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学问素养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旺盛,相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1.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唐朝前期鼎盛局面出现的缘由和表现以及唐朝后期衰落的因素和表现。2.从家国情怀角度相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学问点一隋朝兴亡一、建立和统一建立时间581年方式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都城长安统一条件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日强时间589年,隋灭陈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二、隋朝的建设广设仓库在①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的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营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雄伟壮美,著名于世开通运输河贯穿南北,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沟通以及运输河沿岸城市发展三、隋朝的灭亡1.缘由: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大规模农夫起义爆发。2.灭亡: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学问拓展隋朝统一的缘由(1)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供应了有利条件。(2)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南北方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供应了物质条件。(3)广阔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憧憬统一,渴望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学思之窗(教材P32)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提示修建大运输河,贯穿南北,对于巩固统一,促进南北方经济沟通以及运输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滥用民力,实行暴政,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干脆缘由之一。学问点二唐朝的旺盛与民族交融一、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军渐渐歼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二、唐朝的旺盛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武周政权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旺盛三、唐朝的民族关系表现突厥(1)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2)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3)唐朝中心政权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加强对西域的管理靺鞨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吐蕃(1)7世纪前期,③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沟通(2)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意义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主动贡献学问拓展对武则天的评价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我国古代杰出的君王和政治家。在她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封建经济接着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但她也曾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晚年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学问拓展唐太宗的民族政策(1)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呈现出恩威并重、剿招结合的特点,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2)这种政策在当时是明智的选择,与当时状况适宜。(3)产生了众多主动的效果。(4)对后世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有众多启示。思索点(教材P35)隋唐盛世形成的缘由有哪些?提示(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隋唐盛世形成的必要条件。(2)统治者励精图治是盛世形成的政治保证。(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干脆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盛世形成的物质基础。(4)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沟通与发展是推动盛世形成的重要因素。学问点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一、安史之乱缘由(1)唐玄宗在边疆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2)唐玄宗在他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概况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和他的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影响在平叛过程中,唐军很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心集权被减弱;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据河西陇右地区。从今,唐朝由盛转衰二、藩镇割据形成(1)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接连在内地增设藩镇(2)藩镇辖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影响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④严峻减弱了唐朝的统治力气三、唐朝覆亡1.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2.875年,黄巢领导的农夫起义爆发,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3.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四、五代十国1.形成五代唐朝灭亡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2.后周世宗改革时间五代十国后期内容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影响后周实力渐渐增加,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概念阐释唐代藩镇唐代中期在边疆和重要地区设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政,后来权力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形成军阀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历史上叫作藩镇。学问拓展藩镇割据的影响(1)藩镇割据造成了唐代中心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肯定程度上减弱了唐朝中心政府对地方的限制。(2)唐末农夫起义后,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藩镇转入相互兼并的斗争中,后演化为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代藩镇割据的持续。(3)藩镇割据、相互征战,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唐中心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肯定影响,但藩镇注意自身工商业的发展,肯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构图解史唐朝的兴衰探究点一唐朝的盛世局面史料一唐太宗亲身经验了隋末汹涌澎湃的农夫起义,在贞观时期的治国理念中始终以民本思想为主导,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史料二开元年间,唐玄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重用贤才,实行改革,稳定政局,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当时国家统一,中心政权强大,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了物质基础,尤其是劳动人民创建了巨大的社会财宝,加之中外经济、文化的沟通,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在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唐王朝达到鼎盛。读史指导史料一史料信息“始终以民本思想为主导,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表明白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史料二史料从个人、政治、历史、人民、中外关系等角度叙述唐朝鼎盛的缘由问题思索(1)史料一表明唐太宗意识到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你认为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意图何在?