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御临河滨河路二期工程(K0+000-K1+460)第1页共19页御临河滨河路二期工程(K0+000-K1+460)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设计规范、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4)《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11)《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3)《城镇给水排水构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08-2010)(14)《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8-2016)(15)《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6)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年版)(17)《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渝建安发〔2019〕27号)(20)《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21)《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2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23)《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24)《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25)《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2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2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6)(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30)《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26081-2022)(3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GB/T225-2011)(32)《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5037-2018)(33)《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34)《市政排水管道附属设施标准图集》DJBT50-159(渝22TS02)1.2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与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本项目合同(2)《鱼复工业开发区排水专项研究》【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017.02】(3)业主提供项目周边区域最新用地规划图;(4)业主提供项目周边区域最新道路交通规划图;(5)业主委托1:500地形管线物探资料(2022.06);(6)《两江新区鱼嘴组团P、N分区P59-1、N11-1、N11-7、N12-1、N12-4、N12-5、N12-7地块(N12-5地块)施工图》(2023年02月)【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服份有限公司】(7)《一横线跨御临河大桥工程施工图》(2016.07)【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8)《两江新区复盛污水处理工程(厂外工程)》(2016.05)【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9)《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11】(10)本项目道路、桥梁、岩土等专业设计资料;(11)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12)业主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3)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2初设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说明5.6条,推荐18m段标准横断面图中,仍有生物滞留沟,与海绵城市设计内容不一致,应更正。回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18m宽度标准横断面中左侧人行道采用绿化带,详见初步设计说明5.6章节。(2)说明8.10.8.(1)条:“双篦雨水口泄流能力25L/s”有误,应更正;回复:根据专家意见复核修改,本次设计双篦雨水口泄流能力为70L/s,详见初步设计说明8.11.8章节。(3)现状截污干管保护相应图纸较完善,在设计说明中,建议也补充相应内容;回复:根据专家补充截污干管相关保护说明,详见“8.10现状截污干管保护”章节。3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工程严格按照重庆市地方标准及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未违反强制性条文。4工程地质条件(摘录自地勘报告)4.1地形地貌道路沿线属剥蚀丘陵地貌斜坡地形,总体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起点至K0+290段多为施工区,沿线地形较平缓,地形坡角2~20°。K0+290段至止点段道路沿御临河南岸岸坡展布,横向地形较陡,地形坡角一般15~36°,局部陡坎可达45~58°。本次勘察范围内勘探点最低高程约173m,最高高程约215m,相对高差约42m。4.2地质构造场地地质构造位于大盛场向斜东翼,场区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地质构造简单。在场地基岩露头处量测产状,岩层产状:294~315°∠48~62°,优势产状300°∠50°,岩石主要发育2组裂隙,呈X型,分述如下:裂隙①产状:5~30°∠60~82°,优势产状20°∠67°,裂隙张开宽约2mm,间距1.8~3.4m,延伸长1.5~3.0m,裂隙不发育,未充水,裂隙面较平直,无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裂隙②产状:90~120°∠36~50°,优势产状99°∠47°,裂隙多闭合,间距1.2~3.2m,延伸长2.0~4.2m,裂隙不发育,未充水,裂隙面平直,无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层面:根据钻探及调查成果,场地岩层层间充填粘土,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图2.2构造纲要图4.3地层岩性经钻探揭示及场区实地调查,场区范围内主要岩土层有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泥岩和砂岩,分述如下:2.3.1全新统(Q4)①素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砂泥岩碎石、粉质粘土等组成。