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方案TOC\o"1-2"\h\u3153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75081.1项目背景 319511.2项目目标 319443第二章: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总体架构 4217732.1架构设计原则 4226442.2平台功能模块 4203022.3技术选型与标准 54096第三章: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 594293.1云计算技术 5198483.2大数据技术 666663.3安全防护技术 611296第四章: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流程 7278364.1项目启动 7279694.1.1明确项目目标 7286294.1.2组建项目团队 7148754.1.3项目策划 725494.1.4制定项目计划 7246604.2项目实施 7219224.2.1技术研发 7281384.2.2系统集成 8225674.2.3系统测试 8279334.2.4培训与推广 8113674.3项目验收 8185544.3.1验收标准制定 8105274.3.2验收流程设计 8247124.3.3验收结果评价 81651第五章:电子政务平台数据治理 8265405.1数据采集与整合 8257945.1.1数据采集 8323055.1.2数据整合 8263705.2数据清洗与治理 960485.2.1数据清洗 9259255.2.2数据治理 9153065.3数据质量管理 982075.3.1数据质量管理原则 923555.3.2数据质量管理措施 1025504第六章:电子政务服务与应用推广 10193906.1政务服务流程优化 10170016.1.1流程梳理与重构 10209346.1.2流程标准化 1021116.1.3流程电子化 10151236.2应用场景设计 10215136.2.1政务服务大厅 1062106.2.2政务服务网上大厅 11296916.2.3移动政务应用 1198776.3用户培训与支持 11165476.3.1培训内容 1149526.3.2培训方式 11218346.3.3用户支持 1219249第七章:电子政务平台运行维护与管理 12144597.1运维团队建设 12156307.2运维流程与规范 12239867.3风险防范与应对 1330111第八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3290508.1信息安全策略 13244398.1.1安全架构设计 13111408.1.2安全管理制度 1454448.2隐私保护措施 14323858.2.1隐私政策 14242578.2.2隐私保护技术 14316868.2.3用户权限管理 14302948.3法律法规与合规 14125418.3.1法律法规遵循 14257188.3.2合规性评估 15144498.3.3内外部审计 1526433第九章:项目评估与效益分析 15145249.1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15204759.1.1项目实施进度指标 15140459.1.2项目质量指标 15197859.1.3项目经济效益指标 15302079.1.4项目社会效益指标 1541899.1.5项目创新能力指标 16149699.2效益分析方法 16277619.2.1成本效益分析 16127529.2.2社会效益分析 16192769.2.3间接效益分析 1640319.2.4动态效益分析 16262689.3持续改进与优化 16124379.3.1建立项目监测机制 16300569.3.2开展定期评估 16213519.3.3强化项目管理 16138119.3.4推进技术创新 16212229.3.5完善政策法规 16163169.3.6加强人才培养 1714811第十章:政策保障与推广策略 17986210.1政策制定与落实 171449210.1.1政策制定 173239210.1.2政策落实 172737210.2推广渠道与方式 17491810.2.1推广渠道 17669810.2.2推广方式 182797210.3跨区域协同与交流 181785910.3.1跨区域协同 182709010.3.2交流与合作 18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国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但是在当前行业中,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孤岛、系统重复建设、服务水平不均衡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治理水平,本项目应运而生。我国行业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要求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能。(2)社会需求迫切。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透明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3)技术条件成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行业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类政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政务服务效能。(2)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通过优化政务流程,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3)提升公众参与度。通过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4)保障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5)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通过技术手段,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6)提升治理能力。通过本项目实施,提高治理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二章: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总体架构2.1架构设计原则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总体架构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平台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保障国家安全和公民信息安全。(2)可靠性原则:保证平台的高可靠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提供连续、高效的服务。(3)易用性原则:平台界面简洁明了,操作便捷,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4)灵活性原则:平台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5)可扩展性原则:平台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升级。(6)标准化原则:遵循国家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保证平台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2.2平台功能模块电子政务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2)信息发布模块:提供政务信息发布、更新和审核功能,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在线办事模块:提供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查询和反馈功能,提高办事效率。(4)互动交流模块:实现政务咨询、投诉、建议等互动功能,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5)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收集平台运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6)系统管理模块:实现平台运行维护、监控、日志管理等功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3技术选型与标准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以下技术选型与标准:(1)前端技术:采用主流的前端开发框架,如Vue.js、React等,提高用户体验。(2)后端技术:选择具有高功能、高可靠性的后端开发框架,如SpringBoot、Django等。(3)数据库技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中间件技术:选择成熟的中间件产品,如Tomcat、Apache等,提高系统功能。