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零件图和部件图的基本能力及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绘图二维图形的能力。几何问题的基本能力。0.55.5熟悉制图基本的训练尺规基本几42.3平面的投影63.1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3.2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3.3几何元素间的垂直问题3.4平面上的最大斜度线掌握几何元素间44.1概述4.2换面法4.3旋转法45.3轴线倾斜的圆柱和圆锥用的回转体的投影66.1平面和平面相交6.2平面与常用回转体相交掌握截交线的求法67.1平面与回转体的表面相交7.1平面体和平面体表面相交掌握相关线的求法8.1组合体的形成方式及其表面间的过渡关系8.2组合体视图的绘制8.3组合体视图的阅读8.4具有倾斜表面的组合体视图的绘制8.5组合体的构形设计掌握组合体的视掌握已知视图求熟悉组合体的构29.1轴测图概述9.2正等轴测图9.3正二等轴测图9.4斜二等轴测图9.5轴测草图的绘制斜二等轴测图的2了解表面展开的8断面图的画法及熟悉简化画法和6掌握尺寸标注的掌握零件图视图配合等技术要求及典型零件的图熟悉读零件图的61.5.3齿轮掌握典型的标准件与常用件的规掌握装配图的画掌握读装配图的4了解构型设计的222.3基本绘图命令2.4删除命令23.3颜色掌握图中线型的2掌握图中文字的25.1修改系统配置掌握绘图环境的4掌握常用的绘图47.1编辑命令中选择实体的方式掌握高效的图形28.2给坐标方式8.3单一对象捕捉方式8.6参考追踪捕捉方式8.8按尺寸绘图实例掌握按尺寸绘图29.1尺寸标注基础9.2尺寸标注样式管理器9.5修改尺寸标注样式9.6尺寸标注样式的替代9.8标注尺寸的方式9.9尺寸标注的修改掌握尺寸标注式1熟悉剖面线的绘制2掌握创建与使用12掌握专业图的绘制2了解三维实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理论力学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工科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是各门力学课程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理论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力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物体的受力4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的4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会计算平面桁架4矩简化与平衡问题6能够熟练地分析4有摩擦时的物体能够熟练地计算3能熟练计算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刚体内各点的速计算轮系的传动比44心法和速度投影定理求解平面运动刚体上各点的52能正确建立质点2能熟练运用动量理及其守恒定律3能熟练运用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求解动力学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动力学问题6能熟练运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动力62用动静法求解质点及质点系的动4会运用虚位移原3§15-1约束•虚位移•虚功理求解系统的平2):[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I).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范钦珊.理论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陈明,程燕平,刘喜庆编.理论力学习题解答.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5]尹祚湘编.理论力学综合解题思路与方法.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上、下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7]浙江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10]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上、下册).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推荐使用教材:材料力学(第三版)编者:孙训方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是否双语教学):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继课程打下构件强度变形分析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的强度问题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本理论、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基本要求是能将常见的结构构件简化为力学模型,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及基本要求是能将常见的结构构件简化为力学模型,能熟练地确定杆件的内力,绘制内力图,熟练地分析计算杆件基本变形引起的应力,变形和位移,熟练地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杆件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熟悉基本的材料力学实验,并能测定常用钢材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基本假设,材力基本概念。242缩时的力学性能,拉、压超静定问题。2及其实用计算。2能对圆轴扭转进行强度和刚42矩间的微分关系,叠加法作弯矩图。642强度的措施。24广义虎克定律,弹性变形能。4其应用。掌握四个强度理论。6合,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偏心拉压。对各种组合变形进行强度校核。62会计算常见不同支承形式的4压杆的临界压力。会解决简单的超静定问题。6坏、疲劳极限。能够计算动荷对于杆件的影4):):有一个对全局的认识,便于更好的领会和应用这些概念。深原则。机械原理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的一般共性问题,即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等;研究各种机器中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问题。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它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教学基本要求:作用;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解空间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和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析。角)和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死点及运动连续性,有明确的概念,掌握四杆机构概念,能确定盘形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掌握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动的啮合特性;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了解渐开线动特点及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对蜗轮蜗杆的传动特点有所了解。解行星轮系的选型、效率和齿轮数的选取等基本知识。类型及运动特点。数时的运动方程式;了解飞轮的调速原理和特点,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了解非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的基本概念。