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三10月调研考试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光伏发电。下图示意广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各组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是()A.深圳和连州 B.广州和广宁 C.汕头和湛江 D.韶关和阳山2.导致广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类活动 B.气候类型 C.地形地势 D.植被覆盖3.广东省下列城市中,从自然条件考虑光伏发电效果最好的是()A.湛江 B.广州 C.佛冈 D.惠阳【答案】1.A2.C3.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深圳和汕头年太阳辐射总量数值在1400-1450之间,连州在1150-1200之间,广州、韶关和广宁在1250-1300之间,湛江为1350,阳山在1200-1250之间;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一组城市是深圳和连州,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读图可知,广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主要是西北部山地丘陵众多,地形雨显著,云雨和大雾天气较多,因此导致广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C正确;人类活动对太阳辐射总量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广东省整体上纬度较低,气候以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类型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太阳辐射总量差异较大的地区(深圳、连州)基本上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气候类型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植被覆盖对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几乎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3题详解】在四个选项中,惠阳的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太阳辐射总量约为1400左右,光伏发电效果最好,D正确;而湛江约为1350,广州和佛冈在1250-1300之间,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温宿大峡谷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干旱区,是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该地虽然降水量少,但是河流作用明显。温宿大峡谷地层产状较缓,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主要岩性为红色砾岩和砂岩以及少量泥质岩。该地极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是顶盖型石柱,石柱的顶部覆盖着一层砾岩,石柱主体部分主要为紫红色砂岩,而顶盖为灰紫色砾岩,泥质含量相对较低,胶结较致密,硬度较大。图1示意新疆阿克苏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景观,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5.形成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堆积6.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A.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B.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答案】4.D5.A6.C【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和读图可知,温宿大峡谷主要岩性为红色砾岩和砂岩以及少量泥质岩,属于沉积岩;根据所学知识判读,图2中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虽然降水量少,但是曾经河流作用明显,当地的丹霞地貌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A正确;冰川侵蚀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风力堆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地貌位于西北干旱地区,主体部分为紫红色砂岩,沉积岩呈紫红色说明岩石含铁量多,在干旱环境下发生氧化作用,说明初期沉积环境气候干旱,大量陆源碎屑物沉积形成紫红色沉积岩;顶部覆盖有砾岩,砾岩的物质组成颗粒大,说明后期气候暖湿化,是流水沉积环境,形成砾石沉积;现在形成石柱,说明后期有显著的地壳抬升;随着地势抬升,岩层上覆物质不断受风化、风蚀、水蚀被剥蚀,由于上部砾岩与下部砂岩性质差异大,最后形成顶盖型石柱,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处滇中高原北部(25°25′N~26°07′N、101°35′E~102°05′E),多年平均气温21.9℃,多年平均降雨量624mm,降雨主要集中在6~10月,占年降雨量的90%,年蒸发量3507.2mm。该区域气候四季不明显,但旱雨季分明。下图示意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类型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区域土壤含水量最好的土地类型是()A.草地 B.青枣林地 C.银合欢林地 D.坡耕地8.推测该区域土壤含水量最低的月份是()A.1月 B.5月 C.8月 D.12月9.导致该区域内林地与其他土地类型土壤含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根系深浅 B.土层深度 C.叶面蒸腾 D.人类活动【答案】7.D8.B9.C【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总体上看该区域4种土地类型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顺序大致为坡耕地>草地>青枣林地>银合欢林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雨量,该地区降水集中在6-10月,该地区位于25°N附近地区,5月份太阳高度较大,而雨季还未到来,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导致土壤含水量最低,B正确;8月份为雨季,降水较多,土壤含水量较高,C错误;1月和12月为冬季,气温较低,蒸发较小,土壤含水量不是最低,AD错误。故选B。【9题详解】根据材料及读图可知,与其他土地类型相比,该区域林地的土壤含水量总体最少,主要是由于林地(乔木)树叶繁茂,叶面面积较大,蒸腾作用明显,耗水量较大,吸收土壤水分较多,C正确;读图可知,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总体上看均是林地小于坡耕地和草地,与根系深浅和土层深度关系小,AB错误;与耕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点睛】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测定土壤含水量可掌握作物对水的需要情况,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怒江—萨尔温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流经缅甸和泰国,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该流域形状狭长,在我国的部分被称为怒江,其余的部分称为萨尔温江,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也是重要的跨境河流之一。