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以下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16题,共48分)1.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很多文化中心都出现了玉器。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各地玉器各有特点、形态各异。然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玉器形制各方面越来越接近,甚至完全一样。据此可推知()A.国家早期形态初步形成 B.文化中心之间存在交流C.贫富分化已经较为明显 D.中原文化居于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玉器形制各方面越来越接近,甚至完全一样”可推知,不同地区的玉器形制接近乃至完全一样,说明各地之间应该存在交流,相互产生融合,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B项正确;各地玉器形制接近不能说明国家的早期形态初步形成和贫富分化较为明显,排除AC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比较信息,不能说明中原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春秋时期有楚国修建的勺陂和吴国修筑的邗沟等,战国时期有魏国的“引漳溉邺”工程、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建()A.体现古代重农经济主张 B.实现了各国的富国强兵C.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建立 D.表明交通的决定性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国加大对于农业经济的重视力度,为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各国兴修水利。因此水利工程的兴建体现了古代重农经济主张,A项正确;水利灌溉工程有助于富国,但不一定能强兵,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并不能体现出交通的决定性作用,而且交通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3.如表为汉武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汉朝()时间主要事件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四次大战匈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统一货币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A.基层治理进一步完善 B.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C.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 D.淡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汉武帝时期,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里并没有基层治理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里涉及到措施有收复河套、张骞出使西域和与匈奴作战,但是都没有实现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4.《宋书》为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记载:“至于元嘉末……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南北分裂结束,国家再度统一 B.民族交融加强,边疆有效开发C.经济布局变动,经济重心南移 D.北方局势动荡,北民大量南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由北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D项正确;隋朝灭陈,完成统一,国家分裂局面结束,此时尚未统一,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南方,不是边疆,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C项。故选D项。5.唐朝时期由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如图为唐代章怀太子墓里的壁画《礼宾图》,图中所绘是鸿胪寺官员接待罗马、新罗和渤海使者的情景。该作品()A.属于浪漫主义艺术作品 B.体现唐朝政府政策的开明开放C.是真实可信的一手史料 D.证实中国与罗马交往始于唐朝【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唐朝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礼宾图》描绘了鸿胪寺官员接待罗马、新罗和渤海使者的场景,体现了唐朝政府的开明开放,B项正确;材料中的壁画属于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排除A项;材料中的壁画属于二手史料,排除C项;材料无法证实中国与罗马交往开始于唐朝,排除D项。故选B项。6.对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如岭北、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元朝“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同时,元朝对漠北、东北、云南、畏兀儿、吐蕃等边远地区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这些措施都()A.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体现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C.避免了政府决策失误的出现 D.缓解了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元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边疆内地一体化是国家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指的是加强边疆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根据材料,元朝实行行省制,“元朝对漠北、东北、云南、畏兀儿、吐蕃等边远地区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同时对岭北、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元朝“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呈现出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无关联,排除A项;C项“避免了”表述绝对,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并未涉及到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7.《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有()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已开始普遍使用自由雇佣劳动C.大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C项正确;宋朝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排除A项;明清时期,手工业部门并未普遍使用自由雇佣劳动,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排除B项;宋朝时,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排除D项。故选C项。8.《坤舆万国全图》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它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将中国所在的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该地图()A.准确描绘了世界各地区分布 B.体现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C.得到了士大夫阶层普遍认可 D.表明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坤舆万国全图》是明朝末年的著名著作,它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而是将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是西学东渐的产物,B项正确;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该地图并未能准确描绘世界各地区的分布,排除A项;该地图并未能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可,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科技走向总结阶段,逐步落后于西方,排除D项。故选B项。9.清朝实行奏折制度,拥有具奏权的地方督抚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大事,整个过程是单线联系。某个大事决定前,其实皇帝已经有了主意,所以,中央部臣讨论往往流于形式。由此可见,奏折制度()A.提升了政府行政的效率 B.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C.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D.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皇帝通过奏折制度,事先对廷议事务做出定见,使部臣的反对意见很难奏效,反映出奏折制度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D项正确;清朝皇帝通过奏折制度,事先对廷议事务做出定见,因此奏折制度的运行加强了君主专制,未涉及政务运行效率,排除A项;奏折制度并不能确保朝廷决策合理,排除B项;C项的“消除”表述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0.如表为清朝1620年至1780年相关数据统计,由此可知,该阶段()A.社会剧烈动荡 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C.商品经济发展 D.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20-1780(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1620-1780的中国,人口在不断地增长,而人均耕地却在不断地下降,据所学知识,这是因为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B项正确;这个阶段大部分属于清朝前期,社会相对比较稳定,排除A项;商品经济发展与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不会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排除D项。故选B项。11.学者葛剑雄认为,中国的历史不应该只是王朝的历史,更不应该只是中原王朝或汉族王朝的历史。我们应该站在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客观的立场上看待历史上的一切政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政权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有自己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政权的更迭无任何规律可循 B.王朝历史不能反映中国历史变迁C.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 D.从今天的角度就能正确解读历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的历史不应该只是王朝的历史,更不应该只是中原王朝或汉族王朝的历史......每一个政权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有自己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可知,学者葛剑雄认为中国史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每一个政权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有自己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并未涉及政权更迭的规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的历史不应该只是王朝的历史,并不是说王朝历史不能反映中国历史变迁,排除B项;“从今天的角度就能正确解读历史”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B.五口通商削弱了广州的贸易地位C.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打击了广东地方官商的私人经济利益,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外通商集中于广州十三行,广东商人因此受益,广东地方官吏乘机谋取私利。