碎石粒径20~200mm,含量约5%~26%,强风化状,棱角状;为平场机械堆填,来源于就近山体,填龄约3年。广泛分布于场地地表,钻探揭示厚度0.20(ZY94)~11.80m(ZY5)。②粉质粘土(Q4el+dl):灰褐、黄褐色,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含粉粒较重,母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泥岩。主要分布于原始斜坡坡面及填土之下,钻探揭示厚度0.30(ZY156)~4.30m(ZY133)。~~~~~~不~~~整~~~合~~~~~~2.3.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①泥岩:紫红色、暗紫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局部含砂质较重。为场地主要地层,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0.40(ZY34)~23.70m(ZY141)。②砂岩:灰白色、浅灰 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和暗色矿物及岩屑,钙质胶结,局部含泥质较重。为场地次要岩层,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0.50(ZY123)~23.60m(ZY57)。4.4风化带特征及基岩面起伏情况场地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局部基岩裸露,场地基岩顶界埋深为0.00(ZY27)~11.80m(ZY5)。基岩面总体与原地形基本一致,局部起伏较大。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勘察区为斜坡地形,基岩界面整体起伏变化较大,界面坡度角在15~32°,局部较陡可达40~58°,为剥蚀的基岩界面。1)基岩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呈碎块状、块状和短柱状。根据钻探成果,揭露厚度0.30(ZY128)~7.10(ZY157)。2)基岩中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长柱状、短柱状和柱状。根据钻探成果,揭露厚度5.20(ZY9)~23.60(ZY57)。4.5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勘察区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场地为斜坡地形,总体地形较陡,局部坡脚第四系土层厚度较大,地表水下渗可能在土层中富集地下水。第四系松散孔隙水主要分布储存在坡脚素填土、粉质粘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主要由西向东排向御临河。勘察区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整体赋水性差;素填土为透水层,粉质粘土层为相对隔水层,含水微弱,水量贫乏。场地土层无形成稳定水位条件,雨季在土层厚度较大地段可能形成上层滞水。2、基岩裂隙水该类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强风化带网状裂隙、构造裂隙中,富水性受强风化带厚度及构造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受降雨或上覆土层渗透补给,水位、水量变化幅度明显。勘察场地中等风化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为弱透水层,但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将钻孔循环水提干后24小时进行水位观测,大部分钻孔未见水位恢复,紧邻御临河的部分钻孔见有水位恢复,水位高程约172.60~173.69m,预计后期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0.5~2.2m。地下水与勘察期间河水位基本一致,表明地下水与御临河河水存在水力联系,表明临河区域地下水较丰富。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岩土层渗透系数:素填土取8.0m/d(经验值),粉质粘土取0.01m/d(经验值),泥岩取0.02m/d(经验值),砂岩取0.25m/d(经验值)。4.6水及土层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判定本次分别取钻孔ZY145内和御临河河水水样进行室内水质测试,测试成果统计于表2.6。表2.6水样分析成果汇总水样编号SO42-(mg/L)K++Na+(mg/L)Ca2+(mg/L)Mg2+(mg/L)Cl-(mg/L)HCO3-(mg/L)PH值侵蚀性CO2(mg/L)ZY14545.828.9056.928.4327.56136.647.317.42御临河水69.7710.5668.217.3824.04146.937.396.89根据调查,拟建场地内和周边未见污染的工厂、矿山或污染排放点等污染源,场内素填土为未污染土,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划分场地环境类型:沿线2#桥附近环境类型为属Ⅱ类,其余地段环境类型为Ⅲ类。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并结合当地经验直接判定,地下水、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4.7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地表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勘察范围内目前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沿线勘察范围内无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工程概况5.1工程基本情况本次设计御临河滨河路二期工程(K0+000-K1+460)全长1460m,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其中:①起点至1号桥(K0+000-K0+325)、1号桥终点至石河清上跨桥段(K0+485-K1+298.5)段,标准路幅宽度18m,双向2车道,长1138.5m;②石河清上跨桥至终点段(K1+433.5-K1+460),标准路幅宽度16m,双向2车道,长26.5m。③桥梁段(K0+325-K0+485、K1+298.5-K1+433.5)标准路福宽度14m。5.2设计内容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御临河滨河路二期工程道路范围内的排水管网施工图设计,包括沿线雨污水管道新建设计及现状雨污水管道的改造设计等。