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280S80备案号:54560-2017DB32Specificationforthemaintenancetechnologyofurbanrailtransitcontactlinesystemengineering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DB32/T3291—2017 2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 34总体要求 45接触网巡视与检测 46接触网小修 8附录A(规范性附录)接触网线索及绝缘件强度安全系数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示意图 附录C(规范性附录)Q235钢螺栓及不锈钢螺栓紧固力矩 2DB32/T3291—2017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附录A~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和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金城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德雷希尔(西安)电气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军、徐文君、沈东美、杨凯、张涛、嵇杉、章新华、董健、于峰学、梁勇、谢巍、李东升、袁远、赖锦堂、王鏖铵、戴璐。3DB32/T3291—2017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维护与检修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维护与检修的术语、总体要求、接触网巡视与检测、接触网小修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时速不大于100km/h、DC1500V钢轮钢轨制式的城市地铁与轻轨接触网系统维护与检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T2073-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TB10009-2016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421-200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静态检测staticdetection利用检测车在接触网静止状态下进行非接触式测量,或人工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等手段在静止状态下测量接触网的技术状态。3.2动态检测dynamicdetection利用接触网检测车或加装在电客车上的检测装置,在弓网接触状态下的运行中,测量接触网的技术状态。3.3接触网小修maintenanceofcontactlinesystem小修系维持性的修理,主要是对接触网进行清扫、紧固、涂油;对超标参数进行调整,对磨损、锈蚀及损坏的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补强或局部更换,以保持接触网的正常工作状态。4DB32/T3291—20173.4硬点hardpoint受电弓通过接触线接头、分段绝缘器、定位装置以及中心锚结等部件时,产生接触力突然变化的部位。4总体要求4.1接触网是轨道交通重要行车设备,应保证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受电弓在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范围内正常运行,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示意图见附录B。4.2接触网在自然环境中应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并应在任何条件下安全系数满足附录A的规4.3接触网应满足系统载流量的需要。4.4接触网的维护与检修应遵循“定期检测、状态维护、周期检修”的原则。4.5接触网的维护与检修宜引入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4.6接触网的维护与检修计划应根据规定周期、接触网季节变化特点及接触网运行状态综合制定。4.7接触网的维护与检修工作应建立完善的记录表单和设备管理履历。5接触网巡视与检测5.1接触网巡视5.1.1接触网巡视分为步行巡视、登车梯(作业车)巡视、登乘电客车巡视、观测点检查。5.1.2步行巡视5.1.2.1架空接触网5.1.2.1.1周期为每周一次,大风、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宜当天进行两次巡视。5.1.2.1.2巡视范围为车辆基地接触网设备。5.1.2.1.3巡视内容应包括:a)侵限情况,要求树木等与接触网带电距离应大于等于1m;b)线索状态,要求各种线索(承力索、接触线、馈线、架空地线、吊弦吊索、电连接、软横跨固定绳等)及缆线(上网电缆、接地电缆、均回流电缆等)、零部件等无严重烧伤、损坏和非正常受力等情况;c)补偿装置状态,要求棘轮转动灵活,a值与b值应满足6.2.1.11.5规定;d)绝缘部件(包括避雷器)状态,要求无破损和闪络;e)限界门、接触网终点标、杆号牌及其他接触网安全警示标示,要求齐全、完整;f)隔离开关状态,要求电动操作机构箱密封良好,柜门保持关闭状态,门锁完好齐全;g)分段绝缘器状态,要求本体无严重倾斜等异常现象;h)接触网线路周边情况,要求无滴水、外界施工及其他周边环境等危及接触网供电和行车安全的现象。5DB32/T3291—20175.1.2.2接触轨5.1.2.2.1周期应为每半月一次,大风、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宜收车后进行一次巡视。5.1.2.2.2巡视范围应包括全线接触轨设备。5.1.2.2.3巡视内容应包括:a)侵限情况,要求轨行区无异物,设备无侵入行车限界,无阻碍集电靴运行物件,隧道内无渗漏水到接触轨设备上;b)绝缘部件状态,要求无破损、过热变色和闪络放电等情况;c)防护罩状态,要求完好,搭接位置无移位露出接触轨,防护罩无严重破损;D)电缆状态,要求上网电缆及均回流电缆外观无损坏,固定牢固;e)接触轨状态,要求授流面磨耗无异常、拉弧烧伤痕迹,各零部件无变形、松脱、缺失、烧伤和损坏等情况;f)避雷器状态,要求高架段避雷器及其附属电缆状态外观无损坏,固定牢固;g)其他,要求无危及行车和供电安全的情况。5.1.3登车梯(作业车)巡视5.1.3.1周期应为每季度一次。5.1.3.2巡视范围应包括所有接触网设备。5.1.3.3巡视内容5.1.3.3.1架空柔性接触网的巡视内容应包括:a)侵限情况,要求无侵入限界,要求树木等与接触网带电距离应大于等于1m;b)各类线索、支持装置及定位装置有无异常;c)补偿装置状态,要求无损坏,动作灵活,无异响;d)绝缘部件(包括避雷器)状态,要求无破损和闪络,避雷器的脱扣器、计数器完好;e)限界门、接触网终点标、杆号牌及其他接触网安全警示标示,要求齐全、完整;f)隔离开关,要求刀头外观、传动机构、操作机构完好;g)线岔、分段绝缘器、锚段关节外观是否完好;h)线路周边外界施工及其他周边环境等有无危及接触网供电和行车安全的现象。5.1.3.3.2架空刚性接触网的巡视内容应包括:a)有无侵入限界、妨碍车辆运行的障碍;b)隧道内接触悬挂、预埋件锈蚀情况、隧道漏水、接触网上方其它构筑物及地线状态有无异常;c)线岔、分段绝缘器、锚段关节、绝缘子外观是否完好;d)隔离开关,要求关刀头外观、传动机构、操作机构完好;e)线路周边外界施工及其他周边环境等有无危及接触网供电和行车安全的现象;f)接触网终点标及其他接触网安全警示标示,要求齐全、完整;g)汇流排,要求无变形。