的长短表示温度的高低(转换法)。2.温度计(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室用温度计、玻璃体温计、寒暑表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液泡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2)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①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②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教师介绍:实验室用温度计、玻璃体温计、寒暑表。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归纳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3)拓展: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项目实验室用温度计玻璃体温计寒暑表构造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单位摄氏度三种温度计的不同点项目实验室用温度计玻璃体温计寒暑表测量范围-20~110℃35~42℃-25~50℃分度值1℃0.1℃1℃用途实验用测体温测气温构造无缩口有缩口无缩口玻璃泡内的液体煤油水银酒精3.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拓展: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人的正常温度37℃,腋窝温度(36.0~37.4℃),口腔舌下(36.7~37.7℃),直肠(36.9~37.9℃),压力锅内最高水温(120℃),我国最高气温在新疆火焰山(49.6℃),我国最低气温东北漠河(-52.3℃)知识点二温度计的使用想想议议: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2.观察寒暑表、玻璃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思考,然后请几名同学发言。学生总结: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多媒体展示:判断对错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知识点三玻璃体温计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玻璃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玻璃体温计图片,思考问题。多媒体展示:玻璃体温计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问题:1.玻璃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2.玻璃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为什么?为什么使用玻璃体温计前先要甩甩?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学生总结:1.玻璃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2.读玻璃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重新用玻璃体温计时,必须拿着玻璃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1节温度一、温度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二、摄氏温度1.单位:摄氏度,符号℃2.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三、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2.构造:玻璃泡、玻璃外壳、毛细管、液体、刻度、符号、单位。3.探究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4.实验用温度计。5.玻璃体温计。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贴近生活、应用性强,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就应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辨证地看待问题。一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学法的指导应贯穿全程,如何让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突显。

课题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区分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道晶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