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绒螯蟹扣蟹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赣市监标〔2024〕20号《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九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江西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基于关键点控制和污染负荷分析的中华绒螯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研究:20161ACF60018;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JXARS-10);2023年江西省现代种业(渔业)发展项目(赣财农指〔2022〕45号)。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昌大学、江西江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近年来,中华绒螯蟹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中国大闸蟹产量为78.22万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3)。江西作为中华绒螯蟹的主养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养殖条件,2022年全省中华绒螯蟹产量达1.60万吨。随着各地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面积的不断增长,养蟹户对蟹苗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由于中华绒螯蟹种源退化,市场上蟹苗“鱼龙混杂”,苗种质量难以保证,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成活率低、发病率高等问题。因此,培养优质蟹种,成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我省养殖中华绒螯蟹的苗种(扣蟹)以往采用的是选择外地苗或者随意买苗,缺乏本地苗种,因为苗种好坏和养殖的产量和规格有重要关系,因此选苗时以本地苗、原塘苗为宜,选择肥度较好的苗,苗种规格相差不大,残肢断爪少的苗种。近五年,课题组依托江西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基于关键点控制和污染负荷分析的中华绒螯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研究(20161ACF60018)、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JXARS-10);2023年江西省现代种业(渔业)发展项目等有关项目支持,在彭泽、进贤等地进行试验养殖,成功培育了中华绒螯蟹扣蟹,供当地养殖户养殖,形成了一种大眼幼体-扣蟹-成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总结出一套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池塘培育扣蟹的生产技术。试验表明,通过购进国内品质优良的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经10个多月培育,扣蟹平均规格40-50只/500g,养殖平均产量200kg/亩,不但解决了从外地购买扣蟹苗成本高的问题,并且解决了外地购苗成活率不高、抗逆性不强的瓶颈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为当地乃至江西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此外,将扣蟹苗经8个多月的培育,获得成蟹的平均规格3-4只/500g,养殖平均产量150kg/亩,不仅优化了当地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生产结构,还显著提升了中华绒螯蟹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中华绒螯蟹产业的发展,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主要起草过程1.立项前的准备工作在江西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江西省现代渔业种业发展项目的支持下,针对我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培育扣蟹的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养殖条件、放养前准备、蟹苗放养要求、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集成,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项目编制的主要工作过程(1)成立编写小组由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联合南昌大学、江西江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李小勇高级工程师为组长。编制前期对中华绒螯蟹培育扣蟹的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养殖条件、放养前准备、蟹苗放养要求、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集成,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编制起草工作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在广泛调研与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池塘培育扣蟹技术关键点,不断论证分析,严格按照标准编制规范与要求,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几经易稿,于2024年10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3)征求意见工作于2024年9月至2024年10月将征求意见稿连同编制说明发送给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征求意见,经专家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收到修改意见5条(处)。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后完成定稿,准予按程序上报审批。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遵循“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内外领先标准接轨,注重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GB/T1.1-2020的最新版本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与现行农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不违背或不冲突。