鸦片战争后推行五口通商,五口之中,上海日盛,而广州则日形衰落,中国商贸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广东地方官商的私人经济利益受到重大打击,B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南京条约》签订对广州地方官商私人利益的影响,并非《南京条约》对清政府财政和民族工商业的影响,排除A、C项;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1894年《申报》报道:日本“矿产有限,库藏空虚,一有战事,则纸币不能流通,商贾为之远引,厘市萧条,盖藏告,其困乏可立而等也。”而“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该报道()A.理性分析了战前形势 B.表明中国实现了自强C.意在营造变法的氛围 D.对日本缺乏全面认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申报》报道认为,日本国力有限,经济危机严重,不具备发动战争的条件,而中国经济发展,军事强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当时对日本缺乏权全面的认识,盲目乐观,D项正确;《申报》的报道是站到中国的立场看待的问题,而非理性分析,排除A项;中国实现了自强,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项;维新运动在1895年拉开序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史家常用“内外”分指中央与地方,用“轻重”来描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形势。历史学家罗尔纲认为,晚清逐渐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能支撑该观点的史实有()A.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东南互保 D.甲午战争清末新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兴起的湘淮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晚清地方督抚权力扩大。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洽谈“东南互保”就是表现,C项正确;鸦片战争和戊戌变法并没有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排除A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也没有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排除B项;甲午战争主要突出的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斯时并无“总理”一职。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A.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B.提高政府的行政治理效能C.缓解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D.满足多党民主参政的诉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捍卫民主共和,即为了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并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治理效能,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新旧势力之间关系不大,材料所述变化主要目的是为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责任内阁制建立的目的,与多党民主参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如表为190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年份生产资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农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制190326.80.20.217214.732.98.0191039.10.20.513.111.928.36.8192036.40.92.88.212.331.28.3193045.11.23.43.512.227.174A.农产品出口数量大幅增长 B.出口商品的结构日益优化C.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D.近代企业的发展历经曲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自1903年至1930年,虽然机器开采的撑场资料和机制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所占的比例有所提升,但整体来看出口的农产品、手工制作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仍旧占据主要比例,体现了近代企业发展艰难和曲折,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出口货物分类所含的比重,不能得知具体农产品出口的数量,排除A项;出口商品的结构中农产品和手工制品一直占据主要比例,并没有日益优化,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商品经济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这一时期,从西方传到中国的农产品有石榴、核桃、萄葡、胡萝卜等数十种。由中国传往西方的物品以丝绸和资器为主,主要是由安息商人转运到欧洲。唐朝对于陆上贸易限制相当严格,在官府监督下进行互市。相反,唐代鼓励海外贸易,唐代海船制造技术称雄世界,海上贸易发达。唐朝在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中国出口商品种类除丝绸外,瓷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都成为大宗贸易商品。西方的历法、数学、医学等伴随着外贸传入中国。——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材料二两宋海外贸易的规模之大,在市舶司净利收入中可略见一斑。宋初59万缗,治平63万,元祐末41万,徽宗时110万,绍兴年间更高达200万。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确为汉唐所未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它借助海外贸易这一个充满巨大经济利益的平台,吸引着国内外的经济要素不断进入近海区域,参与到近海市场的经济活动之中,从而为近海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作用。【答案】17.表现:唐朝海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外贸出口商品种类增多;对外贸易带动了科技交流等。18.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同世界其它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助推商品经济发展;为近海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表现:根据材料“唐代鼓励海外贸易,唐代海船制造技术称雄世界,海上贸易发达”可知,唐朝海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根据材料“中国出口商品种类除丝绸外,瓷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都成为大宗贸易商品”可知,外贸出口商品种类增多;根据材料“西方的历法、数学、医学等伴随着外贸传入中国”可知,对外贸易带动了科技交流等。【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作用:根据材料“在市舶司净利收入中可略见一斑”可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材料“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确为汉唐所未有”和所学可知,加强了同世界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根据材料“它借助海外贸易这一个充满巨大经济利益的平台,吸引着国内外的经济要素不断进入近海区域”和所学可知,助推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从而为近海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可知,为近海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5年1920年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周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载《新青年》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没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如此,人类社会岂不是要倒塌吗?我所以说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责重。——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载《新青年》——摘编自《陈独秀文集》材料二秋收起义中,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计划,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找落脚点。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并选择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分得土地,从各方面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在没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存在方针路线分歧问题。——据《中国共产党简史》(本书编写组编著)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不同时期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0年其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变化,简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探索的意义。【答案】(1)主张:1915年倡导科学与民主。1920年重视工人阶级的力量,传播马克思主义。背景: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北洋政府的腐朽统治;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2)变化:从主张城市革命为中心转到农村革命为中心;从共产国际帮助到结合实际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意义: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保留了党的有生力量;促进了党走向了成熟。【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初(中国)。第一小问是主张,据材料一“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可知,1915年倡导科学与民主。据材料一“我所以说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责重”可知,1920年重视工人阶级的力量,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是背景,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北洋政府的腐朽统治、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的角度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比较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是变化,据材料二“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计划,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找落脚点”可知,从主张城市革命为中心转到农村革命为中心;据材料二“ 长征途中,在没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存在方针路线分歧问题”可知,从共产国际帮助到结合实际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第二小问是意义,据材料二“ 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并选择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可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据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分得土地,从各方面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可知,保留了党的有生力量;据材料二“”可知,促进了党走向了成熟。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期,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这就是: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根据材料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