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案_第1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_第2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_第3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_第4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教案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会元学校姓名:那平2013年3月第(1)周教案No.1节课题1、什么叫机械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2.能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3.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体验到科学在不断发展,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激发学生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的意识。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难点教具各种机械用具、卡片学具各种机械用具、卡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谈话:(提出新学期要求)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神奇的机械》,一起来探究机械的奥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机械”这个词,当你听到这个词时,首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交流)二、探究新知:1.揭示机械的概念:(1)看书:观看各种工具:请说说它们叫什么名称?(2)这些物品属于机械吗?说说你的想法。(出示实物、生观察说出物品名称、猜测。)(3)到底这些工具哪些是机械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请几生选择工具说说作用,从发言中,提炼归纳出作用。)讲解: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4)提问:这些机械从构造上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特点你们能不能给机械进行一下分类?(生观察: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讲解:如钳子、刀、筷子等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比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2.认识机械的作用:⑴打开书P3看图回答问题:(切菜、起钉子、起瓶盖、剪刀等)思考:如果没有这些机械,会有什么结果?⑵提问:你还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机械,怎样省力或降低工作难度的?(生举例说明)3.了解机械的历史:⑴(阅读书中资料)思考:古代这些机械有哪些特点?如何使用?这些用具哪些部位降低了工作难度?哪些部位省力?(生阅读思考交流)⑵补充介绍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三、布置作业:寻找家中的机械,分别属于哪种机械,说说它们的作用。四、总结:生自由交流出示实物、生观察说出物品名称、猜测。(请几生选择工具说说作用,从发言中,提炼归纳出作用。)(生观察:有的简单有的复杂……)(生举例说明)(生阅读思考交流)板书设计1、什么叫机械机械简单机械:如筷子、刀、钳子、镊子、针等能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复杂机械(机器):如电钻、吊车等教学反思不足: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课堂上显得有些蒙,对复杂机械,简单机械,理解不到位。改进:教师在课前应多搜集相应图片实物资料,课堂上稍加比较可能效果更好。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2)周教案No.2节课题2、怎样移动重物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2.知道杠杆的特点;能找出杠杆上的支点。3.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4.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能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重点研究杠杆省力的原理。难点探究利用支点使木尺平衡的方法教具课件、撬棍、简单机械实验盒、勾码、学具课件、撬棍、简单机械实验盒、勾码、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激趣导入:1.提问:谁能举例说说什么叫机械吗?2.谈话:你能帮我移动这块大石头吗?(生上前试验、强调安全)3.谈话:除了人力搬动的方法,你们还能想出更轻松的方法吗?(生质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怎样移动重物”。(板书课题)(明确任务)二、探究新知:1.认识杠杆和它的作用:(1)提问:你一个人能抬起讲台吗?(生思考交流……用一根棍子)(2)(4)讲解:我们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杠杆结构?(边讲解边画杠杆图)力点重点支点2.认识杠杆省力的原理: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学生演示实验,教师指导摆放勾码、学生记录。)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现象,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汇报交流)师画图讲解我们可以把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动力臂,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叫阻力臂。3.结论:当动力臂>阻力臂时杠杆会省力,动力臂<阻力臂时,就会费力,动力臂=阻力臂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平衡)三、了解杠杆的广泛应用:1.结合学生说的各种工具,适当出示。(学生分析是否省力,不省力为什么还要使用,体会机械的降低工作难度、方便性?)2.观察书中图片分析后,提问: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杠杆?(生思考:举例介绍交流)3.课件出示,分析阿基米德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生讨论交流……)四、练习巩固:独立完成练习篇,反馈订正,适当讲解。五、总结延伸:留心观察,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生上前试验(生思考交流……用一根棍子)力点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学生演示实验,教师指导摆放勾码、学生记录。)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现象,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汇报交流)(学生分析是否省力,不省力为什么还要使用,体会机械的降低工作难度、方便性?)(生思考:举例介绍交流)(生讨论交流……)板书设计2.怎样移动重物杠杆:(简单机械)省力重物(动力臂)大——省力(阻力臂)小——费力支点教学反思在拧螺丝钉时不是杠杆,而用它来撬东西时就是杠杆。对于书中介绍的几种工具,我认为都需要学生找出它们的三个作用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三个部位的熟悉,也有利于后面杠杆尺的研究中,学生关注这三个作用点之间的联系。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1)周No.3第二周第(1)节课题3、斜坡的启示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就是一面斜坡。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揭示规律。3.知道斜面的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知道螺旋斜面的变形。4.通过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难点知道斜面的角度越小越省力。教具课件、小车、木板、书、弹簧、三角形纸、螺丝钉、练习篇等。学具三角形纸、螺丝钉、练习篇等。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楼房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也让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我每天要把自行车搬上台阶,再搬下来,感觉很费力,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再比如工人要搬运油桶或其它重物怎么办省力呢?(学生讨论交流、课件出示)人们利用了什么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3课。(板书:斜坡的启示)二、探究新知:1.课件:介绍古时候人们运用斜坡搬运重物的方法,了解斜坡就是斜面,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2.探究:(1)斜面角度的大小与所需力量的关系。猜测:为什么斜面坡度的大小对自行车上坡有影响呢?实验:改变斜面角度探究角度对所需拉力的影响。