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试卷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考查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经碳-14测定,拾年山遗址距今约6000~4000年。在遗址中发现有用来刺杀野兽的石戈、骨矛、石锹等复合工具,有用来捕鱼的网坠,还有石锄、斧、铲、刀等成套农具和生活用具。据此可推知,该遗址的先民()A.生产方式多元并存B.依托渔猎和采集生存C.完全使用磨制石器D.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2.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中记录了“皋”“皇”“杜”等商代大族的人数、族谱和族长的名字,还大量记录了一些宗族间的争斗和矛盾。这表明商代()A.宗族制度地位重要B.外服地区部族势力的强大C.族谱体系较为发达D.王室缺乏对宗族的约束力3.战国时期,各种钱刀的流通区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相互重叠与交叉。大小参差、轻重不等、成色各异的钱刀,完全无视诸侯国的疆界,日益频繁地跨界流通。这反映出()A.国内统一市场初步形成B.工商食官制度遭到破坏C.各国货币范式趋于统一D.经济发展孕育统一因素4.战国后期,随着各国变法修律的进行,法家之法与儒家之礼日趋并行,法家将祭祀仪式、仁义礼教等排除在外;法与刑逐渐区分,只能由君主制定。法家不仅用“法”来表示行为规则,还用来表示他们所主张的统治策略与方法。这说明当时()A.儒法的合流成为趋势B.法家具有自我调适性C.礼乐制度已崩溃瓦解D.诸侯以伦理教化百姓5.战国时期,秦孝公起用商鞅进行变法,对秦政进行结构性调整;秦王嬴政认同韩非的“集权”“法治”,与大臣李斯等谋划统治体制。这些措施()A.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基本模式B.确立了大一统政治体制C.消弭了不同区域心理文化隔阂D.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6.下图是某时期我国南部部分区域地方行政机构辖区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时期是()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7.1980年南昌市东郊西汉墓中曾出土滑石猪;1983年湖口县东汉墓中,除随葬有大量的陶罐、陶壶、青瓷坛、青瓷钵等日常器皿外,还有陶井、陶仓、陶鸡、陶鸭、陶马、陶猪、陶狗等;南昌市东汉墓亦出土陶猪模型二件。这些随葬品反映出当时()A.手工业技术领先于世界B.饲养业较为发达C.休养生息政策成效显著D.阶级分化的加剧8.东汉时,班固等在兰台撰著《世祖本纪》,记录光武帝事迹,彰显其创业之功,确立开国史叙述;兰台文人作“汉颂”,比拟《周颂》,传达古今同况、功成德洽之义。这些做法旨在()A.强化儒学思想的官方正统地位B.提高中央行政机构行政效率C.为中央集权政体提供理论依据D.宣传东汉王朝统治的合法性9.魏晋时期,玄学由一种哲学理论逐渐转变为社会精神生活的轴心。郭象发挥庄子逍遥义的时代涵义,认为玄学在于晓谕大家承认现有秩序,各人自安其分。这一观点()A.折射出三教并立的思想格局B.兼采各家流派思想观点C.有助于巩固儒家的正统地位D.适应了门阀政治的需要10.三国时代,士族扶摇直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权贵一脉相承。士族为强化私人性关系,从爪牙、心腹和党羽的家族里选官用人,士族子弟被认为更忠诚可靠。这表明()A.士族与庶族矛盾加剧B.皇权政治日渐衰微C.统治集团内部封闭化D.政府统治基础扩大11.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曾先后采取过“土断”“检籍”等手段,试图将私家荫庇的户口查找出来,使之著籍于国家户口簿籍。但是,这些举措无一例外地遭到了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导致南朝著籍户口数远远少于实际户口数。据此可知,南朝()A.社会阶层流动频繁B.庄园经济繁荣发展C.皇权势力相对软弱D.高门士族轮流执政12.下图是1970年在陕西何家村窖藏出土的洊安庸调银饼,铭文写有“开元十九年洊安县庸调银十两”字样。游安县在唐代属岭南道。这块银饼()A.实证了两税法在岭南的推广B.是游安县送交国库的税银C.体现了唐代冶炼技术的发达D.表明白银是唐朝通用货币13.在古代,表是全功能的奏事文体。唐玄宗以前,具有实际奏事功能的谏表、奏请表、陈情表等非礼仪性表章占比更高。但玄宗以后数量大幅减少,尤其是谏表,《全唐文》中仅有十一篇,仅占全部六十八篇谏表的16%。这一变化表明()A.表的礼仪性功能已弱化B.政局变化影响谏表使用C.玄宗后期唐朝进入盛世D.唐朝中央集权日益加强14.唐宪宗(778—820年)时期,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县千四百五十三。其中凤翔、泾原、河东、范阳、沧景、淮西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户口,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据此可知,唐朝后期()A.北方各藩镇完全脱离了中央的控制B.赋税改革已经迫在眉睫C.南方逐渐成为政府的财赋倚重之地D.全国户口数量增长迅速15.唐代逐步建立了进士、明经等常科省试的三场试制度,逐场定去留。同时还建立礼部贡院,实行锁院制度、中书门下复核和复试制度。这使得唐代进士科三百年取士基本做到了“喻之明镜,喻之平衡,未尝不以至公为之主”。这说明唐代科举制()A.重视考试选拔程序的公平B.完全照搬了隋朝的科举体制C.优化了官僚队伍整体结构D.有利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16.5世纪以前我国《后汉书》《后汉纪》《魏略》《晋书》对罗马“大秦国”只是略有介绍,7世纪之后的《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罗马”相关内容已经变成了以拜占庭为主的“拂菻”(古代中国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并且描述文字也骤然增多。