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1.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

(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

(3)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悄怆幽邃。

(5)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___?

(6)青青子佩,悠悠我思。___,子宁不来?

2.古诗文中浸润着丰富的民俗风情,根据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分)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节日(1):_________节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4题。

春日地气还阳,冰雪_____________,春风带暖,送来huāxiāngniǎoyǔ的气息,人被春意鼓荡,深吸一口气,好像吸纳了天地的新风,神清气爽。夏天,地气旺盛,林间的树木草叶粗壮了,饱满充沛,_____________,人在盛夏得了饱满地气的滋养,精神健旺。秋天,地气浓重,黄叶piānrán起舞后落回大地怀抱,当秋衣拂过,稻花飘香,瓜果成熟,让人流连忘返。冬天,地气收缩,隐而不发,树木不声不响,动物们_____________,人从山川雪野中获得了一种力量——君子的力量。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huāxiāngniǎoyǔ()(2)piānrán()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消歇郁郁葱葱屏息敛声B.消融遮天蔽日屏息敛声

C.消歇遮天蔽日销声匿迹D.消融郁郁葱葱销声匿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体育测试前,老师再三提醒我们要注意各项动作要领,切忌不要违规和失误。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D.电影《周处除三害》因为以真情动人,所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利国利民,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给垃圾正确分类以外,我们还可以努力做到“垃圾减量”。你所在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垃圾减量"志愿活动,校团委需拟写一份简明倡议书。请你完善倡议书中的内容。(3分)

倡议书

全校师生:

为了更好响应“垃圾减量”,校团委特做以下倡议:

1.在外就餐要适量点菜,剩菜打包带走,减少浪费;

2.

3.

4.

让我们大家共同行动起来,努力做到“垃圾减量"!

校团委会

××年××月××日

根据名著《经典常谈》,完成7-8题。(6分)

7.下面这段摘录文字描述了哪部经典的成书过程()。(3分)

《经典常谈》摘录: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

《新乐府》B.《诗经》C.《全唐诗》D.《礼记》

8.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中对下列古籍阐述,选择一本推荐给大家,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尚书》《诗经》《战国策》《汉书》

二、阅读(41分)

(一)(17分)

【甲】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3分)

(1)仿佛若有光仿佛:________

(2)桑竹之属属:________

(3)便要还家要: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山静日长》

罗大经

午睡初足,旋①汲山泉,煮苦茗啜之。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②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④,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仗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

【注释】①旋:随即,不久。②麛犊(mídú):小鹿。③山妻:隐士之妻。常用作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辞。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作者有笔记《鹤林玉露》。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具答之归而倚仗柴门之下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多生怪柏

C.不足为外人道也漱齿濯足

D.欣然规往欣然一饱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3分)

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二)(10分)

学习应讲究勤奋还是讲究方法?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我们还要面临升学考试的问题,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讲究勤奋还是方法?

正方:我方认为,学习应讲究勤奋。勤奋是什么?勤奋不是学得久,而是学得认真,聚精会神、不言放弃。因为勤奋并不是一天两天就拥有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刻苦的心思或习惯,那么一天、一月、一年就可能从好学的人变为没有心思学习的人。所以有耕耘才会有收获,无论再好再多的方法,离开了勤奋的探索和试验,也会既不能被发现又不能被验证。

反方:我方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得当,可能会事倍功半。学习,也不例外。如果盲目地学习,只是一味地记背,收获寥寥。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好的有力保证,也是成才的捷径。只有会学习,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才能更积极地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更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可见,科学的学习方法更重要。

正方:虽然找到科学方法更省力,但多数情况多数人是靠勤奋实现的梦想,寻找方法的仍是勤奋。爱迪生是天才吧,可他说他的成功99%靠的是汗水。在找到钨丝做灯泡前,他失败了无数次但仍坚持不懈,人们说他历经失败一无所获,他却说失败排除了已用的材料不能做灯丝。因此,有些事情是没有什么方法可言的,只能不断地一一尝试。