(5)网络通信技术:采用HTTP/协议,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安全认证技术:采用OAuth2.0、JWT等认证机制,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7)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资源的弹性伸缩,降低运维成本。(8)大数据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9)国家标准:遵循《电子政务数据元》、《电子政务数据接口规范》等国家标准,保证平台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第三章: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3.1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云计算技术通过构建大规模的计算资源池,为行业提供高效、灵活、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服务。在电子政务平台中,云计算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通过云计算技术,行业可以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运维效率。(2)平台即服务(PaaS):云计算技术为行业提供了一站式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运维平台,降低了应用开发的复杂性和成本。(3)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技术使得行业可以按需获取各类软件应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软件投资风险。3.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具有重要价值。行业在日常运营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提高治理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平台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整合:通过大数据技术,行业可以实现对各类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整合,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基础。(2)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技术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行业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低成本存储和快速访问。(3)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技术具备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行业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支持。(4)可视化展示: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数据以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帮助行业更好地理解数据,发觉问题和趋势。3.3安全防护技术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过程中,信息安全。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技术,保证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下几种安全防护技术在电子政务平台中具有重要作用:(1)物理安全:通过设置安全区域、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手段,保证电子政务平台的物理安全。(2)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手段,保障电子政务平台的网络安全。(3)数据安全:通过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证电子政务平台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4)应用安全:针对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系统,采用安全编码、安全测试、漏洞修复等措施,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5)备份与恢复:定期对电子政务平台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系统运行。第四章: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流程4.1项目启动项目启动阶段是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流程的初始环节,其主要任务包括明确项目目标、组建项目团队、进行项目策划和制定项目计划。4.1.1明确项目目标在项目启动阶段,首先要明确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目标,包括项目背景、项目意义、预期成果等方面。项目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明确性,以便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指导。4.1.2组建项目团队根据项目目标,组建一个高效、专业的项目团队。项目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领域的技术、管理和协调能力,保证项目顺利推进。4.1.3项目策划项目策划包括项目范围、项目预算、项目进度等方面的规划。项目策划应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需求,保证项目在合理范围内完成。4.1.4制定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项目启动阶段的重要成果,包括项目进度安排、项目任务分解、项目风险管理等方面。项目计划应具备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4.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阶段是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流程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任务:4.2.1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是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开发、数据接口对接等方面。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4.2.2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将各个功能模块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平台。系统集成过程中,要注重各模块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交互的顺畅。4.2.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保证电子政务平台质量的关键环节。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通过系统测试,发觉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4.2.4培训与推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系统操作水平。同时加强电子政务平台的宣传推广,提高其在行业的应用率。4.3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是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3.1验收标准制定根据项目目标和相关规范,制定电子政务平台验收标准,包括功能完整性、功能指标、安全功能等方面。4.3.2验收流程设计设计项目验收流程,明确验收步骤、验收方法和验收责任主体。4.3.3验收结果评价对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实际运行检验,评价验收结果。如验收合格,则项目顺利结束;如验收不合格,则需要针对问题进行整改,直至验收合格。第五章:电子政务平台数据治理5.1数据采集与整合5.1.1数据采集电子政务平台的数据采集是数据治理的第一步。我国行业应遵循全面、准确、及时、安全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政务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部门内部数据、公共服务数据、互联网数据等。