导致这一变动的主要因素是()A.史书作者的官职高低B.拜占庭帝国军事实力的消长C.中原王朝的治国水平D.丝绸之路及中西交往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何尊于1963年在陕西出土,底部有铭文12行共122字,其中提到周武王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互证,为“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国家宝藏:何尊金质纪念币——摘编自腾讯网《央行官宣!何尊纪念币来了!》材料二《逸周书》记载武王伐商时“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续汉书》注:“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又减汤时千三百矣。”《汉书》:“昔者,周盖千八百国。”这些材料反映出邦国数量逐渐减少。“万国”这一模糊的统称,逐渐演变成较为具体的数字。王国维评议道,至周代,“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矣”。林立的邦国终究没有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国家延续下去,必定有某种内在因素支配着它们的兴亡。这种因素应当就是先秦文明“向内凝聚”的力量。——摘编自卜宪群《先秦秦汉国家形态和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蕴含的史学价值,并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文明“向内凝聚”的政治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国野制度就是从商周国家结构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城乡关系和阶级关系。“国”就是城、都,“野”就是郊之外的广大地区。统治者通过“国”“野”的空间区分,来实现国家治理。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楚国“书土田”等赋税改革扩大了诸侯的税源、兵源,客观上消解了国野的界限,国人、野人的社会身份与责任趋于统一。——摘编自胡新生《西周春秋时期的国野制与部族国家形态》材料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虽以分封制为主,但国君对所分封的卿大夫的管理比周天子对诸侯国的管理更加严密,特别是卿大夫已经直接管理受封的采邑。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渐次摒弃了分封制,取而代之的是郡(或县)乡里制,各级机构的主要官员由君主派员担任,执行中央政令,接受君主监督,其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一元化体系。——摘编自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国野制逐渐消解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两汉魏晋时期,中亚地区小国林立。随着两汉政府同匈奴战争的胜利,中原王朝的势力和影响也逐渐渗透西域,大宛、康居和大月氏等国与中原王朝关系趋于热络。南北朝时期,中原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亚萨珊波斯在公元3世纪兴起后,导致贵霜帝国逐渐衰落。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国力强盛,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唐朝在中亚设立羁縻府州。中亚粟特地区正式出现的安、康、米等昭武九姓国家也频繁与中原王朝发生联系,嗣后因阿拉伯人向中亚扩张,及唐王朝与阿拉伯的势力在中亚交锋,这种联系更加密切。——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材料二为了加强对西域的开发,唐朝政府鼓励内地民众迁徙到天山南北。移民方式主要有军屯、民屯、驻地官员、贬黜官吏、传法僧侣、出塞文人、发配罪犯、因胡汉通婚而迁徙的汉人等。安西与北庭两大都护府所统属的军队人数约有4万至5万人,除了军事任务外,他们大都参加了军屯、兴修水渠与坎儿井。唐政府在各州县设置掌管水利的“知水官”、负责维修坎儿井的“掏拓所”等,将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及手工业制造技术、儒学教育体制传到了西域。这不仅保证了行政治理的有效性,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摘编自杜文玉《唐朝如何经略西域》(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唐时期西域地区国家发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天山南北的治理措施,并简析其意义。(10分)20.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平等相处、经济文化交流、生活习惯互相影响、生产方式逐渐趋于一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中系统考察了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种族问题。他指出:“在少数民族的种族问题上,存在着两个需要注意的现象。一是血统关系的变化。部族组织以血统为要素,然因时代的推移,经济、社会阶层的转变,血统决非单纯。二是地区关系的成立。一个种族在某地居住过,后来就把某地居民一律说是某族人。”魏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各族,在文化上、社会经济上都在汉化,虽然深浅不同,也不是整齐划一,但表明了一种倾向,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将让位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以地域区分民族,将让位于以文化区分民族。