答案唐太宗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气。意图在于调整统治政策,缓和阶级冲突,维护统治。(2)依据史料二,指出唐王朝达到鼎盛的缘由。答案①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才、实行改革;②国家统一,政权强大;③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为唐王朝走向鼎盛奠定了良好基础;④劳动人民的创建。⑤中外沟通频繁。对唐朝“盛世”的辩证相识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2.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武周政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也是几代皇帝连续执行类似的宽松政策和几代劳动人民艰苦努力的结果。3.唐朝所谓的“盛世”不是肯定的,而是相对的,即都是相对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即使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封建统治阶级,广阔人民的生活照旧特别艰辛,农夫的负担仍旧沉重,农夫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冲突只是相对缓和,并未完全消退。4.唐朝的“盛世”局面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如“开元盛世”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这是因为统治者凭借“盛世”的积累大肆挥霍,大兴土木,奢侈腐败,从而消耗了国力,导致混乱并最终使国家衰败,唐朝由盛转衰。1.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政治理念是()A.谏官+明君→皇权加强 B.昏君+良言→社会动荡C.昏君+奸臣→国破家亡 D.明君+良臣→治世良方1.答案D由材料关键信息“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可知D项正确。2.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正如胡戟先生所说,“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发生了七次宫廷政变,一度严峻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滞开元盛世的到来”。可见,武则天当政时期()A.中心集权制度遭到严峻挑战B.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C.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D.开拓了唐朝前期的全盛局面2.答案B依据材料“政启开元”“一度严峻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滞开元盛世的到来”可知,武则天的执政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探究点二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料一朕之小女,长自宫闱,言适远方,岂不钟念?但朕为人父母,志恤黎元,若允诚祈,更敦和好……降(嫁)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二十七日,朕亲自送于郊外。——《金城公主出降吐蕃制》史料二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贞观政要》读史指导史料一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两个层次,省略号前反映了唐中宗实行和亲政策,省略号后的内容为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吐蕃和亲史料二史料反映了唐太宗“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的观点问题思索(1)史料一表明唐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其基本的动身点是什么?答案实行了和亲政策。其基本的动身点是实现唐蕃和平友好交往。(2)史料二中唐太宗的基本观点和依据是什么?你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答案观点:不以武力迫使少数民族听从。依据:前秦败亡的史实。启示:应以民族同等的原则促进民族团结。唐朝处理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和特点1.主要方式管辖一是干脆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册封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是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斗争唐太宗时期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可汗,维护了北部边疆的安定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的沟通,加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会盟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好局面2.特点(1)政策开明。(2)措施敏捷,方式多样。1.唐贞观初年,长安城汇聚了很多民族,如突厥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大约50000人)”,其中,除以政治目的而居留的官员外,以经商和贸易为目的安居长安者为数不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各民族间的交往很频繁B.长安居住的突厥人最多C.开放包涵的民族政策D.对外贸易的旺盛景象1.答案C“长安城汇聚了很多民族”说明唐代民族政策较为开放包涵,故选C项。2.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赐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中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这表明唐朝()A.民族政策敏捷开明B.已完全令突厥归属唐朝C.首先采纳武力折服D.变更了突厥的性质2.答案A从题干材料可知,唐朝政府对突厥的管理特别敏捷,政策比较开明,A项正确。学问联网史论术语1.隋朝统一、开凿大运输河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统一有重要的作用。2.隋炀帝自恃强盛,不恤民力,又尽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冲突激化,隋朝灭亡。3.唐朝前期的盛世局面,促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4.唐朝前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北方、东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和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加速了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出现。一、有关隋炀帝修建大运输河的两个观点观点一:大运输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大运输河河网贯穿我国东部平原广阔地区,保证了南北两大中心的联系,保证了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沟通了都城长安与黄河下游南北、长江三角洲和浙东等富庶经济地区的联系,起到支撑唐朝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观点二:开凿运输河的艰难工程对劳动人民而言是一场灾难隋炀帝强征几百万民工修筑运输河,严峻地破坏了农业生产,使成千上万的民工惨死于运输河修建的过程中。据记载,隋炀帝派遣了酷吏主管修河,强制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都要服役,共征发了360万人。同时又从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隋炀帝还派出了几万名彪形大汉,各执刑杖,作为督促民工劳动的监工。因为劳动负担很重,监工督责太急,所以不到一年,360万民工中去世的竟达250万人。短时间内动用大量劳动力兴建如此大型的工程,导致百姓负担沉重,激化了冲突;而且隋炀帝乐于巡游、享受,花费不断,后期荒于政事,最终导致了隋末农夫大起义,断送了隋王朝的命运。1.(2024辽宁省试验中学高一期中)大运输河通过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并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渐渐成为一体。那么,隋朝修建大运输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满意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北部边防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D.巩固隋朝的统治1.答案C依据材料“大运输河通过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并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渐渐成为一体”可知,大运输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C项正确。二、藩镇性质的再相识以往我们把藩镇的出现归咎于中心集权衰弱、皇帝姑息纵容,然而这类论调已经在众多学者面前不攻自破。程志先生对藩镇本质进行了新的理解,他强调藩镇林立的局面出现不能说明中心集权之衰弱,相反在肯定程度上是加强的表现。指出藩镇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为朝廷执行着监察、军事、戍边和复原国家秩序职能。张国刚在《唐代藩镇探讨》里提到藩镇之起源问题,探讨中着重考察中晚唐特殊是肃宗、代宗时期中原军事政治、边疆边防形势变更对藩镇建制的影响,旨在强调唐中叶以来的藩镇林立并非君主姑息所致,而是客观的政局条件催生的;进而进一步考察各个藩镇存在的特点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揭示中晚唐藩镇的真实面貌,更可以给藩镇予以全面客观的定性。