反方:但是现在是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效率非常关键,没有方法就没有效率。人常说勤能补拙,但是放着好的方法不用,非要翻山越岭,必然会做很多无用功。好钢是要用在刀刃上的。社会上那些关于方法的书籍之所以那样畅销,就是因为方法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太重要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重要,但还要名师开悟。我们会参加各种学习班,是去学习更便捷的方法,而很少有人去花钱学习勤奋。

14.辩论双方产生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根据材料,补全下表的观点笔记。(4分)

正方反方

有好的学习方法、会学习的人才能发挥主动性,完成任务更加积极。

很多事情是没有方法可言的,而且找方法的过程依靠的也是勤奋。②

15.下列符合正方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儿时遭到恶少当众欺负,遭受“胯下之辱”,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多年以后,韩信富贵,找到那个屠夫,非但没有杀他,还封他为护军卫。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勤奋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C.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无数次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D.吕叔湘先生有一次到叶圣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16.你观看了这场唇枪舌战的辩论赛,对于“学习应讲究勤奋还是讲究方法"这个论题,你拥有什么样的观点呢?请简单陈述并说明理由。(3分)

(三)(14分)

草有本心

彭根成

①春天里,我最喜爱的就是小草。出去散步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丛丛青草,我都禁不住俯下身观察它的模样,嗅它散发的清香,赞叹它的生机与旺盛。就是这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草,也有人们难知难懂的本心。

②草亦有恨。“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没有地位、没有庇护的草,被风霜肆意地欺凌,怎能不恨但它把自己的恨深深地埋没在土里,任冰雪重压也不去呐喊、不去抗争,故野草常被人们认为是软弱的,可以肆意践踏。它似乎知道,与大自然对抗是徒劳的,忍辱负重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春天来了,它以豁达大度的情怀,把积蓄的力量,化作翠绿的衣裳装扮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绿草为春天增添了光彩,使春天更加绚丽夺目,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③草是清高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野草,不羡慕花的美丽,不嫉妒花的芳香;不仰慕树的高大。却按自己的本性生长,随四季而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个性特征,在旷野里自由的生长着,蔓延着,“一丛香草足碍人”,在耀眼的春光之中,那一丛丛带着晶莹露珠吐着清淡嫩芽的野草,叫人流连驻足,舍不得离去;春,催生了野草,野草点缀着春天,“草不谢荣于春风”,感恩与回报尽在枯荣之间,野草如此清高的品性,只能是造物主对大自然的馈赠。

④草懂得珍惜生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背后除了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外,还有对生命的珍惜,有了珍惜,才会顽强。哪怕被烈火烧为灰烬,也会把根留住,所以恨野草的人,必斩草除根。然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世间的错综繁杂,争奇斗艳,最终难逃“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结局。“花易凋零草易生”“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当人们怜惜红白满地的时候,可别忘了“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大自然对生命是公平的,就看你珍惜不珍惜。

⑤草是洒脱的,“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在和煦的春天,优雅的换上绿装;在炎热的夏天,尽情的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沐浴着融融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做声息地积蓄力量。风霜雨露,严寒酷暑,本是自然规律,温室里的鲜花自然经不起风吹雨打,与其“花如解语迎人笑”,不如“草不知名随意生。"四季轮回,揭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劲草不随风偃去。”正是野草洒脱的写照。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

⑥我很喜欢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的大地上,不停地挥毫傅彩。

(选自《贺州日报》2021年4月3日)

17.结合全文,概括草的本心的内容。(2分)

18.结合上下文,请赏析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在和煦的春天,优雅地换上绿装;在炎热的夏天,尽情地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做声息地积蓄力量。(2分)

(2)草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的大地上,不停地挥毫傅彩。(2分)