6排水系统概况6.1片区排水现状本项目起点与滨河路一期平交,滨河路一期雨水双侧布置自东向西排放,沿滨河路一期有现状d1200截污干管。一横线东延伸段为现状道路,与本项目立交,雨水自南向北排放,在本项目道路桩号约K0+300处,横穿本项目路基,雨水管管径d1400。御临河滨河路二期工程为新建道路,沿线无现状雨水系统,沿御临河有现状d1200~d1800截污干管。6.2片区排水规划雨水规划:根据《鱼复工业开发区排水专项研究》-07雨水管道系统总图,本项目雨水管道分段就近排入御临河。污水规划:根据《鱼复工业开发区排水专项研究》-08污水管道系统总图,本项目沿线规划有d2000截污干管及现状d1200~d1800截污干管。6.3排水设计概况本项目新建雨水管道沿道路单侧布置于东侧人行道下。K0+100~K0+250段,沿线收集雨水,在桩号约K0+220处排放至御临河;K0+480~K0+920段,沿线收集雨水,在桩号约K0+600处排放至御临河;K0+480~K1+300段,沿线收集雨水,在桩号约K0+290处排放至御临河;由于沿滨河路现状有d1800截污干管,规划有d2000截污干管(近期不实施),本次设计为各地块预留横向污水管,接至现状d1800截污干管。本次排水工程设计新建雨水管道长约1.3km,管道管径为d400~d1400;新建污水管道长约0.2km,管道管径为d400。7设计原则(1)符合规划原则。城市排水管道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2)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即排水设计流量按设计范围内城市建设完成,人员及企业全部入驻后最大流量考虑。(3)满足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道路排水设计不能单纯地从一条道路出发来考虑,从整个流域、排水分区和排水系统着手,根据其在排水系统中的位置来考虑排水设计,既要满足转输上游流量要求又要保证下游排水接口可靠。(4)满足技术经济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和设计标准的要求下,尽量利用或者改造现有的排水设施,将其整合发挥其工程效益。(5)满足现行政策的原则。认真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政策和规定,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产品。8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8.1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8.2基本设计参数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规定: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Vmax=10.0m/s塑料管:Vmax=8.0m/s(雨水排放);Vmax=6.0m/s(污水排放)钢筋混凝土管:Vmax=5.0m/s(雨水排放)最小设计流速Vmin=0.75m/s(雨水排放);Vmin=0.6m/s(污水排放)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350~4500.65500~9000.70≥10000.75·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8.3雨水系统设计参数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渝北区暴雨强度公式:(L/S·hm2)·设计暴雨重现期:道路排水系统P=5年,内涝重现期P=100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道路和下穿道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道路ψ=0.7·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m2)。·雨水管沟断面的计算(雨水管道按满流进行计算)其断面计算如下:Q=V×AV=(1/n)×R(2/3)×I0.5Q:雨水设计流量(m3/s); V:雨水设计流速(m/s);A:过水断面面积(m2);n:粗糙系数,对塑料管取n=0.010;钢筋砼管取n=0.014;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8.4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根据片区规划,本次设计污水管道服务范围内大部分为商业用地,另有部分教育用地、居住用地及绿地,无工业用地。本次设计人口密度参照类似片区暂按25000人/Km2考虑。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300L/Cap·d。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取90%的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作为污水量计算。另外,在污水量中计入10%的地下水渗入。分流制污水系统的旱季设计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在雨季设计流量下校核。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Kz×Qd+Kz’×Qm+Qu(L/S)式中:Qmax:旱季设计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d: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重庆市污水三级管网建设标准q计算;Qm:工业用地废水量(L/S),本次设计为零;Kz’:工业废水量变化系数;Qu:入渗地下水量,按平均日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之和的10%计;Qd=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d)。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1.61.59雨水系统设计9.1平面设计(1)雨水管道布置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K0+100~K0+240段在收集转输地块及上游道路雨水后在桩号约K0+220处就近排入御临河;K0+500~K0+920段在收集转输地块及上游道路雨水后在桩号约K0+600处就近排入御临河;K0+920~K1+300段在收集转输地块及上游道路雨水后在桩号约K1+290处就近排入御临河,K1+430~K1+460段就近接入道路截排水沟临时排放。(2)预留接口:本次设计根据估算地块雨水量在道路沿线预留雨水支管,并设置支管与道路周边地块雨水管道衔接。(3)将道路边坡的截水沟及边沟的雨水通过沉砂井接入道路雨水管道系统。(4)在下游雨水管道系统未形成前,需要采取临时排水出口措施,在填方段,排水出口伸出边坡,在挖方段,排水出口布置到地势低洼地方,并对出口进行防冲刷处理。9.2纵断面设计雨水管管道坡向与道路坡向基本一致,最小坡度0.003,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雨水管道流速在规范要求范围内。