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高考》考点18 文言翻译(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_第1页
《点亮高考》考点18 文言翻译(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_第2页
《点亮高考》考点18 文言翻译(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_第3页
《点亮高考》考点18 文言翻译(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_第4页
《点亮高考》考点18 文言翻译(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8文言翻译

膜揪於

一、各地模拟精准对译

1.【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田僧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

(2)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而归我,杀之不义。

2.【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一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

(3)竞陵王诞据广陵反,意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

3.【黑龙江省大庆市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辞,奏曰:“臣出疆,其敢不勉。万一无厌,愿速加兵。''上善之。

(2)杞以使金不辱命,繇庶官一岁至相位。上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

4.【湖北八市三月联考】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

(3)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百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5.【湖南省联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4分)

(2)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4分)

6.【长沙市一中考试卷(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I)于时刁协、、刘隗用事,王导颇见疏远。愉陈导忠贤,有佐命之勋。(4分)

(2)病笃,遗令敛以时服,乡邑义娼,一不得受。(4分)

7.【河北省高三复习联考语文试题】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岳守捕其家,无少长楚掠,不肯承。更属介讯之,无他验。

(3)臣既任言责,言之不行将固争,争之重以累陛下,愿得解职。

8.【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3)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9.【福建省莆田市教学质量检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万达更事久,帝深倚之,所请无不从,独言俺答贡事与帝意左。

(2)帝责其欺慢,念守制,姑夺职,听别用。

10.【广东省高考语文预测猜题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2)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

II.【湖北武汉市宜昌市联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

(3)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

32.【江苏省无锡市高三教学历量检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扶病驰万里。

(3)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

13.【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4分)

(2)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其各罢遣甲土,还亲农桑。(4分)

14.【山东省烟台市高考诊断性测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I)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颖请罪,恐惧若无所容。(5分)

⑵自非有罪在不赦,措绅同尤,不可遐弃。(3分)

15.【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禹与凤并领尚书,内不相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凤。

(3)根言虽切.犹不见从,卒以肥牛亭地赐禹。

16.【备战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2)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17.【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2)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谐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18.【黄冈高中质量检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I)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4分)

(3)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4分)

19.【厦门市第一次质量检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颂喻以乡党宣相亲善,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缓急,将何赖焉。(4分)

(3)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4分)

20.【山东省滨州市高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燕人先内附在坂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4分)

(4)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缱州兵持抵京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

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因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廉事,有

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财,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

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谐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O

更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

,屡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引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

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

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宴为计,鼎

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

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1.掌握实词举、习、莫

(1)(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

②不习边事习:

③亲为计莫:

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

(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弋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臭;又好盘游玩好

,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

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LI:“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

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

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罩,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日:

“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3.掌握实词辞、治'度

(3)(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晏子移曰辞:

②吾君好治宫室治:

③安国而虐家度:

4.掌握虚词以、焉

(4)(2023新编,2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正确的释义。

①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以:词(把依照,按照)

②寡人无事申

焉:词(不译……的样子)

5.明确文言翻译要点

(5)(2023新编,3分)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

又喜欢游乐玩赏器物,以及打扮宫中女子

B.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即使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希望富有和显贵吗

C.然则曷以禄夫子

那么我用什么赏赐你呢

D.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像这样三条,我的赏赐,国君的利益

6.掌握文言翻译流程

(6)(2023新编,5分)符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

真题缄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昔归震川尝自恨足迹不出里闰①,所见闻无奇节伟行可纪。承命为征君作传,此吾文

所托以*增重也,敢不竭其愚心!

所示群贤论述,皆未得体耍。盖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详讲学宗指及师友渊源,或条举

平生义侠之迹,或盛称门墙广大,海内向仰者多。此三者,皆征君之末迹也。三者详项征

君之志事隐矣。

古之晰于文律者,所载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太史公传陆贾,其分奴婢、装资

,琐琐者皆载焉。若萧、曹世家②而条举其治绩,则文字虽增十倍,不可得而备矣。故尝

见义于《留侯世家》,曰:“留侯所从容与上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

二此明示后世缀文之士以虚实详略之权度也。宋元诸史,若市肆簿籍,使览者不能终篇,

坐此义不讲耳。

昔欧阳公作《尹师鲁墓志》,至以文自辨。而退之之志李元宾,至今有疑其太略者。

夫元宾年不及三十,其德未成,业未著,而早辞有曰:“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

则外此尚安有可言者乎?