248给定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轨迹的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862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及发生8掌握蜗杆传动特点及啮合传动了解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及轮数62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结构特点2§8-1机械运动方案拟定在机器设计中的地位442§12-1研究机器运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的目掌握机器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4实验课是机械原理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能绘制实际机器的机构运动简在下列项目中选定三项:序号(从中选三个)数1机构认知和机构运动简图252理223渐开线齿轮的参数测量实验224245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25625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一般通用零件为核心,讲述其基本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通过这些基本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从而具有设计一切通用零部件和某些专用零部件的能力、具备设计机械传动系统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进而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改进或开发基础件及设计简单的机械的能力。2、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3、掌握几种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4、了解机械设计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0.5§2-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机器应熟悉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机53熟悉润滑的方法和润滑剂的性能8接的材料及许用应力;熟悉螺旋传动的设计方法。2熟悉销联接的类型和特点。0.5掌握带传动工作的工作原理及5.5了解传动链的结构特点及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析及设计计算;3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10-7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掌握计算载荷的有关因素及减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了解变位齿轮传动对强度的影响;熟悉结构设计和润滑。§11-2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11-3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掌握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及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了解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熟悉普通圆柱蜗杆和蜗轮的结4§12-6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12-7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特点及应用场合;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形式;熟悉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掌握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及液体动力润滑径8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6熟悉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寿命及§14-5特殊功用及特殊结构的联轴器和了解各种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2性的计算;5了解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设计计算。22§18-2机座和箱体的截面形状及肋板布置11223242526典型机械结构展示及拆装278机构与机械传动方案创新2):测量信号处理方法和计算机测量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温度、力、压力、噪声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本课程分为概论、信号分析基础、传感器测量原理、测试系统基本特性、计算机化测试系统和常见物理量测量与应用几部分。学完本课程应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知识: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完成本章内容的学习后应能作展动态;传感器生产厂商;2完成本章内容的学习后应能作完成本章内容的学习后应能作果的影响。法完成本章内容的学习后应能作3.了解信号滤波器工作原理。4完成本章内容的学习后应能作1.了解信号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的原理;择采样频率;3.了解数字信号处理中信号截4.掌握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4完成本章内容的学习后应能作1.了解虚拟仪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了解常用的虚拟仪器开发平3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后应能作光等光电数字测量技术;63.了解测试技术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材料的的一般知识,了解常用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及其用途,使学生具有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加工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制造金属零件基本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掌握工程材料的的一般知识,了解常用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及其用途,使学生具有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加工方法的能力,掌握制造金属零件基本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统讲授、讨论、4掌握工程材料结构和力学2622化掌握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塑了解塑性加工性能及影响4注掌握常用热处理方法的目固溶热处理与时效强化概21了解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处理6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66塑性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展6112了解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握典型零件的材料及成形):通过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及传递函数描述法,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控制环节,能正确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静态性能和稳定性能,能使用频率特性法对简单系统进行设计、综合、校正,能用计算机模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加强工程实际问题的介绍。了解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状态方程等。本课程是具有一般方法论特点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掌握控制系统,特别是反馈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机械原理》等课程。理方框图;对本课程的要求及学习方法。特点和基本概念。2介绍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列写方法;方程线性化;拉氏变换的性质;传递函数描述、方框图及其变换、典型环节传递函数求解方法。学习建立系统微分模型和4介绍系统传递函数等效变换;系统信干扰与反馈控制系统;机电系统传递了解机电控制系统的传函4介绍系统的时域响应过程;典型输入特性、典型环节响应特性分析;典型环节响应实验。