5.1.2数据整合数据整合是将采集到的政务数据进行梳理、分类、归一化处理,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行业应采用以下措施实现数据整合:(1)建立数据资源目录,明确数据类型、数据来源、数据更新频率等基本信息;(2)制定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规范数据接口、数据格式、数据传输等;(3)搭建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4)采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持。5.2数据清洗与治理5.2.1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对采集和整合后的政务数据进行质量检查、错误纠正、缺失值处理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行业应关注以下方面:(1)数据质量检查,发觉数据中的错误、异常和重复记录;(2)数据去重,删除重复记录,保证数据的唯一性;(3)数据补全,对缺失值进行合理填充,提高数据完整性;(4)数据标准化,统一数据格式和编码,便于数据分析和应用。5.2.2数据治理数据治理是对政务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行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数据治理策略,明确数据治理目标、范围和责任主体;(2)建立数据治理组织架构,设立数据治理部门,负责数据治理工作的实施;(3)制定数据治理制度,规范数据管理、使用和共享;(4)开展数据治理培训,提高部门人员的数据治理能力。5.3数据质量管理5.3.1数据质量管理原则数据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关注数据质量与业务需求的匹配度;(2)全面评估数据质量,包括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等方面;(3)持续优化数据质量,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4)保障数据安全,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5.3.2数据质量管理措施行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数据质量:(1)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对数据质量进行量化评估;(2)开展数据质量监测,定期检查数据质量,发觉并及时解决问题;(3)实施数据质量改进计划,针对数据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4)加强数据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部门人员的数据质量管理能力。第六章:电子政务服务与应用推广6.1政务服务流程优化6.1.1流程梳理与重构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首先需对现有的政务服务流程进行梳理与重构。具体措施如下:(1)对现有政务服务流程进行详细梳理,明确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和时限要求;(2)分析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如流程繁琐、重复办理等;(3)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对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简化办理环节,提高办理效率。6.1.2流程标准化为实现政务服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需对流程进行标准化。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统一的政务服务流程标准,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2)加强流程监控,保证政务服务流程的执行符合标准要求;(3)定期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流程。6.1.3流程电子化为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需将政务服务流程电子化。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申报、审批、反馈等功能;(2)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3)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证政务服务数据的安全。6.2应用场景设计6.2.1政务服务大厅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具体应用场景如下:(1)自助查询:提供政务服务事项查询、办理进度查询等功能;(2)在线申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申报,减少纸质材料提交;(3)审批反馈:及时反馈审批结果,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6.2.2政务服务网上大厅通过政务外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在线政务服务。具体应用场景如下:(1)在线办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减少往返政务大厅次数;(2)电子证照:提供电子证照服务,简化办理流程;(3)互动交流:提供在线咨询、投诉建议等功能,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6.2.3移动政务应用通过手机APP、小程序等移动应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具体应用场景如下:(1)掌上办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移动端办理,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2)消息推送:及时推送政务服务相关消息,提高用户粘性;(3)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政务服务。6.3用户培训与支持6.3.1培训内容为提高用户对电子政务服务的认知和应用能力,需开展以下培训内容:(1)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使用方法;(2)政务服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3)电子证照的使用和管理;(4)网络安全防护知识。6.3.2培训方式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1)线上培训:通过政务外网、手机APP等渠道提供在线培训课程;(2)线下培训:组织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3)一对一辅导:针对特定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辅导服务。6.3.3用户支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保证用户在使用电子政务服务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1)设立用户服务,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2)建立用户反馈渠道,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3)定期发布电子政务服务相关资讯,提高用户知晓度。第七章:电子政务平台运行维护与管理7.1运维团队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离不开专业的运维团队。应选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的员工,组成运维团队。团队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电子政务平台的技术架构、业务流程和数据结构;(2)具备较强的故障排查和解决能力;(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4)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运维团队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保证团队成员能够适应电子政务平台不断发展的需求。建立运维团队激励机制,提高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7.2运维流程与规范为保证电子政务平台的稳定运行,需制定完善的运维流程与规范。以下为运维流程与规范的主要内容:(1)运维计划:明确运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运维计划,保证运维工作的有序进行。(2)运维监控:对电子政务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流程,明确故障分类、处理时限和处理责任人,保证故障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4)系统升级与优化:定期对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升级和优化,提高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5)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电子政务平台的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遇到数据丢失或损坏情况,及时进行数据恢复。