仆此传出,必有病其太略者,不知往者群贤所述,惟务征实,故事愈详而义愈狭。惟

足下的然昭晰,无惑于群言,是征君之所赖也,于仆之文无加损焉。如别有欲商论者,则

明以喻之。

(节选自方苞《与孙以宁书》,有删改)

【注】①里闰(暄n):乡里。②箫、曹世家:指《萧柏国世家》和《曹相国世家》。

1.(2023改编,3分)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条举平生义侠之迹举:列举

B.太史公传陆贾传:为...作传

C.不可得而备矣备:具备

D.而第辞有曰铭:古代的一种文体

2.(2023改编,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吾文所托以增重也多有尺寸之地

B.三者详旧征君之忘事隐矣人不知旧不愠

C.而退之之志李元宾句读书不知

D.无惑于群言月出于东山之上

3.(2023新编,3分)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敢不竭其愚心

皂敢不竭尽我愚拙的心力

B.皆未得体要

都没有抓住最精要的东西

C.或盛称门墙广大

有的极力称颂他家I、J墙高大

D.必有病其太略者

一定会有人批评我写得太简略

4.(2023新编,10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尝见义于《留侯世家》,曰:“留侯所从容与上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

,故不著。”

(2)宋元清史,若市肆薄籍,使览者不能终篇,坐此义不讲耳。

提升绥3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贤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

得一欧冶①: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受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三得

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

管子枣缈在管,桓公软相鲍叔。鲍叔曰:“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也。

”桓公日:“夷吾,其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可。"鲍叔曰:“夷吾为其君射人者也。

君若得而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桓公不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相,桓公果听之。

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夷吾,寡人之仇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鲁君许诺,乃使吏鄱

其拳,亭其目,盛之以鹏夷,置之车中。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祓以熠火,中以

牺狼焉,生与之如国,命有司除庙筵几而荐之,曰:“自孤之闻夷吾之言也,IT益明,耳

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因口而命管子I日:“夷吾佐予!”管仲还走,再拜稽

首,受令而出。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U:”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

也。"桓公可谓知行赏矣,凡行赏欲其本也,本则过无由生矣。

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孙叔敖曰

:“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承俗,说义

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

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EI:“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

”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砥,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

进贤。

(节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

【注】①欧冶:欧冶子,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工。

1.(2023新编.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乃使吏鄢其拳,腹其目胶:

(2)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举:

(3)凡行赏欲其率也本:

(4)十二年而庄王霸霸:

2.(2023新编,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李缪在鲁束缚:约束

B.祓以燃火,衅以牺狷焉衅:祭祀

C.因顾*而命管子曰顾:回头看

D.耦世按俗,说义调均接俗:附和世俗

3.(2023新编,3分)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者善人以人

贤明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仁德

B.君若得而臣之

您如果得到他,把他作为臣子

C.同辞让而相,桓公果听之

(鲍叔)坚决辞去相位,齐桓公最终听从了他

D,功无大乎进贤

没有比举荐贤才更大的功劳了

4.(2023新编,3分)不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口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

子”来类比得到圣人的重要性。

B.桓公想任用鲍叔为相,鲍叔竭力推荐管子,桓公因为与管子有仇,不但不任用管

子,还想亲手把他杀死。

C.孙叔敖游于郢三年,人们却不了解他的才华,沈尹茎以退为进举荐了他。在孙叔

敖的辅佐下,楚国称霸诸侯。

D.作者用管子、鲍叔、孙叔敖和沈尹茎的例子,有力地佐证了自己“得圣人,岂有

里数哉?”的观点。

5.(2023新编,16分由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夷吾,寡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可。

(2)自孤之闻夷吾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

(3)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

(4)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6〜7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o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无者。本自浩然,失养故俵,惟孟子为善养之以

复其初也。盖飒3则由以明去道义向王天下之妻无骏养气则<以配去道义而铉E之

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黑《四书章句集注》)

6.(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无不有以学极其理究:

(2)即所谓体之无者充:

(3)木自浩然,失养故绿馁:

7.(2023改编,10分"闻读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1)用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

惧(每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五处得3分)

(2)将上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3)根据上面的句子,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虎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

请幸金陵。陈尧叟,间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

”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用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

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考其

师,劳保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

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

河朔皆虏境也,孰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

,未及有言,准厚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R,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