学习系统的时间响应求法5第五章系统频率特性分析;介绍系统响应的关系;典型环节频率特性实验。学习系统的频率响应求法和分析起特点。5介绍系统稳定性及特征方程;稳态误差概念、误差估算方法。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误差46换;离散控制系统分析;6介绍非线性系统特点;描述函数法;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和5介绍状态空间基本概念;状态方程分析方法。了解状态空间理论的基本知识4计算机算法简介;控制方法实验。学习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基6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注重整体的知识结构,并安排适当的课堂讨论和习题分析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环节设计。具体的实验内容。磁悬浮控制实验系统、计,控制仿真,系统控制实验。装置及其它相关件。时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艺方面的互换性及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掌握互换性和标准化和优先数系的概念与应用。2熟悉测量的基本概念和4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与分类和测量误差处理数据的方法。§3-1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4常用尺寸段的公差与配合选择§3-5大尺寸段的公差与配合的特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进行公差与配合方法。6§4-5形位公差的选择和形位误差掌握各种形位公差的悉公差原则的概念和应方法。6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定2粗糙度的标注和检测方了解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和选用。2掌握尺寸误检的概念和2了解圆锥和角度公差及其检测方法。2§9-2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掌握螺纹的基本概念和螺纹螺距误差和牙型半角误差的中径补偿方合以及测量方法。2测§10-1介绍键连接分类、公差与配了解键和花键的公差2§11-1齿轮加工误差及齿轮误差项目了解齿轮传动对齿轮各种齿轮误差的测量方法。4序号1工件外径和内径测量用光学比较仪通过比较的方用内径百分表通过比较的方115--62测量工件的直线度误差测量工件的直线度误差,并通过实验,测量平台的平面115--63通过实验掌握用用光切显微15--64用周节仪测出齿轮的周节偏用公法线千分尺测出齿轮公用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检查仪10.50.55--6):课程英文名称:TheBasisofCircuit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分析计算电路的各种方法。了解近代电路理论的发展及分析计算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常用仪器仪表,掌握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统讲授、讨论、介绍电路模型的概念,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吸收、发出功率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等电路元件。42.6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电阻和电源的串、并联,电源的等4介绍线形电阻电路方程的建立支路电流法,网孔法,回路法和结64.2替代定理4.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4.4特勒根定理4.5互易定理和对偶定理介绍一些重要的电路定理。其中有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及对偶原理等。6介绍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运算55.1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以及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介绍一阶电路的经典法,包括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瞬态分量、稳态分量、阶跃响应、冲激响应等概念。68.2正弦量8.3相量法的基础相量法是线性电路正弦稳态分析的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主要介49.7最大功率传输介绍电路方程的相量形式和线性定理的相量描述和应用,介绍正弦电流电路的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及最大功率的传输问题;介绍电路的谐振现象。8介绍耦合电感中的磁耦合现象、互4感和耦合因数、耦合电感的同名端和磁通链方程、电压电流关系;介绍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及11.2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介绍三相电源和三相电路的组成,对称三相电路及归结为一相计算方法;电压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三相电路的功率和测量;简要介绍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4):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电路原理实验》是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实验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电路理论知识,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 基本的电工测试技术、试验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知识。通过基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是检验学生对上课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和教学用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能够进行合理的选择与熟练的使合理性的能力。数字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实验手段验证一些定理与结论。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号(周)1律。电位图的绘制方法。32(1)验证线性电路中的叠加定理及适用范围。(2)验证替代定理。(3)学习直流仪器仪表的测试方法。33(1)用实验来验证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互易定律、特勒根3定理。(2)进一步学习常用直流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4定(1)掌握几种电路元件的伏安(2)掌握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35(1)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进行等效转换的条件以及负载获得36(1)加深交流电路中RLC元37(1)掌握交流电路中RLC参(2)熟悉调压器、交流电表(3)学习用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交流电路元件38(1)学会互感电路同名端、(2)通过耦合电感的顺向和感对电路等效参数及电压39(1)掌握变压器绕组同名端(2)了解变压器空载运行和(3)验证变压器的电压、电3(1)学会三相负载的星形和(2)观察分析三相四线制中,用(3)了解相序的测试方法3②实验课进度在时间安排允许条件下应适当滞后③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时可作相应的调整。):本理论及模拟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看懂本专业中典型电子设备的原理图,对模拟电路的工作性能会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估算,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传统讲授和多媒体结合4传统讲授和多媒体结合传统讲授和多媒体结合8传统讲授和多媒体结4合用传统讲授………44):课程英文名称:BasicDigitalElectronicTech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学生获得数字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要求讲课和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传统讲授与多媒体§2.2分立元件门电路熟悉分立元件构成的门电路的方法;构和工作原理;传统讲授与多媒体5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掌握译码器和数字显示的传统讲授与多媒体6掌握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传统讲授与多媒体4§5.2计数器掌握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传统讲授与多媒体54):本课程是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的实验。