5.1.4登乘电客车巡视5.1.4.1架空接触网5.1.4.1.1周期应为每天一次,大风、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宜每天两次。5.1.4.1.2巡视范围应包括正线接触网设备。5.1.4.1.3巡视内容应包括:a)线路周围有无影响接触网运行的异物及外部施工;6DB32/T3291—2017b)各类线索(包括接触线、承力索、拉线、吊弦、电连接等)、零部件有无脱落;c)补偿装置,要求无严重超限;d)绝缘部件(包括避雷器),要求无缺失;e)汇流排,要求无严重变形。5.1.4.2接触轨5.1.4.2.1周期应为每半月一次。5.1.4.2.2巡视范围应包括正线接触轨设备。5.1.4.2.3巡视内容应包括:a)接触轨及其支架和防护罩的状态是否完好;b)露天段避雷器及其附属电缆状态是否完好。5.1.5观测点检查5.1.5.1架空接触网5.1.5.1.1周期宜为每周一次。5.1.5.1.2检查范围宜包括车站站台两端、折返线等关键处。5.1.5.1.3检查内容宜包括:a)观察列车通过锚段关节、线岔、分段绝缘器等关键设备时的接触网状态;b)观察列车通过时,弓网接触、接触网振动等应无异常现象;c)有条件的位置,利用热成像仪观察上网隔离开关发热情况。5.1.5.2接触轨5.1.5.2.1周期应根据系统运行状态,确定观测点的检查周期。5.1.5.2.2检查范围宜包括车站站台两端、折返线等关键处。5.1.5.2.3检查内容宜包括:a)观察列车通过接触轨端部弯头等关键设备时的接触轨状态;b)观察列车通过时,靴轨关系等应无异常现象。5.2接触网检测5.2.1静态检测5.2.1.1架空接触网表1规定了架空接触网静态检测的项目和周期。表1架空接触网静态检测的项目和周期12345677DB32/T3291—2017表1架空接触网静态检测的项目和周期(续)89计数器、避雷器试验(测量绝缘电阻、直流1mA时U及0.75U时的泄漏电流)5.2.1.2接触轨表2规定了接触轨静态检测的项目和周期。表2接触轨静态检测的项目和周期123456测量钢带磨耗后的厚度,磨耗严重点测量应为1年,全面测量不宜大于5年。5.2.2动态检测5.2.2.1架空接触网5.2.2.1.1检测周期检测周期宜为3个月。5.2.2.1.2评价标准表3规定了架空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标准。表3架空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标准123>200或<40>250或≤0458DB32/T3291—20175.2.2.2接触轨5.2.2.2.1检测周期宜为6个月。5.2.2.2.2检测项目应包括接触轨的工作高度和偏移值。5.2.2.2.3评价标准为工作高度和偏移值应满足设计的标准值和设计允许偏差范围,特殊区段可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在满足电客车授流的条件下,对评价标准作微调。6接触网小修6.1小修项目6.1.1架空接触网表4规定了架空接触网小修项目、周期及内容。表4架空接触网小修项目、周期及内容1323检调分段绝缘器与承力索、接触线接头状况及况36465666检调分段绝缘器与汇流排、接触线接头状况以9DB32/T3291—2017表4架空接触网小修项目、周期及内容(续)6676检调补偿装置a、b值869DB32/T3291—2017表4架空接触网小修项目、周期及内容(续)检调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非支接触线下锚绝DB32/T3291—2017表4架空接触网小修项目、周期及内容(续)检查接触线、承力索、馈电线和架空地线等线注:城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接触网设备状态,对周期、检修6.1.2接触轨表5规定了接触轨小修项目、周期及内容。表5接触轨小修项目、周期及内容1626DB32/T3291—2017表5接触轨小修项目、周期及内容(续)3456789注:城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接触轨设备状态,对周期、检修6.2小修技术标准6.2.1架空柔性接触网6.2.1.1承力索和接触线DB32/T3291—20176.2.1.1.1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材质和截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a)承力索和接触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其允许的载流量;b)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附录A相关规定。6.2.1.1.2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和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弛度误差不大于下列数值:a)简单悬挂为15%;b)全补偿链形悬挂为10%;c)弛度误差标准不足15mm者,按15mm控制。6.2.1.1.3承力索和接触线中心锚节处和补偿装置处的张力差不得超过10%。6.2.1.1.4直链型悬挂,直线区段承力索应位于两接触线之间中心线的正上方,其偏差不得超过±150mm,曲线区段承力索与两接触线之间中心线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其偏差不得超过100mm,不得偏向曲线外侧。6.2.1.1.5承力索和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在地面段,承力索的高度误差为±100mm,接触线的高度误差为±30mm,困难处按坡度标准进行控制。接触线高度变化时,接触线最大坡度及变化率应符合GB50157-2013表15.3.22的要求。接触线导线高度不得低于4000mm。6.2.1.1.6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置成“之”字形,曲线地段布置成向曲线外侧受拉状态,其“之”字值和拉出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误差不得大于±30mm。双支接触线拉出值以靠定位器侧的接触线为准。6.2.1.1.7接触线在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时,其偏角不宜大于10°,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12°。6.2.1.1.8链型悬挂两接触线之间的水平间隙为40mm,其所在的平面应与轨平面平行。6.2.1.1.9接触线、承力索磨耗及损伤应符合下列要求:a)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局部磨耗和损伤,可加电气补强线,普遍磨耗和损伤应更换;b)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局部磨耗和损伤,可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普遍磨耗和损伤应更换;c)额定张力为12KN的120mm2接触线磨耗和损伤按表6规定整修或更换;表6120mm2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处理表注:加电气补强线时,应使补强线处于工作状d)铜承力索断股数超过总股数的20%应截断重新接续。