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必中第一单元【8】《怜悯是人的天性》_第1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必中第一单元【8】《怜悯是人的天性》_第2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必中第一单元【8】《怜悯是人的天性》_第3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必中第一单元【8】《怜悯是人的天性》_第4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必中第一单元【8】《怜悯是人的天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为什么怜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让我们进入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泪为心底的悲悯而流。每每孤灯夜读,总会流泪。为窦娥蒙冤流泪,为贾谊受屈流泪,为廉颇老矣流泪。痴迷于戏剧,而悲剧的结局,偏要把美好的事物撕得粉碎。因此,每到结局处,总是心中一悸,为之黯然泪下。为发了疯的李尔王流泪,为殉情而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流泪,为因彼此误会而双双殒命的露伊斯与斐迪南而流泪……对他人不幸的最大触动,莫过于潸然泪下,从那些残缺的碎片中,看到过去褪色的欢欣,怎能不为那些生命、那些美好而感伤?怜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对生之遗憾,生之残缺的深深哀叹。齐读下面的段落:怜悯是人的天性卢

梭1.通过诵读课文,揣摩其语言和行文特色。2.注重学习这篇驳论文中的驳论方法,掌握其使用的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能力。3.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究,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4.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学

习目标重点: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难点: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教学重难点《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主要著作有:卢梭(1712——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卢梭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他能把疯狂的性格描绘得美丽端庄把不规的行为涂上灿烂的色彩他的言语就像眩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泪水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

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

1753年,撰写了《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

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写作背景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了解"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明目张胆:睁开眼睛放开胆量做事。原意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演变为无所顾忌,胆大妄为。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字词积累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

学术论文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

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理论性∶④创造性。文体知识“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怜悯是人的天性”意思是“怜悯”这种品格是人先天具有的,不受地位、财产的左右,“天性”一开始是平等的,不存在善恶之别。题目解说第二段后半部分提出中心论点:“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怜悯是人的天性。(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在哪里提出的?理清思路(第2段)先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第3、4段)再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2)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特点?梳理文章的论证脉络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

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

孤独孤立地存在于自然中自然私有制产生以前(原始社会时期)

“在这样的原始状态中,如果说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比一只猴子或一只狼需要另一只猴子或另一只狼更为迫切的话,那是不可想象的事。”——卢梭原始品性包括:保护自我怜悯同类引出话题引发思考批驳

的错误观点

,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梳理文章的论证脉络

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文先破后立霍布斯第二部分(第2—3段)先破后立,边破边立

①树靶子: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②指出错误的实质: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③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出……他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破立归谬论证环环相扣

在运用头脑思考以前人类就有怜悯心,怜悯心合乎自然,动物也有明显表现。①动物的一系列行为②《蜜蜂的寓言》囚禁者的故事

暴君苏拉、亚历山大先破后立,边破边立

在2、3段中,卢梭是如何论证“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举例论证逻辑严密梳理文章的论证脉络

第三部分(第4段)怜悯心自爱心人类社会所有

的基础由于人的

产生美德理智和思考孤独、冷血、自私哲学家市井平民善良、热血、无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第三部分:对人天生就有怜悯心展开论述梳理文章的论证脉络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

。意义/作用③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①缓和人的自私与冷漠②潜移默化熏陶人的心灵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

导人们思考。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

怜悯是人的天性。第三部分(第4段):论证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1.卢梭所说的"怜悯"指的是什么?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而怜悯心可以指代是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4段)课文研读2.请分条概括《怜悯是人的天性》所表达的观点。①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1)②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2)③怜悯心是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具有的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2)3.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人总是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4.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3)这句话的含意?

这里是就怜悯心而言的,作者认为,怜悯心是一种天然的力量,要早于思维的心灵运动而产生,这种力量是原始的,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怜悯心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5.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故事中的被囚禁的人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孩子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孩子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伤之感,并因不能一伸援手而难过。这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具有强大的力量.为下文阐述其作用张本。

作者认为,自爱心是在理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主要是关心自我,使自己远离一切使其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自爱心引导人肯定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使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关爱世界。6.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

①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依存。②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需要的东西。③在训导人们方面,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原则。7.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怜悯之心的哪些作用?文本赏读,激发情感赏析语句:分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1.从总的方面来衡量,让我们评判一下: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和谐相处,并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良好纯朴的品性。而文明的发展摧毁了这些原始的品性,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产生了大量无益的需求,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戒备甚至敌视的心理。2.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纯粹的天性”强调怜悯心与生俱来;“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强调人天生中的怜悯是根深蒂固的。3.哲学使人孤独,使他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这句话表明,哲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人们在理智的驱使下,往往会变得自私、冷漠。4.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了怜悯心对人熏陶的方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5.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前半句话强调的是,人们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后半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是人善良的天性。研读思考①怜悯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②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它还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就是人的天性)③在训导人们方面,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原则。怜悯心有哪些作用?

