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一轮通史复习导言构建清晰的时空线索时空知识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迁移应用迁移理解关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研究答题模式,规范表达规范目

标一轮复习纲要和选必融会贯通整合如何挖掘新教材明确逻辑批判阅读就地取材历史逻辑概括特点

归纳结论导言途径1——充分挖掘、利用教材教材逻辑课

教材的框架结构按时序把教材

列哪些是观点

哪些是史实观点是否鲜明

论据是否充分

逻辑是否清晰补充论证把教材变学材

把教材变考材课前——基础知识课后——刻意练习知识点和题型针对性练习错题整理反思课中——重点问题探究主题引领、材料分析、迁移应用课后——自主建构思维导图导言途径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切忌自以为知,细节决定成败!一轮复习课≈半新课

中国古代史的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重点叙述古代中国各民族如何凝聚成一个整体,中原王朝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力管辖。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和繁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

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象的起源》

现在国际上的判断标准是,一个文化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是否具有一套礼仪系统和统治管理

的制度。在这点上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申遗成功的良渚古城遗址,因何而特别?》,《新京报》2019年7月7日。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一.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知识梳理✎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1.结合所学和图片所示概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状态和遗址分布特点?2.结合所学和图片所示概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状态(进步之处?)和典型遗址代表?3.图示体现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历史趋势:多元一体中原核心距今年代时期代表遗址生产工具生产活动社会生活170—1万年旧石器时代1万-5000年新石器时代早、中期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2)阅读课本P3、P4,完成下表:元谋人北京人打制石器渔猎采集群居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磨制石器种植粟稻饲养家畜彩绘陶器养蚕缫丝生活稳定,母系氏族公社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磨制石器黑陶玉器、祭坛、神庙父系氏族公社生产力社会组织文化遗存母系社会未出现贫富分化父系社会出现阶级分化旧晚期—新早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源: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父系氏族社会不平等——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出现权贵部落战争——国家产生母系氏族社会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姜寨特点:以血缘为纽带聚居、尚未贫富分化、母系社会(P3)✎良渚古城遗址出土部分玉器(含复原嵌玉漆器)大量的精美玉器和稻米遗迹说明了什么问题?✎良渚莫角山遗址浮选出的碳化稻米生产力发展,农业发展,社会分工。为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区分等级的良渚墓地,丧葬制度与随葬品私有制

阶级分化反山墓地出土的玉琮玉钺以及其上的神人兽面纹公共权力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氏族贵族下层平民早期贵族早期奴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列宁中国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阶段特征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1.政治上: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分化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2.经济上: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出现,旧石器晚期生产力低下,以刀耕火种为耕作方式,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晚期,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产生。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新石器时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何谓早期国家——中西对比夏商周早期国家的特点世袭制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

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

与职官。仍是聚族而居。对夏

部族直接统治;其他地

方间接统治。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夏公元前776年商西周商王是最高统治者,有

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

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

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

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

和部族。”周王是“天下共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重点探究:商周的政治制度通过比较夏商周时期国家治理的异同,概括早期国家的特点1.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2.殷商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殷本纪》垄断神权强化王权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1、内外服制下的商王朝(1)时间: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2)建立者:汤(3)文化:(信史地位确立)a.甲骨文(占卜记录,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证实了文献中的部分记载。)b.青铜器(4)统治方式:a.国家机构更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b.政治制度:内外服制(课本P6四条)商朝的政治制度材料1:据《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

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人为祭祀鬼

神、祖先、天、帝而肆无忌惮、毫不吝惜

地杀牲甚至杀人进行祭祀或殉葬。且商代

的刑罚名目繁多,极其残酷。如捆绑、断

足、割鼻、砍头、活埋、水溺、火焚等商:残民事天周:敬天保民原因:周朝吸取商朝灭亡教训,顺应民心。问题探究材料2:周代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思想。——据《诗经》和《尚书》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周朝统治理念与商朝的不同,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残民事天敬天保民突出对统治阶级德性的要求西

制“封邦建国”,古文中“封建”的原始含义。镇守疆土;拱卫王室;巩固统治。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对当时:打破了夏商时期国家政权是松散联盟的局面;政治: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周人的版图;经济: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文化: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对后世:作为一种地方管理体制,在后世几度被采用,影响深远。(1)尚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2)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血缘关系淡薄后难以有效维持关系;因此东周、汉初、西晋、明初等,皆因实行分封制而导致混乱,汉以后的分封大多“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概念:2.目的:3.对象:4.影响:5.局限性:分封制的考察角度1:西周分封与内外服制的不同1、殷商王朝对于相对偏远的方国和部族,只要他们臣服,就允许其自治管理;而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变化体现了()A.周王对地方统治有所加强B.商内外服制度得到沿袭C.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演变D.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C2.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分封”的这一变化(

)A.建立了中央集权治理秩序B.改变了原有社会治理结构C.扩大了西周统治区域D.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改变了什么?c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分封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但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而是以文化认同为支撑,是“天下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分封制的考察角度3:从长时段看西周分封的影响——地缘和血缘的结合促使不同族群之间融合,进而推动文化交流和“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A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宗族内部秩序法则。解决家族成员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维持贵族统治集团的内部稳定与团结;加强和巩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①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②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③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

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西周宗法制1、概念:2、目的:3、核心内容:4、评价:5、宗法制与宗法观念对后世的影响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把天下/国家当作一家一姓之私产,与“公天

下”相对;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

征。“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如:“君主承天而子民”、“父母官”、儒家强调“忠孝”等;天下一家:古代的一种文化心理认同感,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下观。概念

辨析材料:商朝建立后,王位开始在同代兄弟之间传承。当最小的王室兄弟过世之

后,王位归还到长兄的长子手中,并且在他的儿子之间传递。此后,兄终弟及和嫡

长子继承两种方式并用,至商代晚期,嫡长子继承制才稳定下来。与此不同,西周

建立之初,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并一直沿用。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尝试解释周朝和商朝王位继承方式不同的原因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从制度自身优劣角度推论: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更纯正,王位正统性更强从与之相关制度角度推论:商朝内外服制度之下,统治不稳固,常与方国处于战争状态,而西周因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统治,所以放心让年幼儿子即位从君主寿命差异角度推论:有待查证?问题

探究B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礼乐制度将宗法等级制具体化、生活化。乐:和谐

礼:秩序西周礼乐制1.定义: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

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

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

差别2.核心精神:尊尊、亲亲3.目的:维护宗法分封形成的等级秩序,强化等级观念4.实质:一种等级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5.对后世的影响:礼乐文化影响了儒家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均重视礼乐教化和礼乐制度,试图以此规范社会生活,维护统治秩序。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关系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礼天下归心。基础

回顾权力分配:权力继承:权力认同:(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C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生产力相对落后(石器锄耕,有限青铜),集体劳作(千耦其耘);商和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2.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以礼器为主,反映出古代社会礼制的发展与完善;手工业受到官府控制,“工商食官”。3.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2.(2021·辽宁高考·1)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C早期国家(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的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②神权、族权、王权(政权)紧密结合。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④最高执政集团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