其中19股的铜承力索中断1~2股,可用同材质线绑扎使用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断3股可利用同材质、同型号承力索进行局部补强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断4股及以上应截断重新接续或采用接续条接续,并采用电连接沟通。37股的铜承力索断1~2股,可用同材质线绑扎使用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断3~7股,可利用同材质、同型号承力索进行补强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断8股及以上应截断重接。6.2.1.1.10接触线的接头以及分段绝缘器与接触线之间的过渡应保证受电弓平滑通过。6.2.1.1.11一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和补强的总数以及承力索接头、补强、断股的总数均不得超过下列规定(不包括分段、下锚接头),且接头距定位点(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应有两个接头:DB32/T3291—2017a)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承力索为4个,接触线为3个;b)锚段长度超过800m时承力索为5个,接触线为4个。6.2.1.2吊弦和吊索6.2.1.2.1吊弦应采用载流整体吊弦,吊弦线的材质和线径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6.2.1.2.2吊弦的布置和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位置偏差应在±100mm范围内,长度偏差应在±6.2.1.2.3承力索、接触线采用同一材质时,整体吊弦顺线路方向应垂直安装,吊弦线夹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6.2.1.2.4简单悬挂的吊索其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无偏温度下,两端的长度应相等,相差不超过±100mm,两端受力均匀。吊索线夹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6.2.1.2.5吊弦及吊索应无锈蚀、磨损、散股和断股现象,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3中心锚结6.2.1.3.1直线区段的中心锚结线夹端正,曲线区段的中心锚结线夹应与接触线倾斜度相一致。6.2.1.3.2中心锚结线夹应牢固可靠,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3.3全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小于或等于所在跨距承力索的弛度。6.2.1.3.4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两边锚结绳张力相等并符合设计要求;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应与相邻吊弦处接触线高度相等,允许偏差0~20mm。6.2.1.3.5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承力索、接触线均不得有接头和补强。6.2.1.4锚段关节6.2.1.4.1绝缘锚段关节内两支接触悬挂的空气绝缘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0~50mm;中心柱处的两支接触线高度应相等,并符合设计要求;绝缘锚段关节在转换柱处接触线下锚绝缘子瓷裙最低点距工作支接触线不小于150mm。6.2.1.4.2非绝缘锚段关节内两支接触悬挂的垂直水平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两转换柱跨中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并符合设计要求。6.2.1.4.3螺栓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符合设计要求。6.2.1.5电连接6.2.1.5.1电连接线及线夹所用型号、材质、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额定载流量不小于被连接的接触悬挂、供电线路的额定载流量,且不得有接头,并预留因温度变化使接触悬挂产生伸缩而需要的长度。6.2.1.5.2电连接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6.2.1.5.3电连接线与接线端子应压接良好,电连接线不得有压伤、断股、散股现象;电连接线夹与电连接线接触良好,线夹内无杂物,接触面涂电力复合脂,电连接线夹无烧损及过热变色痕迹;线夹安装应端正牢固,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5.4无偏移温度时,多股道的电连接水平投影应是一条直线,并垂直于正线或重要线路。6.2.1.5.5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在直线区段应处于铅垂状态,在曲线区段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6.2.1.5.6电连接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6.2.1.6定位装置DB32/T3291—20176.2.1.6.1定位装置的结构及安装状态应保证接触线工作面平行于轨面,定位点处接触线的弹性符合规定,当电客车受电弓通过和温度变化时,接触线应与受电弓可靠接触,上下、左右自由移动。6.2.1.6.2定位器、定位管的型号和安装符合设计规定,支持器的方向应安装正确,支持器处定位管的伸出长度应为50~80mm。6.2.1.6.3定位器应保证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及工作面的正确性,正线双支接触线定位点处两条接触线应相距40mm。6.2.1.6.4定位器倾斜度应保证定位线夹处接触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2.1.6.5定位器的水平载荷方向应处于受拉状态。6.2.1.6.6定位管外露部分应符合设计要求,外露长度不小于50mm,定位管应带管帽。6.2.1.6.7定位管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6.2.1.6.8当温度变化时,定位器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保证受电弓有良好的取流状态。6.2.1.6.9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应能分别随温度变化自由移动、不卡滞,接触线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0mm。6.2.1.6.10定位器、定位管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正线双接触线处两定位线夹在接触线上安装于定位管正下方两边各100mm处;温度变化时,水平方向的偏角应与接触线在定位点的伸缩相适应,其偏角应符合GB50299-1999,17.3.18中第四个列项的第二项规定。