验器、数字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13233343526273831.《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第二版陈大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专业综合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设备,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基础,特种加工等多个学科领域。本课程以机械制扩大专业知识面的传授。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知识,培养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统讲授、讨论、了解制造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教学目的、学习方法。0.5了解机械加工方法、机床的基本运动等概念。§2-3积屑瘤的形成机理及对加工过程的§2-7切削用量的优化选择、刀具几何参了解刀具的结构、刀具材料、新型刀具材料的发展等;理解金属切削过程及物理现象,积屑瘤的形成机理及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了解切削力的实验方法;掌握影响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刀具磨损标准,合理地优化选择切削用量。掌握机床的分类及型号,了解机床基本运动、主要机床部件。以镗床为例掌握提高镗削精度的措施,镗床的扩展加工等。了解典型机械加工机床的功用、加工范围、加工特点等。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中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扩展机床加工范围的重要手段,掌握机床夹具原理、作用、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及定位误差分析等,具有机床夹具设计能力。掌握工艺系统受力、受热变形规律,分析机械加工中的误差产生和减小误差的措施和途径;掌握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掌握获得所需零件表面质量的方法。分析机械加工中振动现象。了解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形式,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及其步骤,掌握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计算方法,分析较复杂工艺尺寸链。对机械产品设计工艺性进行评价和技术经济性分析,分析并提出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和措施。分析设计较复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7-1金刚石超精密切削加工原理、应用了解精密、超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方法,了解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4):1.周泽华,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3.刘晋春等,特种加工,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第二版4.戴曙,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学掌握一定的流体力学、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液压元件和典型液压回路。对一般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原理和功能能够进行分析。根据工艺要求,能够合理地设计一般的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配第二节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了解液压系统工作的原理和组成结构。了解液压传动的优缺点。了解液压传动的发展史。讨论2了解液压油液的的特性。掌握液压油液的静力学和动力学,能够利用连续方程、伯努力方程和动量方程解决液压系统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液流的孔口、管道和缝隙特性。8了解各种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职能符号和应用。讨论8掌握液压缸的组成结构、特4点、职能符号以及应用。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设计液压缸的参数。掌握各种液压控制阀的组成结构、职能符号、工作原理和应用。实验8了解各种液压辅助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职能符号和应用。讨论3掌握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和方向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能够绘制基本液压回路图。了解其它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讨论6了解几个典型液压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4了解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2理。6):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应用角度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接口电路及硬件连接,建立微机工作的整体概念,同时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微机应用系统并具有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硬件设计开发的基本能力。2其外部引线、内部寄存器、工作时序及系统总线的形成。4介绍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介绍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28介绍计算机与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所采取的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8介绍典型接口芯片及应用方法。7):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有关能量转换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分析计1、理解热力学两个基本定律。2、了解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学会使用有关图表及计算公式。3、对典型热力工程和热力循环及其分析有一定知识。式配主要内容。第三节单位制。和本课程的性质。1第一节热力系。第二节热力状态和平衡状态。数坐标图。可逆过程。热力循环。处理。1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第二节内能。第三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第四节焓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讲清内能和焓的概念。4第三章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第一节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第三节定容、定压、绝热和多变过程。理想气体的性质要讲清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都只是温度的函数。