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因停电而熄灭,一分半钟之后,停电现象将会遍及整个美国本土东部地区,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遭遇同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完成下面1~2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烃源岩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大量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的烃源岩。2023年3月14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号”顺北84斜井测试产油成功,该井垂直深度达8937.77米,是目前亚洲陆上最深的千吨井。完成下面3~4小题。3.“深地一号”顺北84斜井井底位于()A.地壳 B.软流层 C.地幔 D.地核4.材料中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烃源岩形成时期()A.为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C.哺乳动物大量出现 D.生物由海洋向陆地扩展2023年4月,喀什再现沙尘暴天气,大气污染严重。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5.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保温作用6.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长波辐射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7.出现雾霾天气,会使()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当地农民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种植在大兴安岭的山谷、洼地。在极端天气下,当地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蓝莓冻害。完成下面8~9小题。8.下列关于当地农民采用堆雪覆盖蓝莓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堆雪覆盖,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堆雪覆盖,增强地面辐射 C.堆雪覆盖,减少地表热量散失 D.积雪消融释放热量,可以维持大气温度9.人们发现,与半山坡的野生蓝莓相比,山谷种植的蓝莓夜间更易受到冻害,其原因可能是()A.半山坡地面辐射强,温度高 B.夜晚刮山风,山坡冷空气下沉在谷底集聚 C.冬季夜晚盛行谷风,使山坡温度升高 D.半山坡的野生蓝莓长势旺盛,植株高大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完成下面10~11小题。10.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A. B. C. D.11.人为制造“穿堂风”产生的有利影响有()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少生活用能③降低室内温度④提高室内湿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如图表示大西洋沿不同纬度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12.世界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太阳辐射能 D.波浪能13.据图可知()A.①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 B.②为海水表层盐度分布 C.③为海水表层密度分布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如图示意的某理想海域洋流分布,图中甲、乙、丙为三支洋流。完成下面14~15小题。14.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洋流是由乙、丙两支洋流汇合而成②乙、丙两支洋流是由甲洋流分散而成③甲受西风带影响形成④乙为寒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海域,则()A.甲不可能是暖流 B.有深处海水的上涌伴随着丙洋流 C.乙地形成大渔场 D.我国沿海气候深受甲洋流的影响二、非选择题部分:本题共4题,共55分。16.(13分)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FG线的高度约为2000~3000km,这个高度称为圈上界。(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均填字母)(3)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4)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17.(15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下表为不同海拔与海平面含氧量比。海拔(米)01000200030004000含氧量比100%89%78%70%61%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与呈贡、河北兴隆等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我国部分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表地点渝中多巴海埂呈贡兴隆海拔1996米2366米1888米1906米2118米经度104°02′E101°31′E102°41′E102°48′E117°22′E纬度35°52′N36°40′N25°01′N24°53′N40°36′N(1)依据上表,绘制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坐标图,描述含氧量比随海拔的变化特点。(2)结合我国部分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表,简述表中这些高原训练基地的突出优势。(3)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18.(1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盐沼属于沼泽性湿地,干旱区的沼泽多形成盐沼。柴达木盆地内多发育沉积平原,有大小河流79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6~274mm,理论蒸发量为1200~3500mm,是一个封闭的大型山间盆地。柴达木盆地内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湿地群,且大多数盐沼面积季节变化大。如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盐沼分布示意图。(1)从气候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内的沼泽盐度高的原因。(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柴达木盆地盐沼盐分的积累过程。(3)分析柴达木盆地内大多数盐沼面积季节变化大的自然原因。1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潮汐是表层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恒河口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三大涌潮区之一,其形成主要受太阳、月球引力的影响,但也与河流入海口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关。每年6﹣9月恒河口盛行西南风,河口强涌潮以淡水为主,最高时可达2.5米,前进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恒河口孟加拉湾沿岸经济不发达。