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

其统军顺国王萧挞第攻威雷、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

转及保州,复为州皆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

o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

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

O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

普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单求,朕

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

将军姚东方持书好议.帝不许而夫。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兀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I.(2023新编,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守以考其师老:使……衰竭、疲惫

B.劳侏之势佚:安逸

C.准遽曰遽:竟然

D.若必举求邀:要求,谋取

2.(2023新编,3分)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可复保耶

天下还可以再保住吗

B.非臣子辞难之日

不是臣了因困难而推托的时候

C.契丹以为然

契丹认为他说得对

D.帝不许而去

皇帝不答应然后离开了

3.(2021全国HI,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沈作宾字宾王,世为吴兴归安人。以父任入仕,监饶州永平监,冶铸坚致,又承诏造

雁翎刀,称上意,连进两资。中刑•法•科•,历江西提刑司检法官,入为大理评事。改秩,通

判绍兴府。帅守丘密遇僚吏刚严,作宾从容裨赞,每济以宽。秩满,知台州,首访民疾苦

,弛盐禁,宽租期,均徭役,更酒政,决滞狱,五十日间尽除前政之不便民者,邦人胥悦

;而前守嫉其胜己,巧媒篥之,罢去。民请于朝,借留不遂,为立“笛贤碑”。除大理正

,亲嫌,改太府丞,迁刑部郎。庆元初,历官至淮南转运判官,以治办闻。寻除直龙图阁

,帅浙东,知绍兴府。韩院胄方用事,族有居越者,私酿公行,作宾逮捕置于狱,而窜其

奴。以亨春罢归。知漳州,奏湖北当储粟,湖南当增兵。未几,除龙图阁待制,知平江府

,请得节制许浦水军,诏可。邨有使臣故海盗也作其使招诱其党既至、慰勉之锡衣物“得强

更重几壬义置将以统之号且,义fcL,复募郡城内外恶少亦几千人,号曰“壮士”。衣粮器

械皆视官不,而轻捷善斗过之,于是海道不警,市并无哗。言者继及之,复召为户部侍郎

o不兴之馀,国力为耗,见存金谷,仅支句日。作宾考逋负,桅吏奸,阅三月即有半年之

储。充馆伴使,兼权工部尚书。除权户部尚书,以母忧解,眼圜,授显谟阁直学士、知建

宁府。入觐,乞申严诡户之禁。除宝谟阁学士、江西安抚兼知隆兴府。奏部内南安、南康

、龙泉三县,迫近溪附,宜就委帅、宪两司择才辟置,量加赏格。又乞诏诸道监司分诣州

郡,选禁军,精练阅,改刺其懦弱者为厢军。除焕章阁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进

显谟阁学士致仕,卒于家,阳金紫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沈作宾传》)

4.(2023新编,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有使臣/故海盗也/作宾使招诱其党/既至/慰勉之/锡衣物又得/强勇者几千人置/将

以统之/号曰"义士”/

B.郡有使臣/故海盗也/作宾使招诱/其党既至/慰勉之/锡衣物又得/强勇者几千人/置将

以统之/号曰"义士”/

C.郡有使臣/故海盗也/作宾使招诱其党/既至/慰勉之/锡衣物/又得强勇者几T•人/置将

以统之/号以“义士”/

D.郡有使臣/故海盗也/作宾使招诱/其党既至/慰勉之/锡衣物/又得强勇者几千人置/将

以统之/号曰"义士”/

5.(2023新编,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法科,诸科之一。宋代科举考试,除进士科外,其他科目统称为诸科,如明经

科等。

B.言者,即谏官,他们直言规劝君主的过失并使其改正。不同朝代,谏官的称呼不

一样。

C.服阕,指守丧期清除服。古时官员因父母去世需离职回家守丧,期满后可重:新做

官。

D.赠,指在古代官员死后,由皇帝追赐其官爵或荣誉称号。被追赠的只能是官员本

人。

6.(2023新编,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作宾踏实肯干,初入仕途即受好评。他在永平监期间,治炼铸造的器物颇为坚

固精致,因此连升两级。

B.沈作宾性情温良,为人宽厚。他担任绍兴府通判时,因守帅对下属过于严厉,他

极力斡旋,使帅府上下和谐。

C.沈作宾刚直不阿,不因贵贱枉法徇私。任职大理寺时,为避嫌,他主动请求改任

;韩伉胄的亲属违法,他秉公处理。

D.沈作宾深谋远虑,心系天下。他任职潭州时,奏请在湖北储粮,在湖南增兵;任

职隆兴府时,又奏请就地择贤。

7.(2023新编,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粮器械皆视官军,而轻捷善斗过之,于是海道不警,市井无哗。