雨水管道起点覆土深度不小于2.0m。9.3水力计算控制管段水力计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实际过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且大于不淤流速。设计管段汇水面积设计流量管径设计坡度流速过流能力(hm2)(L/S)(m)(‰)(m/S)(L/S)Y-1~Y-72.2613.200.401607.18902.45Y-28~Y-222.5692.620.8052.421215.56Y-26~Y-221275.400.6052.00564.42Y-22~Y-253.5963.880.80103.421719.06Y-34~Y-390.9251.840.6041.79504.84Y-39~Y-421.6443.810.8042.161087.23Y-42~Y-4414.23777.571.00225.894623.04Y-44~Y-4614.93911.541.00225.894623.04经计算,本次设计雨水管道均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9.4内涝防治设计(1)雨水管道内涝校核在道路桩号K0+240处存在一道路凹点,本次设计对该处按最低点积水15cm情况进行计算。使用推理公式法进行内涝重现期复核:水力坡度:i=(H1-H0-h)/L式中H1—为地面易涝点水位,m;H0—排口水位,m;h—沿线水损,m;流速:V=(1/n)R2/3i0.5式中n—管道粗糙系数;R—水力半径m;压力流情况下过流能力:Q=VA。内涝校核计算表管段汇流面积重现期(年)径流系数放大水力坡度流速v设计流量Qs压力流情况过流能力Q(m3/s)(hm2)‰(m/s)(m3/s)Y-9~Y-50.07351001275.2090.0521.18判断标准:Q大于Qs,则理论计算不存在内涝风险。经水力计算校核,雨水管道满足100年内涝防治重现期要求。(2)雨水口内涝校核计算根据本次设计大样图,单箅雨水口泄水能力为35L/s,本次对内涝情况下,最低处布置有双篦雨水口,采用双篦雨水口过留能力进行校核。本次计算,雨水口服务范围为道路单侧车行道37m长为范围。计算汇水面积为0.04hm2。内涝标准下雨水口水力计算表汇流面积
(hm2)重现期(年)径流系数放大设计流量QT
(L/s)雨水口过流
能力Q0(L/s)0.04100128.4270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钢筋混凝土管,i=1%,过流能力为89L/s。经校核,最低点处雨水口及其连接管满足内涝标准下的排放要求。10污水系统设计10.1平面设计(1)本项目位于御临河边,沿御临河有现状d1800截污干管,本次设计为地块预留横向污水接口,沿线不设计污水管线。(2)预留接口:本设计根据地块估算流量在道路沿线预留d400污水支管,并设置支管与道路周边地块污水管道衔接。10.2纵断面设计污水管管道坡向与道路纵坡基本一致,最小坡度0.004,最大坡度0.05,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6m/s,污水管起点覆土深度不小于2.5m。10.3水力计算(1)旱季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按最不利管段进行计算校核计算)设计管段总服务面积变化系设计流量Q管径D坡度i充满度流速vF(公顷)数KZ(L/s)(m)(‰)h/D(m/s)W1W32.502.705.90.415.00.151.36W5W40.802.705.60.4115.00.102.93W6W70.502.701.20.482.00.102.47W8W91.002.702.30.4157.00.103.42W10W110.802.701.90.440.00.132.04W12W1325.002.2849.50.4102.00.204.23W14W150.702.701.60.491.00.102.61经水力计算,本次设计污水管道在旱季时能满足所服务区域污水排放需求。(2)雨季污水管道过流能力校核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4.1.12要求,雨季设计流量可以是旱季流量的3-8倍,本次校核取3倍旱季流量进行校核。控制管段水力计算校核如下表所示,雨季污水管道可按满流进行校核。设计管段校核流量Q管径D坡度i充满度流速v(L/s)(m)(‰)h/D(m/s)W1W3170.4150.21.6W5W416.90.41150.12.9W6W73.50.4820.12.5W8W970.41570.13.4W10W115.60.4400.132W12W13131.60.41020.35.3W14W154.90.4910.12.6根据上表可知,雨季时污水管道过流能力均满足设计流量要求。11现状管网改造及保护11.1现状排水管线改造及保护①本次设计道路在起点与现状滨河和顺接,部分车行道改造为人行道、道路边线发生调整,铺装进行改造,本次设计考虑将现状排水检查井进行调平与道路成型面齐平,检查井调平高度小于h<0.6m,采用更换井筒进行调平,井筒做法参考图集渝22TS02页2-100,检查井调平高度>0.6m时,检查井拆除还建;道路边线调整位置的雨水口废除,在最终的道路车行道边线新建雨水口及雨水连接管,就近接至雨水检查井内。②在道路桩号约K0+307处有一现状d1400雨水管道横穿道路路基现状材质为PVC塑料管,现状埋深约7m,该处道路为填方,填方高度为10m,管道覆土加深,且靠外侧设置桩板挡墙,考虑到管道后期运行的安全性,本次设计考虑对其进行改造,采用涂塑钢管。③现状截污干管情况:现状沿线有d1200~d1800截污干管,在道路桩号约K0+480~桩号K1+300段位于本次设计道路路基范围内,沿线设有污水检查井。经前期研究,提出两种方案:方案一:对现状截污干管进行原位保护;方案二:对现状截污干管实施迁改。通过对详细方案比选,方案二由于开挖面较大、上下游标高限制、新建管线路径限制、工程造价等因素;同时,结合现状d1800截污干管为重要基础设施,现运行污水量较大等情况。通过与建设单位、审查专家等多方沟通后,最终采纳方案一新建框架结构对其进行原位保护,同时保护方案设计需取得产权部门及审查专家认可,施工阶段需严格把控施工安全。根据截污干管设计资料,道路桩号K0+478-K0+564范围内的截污干管为顶管段,但根据地勘资料,此段管道基础为土层,且位于路基填方段,因此对此段采取保护措施;K0+720-K1+299范围内的截污干管为直埋段,截污干管位于道路填方路基范围内,因此对此段采取保护措施。其余位于道路路基范围外的截污干管不需要保护。本次新建1#桥与截污干管交叉处,施工时序应为:施工平场至承台顶标高→施作钢管桩支护→下桥台桩基钢护筒→桩基成孔并浇筑→开挖管网上部土体→施作管网外侧混凝土包封→拆除桩板墙及钢护筒并施作桥梁承台→施作门型框架结构并回填管网。确保桥梁实施时,对截污干管运行及安全无扰动。本次填方路基区域下方截污干管保护结构施工时,施工时序应为:先实施道路路基外侧挡墙结构→开挖管网上部土体→施作管网外侧混凝土包封→施作门型框架结构并回填管网→回填路基。开挖管网上部土体,应采用人机混合开挖,在截污干管1.5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严格按照土层1:1.5,岩层1:0.75进行放坡。开挖至管道基础时,应根据《截污干管保护构筑物大样图》(S-15)所示对管道现有基础进行放坡,对管道实施C30混凝土包封20cm后再实施保护结构及回填。本次新建2#桥与截污干管交叉处,桥梁桩基施工时应清除表层土后或支护钢护筒,再进行桩基钻孔,避免因钻孔施工对管道周边土层产生影响导致管道失稳。位于填方路基范围内的污水检查井进行提升改造,具体需提升检查井点位详见《排水管线平面分图》,检查井提升做法相关做法详见《检查井提升大样图》。