图1为恒河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达卡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1)分析恒河口涌潮现象的成因。(2)分析每年6﹣9月恒河口东部强涌潮以淡水为主的原因。(3)有专家认为在孟加拉湾沿岸建设大坝利用强涌潮进行发电的难度较大,试说明其理由。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因停电而熄灭,一分半钟之后,停电现象将会遍及整个美国本土东部地区,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遭遇同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完成下面1~2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分析】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解答】解:耀斑是太阳能量在瞬间的剧烈释放,故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故选:A。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A、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中断,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太阳活动对信鸽的磁场产生破坏和干扰,直接影响信鸽的导航系统,造成信鸽丢失,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C、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失灵,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太阳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无关,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烃源岩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大量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的烃源岩。2023年3月14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号”顺北84斜井测试产油成功,该井垂直深度达8937.77米,是目前亚洲陆上最深的千吨井。完成下面3~4小题。3.“深地一号”顺北84斜井井底位于()A.地壳 B.软流层 C.地幔 D.地核【分析】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深地一号”顺北84斜井垂直深度达8937.77米,结合所学知识陆地地壳平均深度为33千米,因此,该斜井井底位于地壳,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软流层、地幔和地核位于地壳之下,BCD错误。故选:A。4.材料中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烃源岩形成时期()A.为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C.哺乳动物大量出现 D.生物由海洋向陆地扩展【分析】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宙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烃源岩发现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在古生代时期生物大量由海洋向陆地扩展,D正确。太古宙为重要的铁矿成矿时期,A错误。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于新生代,B错误。哺乳动物大量出现于新生代,C错误。故选:D。2023年4月,喀什再现沙尘暴天气,大气污染严重。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5.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保温作用【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解答】解:读图,①为太阳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大气削弱作用。故选:C。6.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长波辐射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解答】解:读图,①为太阳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故选:B。7.出现雾霾天气,会使()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分析】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解答】解:雾霾天气对大气的受热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雾霾天气会使图中的云层反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减弱,地面辐射②减弱,大气逆辐射③增强。故选:C。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当地农民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种植在大兴安岭的山谷、洼地。在极端天气下,当地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蓝莓冻害。完成下面8~9小题。8.下列关于当地农民采用堆雪覆盖蓝莓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堆雪覆盖,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堆雪覆盖,增强地面辐射 C.堆雪覆盖,减少地表热量散失 D.积雪消融释放热量,可以维持大气温度【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解答】解:雪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堆雪覆盖减弱了地面和蓝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A错误。堆雪覆盖无法增强地面辐射,B错误。雪较蓬松,孔隙多,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还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C正确。积雪消融吸收热量,不利于防寒,D错误。故选:C。9.人们发现,与半山坡的野生蓝莓相比,山谷种植的蓝莓夜间更易受到冻害,其原因可能是()A.半山坡地面辐射强,温度高 B.夜晚刮山风,山坡冷空气下沉在谷底集聚 C.冬季夜晚盛行谷风,使山坡温度升高 D.半山坡的野生蓝莓长势旺盛,植株高大【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解答】解:夜晚山坡降温快,刮山风,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将山谷原本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在此生长的野生蓝莓不易受到冻害,A错误、B正确。山谷地区夜晚吹山风,白天吹谷风,C错误。半山坡的野生蓝莓长势旺盛,植株高大,是半山坡受到冻害少,利于植株生长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B。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完成下面10~11小题。10.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A. B. C. D.【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解答】解:图示的地理事物中,水泥地吸热最快,气温上升最快,树林升温最慢,故水泥地和树林之间的温差最大,气压差最大,风力最大,“穿堂风”现象最显著。