——摘编自刘振华《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运用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的相关史实,以“民族交融”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四川省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A3.【答案】D4.【答案】B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D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A16.【答案】D17.【答案】(1)史学价值:何尊的出土表明西周青铜文明发达;铭文证明了周武王欲建东都洛邑;铭文为早期“中国”一词的使用提供了实物见证。(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特点:制作工艺精湛,突出美观性;礼器兼铸铭文,具有政治性;铭文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2)影响:推动华夏族的形成;促进奴隶制王朝的发展;为后世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每点2分,共6分)18.【答案】(1)背景:铁犁牛耕的出现加速了私田兴起、井田制的瓦解;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冲击了传统的国野秩序;初税亩等税制改革客观上使国人、野人的社会身份与责任趋于统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部族国家逐渐解体。(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2分)意义:顺应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潮流;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加速了诸侯的封建化;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发展。(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19.【答案】(1)特点:以小国为主,互不统属;受中原王朝影响较大(或答:中原王朝对其进行间接统治为主);处于大帝国交锋、博弈的重要区域。(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2)措施:建立了以都护府、州、县为主体的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派军队驻防;实施移民、兴修水利等发展经济的措施;传播中原文化和教育。(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意义:保证了对天山南北治理的有效性,有利于稳定西域局势、保护丝路商旅往来;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20.【答案】示例一(12分)论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并建立政权,在与汉族政权及中原封建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不断发展。北魏时期孝文帝改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如禁胡服,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改从汉姓;革婚俗,胡汉通婚。同时改革官制,修订法律,尊孔崇儒,兴学校,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这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封建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东晋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接受汉族文化,加强与汉族上层士族势力的合作,劝课农桑,设学授经,促使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接受汉文化,并吸收士族豪门参与统治。这不但加速了民族交融,还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实际上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中原的先进文化向四周的扩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苗圃技术员专项服务合同
- 2024年酒店早餐全面承包业务协议一
- 2024年版铁路客运服务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货物运输与保险合同
- 2024年青岛房地产交易协议样本一
- 2024年采购招标流程代理协议规范版B版
- 2024某服装品牌与设计师就品牌形象设计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大理石地暖材料供应与施工安装合同2篇
- 黄金行业检测培训
- 2024年舞台安全专项合同3篇
-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企业贷款书面申请书
- 人教五年级英语上册2011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17》教案及教学反思
- 交换机安装调试记录表实用文档
- 理性思维作文素材800字(通用范文5篇)
- 应急物资清单明细表
-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个案护理体会(论文)3500字》
- 《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