(提示:先测小车的重量,改变书的高度,观察变化)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记录实验结果,从上面的试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总结出:斜坡越小,所需拉力越小,反之越大。(2)斜面长度对小车拉力的影响教师演示实验,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拉力的大小与斜坡的长度没有关系。)三、总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坡度越大,小车所需的拉力越大。第二课时:一、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与运用1.课件出示,提问:你愿意从哪边坡爬这座山?为什么?2.讨论:怎样才能爬上这座陡峭的山?3.实践操作活动:请拿起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4.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得出: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二、拓展与应用: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师: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及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学生汇报:立交桥、起瓶器……)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习篇四、总结延伸:(学生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实验:改变斜面角度探究角度对所需拉力的影响。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记录实验结果,交流汇报拉力的大小与斜坡的长度没有关系。)交流汇报观察并讨论学生汇报:立交桥、起瓶器……)板书设计3、斜坡的启示斜面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变形坡度越大,越费力变形螺旋应用:斜坡、楼梯、螺丝钉、盘山公路等教学反思不足:时间不够,在探究坡度大小对拉力影响的实验中,没请学生汇报它们的实验数据,造成时间太仓促。老师话多,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改进:通过本节课教学,进行反思,在今后这种做实验的教学中,老师要针对教学难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2)周教案No.2节课题4、拧螺丝钉的学问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和组成。2.通过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3.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够识别出轮轴。4.通过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重点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难点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轴省力的原理。教具课件、大小轮轴,弹簧秤、螺丝刀、螺丝钉、练习篇学具螺丝刀、螺丝钉、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杠杆,斜面,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两种装置都属于简单机械,除了这两种简单机械外,还有许多装置也属于简单机械,今天我们来学习《拧螺丝钉的学问》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有的同学们会说拧螺丝钉谁不会呀,还用学,其实这里有很多学问。二、动手操作,体验轮轴省力的作用,认识轮轴:1.播放录像:拧水龙头2.比一比,谁能把螺丝钉又快又轻松的拧进木头里。3.找一找,周围有哪些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3.认识轮轴,象螺丝刀,方向盘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提示:轮轴的外形千变万化,识别标准,轮和轴都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做同向圆运动。)三、探究轮轴省力的原理:1.提问:轮轴为什么省力?2.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讨论交流,制定方案)3.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参考教材,记录实验结果)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轮轴省力,轮大于轴时省力,轮越比轴大越省力。)5.出示轮轴原理图,分析解释为什么轮越大越省力,得出轮轴就是杠杆的变形。四、拓展应用:1.课件出示:请找自行车和辘轳的轮轴(明确用轴带动转动也是轮轴的一种工作形式)2.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应用到了轮轴?五、练习巩固:1.独立完成练习篇。2.全班反馈订正,适当讲解。明确要求学习《拧螺丝钉的学问》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有的同学们会说拧螺丝钉谁不会呀,还用学,其实这里有很多学问。动手操作比一比找一找探究轮轴省力的原理讨论交流,制定方案汇报:轮轴省力,轮大于轴时省力,轮越比轴大越省力请找自行车和辘轳的轮轴明确用轴带动转动也是轮轴的一种工作形式板书设计4、拧螺丝钉的学问 杠杆省力: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变形 轮轴应用:螺丝刀、方向盘、辘轳、水龙头、门把手等教学反思优点: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设计了在轮上和在轴上分别挂一个钩码,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不平衡的杠杆,使杠杆原理显性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轮轴作用的本质。不足及改进:在具体教学中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还需加强。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2)周教案No.3节课题5.国旗怎样升上去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滑轮的构造,及滑轮有动滑轮和定滑轮之分,知道两种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作用。2.能够在具体情景中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会在做滑轮的实验中通过数据分析说明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3.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知道动滑轮和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难点能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教具能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学具能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导入新课、观察滑轮:1.同学们,每周一的早晨,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知道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上去的吗?(学生介绍)2.滑轮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呢?(教师拿出滑轮,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观察)3.讨论交流:滑轮的形状。(轮子上有槽,要把绳子套在轮子的槽里,绳子才不会滑下来。)4.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二、探究新知:1.出示两种滑轮装置,教师演示提升重物提问:观察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一个固定在支架上,一个上下滑动)2.了解两种滑轮的名称和结构:讲解: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3.预测:我们在利用两种滑轮提升重物时,是否都省力呢?4.学生提出假设,根据假设制定研究方案。5.进行实验6.交流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讨论:这两种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7.讨论:为什么两种滑轮具有不同的作用?你可以用杠杆和平衡原理来分析这两种滑轮分别是什么样的杠杆吗?8.总结:两种滑轮的优缺点并介绍滑轮组。三、拓展:找一找,你周围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它们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四、巩固练习。学生介绍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观察讨论交流:滑轮的形状。