下图示意怒江—萨尔温江流域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影响怒江—萨尔温江中游流域面积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地形 C.植被 D.气温11.下列属于怒江—萨尔温江上游流经地区地理景观特点的是()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地表崎岖,溶洞广布12.推测怒江萨尔温江下游典型的植被类型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 D.热带季雨林【答案】10.B11.A12.D【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及读图可知,怒江—萨尔温江中游流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受地形影响,导致中游流域面积狭小,B正确。怒江—萨尔温江中游流域面积与降水、植被、气温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根据材料及读图可知,怒江—温江上游流经我国青藏高原,其地理景观特点是冰川广布,雪山连绵,A正确;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黄土高原地理景观特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或华北平原地理景观特点;地表崎岖,溶洞广布,是我国云贵高原地理景观特点,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及读图和材料可知,怒江—萨尔温江下游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D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植被;亚寒带针叶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典型植被,ABC错误。故选D。【点睛】萨尔温江(SalweenRiver),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怒江(Nujiang),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云南省,然后进入缅甸,在缅甸与泰国边界地区继续向南流,最终在缅甸南部注入安达曼海。下图示意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23°26′N,90°E)的观测者绘制的当地冬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天顶(Z)是观测者正上方的天空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日观测者观测到的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A.0° B.23°26′ C.43° D.66°34′14.自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前,达卡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D.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15.当达卡市地方时为9:00时,位于郑州市(35°N,114°E)的观测者可看到()A.太阳正从东南升起 B.太阳正从西南落下C.太阳大致位于东南 D.子夜星辰布满天空【答案】13.C14.A15.C【解析】【13题详解】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90°-纬度差(当地纬度±直射点)可知,当地纬度为23°26'N,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90°-(23°26'+23°26')≈43°,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北半球的达卡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卡市(90°E)与郑州市(114°E)经度相差24°,则地方时大约相差1小时36分钟,当达卡市地方时为9:00时,郑州市的地方时大约为上午10:36,太阳大致位于东南,C正确;由于郑州此时早已日出,正值上午时段,不可能处于日出日落或是夜晚,ABD错误。故选C。【点睛】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个回归年。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水源地。长江通过荆江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分水、沙入洞庭湖,湖区西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周边还有汨罗江、新墙河等中小支流直接入湖。从干支流汇入的水、沙经湖泊调蓄后,由城陵矶复注于长江干流,形成复杂的江湖关系。图1示意洞庭湖水系,图2示意1955~2021年不同阶段洞庭湖出入湖沙量、冲淤量(是一个河段淤积量与冲刷量的差值)及排沙比变化。(1)简述1955~2021年洞庭湖入湖和出湖沙量的变化特征。(2)指出1955~2021年洞庭湖冲淤变化,并说明其对洞庭湖的影响。(3)描述荆江与洞庭湖之间水体的互相补给关系。【答案】(1)洞庭湖的入湖总沙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三口入湖沙量减少幅度最大;四水入湖沙量先增加后减少;出湖沙量呈减少趋势,2008~2012年较前一阶段略有增加。(2)变化:1955~2021年洞庭湖区由淤积转为冲刷。影响:湖区含沙量减少,洞庭湖的湖容增大;洞庭湖对荆江的调蓄作用增强;含沙量减少,洞庭湖水域面积年内变化减小(或有利于洞庭湖水面保持稳定)等。(3)丰水期(汛期),荆江补给洞庭湖;枯水期(非汛期),洞庭湖补给荆江。【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洞庭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文特征、河流补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1955-2021年期间,洞庭湖的三口和四水的入湖沙量总体上看都呈现减少趋势;其中三口的入湖沙量由最开始的20000万吨减少至不足2000万吨,其减少幅度最大;而四水入湖沙量在1955-1980年期间呈增加趋势,而在1980年之后呈减少趋势;在1955-2021年期间内,出湖沙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但是出湖沙量在2008-2012年期间较前一阶段略有增加,而在2012年之后又有所回落。【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上题可知,由于在1955-2021年期间,洞庭湖入湖沙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前期入沙量大于出湖沙量,后期出湖沙量大于入湖沙量,说明洞庭湖区由淤积转为冲刷。影响:由于洞庭湖冲刷量大于淤积量,使得湖区含沙量减少,湖泊容量增加,使得洞庭湖对荆江的调蓄作用增强,有利于减少荆江水位季节变化;由于含沙量的减少,洞庭湖容量的增加,其水量也随之明显增加,使得洞庭湖水域面积年内变化减小,有利于洞庭湖保持水面稳定。【小问3详解】湖泊对河流流量具有调节作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荆江河段上游注入洞庭湖,同时洞庭湖又与荆江河段下游相连,汛期时荆江水量较大,水位较高,此时荆江上游流入洞庭湖,对洞庭湖进行补给;而枯水期时荆江水量相对较小,水位相对较低,此时洞庭湖水补给荆江。