6.2.1.6.11定位环的安装正确,一般情况下距定位管根部的长度不小于40mm,定位装置各部件之间应连接可靠,定位环与定位钩的铰接状态良好,无灼伤、磨损,定位管支撑的规格、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6.2.1.6.12定位线夹状态完好,线夹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7支持装置6.2.1.7.1平腕臂应水平安装,其端部允许抬高不超过100mm,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计算偏移值的10%。6.2.1.7.2腕臂的各部件均应组装正确,绞接处应转动灵活,腕臂无永久弯曲、变形,顶部非受力部分不小于200mm。6.2.1.7.3腕臂底座应与支柱密贴、平整,底座角钢(槽钢)应水平安装。6.2.1.7.4腕臂受力后的状态应符合设计要求,下底座至轨面的高度允许偏差为0~20mm,上下底座间距满足设计要求,允许误差±50mm。6.2.1.7.5腕臂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应按照产品安装温度曲线安装并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的偏移不得大于计算值。6.2.1.7.6顶端管帽封堵良好,当腕臂或定位管采用低头安装方式时,端头不应安装管帽,防止腕臂管内积水结冰。6.2.1.8软横跨和硬横梁6.2.1.8.1软横跨的横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双横承力索的张力应相等。6.2.1.8.2横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6.2.1.8.3门型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索应水平,并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其数值为:5股道及以下者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200mm,下部定位索距接触线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25mm。6.2.1.8.4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50mm。6.2.1.8.5横梁应呈水平状态,不得有负拱度。DB32/T3291—20176.2.1.8.6硬横梁与支柱、硬横梁各梁段间应结合密贴,连接牢固可靠,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8.7软横跨弹簧补偿器安装位置及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说明书要求,并能可靠运行。6.2.1.8.8吊弦应保持铅垂状态,其截面积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6.2.1.8.9吊柱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吊柱受力后垂直、顺线路方向应垂直,倾斜度不得大于1°。6.2.1.8.10吊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邻近线路的建筑限界。6.2.1.9支柱和基础6.2.1.9.1接触网所有支柱的内缘与邻近线路的限界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侵入限界。6.2.1.9.2每组软横跨两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偏角不大于3°;每组硬横跨两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偏角不大于2°。6.2.1.9.3接触网各种支柱,不应向线路内侧、受力方向倾斜,支柱受力后的倾斜要求如下:a)顺线路方向:支柱应直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支柱高度的0.5%,但锚柱端部应向拉线侧倾斜0~100mm;b)横线路方向:直线上和曲线外侧的支柱应中心直立至外缘垂直于地线;曲线内侧的支柱、两侧悬挂的支柱、安装隔离开关支柱,以及位于直线上并与相邻锚柱同侧的转换柱,均应直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支柱高度的0.5%。6.2.1.9.4馈线、架空地线等附加悬挂支柱的中间柱应直立,允许偏差应不大于支柱高度的0.5%。6.2.1.9.5馈线、架空地线等附加悬挂支柱的终端柱,转角柱的柱顶应向拉线侧倾斜0~100mm。6.2.1.9.6支柱及硬横梁各焊接部分不得有损伤、裂纹、开焊;钢支柱底面垫片应符合TB10421-2003中5.5.5的规定,连接紧密,其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9.7基础面应高出地面100~200mm,基础根部不许有积水、泥土、碎石和灰渣等物。6.2.1.9.8基础外露部分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和露筋等现象,棱角完整,螺栓、螺纹完好,并涂油保护。6.2.1.9.9基础帽无明显破损、开裂,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6.2.1.10拉线6.2.1.10.1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限界。6.2.1.10.2拉线材料不得有断股、松股和接头,两条拉线受力应均衡,各类螺栓的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10.3拉线与地面夹角宜45°,但不得大于60°。6.2.1.10.4拉线在楔形线夹的回头长度和回头与本线的绑扎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规定。表7拉线允许偏差6.2.1.10.5拉线上底座应与支柱密贴,楔形线夹的受力面安装正确;连接件镀锌层无脱落和漏镀现象,拉线无锈蚀现象,回头绑扎牢固并涂防腐油防腐。6.2.1.11补偿装置DB32/T3291—20176.2.1.11.1承力索、接触线张力差应符合TB10009-2016中5.4.7的要求,补偿传动灵活,无卡滞、损坏、锈蚀现象。6.2.1.11.2棘轮补偿装置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棘轮安装应保持铅垂状态,无偏斜扭曲现象,误差范围为±50mm;制动卡块与棘轮齿尖间距15~20mm。6.2.1.11.3补偿装置补偿绳缠绕正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接头、松股、断股等缺陷。6.2.1.11.4坠砣补偿装置坠砣限制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限制架导管应直立,补偿传动灵活,坠砣串无卡滞现象,坠砣串及限制架任何情况均不能侵入行车限界。6.2.1.11.5坠砣完整,表面光洁平整,坠砣串排列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并保证坠砣不被支柱或其他物件卡滞。补偿坠砣单块质量允许偏差为±3%,其整串总重量(坠砣串重量包括坠砣杆、坠砣抱箍以及连接的楔形线夹重量)符合规定标准,相差不超过±2同一锚段两坠铊串质量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6.2.1.11.6补偿装置的调整应符合设计安装曲线,一般情况下,坠砣距地面高度允许偏差不大于200mm,距地面不得小于200mm。