(2)军兴之馀,国力弹耗,见存金谷,仅支旬日。

8.(2023新编,3

分)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在沈作宾“知台州”前,台州这个地方“不便民”的几个方面。

考点18文言翻译(解析)

布揪维I

一、各地模拟精准对译

1.【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田僚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

⑵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而归我,杀之不义。

2.【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一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

(3)竞陵王诞据广陵反,意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

3.【黑龙江省大庆市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辞,奏LI:“臣出疆,其敢不勉。万一无厌,愿速加兵。''上善之。

(2)杞以使金不辱命,繇庶官一岁至相位。上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

4.【湖北八市三月联考】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

(2)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百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5.【湖南省联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4分)

(2)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4分)

6.【长沙市一中考试卷(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时刁协,、刘隗用事,王导颇见疏远。愉陈导忠贤,有佐命之勋。(4分)

(2)病笃,遗令敛以时服,乡邑义昭,一不得受。(4分)

7.【河北省高三复习联考语文试题】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岳守捕其家,无少长楚掠,不肯承。更属介讯之,无他验。

(3)臣既任言责,言之不行将固争,争之重以累陛下,愿得解职。

8.【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f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又召问赵奢,奢对U:“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3)泰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9.【福建省莆田市教学质量检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万达更事久,帝深倚之,所请无不从,独言俺答贡事与帝意左。

(2)帝责其欺慢,念守制,姑夺职,听别用。

10.【广东省高考语文预测猜题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2)比见朝上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共无谓也。

II.【湖北武汉市宜昌市联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

(2)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

32.【江苏省无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及是伺诸途,将言慎,慎知而谨备之,扶病驰万里。

⑶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

13.【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4分)

(2)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其各罢遣甲土,还亲农桑。(4分)

14.【山东省烟台市高考诊断性测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I)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颈请罪,恐惧若无所容。(5分

(2)自非有罪在不赦,措绅同尤,不可遐弃。(3分)

15.【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禹与凤并领尚书,内不相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凤。

(3)根言虽切,犹不见从,卒以肥牛亭地赐禹。

16.【备战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2)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17.【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2)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皤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18.【黄冈高中质量检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4分)

(2)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4分)

19.【厦门市第一次质量检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颂喻以乡党宣相亲善,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缓急,将何赖焉。(4分)

(2)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4分)

20.【山东省滨州市高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燕人先内附在坂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4分)

(4)度不得免,于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缱州兵持抵京师。(4分)

参考答案

1.

13.(1)田保假装绑住自己的家奴,带领着手下的年轻人去县府,称在拜见县令之后杀死有罪的家

奴。(“详”•通“佯”.假装:“从”,使动用法.使……从,带领:“谒”,拜见,各1分.句意

1分。)

(2)楚怀王说:“田假是我们同盟国的君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来投靠我们,杀了他是不合道义

的。”(“与国”,友好结盟的国家:“穷”,处境困窘:“归我”,投靠。各1分,句意1分。)

2.

13(1)(宗患)于是就制作了狮子的模型,与大象对峙,大象果然惊慌奔逃,敌军因而溃败逃散,于

是就攻下了林邑。[重要词语“御”(对抗,对峙)、因(因而,于是)、克(攻下),每处1分,句意1

分。]

(2)竞陵王刘诞占据广陵造反,宗志呈上表章请求前去征讨,(他)乘着驿车到达京都,当面接受调

动。[重要词语“表”(呈上表章)、诣(到,到达)、面(当面),每处1分,句意1分。]

3.

13.(1)(魏杞)上朝辞行,上奏说:“臣出国,难道敢不尽力办事。万一敌人贪得无厌,希望

马上增兵。“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好。(疆,其,善,每处1分,句意1分。)

(2)魏杞由于出使金国没有辱没使命,从普通官员一年内升到宰相之位。皇上一心想要恢复国

土,魏杞可以影响到这方面的言论。(庶官,锐意,左右,每处1分,句意1分。)

4.