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艾勒逊乌拉沙漠地处我国极度干旱的内陆地区,目前处于半固定状态,风沙地貌类型丰富、齐全,由沙丘链或沙垄组成,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不强。根据沙丘移动速度和植被覆盖率将沙丘分为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性沙丘。图1示意艾勒逊乌拉沙漠不同沙丘表层沉积物粒级占比含量,图2示意艾勒逊乌拉沙漠不同沙丘不同部位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趋势。(1)指出艾勒逊乌拉沙漠不同沙丘表层沉积物颗粒的异同。(2)简述艾勒逊乌拉沙漠不同沙丘不同部位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趋势。【答案】(1)相同点:流动性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表层沉积物均以细砂、中砂(和粗砂)为主。不同点:流动性沙丘表层主要沉积物细砂和中砂占比多于半固定沙丘,粗砂占比少于半固定沙丘。(或者:半固定沙丘表层主要沉积物细砂和中砂占比少于流动性沙丘,粗砂占比多于流动性沙丘。)(2)半固定沙丘的顶部沉积物平均粒径最大;迎风坡平均粒径值大于背风坡;从迎风坡底部到背风坡底部沉积物平均粒径呈减小—增大—减小—增大趋势(呈W型变化趋势)。流动性沙丘中,迎风坡底部沉积物平均粒径最大;迎风坡平均粒径值大于背风坡;从迎风坡底部到背风坡底部的平均粒径值总体上呈递减变化趋势。【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为艾勒逊乌拉沙漠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风成地貌、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沙漠中存在流动性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相同点是两种沙丘的沉积物都是以细砂、中砂和粗砂为主。同时结合两幅图来看,流动性沙丘的迎风坡中、沙丘顶部等表层位置的主要沉积物中,细砂(约30%)和中砂(约50%)的占比要多于半固定沙丘(细砂约25%,中砂约47%);同时流动性沙丘粗砂的占比(约12%)要少于半固定沙丘(约15%)。或者回答半固定沙丘表层主要沉积物细砂和中砂占比少于流动性沙丘,粗砂占比多于流动性沙丘。【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沙漠中半固定沙丘顶部沉积物的平均粒径最大,粒径约为340um;半固定沙丘的迎风坡的坡底和坡中沉积物的平均粒径都大于背风坡的坡中和坡底;根据半固定沙丘整体粒径分布来看,从迎风坡底部到背风坡底部沉积物平均粒径呈减小—增大—减小—增大趋势,呈现出“W”型变化趋势。在流动性沙丘中,迎风坡底部沉积物平均粒径达到约310um,在流动性沙丘中粒径最大;迎风坡中、坡底的平均粒径值明显大于背风坡的坡中和坡底;总体上看,流动性沙丘从迎风坡底部到背风坡底部的平均粒径值总体上呈递减变化趋势。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对栖息地环境和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其渔场时空分布受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在秘鲁沿岸,茎柔鱼渔场主要分布在海面温度为14~30℃的海域,最高捕捞量出现在海面温度为17~23℃的海域。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厄尔尼诺事件,正常年份和拉尼娜事件下茎柔鱼生境可能更加适宜。下图示意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2007年(拉尼娜年份)及2015年(厄尔尼诺年份)9~12月重心的变化。(1)描述2007年和2015年9~12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重心的变化。(2)从自然条件简述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的形成原因。(3)说明拉尼娜事件对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的影响。【答案】(1)2007年9~12月茎柔鱼渔场的纬度重心明显低于2015年9~12月(2007年9~12月茎柔鱼渔场的位置较2015年9~12月偏北);2007年9~12月渔场的经度显著高于2015年9~12月(2007年9~12月渔场的位置较2015年9~12月偏西);2007年9~12月的茎柔鱼渔场位置相较于2015年9~12月更偏西北方向。(2)秘鲁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从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补偿流;补偿流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茎柔鱼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同时上升流和寒流为茎柔鱼提供一个适宜活动的海水温度环境,从而形成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3)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秘鲁外海上升流增强,茎柔鱼渔场的水温相较于正常年份明显偏低;秘鲁外海适宜茎柔鱼活动的水温面积扩张,适宜生长范围变大且向北移动。【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07年9-12月茎柔鱼的渔场纬度范围大致在10°-13°S,而2015年9-12月渔场纬度范围在14°-16°S,由此可知2007年9-12月茎柔鱼渔场的纬度重心明显偏低;2007年9-12月茎柔鱼渔场经度范围大致在82°-83°W,而2015年9-12月渔场经度范围在79°-81°W,由此可知2007年9-12月渔场的位置更加偏西,由以上分析可知,总体上来看2007年9-12月茎柔鱼渔场位置比2015年9-12月处于更偏西北。【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秘鲁沿岸地区的东太平洋海域常年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该信风由南美洲大陆吹向太平洋,将沿岸地区的表层海水吹走,导致表层海水缺失,深层海水上升补偿表层缺少的海水,形成上升补偿流,该补偿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进表层的浮游生物繁殖,为茎柔鱼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吸引大量茎柔鱼觅食,使鱼群聚集;由于深层海水温度较低,故该上升流为寒流,为茎柔鱼提供了适宜生存和活动的海水环境,故该海域形成了茎柔鱼渔场。【小问3详解】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东南信风增强,离岸风增强导致秘鲁外海上升流增强,上升流将大量冷海水带到表层,使得茎柔鱼渔场的水温相较于正常年份明显偏低;由于上升流的增强,导致低水温海区面积扩大,秘鲁外海适宜茎柔鱼活动的水温面积扩张,适宜茎柔鱼的生长范围变大且向北移动。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博斯腾湖流域位于我国天山中部南缘和塔克拉玛千沙漠北缘,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的东侧和南侧是大面积戈壁滩,常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多晴天少云天气。天山山脉对博斯腾湖北侧的湖风有明显影响。图1示意博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