学生提出假设,根据假设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交流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板书设计5、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定滑轮:不随物体上下移动(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滑轮动滑轮:随着物体上下移动(不改变用力方向,可省力)教学反思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不足改进: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我真正体会到对差一些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生气批评,要有耐心引导、帮助、辅导,慢慢地开导反复思考理解,才能真正学懂学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3)周教案No.1节课题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2.识别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比较出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特点。能够比较现代自行车和过去自行车的差别,发现自行车有链条传动装置。3.能够在玩具和常见机械中找出它们的传动装置,在实验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发现机械中的传动装置及其作用。难点了解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具齿轮、链条及相应装置用具、学具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会骑自行车吗?你知道自行车转动的奥秘吗?(生交流)2.认识传动装置:像自行车链条这样可以把动力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教师适时出示自行车的传动装置)3.提问: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传动装置?探究新知:1.你想研究关于传动的哪些问题?(汇报、引导)2.探究链条传动的特点。演示链条传动装置(生看实验记录单,观察、记录)演示实验:观察链条传动的特点。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大齿轮,观察发生的现象,记录。(3)汇报你发现链条传动有什么特点?(4)适时引导、板书。2.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1)组装齿轮传动装置。观察传动装置的运动状况,了解此种传动方式叫“齿轮传动”。(2)演示实验,观察记录。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大齿轮观察发生的现象。(汇报实验现象)(4)引导学生分析: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相邻两个齿轮转动方向有什么特点?齿轮传动中,齿轮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齿轮传动有什么特点?3.比较:链条传动与齿轮传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课件:观看录象,了解有关传动的知识,汇报:你又发现了它们有哪些不同?(板书)三、巩固应用:1.独立完成练习篇。2.全班反馈订正,适当讲解。(生交流)汇报(生看实验记录单,观察、记录)观察链条传动的特点。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大齿轮,观察发生的现象,记录。汇报你发现链条传动(汇报实验现象)观看录象,了解有关传动的知识,汇报:你又发现了它们有哪些不同?全班反馈订正,适当讲解。板书设计6自行车转动的奥秘链条传动:能改变速度,不能改变方向。传动装置远距离传递力齿轮传动:能改变速度,能改变方向近距离传递力教学反思不足及改进::在我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开始也比较迷惘,因为我对本课涉及到的科学概念脉络不是十分清晰。我首先做的是广泛查找资料,对传动装置的构成及相关科学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3)周教案No.2、3节课题一单元复习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比较,对探究的问题能做出初步的结论。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实验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难点初步掌握斜面、杠杆等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教具小黑板、单元测试篇学具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交代目标:在第一单元我们研究的内容是神奇的机械,今天我们来进行整理和复习。二、知识的归纳、整理1.师:通过本单元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学生简单进行汇报。3.下面你们能试着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并构建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图吗?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5.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出示知识框架图,并进行补充细化。6.小结:看来大家这单元学得真不错,以后继续努力。三、探究方法的归纳、整理:1.回忆:这单元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进行学习的呢?2.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归纳。3.学生代表汇报、师适时指导并出示课件:(1)观察、实验(2)体验探究:(3)借助多媒体课件(4)介绍交流资料(5)小组合作探究(6)教师演示、讲解等。4、小结:今后我们还会用更多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研究。四、基本练习:(一)填空: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或()的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2.机械可以分成()和()两类。3.由两面种或两种以上简单机械构成的复杂机械通常叫做()。4.杠杆属于()机械,使用它可以()。5.斜坡就是一种(),也是一种简单()。6.你知道的简单机械有()、()、()、()。7.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它能()。8.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二)判断:1.使用机械都可以省力。()2.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3.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4.斜面坡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大。()5.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第二课时:一、进行单元测试二、指导重点题三、进行反馈、修改。学生简单进行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归纳。.学生代表汇报、师适时指导并出示课件: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认真填写板书设计一单元复习杠杆:动力臂长,省力;短,费力简斜面:坡度小,省力单轮轴:轮越大越省力神奇的机械机定滑轮:不随物体上下移动(改变用力方械向,不能省力)滑轮动滑轮:随着物体上下移动(不改变用力方向,可省力)复传动链条传动:改变速度,不改变方向远距离递杂齿轮传动:改变速度,改变方向近距离传教学反思改进措施:平时应加强学生笔记的记录,适时进行指导、分析单元中每课的知识点。在练习时,进行重点讲解,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4)周教案No.1节课题1、折形状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基本形状。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2.能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大小的关系。3..感受形状改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难点教具课件、A4纸若干张、书、红砖、胶、练习篇等学具课件、A4纸若干张、书、红砖、胶、练习篇等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激趣导入: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自己托起这本科学书?谁愿来试试?(出示:A4纸)(生尝试)2.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这本书的重量呢?(生交流)3.谈话:大家讲得很有好,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研究把纸变了形状后的承受力情况。(教师板书课题:折形状)二、探究新知:(一)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谈话:刚才我们只是简单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接下来你们就动手来折出你们想折的形状。2.学生折叠,教师巡视指导。3.师:哪位同学愿把折叠的展示给大家看?(生交流、介绍展示几种形状)4.师:把高低、粗细不同的纸筒放在一起可以比吗?折这几种形状的纸筒时要注意些什么?5.