19.本文第②段作者写“草亦有恨”,和下文“草是清高的"草懂得珍惜生命”“草是洒脱的"等特点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由。(4分)

“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作者认为小草是生命的强者,你认同吗?请结合文本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才能成为生命的强者。(4分)

三、作文。(50分)

21.《你是人间四月天》是诗人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爱的赞歌。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柔美恬静;也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鲜艳柔嫩;更如四月天里的融暖缠绵。

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送,绿草如茵,河流清澈,百花争妍,飞鸟鸣啼。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快乐和梦想尽在四月。因此,用四月天写爱,才最真挚感人。

在四月天里,你是否也曾为美景而惊艳、为灵物而惊叹、为画面而感动······你是否也曾感受到爱、感受到暖、感受到希望······请为我们说出你的故事,道出你的人间四月天。

要求:(1)题目自拟,体裁自选(诗歌除外);

(2)要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9分)

1.(10分)【答案】(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窈窕淑女,寤寐求之。(3)蒹葭萋萋,白露未晞。(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5)胡为乎中露(6)纵我不往

2.(2分)【答案】(1)春节(2)重阳节

3.(2分)【答案】(1)花香鸟语(2)翩然

4.(3分)【答案】D

5.(3分)【答案】D【解析】A.否定不当,删去“不要";B.语序不当。将“这家零售商”放到句末,并在它的前面加“的"字;C.用词不当。将“一倍”改为“一半"。故选D。

6.(3分)【答案】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用环保购物袋代替塑料袋;用充电池代替一次性电池;购买使用有节能标识的商品

【解析】考查应用文写作。倡议书的格式要求: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⑴标题:倡议书标题一般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⑵称呼: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后要加冒号。⑶正文: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倡议书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①先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②接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一般分条来写。⑷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⑸落款: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在署名的下一行的右下写明倡议的日期。倡议书不写祝愿的话。本题作答,倡议的对象是:全校师生;倡议的内容要围绕着如何减少垃圾来拟写;倡议的单位是:校团委会;日期可自己确定。

(3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文学常识。题干内容主要出自《经典常谈》,题干中提到的太师们保存的歌谣、典礼的诗、政治的诗等有一定的关联。作为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状况,与题干中的描述相符。故选B。

(3分)【答案】我选择《诗经》,《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经过之前的学习,《诗经》是国人诗歌启蒙之源,深入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及推荐语。

示例一:我选《战国策》。《经典常谈》中介绍了《战国策》的发展由来与艺术特色。经过阅读,我们知道《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因此深入阅读《战国策》,不仅可以了解战国时期诸国策士的计谋,从中学习知识,还可以欣赏其绝妙的文辞。

示例二:我选《尚书》。《经典常谈》中介绍了《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并记叙了汉哀帝时刘歆和《五经》博士的今古文字之争以及对《尚书》的考证,最后确认伏生的《尚书》二十九篇才是真本。深入阅读《尚书》的体例、内容、不同的版本,还可以了解围绕《尚书》出现的生动故事以及专家们不辞辛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伪存真的艰难考证。

示例三:我选《汉书》。《经典常谈》中介绍了《汉书》是一本记录汉朝各项大事的断代史,起于汉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记录范围更为广大,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虽然两部书内容不同,但其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确实相通的,并称为良史也绝不是偶然。

二、(41分)

(一)古文阅读(17分)

9.(3分)【答案】(1)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2)类(3)同“邀”,邀请

10.(4分)【答案】①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②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11.(3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A.代词,他们/结构助词,的;B.与世隔绝的/形容词,极高的;C.动词,值得/名词,脚;D.都是“高兴的样子”;故选D。

12.(3分)【答案】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再结合语法结构断句,最后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偶然遇到种田的大爷或垂钓的朋友,问问桑叶麻藤,谈谈梗米稻谷。“邂逅园翁溪叟”,句意完整,单独断开;“问桑麻”、“说粳稻"两个动宾结构,各自断开。故可断句为: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