理想气体的比热着眼于热量的计算。要指出气体的定容、定压、定温和绝热过程都是多变过程的特殊情况。42第一节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及表述。第三节熵和孤立系熵增原理。定理都曾在普通物理学中学过,在本课程中应讲清熵是状态参数和熵的应用。举例说明孤立系的熵增原理与过程不可逆性的联系。必须着重指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4第一节气体在喷管中流动基本特性。第二节绝热节流。第三节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第四节多级压缩和中间冷却。是压缩过程的功。42第一节燃气轮机循环。第二节内燃机循环。4第一节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第二节蒸气图表。蒸气的流动。第三节朗肯循环及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应用,包括对蒸气流动和朗肯循环的分析。41第一节逆卡诺循环。第三节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可以重点讲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和提高循环制冷系数的途径。4第一节传热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与传热过程。讲清传热学的研究对象,使学生明确: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热量传递基本规律的课程,应用这些基本规律在工程上可以为改进热工设备、节约能源服务。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可分别引出傅里叶公式、牛顿公式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公式,然后说明实际工程问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定义,为后面讨论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提供整体概念。2第二节通过平壁的导热。热阻。第三节通过圆筒壁的导热。本单元重点说明傅里叶定律,用此定律推演平壁、圆筒壁的稳态导热计算公式为避免学生产生误解,应说明从导热微分方程求解也可获得相同的结果。导热微分方程的推演,可限于二维无内热源的简单问题。对不稳态导热问题,重点讲述过程的特点和引用诺谟图计算的方法。5纲分析在对流换热中的应用。第四节圆管及非圆形通道强制对流换热的对流换热的特征及其实验关系式。第五节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特征及其实验关系式。重点在于说明牛顿公式及影响对流换热的各种因素。讨论相似理论或量纲分析在对流换热中的应用时,不要求对相似理论作全面论述,在导出相似准则后,重点说明相似准则及准则方程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凝结与沸腾换热的内容只做简略介绍。52单色辐射力。与内包物体间的辐射换热。可在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予以适当的复习,着重讲述在简单几何条件下灰体间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2):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英语应用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机械类专业掌握机器与机构的常用专业术语,熟悉机械类科技文献的阅读和翻译方法,阅读足够的英文机械专业文献。2.6AccelerationofaPoint4.8VelocityAnalysisofthePin-JoinedFour-Bar4.9AccelerationAnalysisofthePine-Jointed7.4PositionAnalysisofMultiloopLinkages7.5VelocityandAccelerationAnalysisofMultilooplinkages8.2Adding,Subtraction10.6Cam,SizeandPhysicalCharacteristics12.3StaticBalancingofRotors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有关的管理知识,培养管理意识,增强经济观念,把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统一起来,提高技术工作的经济效果,增强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卓有成效地培养和造就掌握技术、学会管理、懂得经济的新一代工程技术人员。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有关的管理工作内容,具备必要的管理知识。2、技术与经济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3、技术与经济是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0.542.1市场调查的作用和内容2.2市场调查的程序和方法熟悉经营决策的内容;64.1新产品开发的概念及类型4.2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意义4.3新产品开发的风险4.4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和策略4.5新产品样品开发45.1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5.4生产过程的组织创新86.2物资的消耗定额6.3物资储备6.4物资供应计划法428.1质量与质量管理8.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8.3质量保证体系8.4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方法4):[1]《运作管理:运作职能中的决策》第四版,[美]罗杰.施罗德著,韩伯棠译,北京大学出设计和分析能力。1.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文字和图形符号以及分析电气原理图的方法。2.熟悉低压电气控制的常用线路和简单的设计方法1§1.5熔断器认识各种低压电器的5学会电气原理图绘制方法,掌握设计的基本规律,开始分析简单线路。3掌握三相笼型异步电6§2.3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积累分析和设计电气原理图的经验。理解设计的方法和关键。4学习分析现有较复杂线路的方法。2学习线路接线方法、熟悉元器件和时间继电器的使用。2的定义、分类和工作电器控制系统软硬件的区别及应用场合。42的硬件系统和软元件(内部资源)的表示和用途。画法和指令表的基本编程指令,熟悉其典型的简单电路编程。72§7.2运算和数学指令§7.4转换指令522用,掌握该软件编程调试方法。计实验,掌握定时器4):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机械振动学研究的对象是机器或结构,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决定了本课程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实用性。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结构设计向高强度低重量方向发展,振动问题尤显突出。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结构动力分析方法,明确结构模态参数求取和在结构动力分析中的作用,弄清激励、系统、响应间的关系。本课程同时介召振动理论在工程中的利用、控制等。0.5§1-3振动元件的特征,振动的幅值的量度动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及结构隔振、减振设计方法。讲授、9通过对二自由度系统的分析研讲授、9作准备。9通过对多自由度系统的分析研统固有频率的数值分析方法和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讲授、9问题的求解方法。讲授、4介绍工程中随机振动现象和对线性系统响应的研究方法。模态参数、振动响应、参数辨识等问题9):1.季文美,机械振动,科学出版社,19),4.Thomson,W.T.,TheoryofVibrationwithApplications,Prentice–Hall,1999本课程主要从机械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出发,系统地阐述机械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常用方法的原理、迭代过程和算法框图。并通过一些实例介绍应用优化方法进行机械优化设计的过程。介绍优化设计程序。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优化设计的基本过程。会编制典型的优化设计程序。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配2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优化的几何意义,数值迭代方法。