师:大家讲得很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教师课件展示四种形状)6.师:你们认为哪种形状的纸筒承受的力最大呢?你能把四种形状按承受力的大小进行排序吗?用的多少来表示承受力的大小。打开书P75各小组讨论一下,并作好记录(生预测)7.师:要想知道大家说得对不对,怎么办?对,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我们的预测。你们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呢?应该注意些什么?(生讨论、汇报)8.课件出示四种形状的纸筒,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记录。9.师:分析一下本组的数据你们发现什么?想一想,为什么圆柱体承受力最大呢?10.小结:把薄材料用不同方式折叠和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大小也不相同,圆柱体承受力最大。(二)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1.课件:(各种物体图片)谈话:看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生观察交流)2.小结: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台、锥、柱、球这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三、拓展应用:1.师:刚才我们研究的几种形状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还有很多,老师这儿有一种物体,(出示鸡蛋),鸡蛋牢固吗?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蛋壳,你认为它的承受力有多大?(生猜测)2.学生演示实验:你有什么发现?3.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用?4.课件:悉尼歌剧院等,提问:它们为什么这样设计?(既美观又坚固、节省材料)5.谈话: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是根据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原理设计的?四、总结:五、完成练习篇(生尝试)(生交流).学生折叠,教师巡视指导(生交流、介绍展示几种形状)打开书P75各小组讨论一下,并作好记录(生预测)(生讨论、汇报)(生观察交流(生猜测)学生演示实验:你有什么发现?板书设计1、折形状锥改变形状,基本形状台增加承受力。柱(圆柱体承受力最大)球教学反思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4)周教案No.2、3节课题2、搭支架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知道三角结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会制作立体支架。2.能利用纸管搭建平面支架,比较出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会设计立体支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的能力。3.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感受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探究的科学兴趣。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难点动手操作探究不同形状的稳定性。教具学具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灯架、人字梯等图片)这些物品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观察分析)2.提问:三角形在这些结构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谈话:这节课我们也来试试搭支架。(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1.谈话:你能用手中的纸管分别搭建几种平面支架吗?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生小组动手操作)2.提问:你认为,这些支架中哪种形状的不容易变形,最稳固呢?(生猜测)3.谈话:将各种形状的支架用力往两边拉拽,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4.谈话:你能帮助那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使它也变得稳定、牢固吗?(生动手操作,师参与活动,指导方法)5.提问:你们组是怎么做的?为什么?6.提问:从以上的实验中,你发现哪种形状最稳固、结实、不易变形呢?(生归纳交流)7.提问:三角形这种结构的支架除了稳固、结实、不易变形,它还有什么优势?(生观察交流,小结:节省材料)三、设计创造:1.谈话: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我们来搭一座高塔好吗?搭高塔之前我们应该先做些什么工作呢?2.谈话:如果能画出设计草图,可以先画一下,一定要弄清楚你们的支架的大致形状、连接方法,再计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材料等。(生分组设计草图)四、布置任务:准备建塔材料,完善设计图。第二课时:一、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对所要搭建的高塔进行了初步的设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搭建高塔吧。二、搭建高塔:1.可以借鉴书上同学搭建的支架,但是不能完全照作,要有自己的创意。2.搭建活动:(生小组合作搭建高塔)三、测试高塔:1.谈话:我们建的高塔结实吗?让我们对它来做个检测吧。2.提问: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生讨论交流,)3.指导学生往高塔上加重物,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师生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4.提问: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坚固、稳定性好呢?而有些组的差一些呢?(生讨论交流分析原因)5.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6.小结:结构合理、三角形使用较多、连接点结实、重物的着力点分布均匀的支架坚固而且承重力强。四、了解应用:1.示图片:说说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小结:……还运用了物体上轻下重、上窄下宽使物体重心下移更稳定的原理。五、完成练习篇(生观察分析)(生小组动手操作)(生猜测)(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生动手操作,师参与活动,指导方法)(生分组设计草图)搭建活动:(生小组合作搭建高塔(生讨论交流,(师生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生讨论交流分析原因)做练习篇板书设计2搭支架最稳固三角形支架结实用材料最少要求:制作:美观坚固用料少教学反思优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做中学”理念作为指导,让学生经历了“猜测——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改进:在整节课堂的活动实践环节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展示,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要体现多元化,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索能力的提高。在今后的“做中学”科学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让学生喜欢我上的科学课。本周备课(3)节组长:日期:月日第(5)周教案No.1节课题3、建桥梁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比较的能力。2.能利用纸板等材料开展研究不同桥面承受力大小差异的实验。3.使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探究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重点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的大小差异。难点建“瓜皮桥”。教具几种桥的模型、卡纸、木块等实验材料、课件、练习篇学具几种桥的模型、卡纸、木块等实验材料、课件、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兴趣导入:1.课件:(各种桥的图片)提问:谁能说说这些桥的名称,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有什么作用?(生欣赏观察交流)2.提问:出示几种桥的模型,观察桥梁的结构一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讨论交流)3.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建桥梁”。(板书课题)(生明确任务)二、探究新知:1.提问: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下类呢?(生小组思考交流、汇报结果)2.小结:(桥梁的分类情况)3.谈话:如果给你张纸和桥墩、绳子,你们能设计出哪几种桥梁呢?(生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师根据生的汇报用简单线条将桥梁的三种形状画在黑板上)4.