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1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2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3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4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导论1.1公共经济学内涵与研究对象1.2公共经济学的发展1.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关键术语思考题公共经济学1.1公共经济学内涵与研究对象1.1.1公共经济学的内涵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政府与企业、家庭、世界市场一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部门。什么是政府?政府在经济增长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肩负什么样的使命?政府必须做什么?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些问题不但是现实生活存在的客观问题,而且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公共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职能和作用的科学,换句话说,公共经济学就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公共经济学又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它是专门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及运行规律的一门学问。公共部门主要指政府及其附属物,人们有时又把公共经济学称为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1.1.1公共经济学的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大类。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国民经济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在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中,政府、企业和家庭是三个平等的主体,相互关联而又各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虽然政府与企业、家庭一起共同参与国民经济,但是其行为方式和目的却大相径庭。企业和居民作为私人部门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的;政府却不能,它的经济活动一方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市场经济是有生命力的,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效的。市场也有其失败之处,而政府有时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与失灵。公共经济学1.1.1公共经济学的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即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功能。换而言之,政府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规律与企业、居民一起参与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公共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问。公共经济学1.1.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政府是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公共经济学中对公共部门(政府)的含义分成以下层次加以理解:公共经济学第一个层次是中央政府。第二个层次是广义政府。第三个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第四个层次被称为广义公共部门。1.1.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政府三大功能出发,研究政府经济行为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行为有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研究财政收支。第二个层次是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个层次是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1.1.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的分类:第一,最典型的公共部门是政府部门,包括国家各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暴力机关。第二,由国家政权组织委托和授权的,为公众提供科学、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或组织,包括公立医院、疗养院、养老院、公立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社区公益服务组织、社群组织等。第三,由政府出资组建、生产社会需求的物质产品、以营利和国有资产增值为目的、以企业化方式运营的各种国有企业和公司。把国有企业划入公共部门,是因为国有企业也是建立在公有产权基础之上的经济组织,也提供公共物品。就企业的经营方式而言,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没有本质区别,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和代理人之间都是以委托代理的关系而存在,只不过股东的性质不一样。公共经济学1.1.3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逻辑1.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基。自私有制和国家产生以来,物质产品就分为私人产品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又称私人物品,是指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在效用上具有可分割性的产品。所谓竞争性,是指如果某个人消费了某种产品,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产品。所谓排他性,是指排除那些没有付费的人消费该产品的能力。所谓效用的可分割性,是指产品可以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单位,效用只能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例如,人们穿的衣服、戴的手表、佩戴的眼镜等商品,都属于私人产品。公共经济学1.1.3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逻辑1.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又称公共物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和“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的产品。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边际成本为零,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给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便有众多的受益者共同消费这一产品,要将其中的任何人排除在对该产品的消费之外是不可能的或无效率的。公共经济学1.1.3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逻辑2.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是公共部门的对称,是指个人、家庭和私人所拥有的企事业单位。私人部门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活动依赖于个人的收入、个人所有的资产,并且以自身利益为活动的宗旨。私人部门的消费和生产活动,都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现代社会中,私人部门占大多数,是构成社会的最主要因素。公共部门是私人部门的对称,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公共部门主要包括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和国际组织等。公共经济学1.1.3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逻辑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区别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另一特征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第三个典型特征是公共部门拥有公共权力。综上,区别于私人部门在既定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公共部门更注重在全社会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其决策大多涉及政治体制问题,一般采用公共决策机制。与私人部门相比较,公共部门的产权边界不明晰,更多的是公有产权。私人部门强调市场机制,而公共部门主要采取强制等非市场机制。公共经济学1.1.3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逻辑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区别公共经济学1.1.4政府与市场自国家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就出现了政府。所谓政府,是指由“公共当局及其通过政治程序设立的机构组成,并在它的疆域内或管辖地区实施强制的垄断权力”。政府是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行为实体。政府除对特定区域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之外,还参与非市场性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政府参与的非市场性的社会生产活动是指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和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不以营利为目的地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政府所从事的社会财富分配是指为了保证特定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和公正,维护社会的稳定,采取税收、补助、转移支付等手段对各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公共经济学1.1.4政府与市场与政府相对应的是市场。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产物,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市场具备两种意义:一个意义是交易场所,如商品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另一个意义为交易行为的总称。决定市场规模和容量的有三个要素: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一般来说,人口多,购买者多,经济发达,购买能力大,购买欲望强,市场规模和容量就大。经济学研究经济人如何做出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如何影响经济中的资源配置。理性经济人包括个人和由个人组成的组织,即厂商(企业)、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和非政府组织(NGO)。一般认为,私人部门(个人和厂商)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极大化,这与公共部门有显著的区别。公共部门的一般目标是在全社会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即使公共利益是一个很难被确切界定并有很多争议的概念。公共经济学1.2公共经济学的发展1.2.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起点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是探索解决有限资源与无穷需求之间矛盾的科学。经济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政府联系在一起。威廉·配第在1662年出版了《赋税论》,明确提出“赋税是国家机器的娘奶”的命题。配第把国家经费分为六个项目:(1)军费;(2)官员俸禄和司法费用;(3)宗教事务经费;(4)大学及其他学校经费;(5)孤儿赡养费和无工作人员的生活救济费;(6)修路架桥费用和其他公共福利费用。公共经济学1.2.2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财政学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研究财政收支的本身,而对财政收支的研究又集中于对税收的研究。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联系。亚当·斯密等人所创立的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学术结晶,其理论基础是自由经济,主张最好的政府便是最少的干预。