13.(1)因此豪门大族敢致行迹,权贵不敢以私事干涉政务。(豪右:豪门大族:屏迹:收敛行

迹;状语后置句。)(三点各1分,句意1分)

(2)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依靠、重用他,他却突然就这样去世,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

我的不幸啊!(遽:突然:沦没:死亡:判断句。)(三点各1分,句意1分)

5.

13.(1)毛文龙以镇江之徒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借重毛文龙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

复辽河以西土地。("诩""当""藉"各1分,句意1分)

(2)黄道周原本就认为毛文龙不足以倚重,到这时,更是独自抚胸长叹认为边防祸患将从此开

始。("固""恃""抚膺"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找出关键或句子确定其含

义,再整体翻译。文言文翔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44座

语境推断。

6.

13.(1)当时刁协、刘傀当权,王导很是被疏远。孔愉陈说王导的忠贤,有辅佐创立大业的功勋,【本

题难度中等,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⑴计分点一用事:当权;见:被;陈:陈说;各1分,句意

1分0】

(2)(孔愉)病重时,写遗嘱(让家人或侍从)用当时平常的衣服入殓,乡邻亲属赠送的助葬的财物用品,

一律不准接受。【计分点一~病骂:病重;时服:当时通行或普通的衣服;赠:助葬的财物;各1分。句意1

分。1

7.

13.(1)岳州郡守拘捕他们全家,不论老少都进行拷打,(他始终)不肯承认。改换交付唐介审讯

他们,(唐介也)没有(发现)别的证据。(无、瑟掠、属、脸各1分)

(2)我既然承担言官的职责,进言不能实行将会坚定的争论,争论严重了会连累陛下,希望能够

解除职务。(任、不行、固'累各1分)

8.

13.(8分)(1)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院路窄,就如两只老鼠在洞中打斗,哪个骁

勇哪个获胜。”(关键词:召问、远险狭、斗于穴中。)

(2)秦军没料到赵国的军队已经到了这里,所以他们的士气相当旺盛,将军一定要厚集兵力,严阵以

待。(关键词:意、气盛、厚集。)

9.

13.(8分)(1)万达经历世事多,皇帝很倚重他,他所请求的无不被采纳,只有上书说俺答通贡

一事与皇帝的心意不合。(评分参考:“更”“从”“左”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

(2)皇帝责备他欺瞒轻慢,考虑他正在守丧,暂且免去他的职务,听候其他任用。

(评分参考:“念”“姑”“听”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本题考查理解并翻

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重

点词语包含虚词与实词,考生逐字对应翻译,确定哪些字词是得分点。复杂句子还要作句子成分分析,

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需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

要注意前后通顺。)

10.

13.(1)现在反而判这些人的罪,这是阻塞直言劝谏的人的道路,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没有途径向

上传达了。(坐、塞言、无由各1分,句意1分。)

(2)我常常(频频)看见士大夫置办田宅,等他们死后,(那些田宅)都成为了不肖(没有出息的)子孙

的酒色之资,很没有意义。(比、没、无赖各1分,句意1分。)

11.

13.(1)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草,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

完毕。(“数”,多次;“规画”,规划;“筹度”,筹措。)

(2)当时的人们都畏惧他言语不加节制,没有谁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中他°

(“节”,节制;“莫”,没有谁;“省”,看望,探望。)

12.

13.(1)到这个时候(他们)在沿途等候,将要谋害杨慎,杨慎知道后谨慎地防备这些人,,包病

骑马走了上万里路。(伺、诸、扶病各1分,句意1分。)

(2)(杨慎)用不理解之处询问杨一清,杨一清都能背诵出来。杨慎感到惊奇诧异,更加努力地

学习古代的经史学问。(叩、益、肆力各1分,句意1分。)

13.

13.(1)(4分)陶恭衽本来凭借才能谋略被您器重,(您)不如消除怨恨,能够恢复(你们)当

初的情分,使(您的)美德远扬。(评分建议:被动句、"克"各1分;语句通顺,2分。)

(2)(4分)现在天下纷乱,州郡出兵,士兵疲劳困苦。应当各自停战,遣散将士,(让他们)回

家从事农业生产。(评分建议:"瘁""亲"各1分;语句通顺,2分。)

14.

13.房玄龄虽然受到皇帝恩宠优待,但有时因为某件事被贡备,就接连数日到朝堂上,跪拜请罪,

惊恐害怕好像无地自容。(注意“蒙”“以”“诣”“稽赖”“无所容”的翻译。)

(2)如果不是犯了不可赦免的罪责,被其他官员共同指责,就不应将他远远抛弃。(注意“自非”

“尤”“遐弃”的翻译。)

15.