④在道路桩号约K0+490处有两根DN800临时排水管道,该处位于填方路基段,且西侧地块将进行场平,本次设计考虑废除该处两根排水管道。11.2其他综合管线迁改及保护①本次设计道路在起点与现状滨河和顺接,部分车行道改造为人行道、道路边线发生调整,铺装进行改造,高程有细微调整。现状DN80给水管覆土约0.2m,埋深较小,考虑进行迁改;②在本次设计道路桩号约K0+307附近有现状DN100电力管线,在该处涉及DN1400雨水管道的拆除还建,该电力管线位于基坑开挖范围以内,本次设计考虑拆除还建。③在本次设计道路桩号约K0+100~K0+160附近有DN90PE给水管道位于道路路基范围以内,本次设计考虑对其迁改。④在本次设计道路桩号约K0+515~K1+460路基范围内沿线有DN110PE给水管道,推测为施工期间临时供水,本次设计考虑对其迁改。上述管线除雨污水管道改造外,其余综合管网的改造实施时需由提前征求相关产权单位意见,最终实施方案以产权单位意见为准。12管材、基础、接口及附属构筑物12.1管材及断面形式(1)按照《鱼复路网外观参数要求》,本工程中排水管材采用以下管材,具体管道材质及型号如下:管径400mm≤d≤1500mm,排水管材采用新型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管道埋深小于等于6m,环刚度SN=8000N/㎡。管道埋深6~8m,环刚度SN=12500N/㎡。管道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GB/T225-2011)中的相关规定及要求。穿越挡墙段管材采用涂塑钢管,管道基管采用螺旋缝焊接钢管,用于涂塑的钢管、弯头等材质、规格、尺寸和防腐层执行《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5037-2018及《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标准,挡墙结构预留孔洞与涂塑钢管之间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充;(2)雨水口连接管和综合管线预埋过街管道采用国标Ⅱ级钢筋混凝土管。(3)斜管跌落段采用成品防腐球墨铸铁管,执行标准GB/T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4)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5)非金属管道竖向变形小于0.05Do。耐久性:使用年限不小于50年。冲击性能(TIR)/%:≤10。12.2接口新型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采用承插式电熔连接;国标II级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涂塑钢管采用焊接接口,焊缝处做加强防腐;球墨铸铁管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12.3基础(1)新型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涂塑钢管采用砂垫层基础。(2)车行道下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混凝土满包加固处理。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和地质条件确定,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12.4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检查井统一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球墨铸铁井盖应采用“五防”井盖(防沉降、防盗、防噪音、防坠落、防位移)。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C250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井座采用方形,井盖采用圆形。井盖盖座内空应与检查井井筒尺寸一致(700mm)。①市政道路上井盖应刻有“两江市政”及“雨、污”字样,井盖样式详检查井盖大样图;②截污干管新建提升井采用球墨铸铁“五防”井盖,且应将现状井井盖更换为成品压力井盖。③人行道上井盖外观应与人行道铺装相一致,均采用不锈钢下沉式隐形井盖。(3)根据最新规范要求,检查井需设置防坠落设施。具体做法详检查井防坠网大样图。防坠网挂钩需采用不锈钢结构、防坠网各性能参数应严格按照大样图要求执行。(4)本工程中,埋深小于6m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详地标图集渝22TS02。检查井采用混凝土现浇,详重庆市地方标准图集《市政排水管道附属设施标准图集》DJBT50-159(渝22TS02)管径d400~d500,参考渝22TS02第2-22页~2-30页;管径d600~d800,参考渝22TS02第2-31页~2-39页;管径d900~d1200,参考渝22TS02第2-40页~2-48页;管径d1300~d1500,参考渝22TS02第2-49页~2-57页;管道埋深大于6m采用深型检查井,参考渝22TS02第2-85~2-88页;检查井井筒采用矩形井筒,参考渝22TS02第2-100页;检查井井口盖板,参考渝22TS02第2-102页;其他细部做法详见图集渝22TS02相关构造图纸。(5)井盖应有标识。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与路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不低于地面。人行道上井盖外观应与人行道铺装相一致,均采用不锈钢下沉式隐形井盖。在车行道下井盖基座与井体分离,车行道采用相应承压结构的球墨铸铁五防井盖。12.5沉砂井部分道路截、排水沟雨水需接入道路雨水系统,为防止泥沙阻塞管道,需要设置沉砂井。沉砂井在实施时应调整至该段水沟最低点。雨季时应及时清通沉砂井格栅,防止堵塞。做法详见渝22TS02第5-20~5-22页;12.6斜管跌落对于管道坡度过大时设置斜管跌落,管道材质采用金属管道,下游设置消能井,斜管跌落做法详见渝22TS02第3-25页,消能井做法详见渝22TS02第3-26~3-28页。消能井设置通气管道,做法详见渝22TS02第8-11页。12.7排出口雨水管道在排出口位置设置八字式管道出水口,材质采用混凝土,做法详见渝22TS02第6-03~6-04页。12.8雨水口(1)本工程采用混凝土现浇双箅雨水口,雨水箅为铸铁材料成品。本次设计按双箅雨水口泄流能力70L/s原则进行计算、布设雨水口,双箅雨水口做法参考渝22TS02第5-05页,雨水篦子形式采用窄型。(2)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3)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道路坡度特别平缓、道路陡坡变缓坡处、立交及道路变坡凹点处需要加密设置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12.9结构采用材料要求本工程所有现浇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钢材采用普通热轧钢筋(HPB300和HRB400);石料采用微风化的砂岩,强度等级不下于Mu30。