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常见的酸和碱_第1页
8.2 常见的酸和碱_第2页
8.2 常见的酸和碱_第3页
8.2 常见的酸和碱_第4页
8.2 常见的酸和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1.我校初中自然科学实验室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现有下图所示四种图标,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浓碱药品橱上的图标()

2.泉州是白蚂蚁的高发地区,白蚂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A.钢筋 B.铜制品 C.大理石 D.铝合金3.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是()A.生石灰 B.固体烧碱 C.碳酸氢钠 D.铁粉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质量无明显变化的是()A.敞口浓盐酸 B.敞口浓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 D.金条5.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若不慎将稀盐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B.若不慎将火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6.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色 B.生石灰和熟石灰都属于碱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 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7.用下图装置做趣味实验:在用胶塞塞紧的烧瓶里充满某种气体(X),烧瓶内导管的一端事先已绑好了一个气球。拔开胶塞,迅速倒入另一种溶液(Y),再立即塞紧胶塞,振荡,此时可以看到气球逐渐膨胀的是()A.氯化氢(X)、澄清石灰水(Y) B.氧气(X)、氯化钾溶液(Y)C.二氧化硫(X)、氢氧化钠溶液(Y) D.氢气(X)、硫酸锌溶液(Y)8.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的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9.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和金属A。有气体产生时,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Ⅰ);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Ⅱ)。则天平右端加入的金属A可能是()A.Zn B.Mg C.Cu D.Al10.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帮他完成: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案2写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某实验小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在做盐酸除铁锈的实验时发现:(1)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____________现象。(2)课后清洗仪器时,一同学发现试管中的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表明此时的溶液已变为________溶液。12.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的一瓶稀硫酸样品进行分析。他们分别用100g稀硫酸与不同质量的锌粒(含杂质,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三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加入锌粒的质量/g4812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103.9107.8111.8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________次实验,锌粒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该稀硫酸样品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D2.B点拨:金属铜不易被酸腐蚀,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酸反应而被腐蚀。3.D点拨:生石灰只能吸收水,烧碱有强腐蚀性,不能作食品干燥剂,碳酸氢钠无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铁粉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4.D点拨:浓盐酸易挥发,质量会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易潮解以及和二氧化碳反应而质量增加;金条化学性质稳定,质量基本不变,故D正确。5.A点拨:稀盐酸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A错误。6.A点拨:紫色的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色;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氧根,而生石灰不含氢氧根,所以不是碱,是氧化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碱;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是酸;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有腐蚀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浓硫酸有腐蚀性,而其是酸不是碱,故答案选A。7.AC点拨:倒入的液体必须能和装置内的气体发生反应,使烧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会逐渐膨胀。8.A点拨:A是酸与石蕊两圆相交处,表示石蕊遇酸呈现的颜色应是红色,A不正确;B是碱与石蕊两圆相交处,表示石蕊遇碱呈现的颜色是蓝色,B正确;C是碱与酚酞两圆相交处,表示酚酞遇碱呈现的颜色是红色,C正确;D是酸与酚酞两圆相交处,表示酚酞遇酸呈现的颜色是无色,D正确。9.A点拨:开始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说明金属A比铁活泼,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Ⅱ)。说明质量相同的铁和金属A,铁产生氢气的量多。10.(1)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设法消耗CO2,使得气体压强减小,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做个对比实验:取一个与甲装置同样大小的软塑料瓶,充满CO2后,注入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同的水,振荡,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即可判断(2)有气泡产生将CO2通入NaOH溶液后,再滴加CaCl2溶液[或石灰水或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等]出现白色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2NaOH+CO2===Na2CO3+H2O,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或Na2CO3+Ba(OH)2===BaCO3↓+2NaOH(3)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也可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对比实验是学习化学、开展探究的有效方法;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点拨:(1)鸡蛋被吞进去,是瓶内压强减小造成的,压强减小的原因,可能是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气体减少,试管中压强明显减小,因此试管内液面上升。但是由于用水比较多,没有做与水的对比实验,压强减小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因此要补充对比实验。本题考查CO2及COeq\o\al(2-,3)的性质,解题结合物理中有关压强的知识去分析现象及原理,设计实验时注意选用对比实验更容易说明问题。11.(1)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产生(2)氯化亚铁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盐酸与铁锈反应的认知能力。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和水,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和氢气,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12.(1)2(2)解:100g稀硫酸与锌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0g+8g-107.8g=0.2g。设生成0.2g氢气需稀硫酸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982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