13.(1)而张禹与王凤都篆管尚书事务,张禹内心不安,多次以病为由,上书请求退休,打算(以

此)躲避王凤。(关键点"内不相安""乞骸骨""退避"各1分,句意1分)

(2)王根的话虽然急切,还是不被采纳,最终把肥牛亭的地方赐给张禹。(关键点"切""见从""卒"

各1分,句意1分)

16.

13.(1)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认为他奇特。鲁国再次善待他,因此他返

回鲁国。

(2)孔子任职审理案件时,有可以与人一起商量的文辞,不独自决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句关键得分点为:“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异,认为……奇特:"善",动

词,善待;“由是”,因此;“反”通"返”,返回。

第(2)句关键得分点为:“讼”,审理案件:“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定语后置句,有可以与人

一起商量的文辞;“独”,独自:“独有”,独自决断。

17.

13.(8分)(1)每次平定贼寇,众人都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房玄龄先接收(收揽)杰出人

物,把他们安置到幕府中。(“竞求”,争着去寻找:“收”,接收,收揽:“致”,招致,安置。一

点1分,句意1分,共4分)

(2)隐太子因为房玄龄、杜如晦被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房

玄龄跟杜如晦一起被驱赶斥逐。(“为……所……”,被:“恶”,憎恶:“谐”,诬陷-中伤,说坏

话。一点1分,句意1分,共4分)

18.

13.(1)庞统献策说:“现在趁这次会面的机会,马上就擒住刘璋,那么将军您就可以不动用军队

而能平定一个州。”(得分点:“因”“执”“用兵”各1分,句意1分)

(2)将军您在还没到他们驻地的时候,派人向他们通报,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

命令军队整理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军的样子。(得分点:“相闻"“急"''装束”各1分,句意1分)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子确定其含义,再

整体翻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才巴握语境埴

断。

19.

13.(1)苏颂劝说他们乡党之间应该亲近友善,如果因为小小的怨恨失了和气,一旦有了紧急情

况,将依赖谁呢。

(得分点:“喻”“缓急”“何赖”各1分,句意1分)

(2)苏颂对于律历有深入的研究,因为吏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有精巧的构思,苏颂奏请任用

他。(得分点:“邃”“晓”“奏用”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久取决

于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重点词语包含虚词与实词,考生逐字对应翻译,这些字词是得分点c注意

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等现象。复杂句子还要作句干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

注意特殊句式。需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要注意前后

通顺。

20.

13.(1)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的燕人有几十个,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瞰把他们全部抓

起来处死。(评分标准:共4分,定语后置、“附”、“阴”,各1分,句意1分)

(2)(张克戢)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

上把一名士兵缝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评分标准:共4分,,,度”“草,,“妻子”,

各1分,句意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

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廉事,有

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贼,请于鼎。持不可,口:“今方氏欲举大谋,

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谐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O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

,屡违约。鼎会众F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

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

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要为计,鼎

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袤,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

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参考译文:

元末,方国珍在海上起兵,朝廷不能控制他,不得不授予他很高的官位。方国珍成立

庆元府府署,寻找人才为自己所用。他听说唐鼎有才干,就用计把他捉来。詹鼎被俘获

后,没有办法,因此为他尽心尽力做事,担任庆元府都事一职,有廉洁的名声。方国珍的

弟弟担任平幸事时,有人犯法,(方国珍的弟弟)交给詹鼎惩办此事,詹鼎就依法判了罪。

平幸事的妻子收受具有赂,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许可,说:“现在方国珍想发动起

义,应当任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律,怎么能让妇人来干预政事呢?”没有应

允。平章事的妻子大怒,就诬告詹鼎,把詹鼎关进了监狱,半年后才释放出来。

詹鼎再次被起用,担任上虞制。上虞和伪吴王张士诚的地盘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

多,他们认为詹鼎是读书人,不懂边防军事,屡次违反规约。詹鼎在庭内会见众官员,拉

来一个驿丞,因不奉行公事而责备他,并杀了他。庭中的众官员都吓得两腿发抖,跪着行

走请罪,直到膝盖弯曲得太久站不起来,才算完。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在陈说事情的