这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残余对其的制约,放手扩展市场的内在需要。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演变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逐渐暴露。经济危机开始周期性地袭击和破坏资本主义的物质成果。克服和消除危机成了经济学家孜孜以求的研究目标。公共经济学1.2.2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经济学发生重大变革。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自由经济提出疑问,主张国家干预。美国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论提供了注释和典范。在实践和理论推动下,西方社会中政府的经济作用日益扩大,从单向的财政收支扩大到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政府开始直接进入生产领域,形成相当规模的公共企事业。这就给财政学提出许多新课题,包括:第一,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如何组织;第二,尽可能地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第三,评价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公共经济学1.2.2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公共经济学认为国家是经过政治程序产生的,主张研究其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二是关于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上述内容的不同以外,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既注重实证分析方法,又注重规范分析方法。在公共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主要用于考察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政策结果,规范分析则用于评价各种将要付诸实施的公共政策和政府形式的选择。时代和经济环境变化要求人们从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去研究政府经济活动。只研究财政收支已经无法解释和说明现代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其政府本身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再加上研究方法的改进,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就形成了公共经济学。为了尊重历史,不少人把财政学称为旧公共经济学,把扩大了的财政学称为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1.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3.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现代经济中,由私人部门经济和公共部门经济共同构成的经济体系,提供着不同类别的产品与服务,满足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随着公共部门地位与作用的日益提升,公共经济学应运而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归纳起来,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项:第一,清晰地界定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经济活动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与实施;第二,尽可能地把握与预测公共经济活动的结果;第三,对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公共经济学1.3.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本质上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中的一般研究方法对公共经济学同样适用。经济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除此之外,公共经济学中也经常使用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等其他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规范经济学关心的是政策问题,回答的是“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为此要建立社会和政策目标并寻找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福利经济学给出的大多是关于规范性问题的答案。实证分析是对某种可以验证的经验事实做出的描述,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与实证分析不同,规范分析经常涉及价值判断。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有时很难区分,特别是涉及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权衡取舍时更是如此。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是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1.3.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公共经济学研究也经常进行理论分析,或者借助于比较研究和逻辑演绎,或者借助于数理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不局限于数理方法,但在西方学术界,理论研究基本上已经等同于数理方法。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经济学思想,这是与数学不同的地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现已得到了广泛运用。理论研究得出的模型是否成立往往要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检验。3.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主要是法学院和商学院课程常用的方法,但实际上,公共经济学研究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案例研究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在公共经济学中,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公共事件,对公共经济行为、公共经济政策和制度做出详细的描述和深入的剖析。对公共经济案例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公共经济理论的认识,在案例研究中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并找出公共经济问题。公共经济学1.3.3公共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1.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及包括价格机制、消费与生产调节、收入分配平均化等在内的政府政策理论共五个基本方面组成。在微观经济领域,最基本的单个经济单位是居民和厂商,前者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后者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居民的效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研究,来探索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达到最优化。价格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核心手段,居民、厂商的行为均受其支配。公共经济学1.3.3公共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1.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有两个联结点。第一个联结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第二个联结点是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现最大化进行分析。旧公共经济学即财政学的出发点是弄清要维持一个政府需要多大成本。现代公共经济学完全继承了这一点,把政府的成本收益分析作为首要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把税收看成是政府的成本与价格,通过对财政收支的研究来弄清纳税人的每一笔税金是否实现了最大化,政府的每一笔开支是否实现了最大化。除此以外,在公共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个量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等在公共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公共经济学1.3.3公共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2.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国民经济中各有关公共经济学总量的决定及变化来说明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基本方面组成。宏观经济学通过经济总量决定和变化来寻找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它以资源最优配置为理论前提,研究现有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原因,探索充分利用被闲置资源的途径,以实现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居中心地位,把国民收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的变化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寻求资源的充分利用。公共经济学1.3.3公共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2.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政府职能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经济发展是一个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过渡,在从非均衡到均衡的不断过渡中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在微观层次上主要起作用的是价格。市场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到了宏观层面,价格调节相对有限,而政府调节十分重要,在宏观经济层次上更多是靠非价格机制来调节。正因为如此,马斯格雷夫把政府的职能和经济行为归纳为配置、稳定和分配三方面。这三大功能是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的。公共经济学1.3.3公共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3.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由庇古创立发展起来的关于社会福利和个人分配最大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福利经济学在理论上围绕下述命题构建起来:第一,共同利益问题。试图回答在一个相互竞争的经济体系中,买者和卖者之间是否有共同利益。第二,公平分配问题。即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分配方案是由有眼光的统治者制定的。第三,社会福利问题。社会福利是个人满足程度的指标。需确认社会福利的提高和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市场机制还是通过政治过程。公共经济学1.3.3公共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3.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同其他经济学科的共同点是都以研究如何增加社会财富为出发点。但福利经济学更关心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加社会福利问题,也即研究个人如何从全社会的财富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足。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的配置已经到了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就无法改善的境地。福利经济学以帕累托最优原则揭示了资源分配的有效性问题。帕累托最优原则是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公共经济学1.3.3公共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4.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公共经济学一方面从非经济学的社会科学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又向非经济学的社会科学渗透和入侵。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同样与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