掌握优化设计的建模方法和基本数6介绍初始搜索区间的确定、黄金分割法、二次插值法。讲授、编程实习6梯度法、牛顿法。掌握多变量无约束优化问题主要求讲授、编程实习82罚函数法。掌握多变量有约束优化问题主要求讲授、编程实习6协调曲线法。3介绍凑整解法与网格法,离散复合形法。掌握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的主要方法2掌握优化编程、调试、计算结果分析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为适应机械设计向计算机化方向发展,本课程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同时,增加优化计算机编程的教学内容,安排16学时上机调试优化设计程序。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进行计算机优化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规律及其设计特征,初步具备系统地、综优化的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具有分析评价各种设计方案优劣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有根据给定的要求和条件进行机构组合、优化的基本能力。掌握产品创新设计基本技能。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械设计的思维与方法特点;机械设计发展简史及现状与展望。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2设计过程;产品设计类型、原则。了解产品的设计过程、原3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论3原理;价值优化原理。4掌握基本创新设计方法,4掌握原理方案创新设计方6介绍机构设计原则;机构的选型;机构的构型;广义机构创新。掌握机构创新设计主要方6结构人性化设计;新型结构设计。掌握结构创新设计主要方42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数控技术的概念、原理、计算和设计方法,掌握加工程序的编制、微机数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进给伺服系统、位置检测装置等,了解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部件和整体布局,第三节数控机床及数控技术的合和数控技术的发展。2第一节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掌握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数控车床加工的旋转类零件实验三: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实验单零件的三维设计和数控加工程序的生成。第三章插补原理、刀具半径补较积分法和数据采样法等插加减速的实现方法。6第五节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与的输入输出功能和开放式数控系统。4掌握开环和闭环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步进电机、直流/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应用和调速方法。4第二节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了解数控机床的主运动系统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的工作特点。2):1.《最新计算机辅助设计—参数化设计和基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掌握三维造型基本知识,特别是三维造型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提高打下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阐述最新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学习Pro/等课程。任务、特点和基本概念12.2软件选择2.3硬件选择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软件、硬件的13.2交互界面窗口及控件24.1参数化设计的基本概念4.2轮廓的草绘4.3尺寸、约束和关系式4.4智能设计掌握参数化设计的思25.2型体及造型过程5.3特征造型5.4虚体特征5.5扫描特征5.7扭曲特征5.8特征的复制掌握基于特征的实体26.1基本装配方法6.2装配模型的简化表达6.3装配结果显示17.1工程图的设置7.2视图熟悉如何用已经完成的实体造型生成符合18.1计算机数据的管理8.4数据交换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文件管理和数122.1草图的创建2.2基本图形绘制2.3对草图实体的操作2.4尺寸标注2.5添加几何关系掌握绘制二维草图的43.3旋转特征3.4扫描特征3.5放样特征掌握草绘特征对象的84.1放置特征基础知识4.2孔特征4.4倒角特征4.5抽壳特征4.6拔模特征4.8特型特征掌握放置特征对象的35.1基本概念5.2特征重定义、更改属性、压缩与恢复、5.3特征阵列、特征镜像5.4库特征2熟悉曲线、曲面的生27.1基本概念7.2建立装配体7.4智慧组装7.6爆炸视图7.7子装配体掌握零件的装配及爆18.1工程图的生成方法8.2定义图纸格式8.3标准三视图的生成8.4模型视图的生成8.5派生视图的生成8.6操纵视图1先进制造技术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的一门新兴技术。本课程力求反映国内外新成果、新技术,对我国制造业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作重点介绍,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要求学生较系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征、技术发展前沿和关键技术;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发展动向和成果;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的理解,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制造技术知识体系,达到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目的。2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4第四章先进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技术44模块、系统的特点;了解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PLM8了解大规模定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成2):年2月本课程是为机械工程及相近学科的研究生专业素质教育的概论型课程,旨在突出海洋特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环境浅识、海上油气勘探与生产装置、海洋平台设计与制造、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机电装备与仪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水下机器人等与海洋工程相关的机电装备与仪器的概况、开发与应用。统讲授、讨论、了解海洋机电工程的基本概念、42.2.1研究海洋环境的意义了解海洋环境的特点以及对机电62.2.2海洋特征浅识2.2.3海洋底浅识2.2.4海洋环境条件的内容2.2.5风2.2.6海浪2.2.7潮汐2.2.8海流2.2.9海冰2.2.10海啸与风暴潮2.2.11海底地震2.2.12海洋生物2.3海洋环境的特点以及对机电装备与仪3.1.1概述3.1.2钻井平台3.1.3生产平台3.1.4生活平台3.1.5近海平台了解海洋平台的分类、特点与应6了解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机电64.1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关的装备仪器装备与仪器的需求、典型海洋资4.2海洋环境检测的仪器装备5.1.1潮汐能资源5.1.2波浪能资源5.1.3潮流能资源5.1.4温差能资源5.1.5盐差能资源5.2海洋能及其开发利用5.2.1海洋潮汐能及潮汐发电5.2.2海洋潮流能及海流发电5.2.3海洋温差能及温差发电5.2.4海洋波浪能及波浪发电了解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开发利用技术,熟悉几种海65.2.5盐度梯度能5.2.6大洋生物能转换6.2水下机器人的分类6.2水下机器人的组成6.3水下机器人的现状与展望了解水下机器人的种类、应用,构成水下机器人的基本系统和组成,水下机器人的现状与展望以6讲述过程中安排潮流发电、海洋环境检测仪器等观摩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1]褚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孙丽萍,聂武.