13综合管网过街预埋管本次设计考虑到通信和燃气管线的埋设有可能滞后于道路实施,不与其同步完成,因此本次设计管线过街预埋采用钢筋混凝土Ⅱ级圆管的结构形式(覆土不小于1m),用于将来各种市政管网穿线,避免将来破路。平面布置结合道路和排水管线进行合理埋设,详见平面图内容,断面及做法详见《综合管线过街套管大样图》。综合管线预留过街管位置应充分征求建设单位及周边地块意见后,平面图仅为示意,具体位置应以建设单位及地块意见为准。14沟槽开挖及回填14.1管渠沟槽开挖(1)管沟槽开挖放坡坡比根据所开挖的地质岩层情况和地勘报告确定,同时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3条的要求。排水管沟沟槽开挖要求及开挖时工作面宽度详见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图。(2)开挖时如发现不良地质,则需根据有关施工规范对沟槽作支撑处理,防止垮塌事故,同时应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3)沟槽开挖应控制超挖。对于填方地段,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4)实施对截污干管保护措施时,在距截污干管顶部1.5m范围内,采取人工开挖,实施门型框架结构时,应按保护大样图所示距管道弧形砂基础0.7m左右放坡开挖,对管道实施混凝土包封后,再进行保护结构浇筑。14.2地基处理(1)排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路基范围内,地基处理按道路路基处理执行。(2)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14.3沟槽回填(1)沟槽回填时,需对称回填并分层压实。管两侧及管顶以上1m范围内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0.3m。回填必须在管及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后才可进行。(2)槽底至管顶以上1m范围内,回填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应采用细粒土回填。(3)排水管道沟槽回填时,柔性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详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大样图;混凝土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6条相关规定执行。排水管道沟槽回填的填料、回填方法及其他要求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5条相关规定执行。(4)闭水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进行污水管道的回填。(5)检查井周围的回填要求:a现浇砼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回填。b井室及井筒周围的回填应与管沟槽回填同时进行。c井室及井筒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采用小型机械人工夯实,且不得漏夯。(6)未尽事项按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执行。15管道抗震设计根据地勘报告,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ag=0.05g),需满足《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及《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相关要求。
(1)设防烈度6度、7度,符合7度抗震构造要求的埋地雨、污水管道结构可不进行抗震验算;(2)对管道和构筑物结构的抗震验算,设防烈度为6度或本规范有关各章节规定不验算,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3)同时管道抗震设计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管道接口根据管道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均采取柔性接口;2)混合结构的矩形管道及沉砂井基础应采用整体底板,底板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直埋承插式圆形管道应在下列部位设置柔性接头及变形缝;①地基土质突变处;②穿越重要交通干线两段;③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弯头等附件与直线管段连接处。(4)管道穿过建(构)筑物的墙体或基础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在穿管的墙体或基础上应设置套管,穿管与套管间的缝隙内应填充柔性材料。当穿越的管道与墙体或基础为嵌固时,应在穿越的管道上就近设置柔性连接。16截污干管保护相关事宜(1)施工阶段管道保护事宜本次项目范围内截污干管主要管径为d1800,为片区主要污水排放通道,管线等级较高,且位于御临河畔,施工时应严格安全施工,确保管线安全运行。1)施工前应充分熟悉管道保护设计资料,结合设计资料、管线物探资料踏勘现场,核对管线及检查井位置。2)根据所收集截污干管施工图,与最新地下管线物探资料复核,截污干管平面位置有一定误差,本次设计截污干管保护方案根据最新地下管线物探资料进行设计。施工单位在实施保护方案前应复核现状截污干管空间位置,复核实际截污干管与本项目新建建构筑物之间的关系,若实际截污干管位置与本项目新建建构筑物冲突或者其他情况,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情况,会同参建各方现场处理。3)在施工过程中,禁止用重物压在管道上方或对管道进行冲击,管道1.5m范围内严格采用人工开挖。施工期间在截污干管沿线设立警示标牌,降低相关机械对截污干管基础的影响。4)桥梁施工、路基挡墙施工、路基回填等对截污干管可能产生影响的工程,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管道保护方案、应急预案,报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并报备后才能进行工程实施。5)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现场监管,严禁暴力施工。同时严格监测管线周边土体沉降和变形情况,按质按量实施保护措施,遇到异常情况采取应急预案或安全技术措施。严格监控截污干管的运行情况及渗漏情况,若因施工期间导致管道泄漏,应迅速向建设单位反馈、采取应急预案措施,会同参建各方现场处理。(2)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施工,停止挖掘工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污染。立即向建设单位反馈,会同参建各方及时前往现场紧急应对。2)确认泄漏点后,利用沙包、防渗膜包裹等方式临时封堵泄漏点,减少污水流出量;若无法完全临时封堵泄漏点,对渗漏污水可能流经的路径迅速布设防渗膜,使用围堰或临时坝体阻止污水外流。3)进入现场人员需佩戴好口罩、防毒面罩等防护措施,及时清理现场,去除污水、被污染土壤等,同时对渗漏区域进行消毒处理。