时候,也都直身跪着禀报,不敢抬头看唐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即使公文堆满

了面前的公案,一会儿就判决完了。

至正末年,我朝(明朝)军队进攻到了庆元城下。方国珍害怕,就乘大船逃到海上C皇

上大怒,打算派兵诛杀他,没有谁为他谋划,詹鼎就替他竟拟奏表谢罪,言科谦恭、巧

妙。皇上读完奏表后,说:“谁说方氏手下没有人才啊?这样的人可以用来使他活命

了。”于是救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又召方国珍为右丞,詹鼎也被传召到京师。

1.掌握实词举、习、莫

(1)(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

②不习边事习:

③要为计莫:

答案:①发动②通晓,熟悉③没有谁(每题1分)

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①结合语境可知,方国珍是想起义,“大

谋”在这里指“起义”,“举”与“起义”搭配,故“举”解释为“发动”。②可联想《

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习”,“习”意为“熟悉,通晓”,代入题中,句

子可译为“不熟悉边防军事”,语意通顺,符合语境。③“莫为计”中的“为计”可理解

为“出谋划策”,“莫”作主语,应译为“没有谁”。

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

(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案:(詹)鼎被俘获后,没有办法,因此为他尽心尽力做事,担任庆元府都事一职,有廉洁

的名声。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答案:詹鼎在庭内会见众官员,拉米一个驿丞,因不奉行公事而贡备他,并杀了他。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臭。”

案:皇上读完奏表,说:“谁说方氏手下没有人才啊?这样的人可以用来使他活命了。”

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①句采分点:“为所”,表被动,翻译时要译出“被

”字;“因”后省略了宾语“此”,翻译时要补出;“之”“其”都是代词,指方国珍;

“廉”,译为“廉洁”;“名”,译为“名声”。每点1分。②句采分点:“会众于庭”

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为“于庭会众”,译为“在庭内会见众人”;“引”,

译为“拉”;“责以不奉公”为状语后置句,应调整语序为“以不奉公责”,译为“以不

奉行公事而责备他”;“斩”,译为“杀”;“之”,代词,译为“他”。每点1分。③

句采分点:“上”,译为“皇上”;“是”,译为“这样的人”;“可以”,古今异义词

,译为“可以用来”;“活”,使动用法,译为“使……活”;"孰谓……哉?”应译出

疑问语气。每点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睁口:“吾君好检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

,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卜.之疾其

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生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

也!”

公日:“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

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开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厚,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诃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日:

“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参考译文:

景公把平阴和藁邑赐洽晏子。晏子推辞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人力已

经十分困乏了;(国君)又喜欢游乐玩赏器物,以及打扮宫中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

(国君)还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百姓的人力困乏,使他们的财富用尽,使

他们接近死亡,下面的百姓非常痛恨上面的官吏!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

景公说:“这样就算了。即使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希望富有和显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臣子的,先考虑国君,后考虑自身,先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

家,尊奉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不想富有和显贵呢!”

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

晏子回答说:“国君促进渔业、盐业的买卖,对关市盘查但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

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如果是犯死罪的人就判刑,如果是该判刑的人就处罚,如果

是该处罚的人就免去处罚,像这样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也是国君的利益。”

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

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之后,派人去问大国,大国的国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去

问小国,小国的国君说:“齐国不会欺凌我们了。”

3.掌握实词辞,治、度

(3)(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晏子辞曰辞:

②吾君好检宫室治:

③安国而度家度:

答案:①推辞②修筑③考虑(每题1分)

析:木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①结合语境,晏子“不接受”景公的赏赐

,这里的“辞”应理解为“推辞,拒绝"。②“治”与“宫室”连用,应为动词,“宫室

”是建筑,“治”在这里译为“修筑”。③结合语境,晏子的这段话是在说身为臣子,应

该以君王、国家为先,先考虑君王、国家,再考虑自己。“安国而度家”说的是“国家安

定了,再考虑自己的家庭”。“度”在这里应读作“du5”,译为“考虑”。

4.掌握虚词以、焉

(4)(2023新编,2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正确的释义。

①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以:词(把依照,按照)

②寡人无事写

焉:词(不译……的样子)

答案:①介把②语气不译(每题1分)

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①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

景公以平阴与藁邑禄晏子”,“禄”是动词,有“赏赐”之意,“以”在这里是介词,译

为“把”。②“寡人无事”句子结构完整,“焉”位于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