故选:A。11.人为制造“穿堂风”产生的有利影响有()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少生活用能③降低室内温度④提高室内湿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分析】穿堂风通常产生于建筑物间隙、高墙间隙、门窗相对的房间或相似的通道中,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风向一般为背阴处一侧至有阳光一侧,风速根据两侧温度差决定,温差越大,风速越大,以春、秋季居多。【解答】解:人为制造穿堂风主要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可减少生活用能,②③正确。白天风从山林吹向石质地面,可能导致湿度增加,夜晚风由石质地面吹向山林,可能导致湿度下降,④错误。穿堂风对大气污染影响不大,①错误。故选:B。如图表示大西洋沿不同纬度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12.世界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太阳辐射能 D.波浪能【分析】海水温度取决于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解答】解:大洋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温度高;高纬度地区相反,故世界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太阳辐射能,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据图可知()A.①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 B.②为海水表层盐度分布 C.③为海水表层密度分布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分析】(1)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2)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千米以下变化不大。(3)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表层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③线表示海水表层温度,故A错误。海水表层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和高纬递减,②线表示海水表层盐度,故B正确,D错误。海水的表层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①线表示海水表层密度,故C错误。故选:B。如图示意的某理想海域洋流分布,图中甲、乙、丙为三支洋流。完成下面14~15小题。14.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洋流是由乙、丙两支洋流汇合而成②乙、丙两支洋流是由甲洋流分散而成③甲受西风带影响形成④乙为寒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世界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副热带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流,大洋东侧为寒流,大洋西侧为暖流。赤道附近信风作用形成赤道洋流;中纬度海区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三条洋流均位于40°纬线附近的大陆西岸,40°纬线附近一般终年盛行西风,在盛行西风的推动下,大洋海水往往大致自西向东流动,与图中甲洋流方向相似,甲洋流向东遇到大陆后,向南北分流,图中乙、丙洋流分别向北、南方向分流,因此①错误,②③正确。乙洋流是甲洋流遇到大陆阻挡后向北分流形成的洋流,因此由南向北流,但图示区域的南北半球位置不确定,因此乙有可能是流向高纬的暖流,也有可能是流向低纬度的寒流,④错误。故选:C。15.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海域,则()A.甲不可能是暖流 B.有深处海水的上涌伴随着丙洋流 C.乙地形成大渔场 D.我国沿海气候深受甲洋流的影响【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副热带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流,大洋东侧为寒流,大洋西侧为暖流。赤道附近信风作用形成赤道洋流;中纬度海区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解答】解:根据洋流分布特点判断,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海域,则甲应为北太平洋暖流,乙应为阿拉斯加暖流,丙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甲是暖流,A错误。丙主要流经低纬度海域,盛行东北信风,属于离岸风,岸边海水向大洋中间流动,则岸边有深处海水的上涌形成的上升流,B正确。乙地仅有暖流流经,没有寒暖流交汇,没有上升流,因此没有形成大渔场,C错误。甲洋流主要自西向东流经北太平洋中间,离我国沿海较远,因此我国沿海气候受甲洋流的影响小,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部分:本题共4题,共55分。16.(13分)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FG线的高度约为2000~3000km,这个高度称为大气圈上界。(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A,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B,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C。(均填字母)(3)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4)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分析】(1)大气上界是为了说明大气圈的垂直范围而确定的地球大气的最大上限高度。通常有两种确定法:①着眼于大气中出现的某些物理现象,据观测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在1200公里的高度上,因此,有人认为大气上界是1200公里高度,这称为大气的物理上界。②着眼于大气密度,根据天体物理研究,星际气体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中一个微观粒子。按人造卫星探测资料推算,地球大气密度在2000~3000公里高空达到这一标准,故一般以此作为大气上界。(2)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3)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4)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1)自地表向上,随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的上界可延伸到2000~3000km的高度;根据图示位置,可知FG表示大气圈的上界。(2)读图可知,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是外部圈层中最厚的圈层,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水圈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也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渗透到其他圈层。(3)由于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有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km,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厚度约33km。