《怜悯是人的天性》一文,作者在批驳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主题归纳

随堂练习A.母狮在看到幼狮被鬣狗围攻时会第一时间冲上去保护幼狮。B.大象遇到死去的同伴时,它们会哀嚎,然后用草叶和泥土将死去的同伴掩埋。C.一男子要轻生跳楼,就在救援人员紧张施救时,看热闹的人群中不时发出嘲笑声和口哨声,有人甚至还大声鼓动轻生者跳楼。D.乞讨者在寒冷的冬天把他唯一的毛毯盖在流浪狗身上。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怜悯是人的天性的一项是()C热点探讨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缅北战争等,当前世界并不和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怜悯心是人的天性”这句话的理解。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6分钟)

当我们看到别人遭受苦难时,会油然而生一种同情怜悯之心,这是一种天性。进而,我们会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人人都秉持这种怜悯心,人与人之间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如此。这个世界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美好。(一)破立结合。作者在批驳霍布斯的观点的同时,及时阐述自己的结论边破边立。比如.作者在指出"霍布斯没有看出时,作结说,"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二)举例论证。依托大量翔实的事例,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三)演绎推理。比如"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他就会咬别人的腿。"就是由霍布斯的观点推理出野蛮人所干的许多过分的事,从而驳斥了霍布斯观点的错误。写

色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文本研究

观点一:不赞同。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自然到文明、自然本能到理性的进步是一种必然。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自私、冷漠等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并非完全是这种进步造成的,人类可以通过法律等方面的束缚来消除这些影响。观点二:赞同。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和谐相处,人们能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正是因为文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远超于生存需要之外的过分的需求和欲望,人变得理性、冷漠、自私,这无疑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文本研究1、分析《修辞立其诚》与《怜悯是人类的天性》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修辞立其诚》①首先,运用引用名言的手法引出中心论点:“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②其次,阐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③然后,阐释“立其诚”的原因:因为“立其诚”符合唯物主义原则。④接着,阐明“立其诚”的具体做法:要端正学风,要“说真话、讲实话”。⑤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立其诚”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怜悯是人的天性》①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准备。②然后,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摆出观点。③最后指出“怜悯心”的作用: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和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两篇文章在提出论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修辞立其诚》在文章开篇引用《易传》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对此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诚"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3、比较《修辞立其诚》与《怜悯是人类的天性》在议论文类型、论证结构、论证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议论文类型论证结构论证手法立论文驳论文层进式层进式引证法演绎法、类比法、例证法、对比论证《修辞立其诚》文章第七段引用《管子》书中《心术上》的话,论证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文章第九段引用《汉书·儒林传》中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的话,告诫人们不要说假话以讨好时尚。举例论证《怜悯是人的天性》第2段结尾举《蜜蜂的寓言》的作者描述的一个事例,论证“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举例论证

第3段举暴君苏拉和亚历山大的例子,指出即使是这样残酷暴虐、对伤害他人习以为常的人,依然会像其他人一样受到悲剧的震撼、会对他人的痛苦起恻隐之心,从而进一步论证怜悯心出于自然天性的观点《怜悯是人的天性》第2段用“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来类比,论证“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类比论证《怜悯是人的天性》第4段拿哲学家和野蛮人对比,将理智状态和自然状态分别作为自爱心压倒怜悯心和怜悯心得到自然发挥的两种情况的具体表现,进一步论证怜悯心的存在本身便是源于自然的天性。对比论证《怜悯是人的天性》“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他就会咬别人的腿。”就是由霍布斯的观点推理出野蛮人所干的许多过分的事,从而驳斥了霍布斯观点的错误。演绎推理《怜悯是人的天性》中采用了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边破边立。而卢梭的这篇文章与《修辞立其诚》又都旁征博引,大量运用引证法。请分别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