13.(4分)【答案】[甲]文:描绘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表现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乙]文:表现作者对与世隔绝、自由悠闲的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

[甲]文,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带有虚幻的情景。桃花源人招待客人的细节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由此可知,桃源人遇到客人,大都会邀请其到家里面,并且准备比较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客人,由此看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乙]文,从“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可以看出作者物我相融、悠闲自适的山居生活。结合“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而月印前溪矣”,可见罗大经追求的是一种与世隔绝、自由悠闲的生活。

【点睛】参考译文:

[乙]中午刚刚睡足,就打点山泉水,捡几根松树枝,煮苦茶喝(它)。悠悠然不慌不忙地走在山路上,摸摸松树竹子,跟小鹿(一样)都在高高的树林和茂盛的草地里休息。坐下来赏玩奔流的泉水,(用这水)漱口洗脚。很快回到竹子做窗的家里,就有山居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做了竹笋和蕨菜,端上麦子煮的饭,高高兴兴的吃一个饱。在窗子旁边提笔起来,管他多少写个几十个字,(或者)展开收藏的模板字帖、(名士)真迹、画卷来一起欣赏。兴致来了就吟诵小诗,有时草书一两段《玉露》。再煮上一杯苦茶,出门到溪边踱步,偶然遇到种田的大爷或垂钓的朋友,问问桑叶麻藤,谈谈梗米稻谷,猜猜天气,比比谁钓的鱼多,遇到节日或好日子,大家就约好一起吃饭畅谈。回家后靠在柴门旁边,就(只见)夕阳挂在山上,(树林和天空)紫色绿色纷繁众多,迅速变幻,美丽得让人目眩。

(二)10分

14.(4分)【答案】(1)勤奋靠的是聚精会神、不言放弃,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功。

(2)时代发展迅速,要讲究效率,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避免做无用功。

15.(3分)【答案】B.

【解析】正方观点是“学习应讲究勤奋"。A选项韩信的事例体现了宽容。C选项屠呦呦的事例体现了敢于克服困难。D选项叶圣陶的事例体现了做事严谨。B选项王羲之的事例体现了勤奋促进成功。所以选B.

16.(3分)【答案】示例一:观看完此次辩论赛,我更认同正方的观点。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即使有了好的学习方法,但不勤奋,也无法将自己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古人宁可让自己的身躯受苦也不让自己的灵魂和思想贫乏,这便是刻苦勤奋的最高境界。

示例二:我认为学习方法与勤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勤奋是成才的第一秘诀,任何能够提升成绩的方法如果没有勤奋的铺垫,都是难以实现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若能在勤奋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时思考总结,将勤奋与方法形成有机的结合,那么提升自我的前进之路将越走越宽。

(三)14分

17.(2分)【答案】①草豁达大度,不去呐喊、不去抗争,忍辱负重。②草清高,只按自己本性生长,不媚不俗,不求认知,自由生长。③草珍惜生命,积蓄力量,顽强生长。④草洒脱。(答出一点给0.5分)

18.(4分)【答案】(1)“换上、舒展、沐浴、积蓄”等词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的顽强生命力和洒脱品性,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野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2)“挥毫傅彩"运用拟人手法,挥动笔描绘绚丽画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草洒脱肆意生长给世界带来生机勃勃的绚丽光彩。(2分)

19.(4分)【答案】不矛盾。①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贬抑草,说草没有地位,软弱,再大力颂扬草的优秀品质,使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②这里的“恨”,也是草的本心——忍辱负重,更全面地体现了草的精神品质。③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加完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只答“不矛盾”但不写理由,不给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0.(4分)【答案】示例一:①我认同小草是生命的强者。(1分)因为小草没有地位、没有庇护,被风霜肆意欺凌,任冰雪重压,生长在逆境中也能豁达大度、清高、珍惜生命、顽强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