(6)运维文档管理:建立运维文档管理制度,保证运维过程中的各类文档齐全、规范。7.3风险防范与应对电子政务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1)技术风险:包括系统故障、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2)业务风险:包括业务流程不合理、数据不准确、用户体验不佳等。为应对这些风险,需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明确风险防控责任;(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系统抗攻击能力;(3)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4)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5)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处理能力;(6)积极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需求,优化用户体验。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第八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8.1信息安全策略8.1.1安全架构设计为保证行业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安全,我们采用了分层安全架构,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层面。具体策略如下:(1)物理安全:对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保证硬件设备的安全可靠。(2)网络安全: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手段,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非法访问和攻击。(3)主机安全:采用安全加固、安全补丁、防病毒等措施,提高主机系统的安全性。(4)应用安全: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审查,采用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5)数据安全:采用加密、备份、恢复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8.1.2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安全政策:明确信息安全的目标、范围、责任、措施等,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指导。(2)安全组织: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信息安全工作。(3)安全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意识。(4)安全审计:定期对信息安全制度、技术措施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保证信息安全政策的落实。8.2隐私保护措施8.2.1隐私政策制定明确的隐私政策,对用户隐私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共享等环节进行规范,保证用户隐私权益不受侵犯。8.2.2隐私保护技术采用以下隐私保护技术:(1)匿名化处理: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保证个人信息不暴露。(2)数据脱敏: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避免敏感信息泄露。(3)加密存储:对存储的个人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安全。(4)访问控制: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保证授权人员可以访问。8.2.3用户权限管理为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其授权范围内的数据,防止越权操作。8.3法律法规与合规8.3.1法律法规遵循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符合国家要求。8.3.2合规性评估定期对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进行合规性评估,保证平台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8.3.3内外部审计积极配合内外部审计机构,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进行审计,保证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第九章:项目评估与效益分析9.1项目评估指标体系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效果的重要工具。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项目评估指标体系:9.1.1项目实施进度指标项目启动至完成时间;项目关键节点完成情况;项目进度与计划相符程度。9.1.2项目质量指标系统功能完整性;系统功能稳定性;系统安全性;用户满意度。9.1.3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成本节约率;财政补贴依赖度。9.1.4项目社会效益指标政务透明度;政务服务效率;政务服务质量;民众满意度。9.1.5项目创新能力指标技术创新程度;业务模式创新程度;管理模式创新程度;政策法规创新程度。9.2效益分析方法效益分析是对项目投入与产出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以下为本项目效益分析的主要方法:9.2.1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对项目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进行对比,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9.2.2社会效益分析从政务透明度、政务服务效率、政务服务质量等方面,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9.2.3间接效益分析分析项目对相关产业、地区经济、人才就业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评价项目的间接效益。9.2.4动态效益分析考虑项目在建设、运营、维护等阶段的效益变化,评价项目的动态效益。9.3持续改进与优化为保证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持续改进与优化,以下措施应予以实施:9.3.1建立项目监测机制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效益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发觉问题及时调整。9.3.2开展定期评估定期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分析项目运行情况,为改进提供依据。9.3.3强化项目管理加强项目团队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证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
-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 2024年物联网项目技术开发合同3篇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设备抵押贷款协议案例
- 设计作品版权升级
- 语文味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 质量过硬供货可靠
- 购销合同与采购合同的区别与联系
- 贷款买房合同常见问题解答
- 按矿业权出让收益率形式征收矿业权出让收益的矿种目录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方案
- 领导干部任前谈话记录表
- 湿式电除尘器操作规程
- 氢氟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天翼云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练习试卷附答案(一)
- 桥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保税仓库管理制度(完整)规章制度
- 智慧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智能监测与预警策略
- 有效排痰护理ppt
- HEYTEA喜茶品牌产品介绍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