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km,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平均厚度约6km。(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圈层是大气圈,B圈层是水圈,C圈层是生物圈,D圈层是地壳。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于表层和浅水的底层。大气圈中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它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的生命活动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故答案为:(1)大气(2)A;B;C(3)特点:全球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具体表现: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4)C是生物圈,它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的生命活动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17.(15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下表为不同海拔与海平面含氧量比。海拔(米)01000200030004000含氧量比100%89%78%70%61%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与呈贡、河北兴隆等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我国部分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表地点渝中多巴海埂呈贡兴隆海拔1996米2366米1888米1906米2118米经度104°02′E101°31′E102°41′E102°48′E117°22′E纬度35°52′N36°40′N25°01′N24°53′N40°36′N(1)依据上表,绘制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坐标图,描述含氧量比随海拔的变化特点。(2)结合我国部分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表,简述表中这些高原训练基地的突出优势。(3)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分析】(1)绘制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坐标图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含氧量比随海拔的变化特点主要根据绘制的坐标图分析可知。(2)表中这些高原训练基地的突出优势主要从海拔、含氧量、气温、天气状况等方面分析。(3)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主要从含氧量、气温、身体健康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横坐标表示含氧量比,纵坐标表示海拔,先描点,后连线,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二者的变化关系:随高度增加,含氧量减少;从变化速度来看,海拔低(2000米以下),含氧量比降低较快;2000米以上,含氧量比降低较慢。(2)由材料和表格的数据可知,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与呈贡、河北兴隆等,海拔都在1800~2400米之间,符合高原训练基地的最佳海拔要求,含氧量较低,有利于激发耐力型运动项目参与者的运动潜力;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比较凉爽,适宜训练;位于我国偏西部,降水较少,风力较小,天气稳定,适宜体育运动的训练。(3)根据材料“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可知,海拔越高,含氧量越低,超出一定的范围会危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反而使运动员的整体表现下降,达不到理想成绩。故答案为:(1)特点:①随着海拔的升高,含氧量比降低;②海拔低(2000米以下),含氧量比降低较快;③2000米以上,含氧量比降低较慢。(2)①海拔都在1800~2400米之间,符合高原训练基地的最佳海拔要求;②各训练基地有一定的高度差异,便于运动员含氧量的最优化与多样化训练;③纬度比较适中,都位于北温带,且有一定的纬度差异,适宜不同季节、不同气温条件下的最优化、多元化训练等。(3)①随着海拔的升高,氧气含量越来越低;②在更高海拔地区训练,含氧量过低,超过了人体的最大耐受力,反而使运动员的整体表现下降。18.(1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盐沼属于沼泽性湿地,干旱区的沼泽多形成盐沼。柴达木盆地内多发育沉积平原,有大小河流79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6~274mm,理论蒸发量为1200~3500mm,是一个封闭的大型山间盆地。柴达木盆地内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湿地群,且大多数盐沼面积季节变化大。如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盐沼分布示意图。(1)从气候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内的沼泽盐度高的原因。(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柴达木盆地盐沼盐分的积累过程。(3)分析柴达木盆地内大多数盐沼面积季节变化大的自然原因。【分析】(1)柴达木盆地内的沼泽盐度高的原因从降水量、气温、蒸发量等方面分析。(2)盐沼形成的自然原因一般包含地势低、气候干旱、淡水注入少、蒸发量大等方面。(3)柴达木盆地内大多数盐沼面积季节变化大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区域降水、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地形等角度分析。【解答】解:(1)结合所学可知,盐度高说明盐分来源多,但排出少,且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盐分积累多。从气候角度看,该地深处内陆,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大气降水少,淡水来源少,但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淡水消耗多;读图可知,沼泽内有河流注入,该地夏季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多,注入沼泽带来大量盐分,故该地沼泽盐度高。(2)柴达木盆地盐沼的形成过程: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周围多高大山脉,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冰雪融水挟带盐分汇入湖盆,盐分在湖底累积多;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地表水下渗少,盐分易积累,形成盐沼。(3)从补给来看,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汇入盐沼的河流发源于盆地周边的高大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温度高时补给多,温度低时补给少,补给变化大导致盐沼面积变化大;从消耗来看,该地深处内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温度高时盐沼水消耗快;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盆地内地形平坦,盐沼底部坡度小,会导致由于水位变化易引起盐沼面积变化大。故答案为:(1)地处干旱、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