6.2.1.11.7坠砣补偿装置a值与b值不应小于200mm,坠砣窜动范围内不得有阻碍物。6.2.1.11.8补偿装置下锚底座与支柱密贴,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12线岔6.2.1.12.1线岔交叉点位置,接触线交叉点的垂直投影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超过50mm。6.2.1.12.2线岔的交叉点处,正线或重要的接触线应在下方,侧线上下活动间隙为1~3mm。6.2.1.12.3正线与侧线组成的线岔,正线接触线宜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宜位于下方。6.2.1.12.4线岔处始触区的规定见附录B,在始触区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6.2.1.12.5线岔区腕臂顺线路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两支承力索垂直间隙应不小于60mm。6.2.1.12.6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两接触线为工作支时应等高,上支接触线可略高于下支接触线0~30mm;若一支为非工作支时,则非工作支应比工作支抬高50~150mm。6.2.1.12.7限制管和电连接等零部件,安装正确,螺栓、垫片应齐全、坚固,在任何温度下,接触线自由伸缩无卡滞。6.2.1.12.8对称线岔采用与单开线岔相同的标准定位形式,菱形线岔的接触线应相交于线岔对称中心轴上方。6.2.1.13分段绝缘器6.2.1.13.1分段绝缘器安装方式符合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分段绝缘器主体应处于线路中心,偏差不大于50mm,分段绝缘器上方承力索应与分段绝缘器在同一垂直面上,偏差不得大于30mm。6.2.1.13.2分段绝缘器的绝缘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保持主绝缘清洁,整个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放电痕迹不应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主绝缘严重磨损或有贯穿性裂纹时应及时更换。6.2.1.13.3分段绝缘器吊索应全部处于受力状态,无松散、断股、偏斜等异常现象。6.2.1.13.4分段绝缘器与接触线接头处应平滑,分段绝缘器与受电弓的接触面应与轨面连线平行,分段绝缘器两端接触线高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设计要求。6.2.1.13.5分段绝缘器导流板接触区域剩余可使用材料的厚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6.2.1.13.6各部件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DB32/T3291—20176.2.1.14隔离开关6.2.1.14.1隔离开关应接触良好,转动灵活,引线总截面与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以及所连接的接触网当量截面相适应,上网电缆不得有接头,隔离开关各部件不得侵入限界。6.2.1.14.2隔离开关触头带电部分至顶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至侧面墙壁不应小于150mm。6.2.1.14.3隔离开关底座和操作机构底座应呈水平状态,安装牢固。手动操作机构底座安装高度距站立面1200mm为宜。电动操作机构箱应密封良好,门锁状态良好。6.2.1.14.4隔离开关中心线应铅垂,传动杆垂直与操作机构轴线一致,偏差不大于2°,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铰接处活动灵活,并涂有中性润滑脂,传动限位装置设置位置及要求应符合相关产品说明书要求。6.2.1.14.5隔离开关的本体外观应无明显的损坏,绝缘子应完好、清洁,隔离开关引线应安装正确、规整,上网电缆的长度应保证在极限温度条件下仍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并在任何时候不得侵入限界。6.2.1.14.6隔离开关合闸无回弹现象,合闸后动、静触头应接触良好,动、静触头中心不得有明显偏差,用0.05mm×10mm的塞尺检查动、静触头的接触部位,应塞不进去;动、静触头接触面无严重磨损,无烧损和锈蚀;分闸时隔离开关位置到位,带接地刀闸的隔离开关应可靠接地。6.2.1.14.7电动隔离开关应能在允许电压波动范围内正确、可靠动作;有连锁要求的,连锁关系应正确可靠,现场手动操作和远方电动操作动作一致。6.2.1.14.8隔离开关刀头回路电阻值,应满足设计及相关产品说明书要求。6.2.1.15避雷器6.2.1.15.1避雷器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试验不合格者应立即更换。6.2.1.15.2接地电缆、接地极状态完好、连接牢靠,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6.2.1.15.3避雷器绝缘部件清洁,无裂纹、破损、老化。6.2.1.15.4避雷器电缆引线截面与避雷器额定电流当量截面相适应,引线和螺栓紧固良好。6.2.1.15.5避雷器计数器应完好并能准确记录动作次数。6.2.1.15.6避雷器引线脱落不应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6.2.1.16电压均衡器6.2.1.16.1电压均衡器定期测试,绝缘电阻与导通电压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产品说明书要求。6.2.1.16.2电压均衡器应清洁,无裂纹、破损、老化。6.2.1.16.3电压均衡器连接紧固、可靠。6.2.1.16.4电压均衡器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6.2.1.17绝缘子6.2.1.17.1绝缘子的泄漏距离不小于250mm。6.2.1.17.2绝缘子的金属件应镀锌良好、无锈蚀、伤损。6.2.1.17.3瓷绝缘子瓷釉表面光滑、清洁,无裂纹、缺釉、斑点、气泡等缺陷。6.2.1.17.4合成绝缘子护套不得出现裂纹、明显的突起;芯棒与护套及金属附件与芯棒连接界面的密封应良好,金具与护套的间隙扩大时应及时更换。6.2.1.17.5绝缘部件放电痕迹不得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6.2.1.17.6合成绝缘部件实行寿命管理,产品有明确规定的,按出厂规定使用年限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的,暂按有效使用寿命不超过10年执行。6.2.1.18馈线和架空地线DB32/T3291—20176.2.1.18.1馈线和架空地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附录A相关规定。6.2.1.18.2馈线、架空地线的张力和弛度符合设计安装曲线,架空地线下锚处调整螺栓长度处于可调范围内,并有不少于30mm的调节余量。6.2.1.18.3架空地线及其相连金具在最大弛度时距馈线等接触网带电体不应小于150mm。