谈话: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生猜测交流)5.提问:用现有的这些材料,怎样设计实验呢?(生分组设计汇报)6.指导:强调:桥墩间距离要一致、桥面纸相同、按图造桥、做好记录……(小组实验验证)(师巡视、指导帮助)7.提问:经过比较,哪座桥的承重最大?你认为桥的承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各种桥的承重能力不同?(生结合实验进行汇报、分析交流)8.小结: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三、拓展巩固:1.演示:“西瓜拱桥”承重。(机动处理)(生观察比较)2.提问:从两次测试的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经过切割、重新组装的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力。4.课件播放后提问:通过建桥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四、完成练习篇(生欣赏观察交流)(生讨论交流)(生明确任务)(生小组思考交流、汇报结果)(生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师根据生的汇报用简单线条将桥梁的三种形状画在黑板上)(生猜测交流)(生分组设计汇报)(小组实验验证)(师巡视、指导帮助)(生结合实验进行汇报、分析交流)(生观察比较)完成练板书设计3、建桥梁桥梁形状承重力拱桥最结实吊桥(斜拉桥)平板桥教学反思优点:我在钻研教材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按一定的标准给桥梁进行分类;建造桥梁并研究平桥、拱桥、吊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激发学生对桥梁设计建造者的崇敬之情。本周备课(3)节组长:日期:月日第(5)周教案No.2、3节课题4.造房子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和现代房子的特点和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作用。2.能参与小组共同设计房子,会计算造房子的用料,能够根据设计图与小组同学合作,用报纸卷棒建造纸房子,能够收集有关著名建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使学生在设计造房子的过程中,体会创造的快乐和搞科学的艰辛。重点用报纸卷棒建造房子。难点设计房子教具课件(古今房屋图片)、报纸、练习篇学具课件(古今房屋图片)、报纸、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导入:1.谈话:人们居住离不开房子,你家在哪儿住?能介绍一下你家的房子吗?你知道房子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吗?(生交流)2.看书欣赏古代、现代房子图片,说说它们都有什么不同?(生欣赏、观察比较:大小、高低、形状、建筑材料、样式、用途、结构……)3.师:如果让你来建造一幢房子,你会建成什么样子?(板书:造房子)二、探究新知:1.课件展示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学生分析特点。2.探究造房子的原理(1)谈话:刚才我们比较出现代的房子在高度、功能等方面远远优于古代的房子,在建造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2)引导:根据已经学过的《折形状》和《搭支架》,怎样建造既省材料有牢固的房子,你们有些怎样的建议?指导造房子活动1.我们造房子可以用的材料(提示:我们建造的是房屋模型,所选材料的可行性,学生讨论、分析材料)2.怎样把可用的材料变得更结实(结合《折形状》所学的知识),怎样连接这种材料(结合《搭支架》所学的知识)3.分析书上的图,你从图上能学到什么经验?4.讲解要求:用纸棒材料搭建一个房子框架结构、大小容得下一个同伴、结构合理、美观坚实、宽敞,速度快。5.谈话:建筑工人在造房子之前要先做什么呢?(设计图纸)6.谈话:房子盖的好坏,与设计的图纸有很大关系。从你们的设计图来看,大约需要多少纸棒呢?(生估算,准备材料)7.展示评价。三、拓展巩固:1.谈话:现代的房子越来越美观,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漂亮的建筑吧。(播放课件:古今中外建筑)(生欣赏交流)2.提问:工程师和建筑师们是用哪些方法来解决房子的承重和稳固性的?(生讨论交流)3.小结:转移法、减震法……第二课时:一、造房子活动:1.谈话:在建造房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汇报)2.师:下面就按照你们的设计图纸开始建造吧,比一比哪个组声音轻、速度快、房子美观、坚固。3.学生小组合作动手造房子。(组织学生、安排场地、用具。师巡视,重点指导边接方法,及时对出现问题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4.展示、谈话:你比较喜欢哪一组的房子呢?你认为哪一组的房子造得最好?为什么?(全班评比,交流造房子的感受体会)5.谈话:对他们组的房子你还有什么建议?(生互提建议)四、总结:通过这单元的活动,谈谈你成功或失败的感受,谁愿意谈谈你的收获?(生交流)(生欣赏、观察比较:大小、高低、)课件展示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学生分析特点。学生讨论、分析材料设计图纸(生估算,准备材料)(播放课件:古今中外建筑)(生欣赏交流)(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学生小组合作动手造房子。及时对出现问题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全班评比,交流造房子的感受体会)(生互提建议)谈谈你的收获板书设计4、造房子一、房子主要功能:避暑御寒二、造房子要求:结构合理美观新颖坚实宽敞教学反思不足改进:学生在纸上设计房屋时缺少立体结构概念,往往只关注房屋的一两个部分的结构。这容易造成学生计算造房子用材时出现失误而影响后续的建造房屋活动。有几个组都是做了一部分然后发现不对,又开始重做,这点以后要提醒学生注意做事情的先后顺序。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6)周教案No.1、2节课题二单元复习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物体的特征,各种材料的特性及它们的用途。2.能根据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喜欢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改善生活。重点在制作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难点理解形状、结构与承重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具课件、单元测试篇学具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交代目标:在第二单元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形状与结构,今天我们来进行整理和复习。二、知识的归纳、整理1.师:通过本单元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学生简单进行汇报。3.下面让我们试着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并构建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图。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5.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出示知识框架图,并进行补充细化。6.小结:看来大家这单元学得真不错,以后继续努力。三、探究方法的归纳、整理:1.回忆:这单元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进行学习的呢?2.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归纳。3.学生代表汇报、师适时指导并出示课件:(1)观察、实验(2)体验探究:(3)借助多媒体课件(4)动手制作(5)小组合作探究(6)教师演示、讲解等。4、小结:今后我们还会用更多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研究。四、基本练习:(一)填空:1.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四种基本简单形状构成的。2.通常,结构是由()构成,()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3.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结构不容易变形。4.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二)单项选择:1.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A三角形B正方形C圆柱体2.()结构最稳定。A六边形B五边形C实心3.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分类的。A材料B作用C形状4.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A法国B意大利C澳大利亚(三)判断: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约、壳体建筑。()2.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力。()3.赵州桥是平板桥。()4.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的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5.吊车起重臂的支架结构只是为了美观。()第二课时:一、进行单元测试二、指导重点题三、进行反馈、修改。