4)根据管道泄露情况,结合各方现场商议结果,对管道采取修复/更换等措施,对污染区域进行无害化处理。5)施工前加强安全施工宣讲、提前预备相应的抢修及应急物资,包括吸附剂、防渗膜、防护服、防毒面具等。(3)后期维护建议1)本次提升井新建于现状井外侧,部分提升井较深,人员检修时,应先打开井盖充分通风透气,使用气体检测仪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检测和分析,确认有毒气体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后,再人员进入检修。2)对管道检修维护时,应保证不低于两位检修人员,且至少保证一位检修人员于地面随时观察井下检修人员状况,以便发生安全事故。3)管道维护及清淤时,应根据检查井建成情况,合理选择清淤方式。17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复核上、下游市政排水管道(沟)接入处标高,避免水接不进来和排不出去的事故发生,如测量结果与本次设计标高相冲突,及时与设计方联系,以作出调整,只有待设计方调整完后方能施工。同时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先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排查,确定现状管线位置高程,及时告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得到明确处置方案后方可施工。(2)工程正式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一次图纸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请认真仔细读图,若本设计图中有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之处或错漏之处,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作出调整后方能施工。(3)如果工程现场与设计基础资料有较大出入或者有障碍物影响施工,需要变更设计的,由施工方提出,监理同意,业主发送设计变更函件给设计单位,设计方调整变更完后,施工方根据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施工。(4)检查井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确认。(5)过街预留管管端用砖封堵,并作好隐蔽记录,以利于支路的管道接入。过街预埋共用管沟处也应作好隐蔽记录,便于远期的穿管和接线。(6)沟槽开挖时应注意施工安全,开挖放坡坡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勘报告求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防止跨塌伤人事故发生。同时开挖中必须严格注意开挖边线与周边现状建构筑物的关系,沟槽开挖不得影响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7)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必须浇筑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在所有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上的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及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由水专业的施工人员配合工作,并签署后方可浇筑,以免错漏和移位,严禁事后打孔凿洞。(8)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施工单位上报监理,会同业主、质检、设计协商处理,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否则设计单位一概不认,对施工问题的处理,应以书面签署盖章为准。(9)塑胶管道须进行管道密闭性、管道变形及沟槽回填土密实度检验,管道初始变形需要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10)施工前必须做好防洪工作和施工组织计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组织施工。并组织材料进场,堆放,搞好临时排水。施工组织计划须经项目监理研究批准后才可允许进场施工。(11)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管道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12)施工中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资料必须满足业主要求及国家规定。(13)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根据《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污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应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雨水管道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9.3.6条执行。(14)施工单位应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文)中的相关要求完善相关验收程序,确保施工质量等相关要求。(15)根据“渝府办【2019】4号文件"和“渝建【2019】434号文件”的要求,本项目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替代用量应不少于30%。(16)在涉及密闭空间作业时,必须按照《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等相关规范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做好安全防护、应急救援等措施。要健全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现场安全管理以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全面落实风险辨识评估、现场监护等工作措施,制定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确保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落到实处,加强培训宣传,增强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的工序,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7)施工之前熟知现状一级截污干管图纸,通过实地踏勘和人工探坑等方式确定污水管道准确位置后;同时,制定截污干管泄露的应急预案,预备应急物资后,取得业主及产权单位许可后方可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截污干管渗漏情况的检测及安全施工管理。