在充分考虑了标准须具有包容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上,以前期研究结果和关键技术应用为依据。本标准编写过程中根据需要引用了《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中华绒螯蟹亲蟹、苗种》(GB/T26435)、《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T755)、《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SC/T1099)、《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等。五、主要条款的说明1、范围本标准根据江西水域环境特点,通过对实际生产经验的总结和试验数据的分析,并吸收融合我国中华绒螯蟹培育扣蟹的最新科研成果,规定了江西省中华绒螯蟹培育扣蟹的养殖条件、放养前准备、蟹苗放养要求、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技术要求,指导性强,适于江西省中华绒螯蟹培育扣蟹推广应用。2、术语本标准规定了以下术语:大眼幼体megalopa,是中华绒螯蟹后期水蚤幼虫,第Ⅴ期状幼体经3~5天生长后,蜕皮即变态为大眼幼体,俗称蟹苗。3、关键技术创新点(1)养殖条件养殖池塘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水域,池塘类型平底塘或环沟塘均可,池塘面积在1334㎡~2668㎡为宜,宜正方形,池塘深度宜为2m~2.5m,蓄水深度根据池塘类型而定,若为平底塘则控制在1m~1.2m,若为环沟塘则在1m~1.5m之间为宜。池塘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池底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宜在池塘安装微孔增氧盘或增氧机等增氧设施。苗种放养之前设置防逃墙,防逃墙高30cm~50cm,防逃墙材料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符合SC/T1099的要求。同时对池塘的青蛙黄鳝等天敌生物进行清除,在进排水管用1500目~2000目的过滤网扎好,防止杂鱼进入进水口伤害大眼幼体。(2)放养前准备在蟹苗放养之前至少25天,采用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每667㎡用量为50kg~100kg。(3)蟹苗放养要求宜优先选择放养本地长江水系亲本培育的蟹苗,质量符合GB/T264435的规定。放苗前10天,用有机酸和硫代硫酸钠进行塘口解毒。放苗前一周对池塘水进行肥育,肥水时结合微生物菌剂,保持水质稳定,进行足量多次施肥,保证下苗时有充足的天然生物饵料。放苗前即可移栽水花生,覆盖率达30%~50%,水花生扎根后可避免在水面漂浮,苗种放养后再适量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0%~60%。蟹苗放养密度为2-3.5kg/667㎡,放养时水草等水生植物作为蟹苗的附着物。(4)投饲管理根据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的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按照“前后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和“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喂。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前期投喂豆浆、轮虫,也可购买水产专用豆奶进行投喂(质量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每隔4h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池内蟹苗总量的150%~200%。变成Ⅰ期幼蟹后,可用鱼糜、虾糜和黄豆糊投喂,并逐渐增投碾碎的螺蚌肉、豆饼等饵料,日投喂次数从3~5次逐步降低为1~2次。日投饵量前期占大眼幼体总量的80%,中后期为50%~20%。(5)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池塘水质指标,要求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5~8.5,透明度30cm~50cm,氨氮低于0.5mg/L,亚硝酸盐低于0.05mg/L,若超出范围,要及时加大池塘的换水量、投放微生态制剂、增氧剂等。蟹池排放的尾水达标,符合SC/T9101排放要求。(6)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预防方法,在大眼幼体培育前期以实行彻底清淤消毒、肥水育藻、种植水草为主,中期可使用复合碘消毒剂等碘制剂(不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消毒等预防措施。当发生病害时,药物选择和病害防治应符合NY/T755的规定。(7)日常管理早晚各巡查1次,巡查内容包括:水位水质变化情况,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摄食活动情况,防逃装置完好程度以及病害、敌害情况。若大眼幼体进入豆苗期,小杂鱼的清理不能用生物制品清理,要用有机的茶籽饼进行发酵清理。应及时记录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病害发生及渔药使用情况、水质变化内容。相关记录应保存1~2年。(8)创新点我省养殖中华绒螯蟹的苗种(扣蟹)以往采用的是选择外地苗或者随意买苗,缺乏本地苗种,因为苗种好坏和养殖的产量和规格有重要关系,因此选苗时以本地苗、原塘苗为宜,选择肥度较好的苗,苗种规格相差不大,残肢断爪少的苗种。本标准项目组成功培育了中华绒螯蟹扣蟹,供当地养殖户养殖,形成了一种大眼幼体-扣蟹-成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总结出一套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池塘培育扣蟹的生产技术。不但解决了从外地购买扣蟹苗成本高的问题,并且解决了外地购苗成活率不高、抗逆性不强的瓶颈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为当地乃至江西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该标准以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和夯实的生产实践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编制规范要求,内容全面,数据可靠。在草案征求意见阶段时,经省内相关专家审核后,未收到重大分歧意见,只作小幅度修改,因此也就不存在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七、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1.采用标准化示范方式,有效开展本标准的宣贯工作,培育示范户,以示范带动推广。2.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以指导实际为目的,对本省中华绒螯蟹育苗企业(合作社)或从业农户、基层的科技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工作。3.标准实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