学生简单进行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出示知识框架图,并进行补充细化。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归纳。学生代表汇报观察、实验体验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认真填写板书设计二单元复习锥立体形状台形状柱承受力最大形状与结构球平面形状圆形三角形结构(组合)三角形:牢固、稳定、使用材料最少、不易变形桥梁种类:拱桥、斜拉桥、平板桥三种教学反思不足改进:但是少数学生在整理复习时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汇报,学习依赖性比较强,对与这些学生,我想应该在平时课堂上多多提问、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本周备课(3)节组长:日期:月日第(6)周教案No.3节课题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植物能够进行营养繁殖。2.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繁殖方式来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解。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坚持观察的习惯和种植植物的乐趣。重点知道一些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难点教具课件、卡片、吊兰、发芽的学具马铃薯、洋葱、蒜、葱、姜、练习篇等。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导入新课1.提问:植物怎样繁殖后代的,你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你在家看到过父母种菜或是种花吗?他们又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3.提出问题: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出示课题)4.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二、研究营养繁殖的方式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还可以展示更多营养繁殖的例子。带领学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马铃薯切块繁殖,只要上面有一个芽,就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来。吊兰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生姜是块茎,在他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水仙鳞茎旁边会长出小的鳞茎,植入土中又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鳞茎繁殖。2.根据大家的讨论和刚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类别吗?3.小组讨论后汇报: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用营养繁殖方式进行繁殖了,你想自己用营养繁殖方式来繁殖一种只物吗?说一说如何繁殖。1.小组交流扦插、压枝、分株等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2.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繁殖自己喜欢的植物。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栽种的效果。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四、完成练习篇五、总结:1.延伸活动:课后注意观察你所栽种的植物,照管好它们,看看它们经过你的照顾,繁殖的怎么样,能否长成一株新的植物。2.回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收集有关动植物繁殖的资料。学生小组内交流。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后汇报: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小组交流扦插、压枝、分株等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栽种的效果。完成练习篇板书设计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根:落地生根、胡萝卜、甘薯等营养繁殖茎:吊兰、水仙、柳树、姜等叶:宝石花、万年青、芦荟等芽:马铃薯等教学反思不足改进:学生观看课时,不注重区别,走马观花。应以问题引导,促使学生边看边思考。课堂上学生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锻炼,在教具上应该让学生准备好,实践探究,很多学生没有具体落实!改进:充分利用农村有利条件,课前不布置学生观察动手实践,预习书本,上课抽检,避免教师唱主角,激发学生兴趣!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7)周教案No.1、2节课题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理、归纳、交流的能力。2.能通过小组观察、讨论、交流来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会区分卵生3.激发学生做深入细致研究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关爱动物之情。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胎生。难点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教具课件、相关动物繁殖的资料、练习篇学具课件、相关动物繁殖的资料、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复习导入:1.谈话:植物进行繁殖时,除了最基本的种子繁殖方式外,还有哪些营养繁殖方式?(出示小黑板:连线、订正。)2.出示课件:这么多动物,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生自由交流)3.小结:在自然条件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动物都是雌雄结合产生后代的。(板书课题)(生了解,明确内容)二、交流感知:1.谈话:你能分清它们谁是雌,谁是雄吗?(生看书小组分析交流)2.提问:为什么动物的“爸爸”比“妈妈”漂亮呢?(生讨论交流)3.小结:生物进化的结果。三、了解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1.提问:下列这些动物中,哪些是靠产卵或下蛋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小组看书合作圈画)2.小结:像鱼和鸡等动物那样的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生明确概念)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卵生繁殖后代的?(生自由介绍)4.提问:这里边剩下的动物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生自由交流)5.小结: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的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生明确概念)6.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胎生繁殖后代的?(生自由交流四、巩固:播放音像资料看小猫出生时的情景。第二课时:一、导入:出示图片:你能看出它们是哪两种刚出生的小动物吗?为什么这样认为?(生看图分析猜测)二、了解其他动物特殊的生殖方式1.谈话:动物除了用卵生和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还有哪些有趣的繁殖方式呢?(指生读书中的资料)(全班交流、汇报、师贴卡片)2.动物生下宝宝后,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呢?它们是怎样哺育后代的呢?(学生介绍)三、总结:1.师:就像母亲生下我们,父母要辛苦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一样,小动物们生下来之后,它们的“爸爸”、“妈妈”们也要承担哺育宝宝的任务。直到它们能独立生存为止。2.作业: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是怎样出生的”,请大家回家向父母调查书P35上的四个问题,再查阅相关的资料。四、完成练习篇(生自由交流)(生了解,明确内容)(生看书小组分析交流)(生讨论交流)生明确概念)(生自由介绍)(生自由交流)(生明确概念)(生自由交流(生看图分析猜测)(指生读书中的资料)(全班交流、汇报、师贴卡片)学生介绍板书设计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动物繁殖:雌雄识别、交配、生产、哺育后代——(本能)卵生——(卵、蛋):鸡、龟等方式胎生——(生小动物、哺乳):马、猫、人等卵胎生:皱唇鲨、星鲨等出芽——水螅等分裂——海葵等教学反思优点:课件制作精美,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胎生和卵生的动物有了更深的认识,效果比较好。不足改进:导入环节要改进,语句要简单明了。针对导入的不足,重新修改,比以前的导入要好一些。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7)周教案No.3节课题3、我是怎样出生的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了解胎儿形成的过程。2.