6.2.1.18.4馈线肩架与支柱密贴,紧固牢靠,肩架呈水平状态,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正确、牢固、可靠,电连接线夹与导线连接面平整光洁,并涂有一层电力复合脂,连接应密贴牢固,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18.5架空地线底座应安装水平,底座、地线线夹和安装在架空地线上的电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1.18.6馈线、架空地线断股、损伤面积不超过其截面积的5%时,可将断股处磨平用相同材质的铜线扎紧,当断股、烧伤面积在5%~20%时,应进补强,当断股、烧损面积超过20%时,须切断做接头。6.2.1.18.7一个锚段内馈线和架空地线的接头、断股和补强线段的总数分别不应超过下列规定:a)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为4个;b)锚段长度大于800m时为8个。6.2.1.19接地及均回流装置6.2.1.19.1钢支柱、支持装置底座、设备底座、开关接地刀闸等均应按要求接地。6.2.1.19.2架空地线引下线接至变电所接地母排,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6.2.1.19.3接地线材质和截面应满足要求,两端连接牢固可靠。6.2.1.19.4接地线及其固定螺栓、卡子等对接触网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受电弓的动态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且不得侵入设备限界。6.2.1.19.5接地跳线或电缆接续应规范,线夹端正,布线美观,余长适度。6.2.1.19.6接地极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地面部分涂防锈漆,连接处应除锈涂电力复合脂,连接牢固可靠。6.2.1.19.7接触网带电部分和混凝土结构体、轨旁设备、车体之间的净距要求应符合表8规定。表8接触网带电部分和混凝土结构体、轨旁设备、车体之间的净距6.2.1.19.8均、回流箱安装稳固,对结构钢筋绝缘隔离良好,箱体(及箱盖开启时)不得侵入设备限界,箱内绝缘子绝缘电阻和空气绝缘距离满足要求。6.2.1.19.9均、回流箱体内端子连接板安装牢固,设备线夹与端子连接板的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均、回流箱体无锈蚀,防水性能良好,整体美观,进出线适度余长;设备线夹与端子连接板的接触面光亮无氧化,均匀涂有薄层电力复合脂。6.2.1.19.10均、回流电缆规格类型和载流截面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弯曲半径满足产品要求。沿道床敷设的电缆有可靠的固定方式,在一个固定点松脱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电缆不侵入设备限界,电缆保护管完好,电缆无损伤,无中间接头,端头制作规范,连接可靠。6.2.1.19.11均(回)流连接电缆与钢轨的连接当采用放热焊接方法连接时,焊接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焊接面清洁,焊接牢固可靠、饱满,不应有裂缝、气孔及脱焊,更不得有假焊或漏焊现象;均(回)流连接电缆与钢轨的连接当采用栓接方法连接时,连接螺栓应与钢轨连接密贴,电气畅通。6.2.1.20标志及安全防护装置DB32/T3291—20176.2.1.20.1各类警示标志、防护设施应齐全,警示标志的颜色、规格、安装位置符合规范要求,安装牢固可靠,在任何情况下都显眼醒目,不得侵入设备限界,满足电气绝缘距离要求。6.2.1.20.2防止触电的警示标志应安装在电气设备和人员容易接近的接触网带电体的附近。6.2.1.20.3“高压危险”牌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6.2.1.20.4在接触网终端应装设“接触网终端”标,“接触网终端”标应清晰明显,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6.2.1.20.5支柱号码牌的颜色、规格、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照列车前进方向顺序分类编号,底漆应均匀,字迹清晰、字体美观醒目,无脱漆生锈现象。6.2.1.20.6防护栅安装牢固,可靠接地,防腐耐久,整体美观。6.2.1.20.7在车场内平交道口铁路线路两侧应装设限界门。限界门的装设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限界门的宽度不得小于平交道口路面的宽度,限界门的吊板要平齐,吊板下缘距地面的高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6.2.1.21零部件及设施附件6.2.1.21.1接触网零部件(包括附加导线的金具,下同)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外表不得有裂纹、损伤、烧灼、磨损等缺陷。6.2.1.21.2接触网零部件应安装牢固,螺栓连接应有防松措施,零件上的各个螺栓均应受力均匀,其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各种调整螺丝的丝扣外露部分不得小于2D;各种线索的紧固零件在温度变化时不应使线索往复弯曲;开口销规格、型号符合规定,双向掰开角度不小于120°。6.2.1.21.3各种钢绞线应按规定涂油。因锈蚀产生断股或虽未断股但降低机械强度不能满足规定的安全系数或降低的机械强度超过15%时,应更换或切断做接头。6.2.1.21.4接触网、馈电线和架空地线各导线连接部位的机械强度不得低于被连接导线机械强度的90%。其允许的载流量应与被连接导线的允许载流量相一致。6.2.1.21.5各种绞线接头、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a)承力索、馈电线和架空地线的接头和终端接头应使用专用线夹连接;b)钢绞线、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绳的回头用锲形线夹连接固定时,绞线回头外露长度为100mm允许偏差±10mm;其受力方向正确,制作工艺符合要求;各种绞线端头必须用绑带包扎好,其绑扎宽度美观适宜。6.2.1.21.6接触线接头、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触线接头应采用对接接头,要求对接面密贴,接头线夹正直,不得歪斜,制作工艺符合要求;b)接触线终端应采用锯齿形锲型线夹连接固定,受力方向正确,舌簧锯齿面与接触线接触,回头部分与本线成90°,回头长度75mm,转角处的圆弧与舌簧密贴,制作工艺符合要求。6.2.1.21.7不同材质的零件允许最高温度应符合TB/T2073-2010中5.5.1第二项的规定。6.2.1.21.8钢材、螺栓和锚栓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TB10009-2016中表5..5.16中的规定。6.2.2架空刚性接触网6.2.2.1汇流排及接触线6.2.2.1.1定位点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分布。6.2.2.1.2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低高度不小于4000mm。接触线坡度允许不大于1‰,其中变坡段坡度应不超过0.5‰。DB32/T3291—20176.2.2.1.3汇流排不应有表面裂纹、扭曲变形,应无明显转折角,其表面应光洁,无缺损、毛刺、污迹、腐蚀。接触线应可靠嵌入汇流排内。接触线与汇流排的接触面应均匀涂有薄层电力复合脂,在一个锚段内应无接头、硬弯。