(18)其余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18建设质量管理要求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施工单位需在排水管网覆土隐蔽前进行测绘,形成准确、完整的管线工程测绘数据和测绘图。建议建设单位采用随机方式进行覆土前抽检;在排水管网工程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19验收排水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产品进人施工现场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强化排水管网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对排水管网工程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或竣工验收,并按照《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要求,在排水管网覆土隐蔽前进行测绘,形成准确、完整的管线工程测绘数据和测绘图。城市建成区内未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新建建筑小区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排水管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当包含管道内窥检测报告(含影像资料)、竣工测量成果资料等相关工程资料。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配套的排水管网工程还应提供排水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排水许可证/对因工程建设改迁排水设施的相关审核意见。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本施工设计图及《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及验收。20管理维护建议(1)本工程建成后严禁雨污水管道混接。(2)排水管道应设置相应机构管理,定期检查、疏浚、维护。(3)金属排水管道应定期检查,做补充防腐处理。21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基坑排水工作,配备抽水设备,合理设置潜水泵的台数,施工期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或减少水泵的台数,确保基坑内的积水可及时排出。22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本项目涉及的危大工程包括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支护工程、起重吊装、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本工程涉及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如下: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意见序号危大工程名称重点部位及环节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和土方开挖普通工作井,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1、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2、基坑(槽)采用稳定临时坡率放坡开挖,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可调整临时坡率,必要时可施作临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3、基坑(槽)采用跳槽开挖,开挖槽段不宜大于15-20m。4、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组织验槽,验收通过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及施作上部结构,及时回填压实基坑其余部位。5、基坑(槽)应避开雨天施工,并做好截排水设施基坑(槽)底部不得有水体长期浸泡。6、做好基坑(槽)应急预案,基槽内应设置逃生设施,-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撒离。超过一定规模工作井,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7、基坑(槽)周边不得堆土、不得有重型车辆通行。2起重吊装普通重量大于10kn(1吨)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3拆除工程普通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1、施工前应探明沿线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等,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保证通讯、电力、上水、排水、燃气等其它管线的安全运营。2、拆除前要对涉及的水、电、气等专业管线及构筑物的产权单位协调,请管线单位配合对影响的管线封堵切断工作,参加工程的施工人员认真接受对拆除区域内的技术交底。3、对地下管线、地上的电力、通讯线路确认、并划线标记。切断电力、通讯线路的电源和信号,对不能切断的电源和通讯线路,做好醒目标记,选取施工点时绕开线路,并派专人看护。4、拆除前对施工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负债偿还合同样本
- 货物储存安全承诺书
- 购销合同模板在线
- 赛车手竞赛辅导协议
- 资源物料采购协议
- 辣椒购进协议书
- 进口葡萄酒购销协议
- 迟到问题个人说明书
- 逃学保证书共篇秘籍分享
- 酒店用品采购合同终止条件
- 手术医师技术档案年度考核表
- 人美版六年级书法上册《上下结构 》教学设计
- DB37T 5261-2023 装配式混凝土楼梯应用技术标准
-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 初中早读评比方案
-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原版有声课件
- DBJ04-T 331-2016 玻璃幕墙安全性能鉴定技术标准
- 过度充电对电动车锂电池的热失控影响
-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2400字】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黄河基础知识》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
-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爱护身体养护精神》教案及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