能通过资料的收集、交流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出生,培养学生分析整理资料和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3.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体会到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重点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了解胎儿形成的过程难点了解胎儿形成的过程教具课件(视频资料:胎儿生长发育),相关资料、练习篇学具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谈话导入:1.谈话: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植物、动物是怎么繁殖的,那我们是怎么出生的呢?相信这个问题一定也一直出现在你们的脑子中,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好吗?2.板书课题。二、新授:(一)交流感知:1.提问:课前,我们都以不同的形式和父母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你对你出生前后的情况了解多少呢?我们就先分组交流一下,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生分组交流)2.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谈话:刚才,大家都已经在小组里向别人介绍了从前的你,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生介绍)(二)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中的生长过程。1.谈话: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生自由介绍)2.谈话:你想不想亲眼看看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情况呢?3.播放视频:胎儿的成长4.谈话:谁能说说我们是怎么来的了?人类是怎样繁殖后代的?(生依据所看的视频资料进行介绍,师板书归纳)(三)讨论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孝敬父母。1.谈话:从一颗受精卵到足月的胎儿出生,需要十个月的时间。在这十个月的时间里,妈妈的肚子一天天增大,她是什么样的感觉呢?(生自由交流)2.谈话:在胎儿出生前,胎儿和胎盘及羊水总重量约为5.5千克,再加上胎儿的体重约3千克,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吧。(生负重体验)3.谈话:刚刚我们只是短暂的体验了一下妈妈在身体重量上的负担。妈妈在这段期间还有哪些负担呢?(生自由交流)4.师:我们的爸爸这时候都做了些什么?(生自由交流)5.小结:实际上,妈妈们在十个月的时间里在其它方面也同样有很多的负担。象妈妈的血压会升高,多数会贫血、缺钙,同时也怕自己情绪的好坏会影响胎儿的生、还要注意对胎儿注意胎教等等,但是,妈妈同样很高兴、欣慰,因为他们正在等待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6.谈话:你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生自由交流)7.提问: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特别是有一天,他们老了,你会怎样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呢?(生自由发言)三、巩固、总结:完成练习篇生分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生介绍)(生自由介绍)(生依据所看的视频资料进行介绍,师板书归纳)(生自由交流)(生负重体验)(生自由交流)(生自由交流)(生自由交流)(生自由发言)(完成练习篇)板书设计我是怎样出生的十个月发育(妈妈)卵子受精卵胎儿(出生)(子宫)(爸爸)精子(胎盘、羊水)教学反思优点:本课我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媒体技术手段,采用调查、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资源共享,效果好。缺点不足: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们一直处于后的教学我要及时做好调控工作:对学生谈到的敏感话题,教师的态度要自然、大方。最后,我提倡每位同学可以做一次“负重”游戏通过这个活动旨在使学生体会母亲的劳。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8)周教案No.1、2节课题三单元复习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动物和植物有着一些不同的繁殖方式,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对收集到的证据类。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愿意合作与交流,学会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重点进一步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了解动物和植物不同的繁殖方式。难点了解动物和植物不同的繁殖方式教具小黑板、单元测试篇学具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交代目标: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今天我们来进行整理和复习。二、知识的归纳、整理1.师:通过本单元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学生简单进行汇报。3.下面让我们试着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并构建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图。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5.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出示知识框架图,并进行补充细化。6.小结:看来大家这单元学得真不错,以后继续努力。三、探究方法的归纳、整理:1.回忆:这单元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进行学习的呢?2.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归纳。3.学生代表汇报、师适时指导并出示课件:(1)观察、实验(2)体验探究:(3)借助多媒体课件(4)小组合作探究(5)教师演示、讲解等。4、小结:今后我们还会用更多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研究。四、基本练习:(一)填空:1.通过()或()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2.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产生的。(二)单项选择:1.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1.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种子繁殖B根繁殖C茎繁殖D叶繁殖2.苹果树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种子繁殖B根繁殖C茎繁殖D叶繁殖3.()是哺乳动物中的“另类”,它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却用乳汁哺育幼崽。A熊猫B鸭嘴兽C鳄鱼(三)判断:1.菊花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植物的茎繁殖。()2.从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样性。()3.小海马是由爸爸生的。()4.海葵可以通过折断自身的一部分,或将自身一分为二的方法来繁殖。()5.蜗牛是雌雄一体,所以自已一个就可以繁殖后代。第二课时:一、进行单元测试二、指导重点题三、进行反馈、修改。学生简单进行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出示知识框架图,并进行补充细化。组长带领小组同学交流、归纳。学生代表汇报、师适时指导并出示课件:(1)观察、实验(2)体验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认真填写板书设计三单元复习卵生:鸡、鱼等动物卵胎生:皱唇鲨、星鲨等有性繁殖胎生:马、兔子、人等繁殖植物种子:油菜、绿豆、葱等动物:分裂、出芽无性繁殖植物:根、茎、叶、芽(营养繁殖)教学反思优点: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了系统的把握。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引导构建出简单的知识体系图,内容比较全面。不足改进:个别学生在整理复习时依赖性比较强,不能自己整理知识体系。今后要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去主动探究。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8)周No.3节(9)周(1)节课题1、认识常见岩石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和遇酸反应等方面的特征;知道岩石的三种类型;初步了解三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2.能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常见岩石,发现岩石的特征;能用一定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3.