6.2.2.1.4汇流排连接件的接触面清洁;汇流排连接缝两端夹持接触线的齿槽连接处平顺光滑,不平顺度不大于0.3mm;汇流排连接端缝平均宽度不宜大于2mm;紧固件齐全,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2.1.5汇流排的定位线夹应将汇流排包夹固定,滑动衬垫贴近汇流排,汇流排应能在滑动衬垫内顺线路方向滑动。6.2.2.1.6汇流排终端到相邻悬挂点的距离为1800mm,允许误差范围为-100200mm。6.2.2.1.7接触线在锚段末端汇流排外余长为100~200mm,沿汇流排终端方向顺延,其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00mm。6.2.2.1.8接触线的磨耗应均匀,其最大磨耗量控制在汇流排不能直接与碳滑板摩擦。接触线局部磨耗超过50%时应进行整锚段换线。6.2.2.1.9防护罩安装牢靠、稳定,不应有变形和严重老化现象。在汇流排上方出现隧道渗水(包括稠液状矿物质),应采取加装防护罩等措施。6.2.2.2支持装置及定位装置6.2.2.2.1支持装置各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6.2.2.2.2埋入杆件的螺纹完好,镀锌层完好,化学锚固螺栓孔填充密实,埋入件不得安装在隧道结构缝或渗水处;螺纹外露部分应涂油防腐,螺栓必须是双螺帽;底座填充密实,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缝;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性裂纹。6.2.2.2.3槽钢底座应水平安装,悬吊槽钢、绝缘横撑与安装地点的轨道平面应平行;平直线路上悬垂吊柱及T形头螺栓应铅垂,倾斜度误差一般均不应大于1°,坡道上的悬垂吊柱及T形头螺栓在顺线路方向的偏差,应以汇流排安装在悬挂金具内能保证汇流排自由伸缩为原则。6.2.2.2.4减振道床区间和车站结构风管等低净空处采用的硅橡胶绝缘横撑,其金属连接件与芯棒连接应可靠、密封良好,硅橡胶伞裙完整无破损,汇流排定位线夹的U形螺栓距接地体、接地线不得小于规定值。6.2.2.2.5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混凝土及金属结构的固定接地体的绝缘距离,应符合表8规定;汇流排悬挂定位线夹的材质、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其表面无裂纹、缺损。紧固件、内衬尼龙垫齐全、无松动,可旋转部位无阻滞现象,并留有因温度变化使汇流排产生位移而需要的间隙。6.2.2.2.6槽钢底座、悬吊槽钢、绝缘横撑、悬垂吊柱、T形头螺栓等构件无变形,镀锌层完整,应有不少于15mm的调节余量(净空限制地段除外);所有外露螺栓长度应保证电气绝缘距离。6.2.2.2.7槽钢底座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上应涂防腐漆。T形头螺栓的头部长边应基本垂直于安装槽道方向,螺纹部分应涂油防腐。6.2.2.2.8绝缘子安装端正,绝缘子瓷釉表面光滑、清洁、无裂纹、缺釉、斑点、气泡等缺陷,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100mm2。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不应小于15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00mm。6.2.2.3中心锚结6.2.2.3.1中心锚结应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排中心不大于±30mm。6.2.2.3.2中心锚结绝缘子表面应无损伤,接地端至带电体距离一般情况应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00mm。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应平顺无负弛度。6.2.2.3.3中心锚结绝缘子及拉杆受力均衡适度,与汇流排的夹角不大于45°,中心锚结与汇流排固定牢固,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调整螺栓处于可调状态,并有不少于30mm的调节余量。DB32/T3291—20176.2.2.4锚段关节6.2.2.4.1锚段关节处的两支接触线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两端定位点处高差标准值为0~8mm,中间两转换悬挂点处应等高,受电弓在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拉弧现象。6.2.2.4.2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及中心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中心线间距允许误差±20mm。6.2.2.4.3刚性接触网汇流排终端,末端抬高大于60mm。6.2.2.5电连接6.2.2.5.1电连接线及线夹所用型号、材质、数量、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电连接线的长度应能满足因温度变化使接触悬挂产生伸缩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6.2.2.5.2电连接绞线不应有松股、断股现象,电缆不应有损伤。6.2.2.5.3电连接线与接线端子压接良好,电连接线夹与电连接线接触良好,接触面涂电力复合脂,线夹安装应端正牢固,无烧损及过热变色痕迹。6.2.2.5.4刚柔过渡的电连接在柔性悬挂承力索上除需用线夹连接外,还需在线夹两端用直径为1.5mm的铜线进行绑扎,绑扎应紧密,绑扎长度为90~100mm,电连接线的长度应满足接触悬挂伸缩的要求,且不得侵入限界。6.2.2.5.5电连接电缆在隧道顶部应固定牢固,转弯自然,隧道顶部固定点距离两端电连接线夹距离应不小于300mm。6.2.2.6刚柔过渡装置6.2.2.6.1关节式刚柔过渡应符合以下要求:a)关节式刚柔过渡处刚性悬挂接触线比柔性悬挂接触线抬高值应符合设计要求;b)柔性悬挂升高下锚处绝缘子边缘应距受电弓包络线不得小于75mm,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50mm。受电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00mm。且在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6.2.2.6.2贯通式刚柔过渡应符合以下要求:a)贯通式刚柔过渡处两支刚性悬挂接触线应等高,在刚柔过渡交界点处,汇流排对接触线不应产生下压或上抬。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防水罩对露天汇流排覆盖完全,防水罩安装稳固,性能满足要求。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100mm,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20mm;b)贯通的接触线下锚处绝缘子边缘应距受电弓包络线不应小于75mm,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50mm。受电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00mm;c)刚性悬挂与相邻柔性悬挂导线不应相互磨擦,在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刚柔过渡处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整无遗漏,安装牢固。