海洋工程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本课程为机械类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学所研究的基本领域和前沿信息,了解工业机器人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4776622):本课程是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含义,控制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发展方向,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掌握机电系统的简化结构框图,系统各组成环节的基本特性,机电系统传递函数及状态离散时间信号的处理是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的最根本区别之所在,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之间的选换也是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章从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两个方面介绍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原理及方法。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了解离散时间系统的几种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在离散时间域及频域的分析方法,系统的性能和系统结构参数的关系。基于传递函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是该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学生应着重掌握数计方法,掌握数字控制器采样频率的选择原则。本部分着重介绍了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的几种方法。本部分内容可根据专业情况及学时安排进行增减。8.其他现代数字控制方法简介简要介绍如模糊控制、非线性控制等其它现本章以集散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为例,介绍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实例。§1.2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的概念及组成了解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含义,控制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发展2第二章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2.3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形微分方程掌握机电系统的简化结构框图,机电系统传递函数及状态变量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系统的典型非线性特性及对系4第三章连续时间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掌握采样过程、采样保4第四章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理,[Z]平面与[S]平面4离散时间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在离散时系统的性能和系统结构4第六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经典控制理§6.9采样频率的选择数字控制器的间接设计4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0简要介绍模糊控制、非线性控制等其它现代控0简要介绍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的原理、结构及0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4§11.3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控制器的实26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26333128312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机械工程等各专业学生进行零部件造型设计及制图的实践性教学环基础。能力。能。号11周21周31周41周51周说明:):):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微型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1.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独立地根据所给出题目要求设计出掌握和理解所学内容,系统的掌握微机原理和硬、软件设计方法。实验是检验学生对上课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和教学号122将二进制数转换成二--十进制23242546272849232442②实验课进度在时间安排允许条件下应适当滞后微机③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时可作相应的调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继《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后的一个重到确定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方案中的某些机构进行设计和分析。通过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技术资料、运算、绘图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由两种以上常用机构组成的简单机右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设计任务、设计析算法框图、计算程序及结果分析。若采用图解法,应有图解过程及说明。每组三人左右,可以合作完成设计,但是必须有明确分工和各自设计说明书。头答辩等综合评出成绩,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类。号10.520.53145160.5):):要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产品或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过程和方法,实现机械零部件和机械总成的结构布置与设计。课程强调机械产品的系统化设计思维,在机械设计课程介绍的基本机械零部件设计方法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设计课题,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南京居民住宅装修工程合同解除条件合同3篇
- 2024年土地储备项目合作开发合同3篇
- 2024地铁隧道非开挖施工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激励合同的业绩考核指标3篇
- 2024年度企业文化建设合同:制衣厂与企业文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合同2篇
- 2024年专业化妆品OEM生产合作协议范本
- 石油仓储租赁协议三篇
- 2024年专业性有偿担保服务协议一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激励合同: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业绩挂钩协议2篇
- 2024年农场有机肥使用及技术辅导合同3篇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认证备考题库(含答案)
- 人文智能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软件工程项目实践教程第四版课后参考答案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包方管理办法规定
- 物业管理水电维护服务方案
- 中国人民大学介绍课件
- 学会扬长避短 课件
- 生物化学实验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备课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