形成以科学方法和态度认识事物的价值观,感受科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难点教具各种岩石实物、课件(视频资料、图片)、练习篇学具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谈话导入:1.谈话:说说你们带来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生自由交流)2.(播放视频资料:岩石)讲述:岩石是天然形成的,是组成地壳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泥沙、土壤所覆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岩石。(板书课题)二、新授:(一)识别岩石:1.谈话: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们知道哪些?(生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2.(出示几种石头)考一考:请你识别它们是不是岩石,为什么?(生识别,说明理由)3.小结:岩石一定是天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生了解什么是岩石)(二)观察岩石,认识主要特征:1.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岩石进行研究?用什么方法及工具?(生交流观察的的方法)(方法安全提示)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岩石。(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3.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哪组还有新的发现?(生汇报、交流、补充)(根据生的介绍板书记录)(三)给岩石分类:1.谈话:你能岩石分分类吗?有几种分类方法?(生小组自定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汇报交流)2.谈话:你想知道科学家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吗?(生阅读教材内容)3.谈话:现在请你们像地质学家那样,把这你自己采集来的岩石重新分下类。(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解决问题)(四)体验变质岩的形成:1.谈话:现在让我们亲自体会一下变质岩的形成。(生按书42页要求分组活动)2.提问:当你们不断增加压力时,橡皮泥圆球有什么变化?推想地壳深处的岩石,在强大的压力和极高的温度下会怎样?(生汇报、推测、交流)三、总结延伸:1.活动总结:2.布置作业:制作一盒岩石标本或编写一张岩石小报。(生自由交流)(生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生识别,说明理由)(生了解什么是岩石)(生交流观察的的方法)(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生汇报、交流、补充)(生小组自定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汇报交流)(生阅读教材内容)(生小组活动)(生按书42页要求分组活动)(生汇报、推测、交流)板书设计认识常见岩石——(天然形成的)岩浆岩:(岩浆冷却)——花岗岩、玄武岩、橄榄岩岩石的生成方式沉积岩:(泥、砂、岩石碎屑沉积)(有明显层次)——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高温高压下变化了的)——大理石、板岩、(花岗岩片麻岩)教学反思优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大量的时间进行认识岩石的特征,并随时作好记录,我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不足改进: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如果把“给岩石分类”的活动放到第二课时,让学生在本节课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的基本特征,这样也许会让学生更有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握教学时间,控制好每一个教学的时间。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9)周教案No.2、3节课题2、认识矿物的性质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认识一些矿物的性质;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2.能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能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类。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交流的能力。形成以科学方法和态度认识事物的价值观,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重点从几个方面认识一些矿物的性质。难点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教具各种矿物标本、课件、练习篇学具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提问:按岩石的生成方式可以把岩石分为哪几类?你认识哪些矿物?我们抚顺市最有名的矿物是什么?关于煤你有哪些了解?(生回顾旧知)二、新授:(一)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1.谈话: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王晓明同学对花岗岩的观察记录。(生汇报交流:有白色……颗粒)2.师:这位同学从哪些方面描述了花岗岩的特点?他描述得完整吗?(生汇报交流:颜色、结构,特点描述还不够完整。)3.出示几种矿物和岩石图片,学生判断:哪些是岩石,哪些是矿物?讨论分析:什么样的石头叫矿物?4.小结:这些成分集中的、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矿物。白色的矿物是石英,肉红色的矿物是长石,黑色的矿物是云母。花岗石是由这三种矿物组成的。(生感知了解)(二)认识常见的矿物:1.(出示矿物)你知道这是什么矿物吗?(生观察了解)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矿物?(生补充交流)(三)观察矿物的特征:1.谈话:根据上一课我们对岩石特征的认识,你们想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呢?(生分组讨论交流)2.提问:要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硬度应该怎样做?(生交流实验方法提示:判断矿物硬度有对照的标准。)3.指导看书:看看书中介绍了哪些方法?(生看书了解研究方法、分组自由探究矿物的性质、进入各组指导实验)4.提问:你们组研究的是矿物的哪方面特征,怎样研究的,有什么发现?(各组汇报交流)三、总结延伸:回家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第二课时:一、了解矿物的用途:1.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人们分别运用了这些矿物的什么特征?(课件出示)(生自由介绍交流)2.谈话: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生阅读书中的资料)二、完成练习篇。三、总结延伸:收集我国矿物资源状况的资料。生回顾旧知生汇报交流:有白色……颗粒生汇报交流:颜色、结构,特点描述还不够完整。生感知了解生观察了解生补充交流生分组讨论交流生交流实验方法提示:判断矿物硬度有对照的标准。生看书了解研究方法、分组自由探究矿物的性质、进入各组指导实验生自由介绍交流生阅读书中的资料板书设计2、认识矿物的性质成分集中的、有一定结构的石头)矿物岩石性质决定用途教学反思优点: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始终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不足改进: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单缺乏激励性语言,要多听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在备课上大下功夫。除了备教材之外还要认真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知识,学生先想到的自己早一步想到本周备课()节组长:日期:月日第(10)周教案No.1节课题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很多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知道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知道小学生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2.能够调查并计算家庭、学校、班级消耗资源情况;通过资料的收集与交流了解我国矿物资源的状况。3.感受到矿物资料的宝贵,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保护矿物资源的活动。重点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难点调查家庭、学校的资源消费情况。教具课件(图片)、相关资料、练习篇学具课件(图片)、相关资料、练习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复习导入:1.提问:举例说说矿物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生回顾旧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