6.2.2.6.3切槽式刚柔过渡应符合以下要求:a)切槽式刚柔过渡在刚柔过渡交界区,汇流排对接触线不应产生下压或上抬;b)接触线接头线夹与接触线之间的滑动荷重、螺栓的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c)刚性悬挂与相邻柔性悬挂导线不应相互磨擦;d)刚柔过渡处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整无遗漏,安装牢固;e)在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6.2.2.7膨胀元件DB32/T3291—20176.2.2.7.1膨胀元件对线路中心偏移不大于150mm,两滑端伸缩长度应满足其两端锚段长度温差的伸缩量,汇流排端头间隙应符合安装曲线图要求。6.2.2.7.2紧固件齐全,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电连接固定、接触良好,无过热变色等现6.2.2.7.3膨胀元件处受电弓应能平滑过渡,无硬点、冲击。6.2.2.8线岔6.2.2.8.1受电弓双向通过单开道岔处应平滑无撞击,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线岔处悬挂点拉出值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20mm;两接触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0mm;两支接触线在受电弓始触区应等高,高差不大于6mm,且侧线不得低于正线。6.2.2.8.2菱形交叉道岔处刚性接触网线岔2个定位点拉出值为150mm,允许误差为±20mm,且两支接触线始触区范围内等高,高差不大于3mm。6.2.2.8.3线岔处汇流排定位线夹应无卡滞,电连接线、接地跳线应完整无遗漏,安装牢固。6.2.2.9分段绝缘器6.2.2.9.1分段绝缘器安装方式符合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分段绝缘器主体应处于线路中心,偏差不大于50mm。。6.2.2.9.2分段绝缘器的绝缘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保持主绝缘清洁,整个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放电痕迹不应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主绝缘严重磨损或有贯穿性裂纹时应及时更换。6.2.2.9.3导流板接触区域剩余可使用材料的厚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6.2.2.9.4受电弓通过导流板应过渡平滑,不应出现拉弧及硬点。6.2.2.9.5导流板与接触线过渡平滑,并平行于轨面。6.2.2.9.6扭力扳手紧固接触线处连接螺栓,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2.10隔离开关按照6.2.1.14隔离开关内容执行。6.2.2.11绝缘子按照6.2.1.17绝缘子内容执行。6.2.2.12架空地线6.2.2.12.1架空地线的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附录B规定。6.2.2.12.2架空地线的张力和弛度符合设计安装曲线,架空地线下锚处调整螺栓长度处于许可范围内,并有不少于30mm的调节余量。6.2.2.12.3架空地线断股、损伤面积不超过其截面积的5%时,可将断股处磨平用相同材质的铜线扎紧,当断股、烧伤面积在5%~20%时应进补强,当断股、烧损面积超过20%时须切断做接头。6.2.2.12.4一个锚段内架空地线的接头、断股和补强线段的总数分别不得超过下列规定:a)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为4个;b)锚段长度大于800m时为8个。6.2.2.12.5架空地线及其相连金具在最大弛度时距接触网带电体不得小于150mm。6.2.2.12.6架空地线底座应安装水平,底座、地线线夹和安装在架空地线上的电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DB32/T3291—20176.2.2.13接地及均回流装置按照6.2.1.19接地及均回流装置内容执行。6.2.2.14标志及保安装置按照6.2.1.20标志及保安装置内容执行。6.2.3接触轨6.2.3.1接触轨6.2.3.1.1接触轨本体表面洁净,应无裂纹、破损、异常腐蚀和异常变形等现象。6.2.3.1.2授流面表面应平整、顺滑,磨耗均匀,磨耗程度不得大于产品说明书要求。6.2.3.1.3上部授流、下部授流的接触轨工作高度和偏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相邻两支撑点接触轨工作高度的高差不宜大于3mm,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5mm。6.2.3.1.4授流面应与轨道平面平行,误差符合设计要求。6.2.3.1.5接触轨直线段应平直,曲线段应圆顺、无硬弯、扭曲。6.2.3.1.6接触轨附近无阻碍集电靴运行的异物。6.2.3.1.7带电体距离接地体静态不小于150mm,动态不小于100m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60mm。6.2.3.1.8紧固件齐全,安装牢固可靠;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附录C要求。6.2.3.1.9各镀锌螺栓无变形,镀锌层和螺纹完好。6.2.3.1.10接触轨各电气连接部件应涂电力复合脂。6.2.3.2中间接头6.2.3.2.1中间接头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表面洁净,应无烧伤、发热变色及异常腐蚀。6.2.3.2.2中间接头与所连接的接触轨等部件应安装密贴,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应良好。6.2.3.2.3中间接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典当行门楼转让合同书版B版
- 2024全面物流配送战略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土地承包协议解除条款详细协议版
- 2024年度企业债券投资与合作协议版B版
- 2024年国际精密仪器销售协议主要协议细节版B版
- 2024年个人独资企业投资协议
- 2024年度单车共享平台保险业务承包合同带眉脚
- 2024年军火武器买卖合同
- 2024参观活动机密信息保护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农业产品买卖与种植合同3篇
- 机电学院-工作计划
- 答辩-电子商务支持系统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任务 1-4 参考答案
- 《园林工程设计》课程标准
- 年产量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车间设计论述
- 心包积液护理查房课件
- 新药申报程序课件
-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飞行剖面指南讲解
- 个人品牌建设年终培训教你打造独特的个人品牌形象
- 《导游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