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秩序的失衡与重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均势打破: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英国的霸权时代大致上始于拿破仑战争结束的1815年……依靠率先发动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所形成的强大经济基础和海军力量,打造出了英国霸权下的欧洲和平局面和帝国稳定扩张势头……通过欧洲均势、殖民扩张和海军优势三个方面,英帝国的霸权在19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英美霸权转移的历史考察》一、均势打破: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普法战争之仇,阿尔萨斯—洛林领土之争德国法国1871年德国统一一、均势打破: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改变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转而奉行在世界范围内攫取殖民地和建立强大海军的"世界政策",以其咄咄逼人的扩张行动显示自己的实力,向英法的海外利益挑战,企图建立德国的世界霸权,结果造成各国对德国的恐惧。——王立新《踌躇的霸权》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德国英国“修昔底德陷阱”英德竞相制造大型战列舰一、均势打破: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一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巴尔干火药桶”——民族矛盾沙俄奥匈帝国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高涨,塞尔维亚人倡导“大塞尔维亚主义”,希望将塞尔维亚血统的各民族统一起来。沙皇俄国也企图进入这一地区,在“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下支持“大塞尔维亚主义”。奥匈帝国对此极为仇视。——王斯德《世界通史》一、均势打破: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德奥英俄法两大敌对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一、均势打破: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国家1890年1914年德国2.8811.08奥匈帝国1.283.66意大利1.482.82英国3.147.68法国3.745.74俄国2.98.82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单位:千万英镑)一战前德国制定施里芬计划一、均势打破: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各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都坚信本国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战争则是执行文化传播的“天意”和“使命”。法国人指责德国文化“粗鲁野蛮”,德国人污蔑法国文化“腐朽堕落”。

“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岳麓版《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极端民族主义盛行7月5日德皇开出“空白支票”,全力支持奥匈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沙皇签署俄国全面动员令。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3日,对法宣战。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二、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西线东线南线二、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双方诸民族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全球通史》第一阶段:1914年标志:9月,马恩河战役,德军战败,“速决战”破产,战争走向持久。

地面坑坑洼洼,狼藉一片,到处是呻吟的伤兵,脚下随时会踩到发臭膨胀的尸体,四处散落着武器的碎片、踩扁的头盔和形形色色的装备……他们没法吃东西,因为到处是尸体和蛆虫。他们只喝水,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之中,仅存的勇气只够维持他们活下去。——《一界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二、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形式:阵地战、堑壕战二、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思考: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

有天晚上一个士兵脱得精光在树林里跑来跑去,也不管炮弹乱飞。他是忽然之间变成这样的,而且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一界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战争仍处于胶着状态,但战略主动权开始转向协约国

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此役双方伤亡总数达70多万,因而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此役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50个师,双方伤亡人数达到130多万,因而被称为“索姆河地狱”。二、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年二、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两国海军舰队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展开了一场对决。“囚犯痛打了狱卒,但是依然被囚”无限制潜艇战:德国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第三阶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与德奥议和,退出战争二、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8月14日,中国对德奥宣战影响:极大增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第次世界规模的大战,历时年之久,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个,133造成人死亡,人受伤,1000万2000万战火影响的人口达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5亿2/3直接经济损失达美元。2700亿——以上数据均源自纪录片《世界通史100集》解说词4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

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二、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四阶段: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思考: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持久而残酷?绵延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难以突破对方防线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一战的持久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近代民族国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十四点和平纲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民族自决,建立国际联盟,取得世界领导地位(霸权地位)削弱德国,剥夺殖民地,让其支付战争赔款,维持“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赔款,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收回日本占据的山东,废除“二十一条”,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特点:各有目的,矛盾尖锐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三、均势重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1919年1月,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北非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三、均势重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性质:国际联盟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局限: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成为英法维护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三、均势重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盟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以抵御外来侵犯的义务”,一旦侵略行为被确认,国联成员国就要对侵略者实行集体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制裁。——王斯德《世界通史》原则:集体安全,全体一致。(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九国公约》三、均势重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限制美、英、日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日本保留诸多特权美国倡导的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成为列强共识。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拆散英日同盟

宰割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奴役弱小民族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敌视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三、均势重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德国复仇主义者高呼“打倒《凡尔赛条约》”的口号思考:《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煦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为什么?新秩序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1、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2、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3、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4、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三、均势重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的影响课堂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原因:主要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