——摘编自于笛《唐代藩镇问题综述》2.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时间阶段数量(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时期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始终在中心代天子巡边唐肃宗至唐懿宗时期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心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至唐哀帝时期67强藩霸臣举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心藩镇之间频繁征战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斗争不断2.答案B不管是退任宰相担当节度使,还是节度使出任宰相,都说明地方节度使位高权重,这会使地方的权力愈加膨胀,从而威逼中心集权,反映了中心势力的衰退。从出身、所在和结果的逐步变更可以看出地方独立性增加,B项正确。——————————————课时达标训练—————————————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组一隋朝兴亡1.(2024北京朝阳区高一期末)视察下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A.公元前3世纪末期 B.公元3世纪初期C.公元3世纪末期 D.公元6世纪末期答案D据地图信息“北齐、北周、陈”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D项正确。2.(2024北京丰台区高一期中A卷)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都二世而亡,其主要缘由是()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统治者苛捐杂税,实行残暴统治答案D秦朝末年,秦二世苛捐杂税,实行严刑峻法,使得阶级冲突加剧,农夫起义斗争频发,项羽、刘邦领导的农夫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隋朝末年,隋炀帝大兴土木,苛捐杂税,人民负担严峻,阶级冲突尖锐,农夫起义爆发,最终导致隋朝灭亡。D项正确。题组二唐朝的旺盛与民族交融3.(2024北京朝阳区高一期末)唐太宗从历史上相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素德”,所以长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实行的措施是()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吸取秦“恣其奢淫,好行刑罚”的教训,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①正确;借鉴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素德”所以长久的阅历,知人善任,虚怀纳谏,②正确;武则天“首创殿试,完善科举”,③错误;“崇文抑武”不是唐太宗的举措,④错误。故选A项。4.(2024辽宁辽阳高一期末)唐太宗生擒东突厥颉利可汗后,拜其二子为小可汗,外示优崇,实欲分其势也。唐高宗分别册立西突厥的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并令他们各领所部,“赤心向国”。这些举措()A.消退了西北部游牧政权的威逼B.是唐朝国力不足下的被迫选择C.利于分化突厥势力以加强限制D.确保了突厥不再与唐政府为敌答案C唐朝中心政府册立突厥首领,有利于分化突厥势力以加强限制,C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肯定,错误;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正值唐朝强盛时期,B项错误;D项表述过于肯定,错误。5.(2024山东济宁高一期中)《步辇图》(局部)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恳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B.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C.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答案B材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恳求通婚”实质上反映了汉族先进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向心力,B项正确。该图反映的是通婚不是册封,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双方通婚的状况,C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唐朝加强对吐蕃的管辖,D项错误。6.(2024山东师大附中高一期中)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避开了民族间的斗争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答案A依据材料可知,在唐朝的历史上任用少数民族做宰相的比例超过了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这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A项正确。题组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7.(2024北京丰台区高一期中B卷)唐朝曾经强盛一时,8世纪中期之后起先出现衰落的迹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A.农夫起义 B.武则天当政C.唐玄宗即位 D.安史之乱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项正确。8.(2024山东菏泽高一期中A卷)《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A.安史之乱的过程 B.藩镇割据的局面C.农夫起义的状况 D.宦官专权的形势答案B依据题干中的“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等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方镇”是指藩镇,题干反映的是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局面,B项正确。9.(2024山东枣庄模块考试)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缘由是()A.修建大运输河 B.隋末农夫起义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答案C依据材料“天宝十三载”可知,这一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八年战乱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C项正确。隋朝大运输河此时已经开通,A项错误;此时隋朝早已经灭亡,B项错误;黄巢起义发生于公元878年,D项错误。10.(2024海南海口四中高一期中)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D.唐末藩镇割据的接着和扩大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接着和扩大,D项正确。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2024山东枣庄模块考试)阅读下表,可以得出长城和大运输河的共同点为()长城大运输河秦汉时期,抵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爱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挡了匈奴侵扰 B.减弱诸侯国力力C.促进了南北沟通 D.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D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输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D项正确。12.(2024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隋炀帝在位时的很多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很多措施放在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隋炀帝实行的措施违反了时代潮流B.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C.该评论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D.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缘由答案D材料“他错就错在把这很多措施放在一起做了”表明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缘由,D项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医院被服采购合同3篇
- 美术课程与社会热点议题结合计划
- 科研机构劳动争议处理准则
- 2024年度办公设备及耗材采购合同6篇
- 户外庭院铁艺栏杆施工合同范本
- 信息安全服务保函协议书
- 2024年影视宣传推广合作协议3篇
- 软件学院教务主任聘用协议
- 教育园区二手房转让协议范本
- 热气球租赁合同样本
- 视频保障应急处置预案
- 一级直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 《拿破仑传》历史巨人的传记
- 铁路各类灾害防治-冻害防治(工务安全管理)
- 内控手册编制方案
-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 PDCA在针刺伤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 无人机测绘操控员培训计划及大纲
- 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现状调查情况报告5篇
- 人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 关于燃气安全的宣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