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评一体化】第六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主题上来看,都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本单元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在写作方面,“表达要得体"是本单元的训练对象,意在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地点,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单元知识建构】
【课标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并“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表达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名篇,“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通过朗诵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偏重写人的优秀文言作品时,应关注文言梳理、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学习古诗时,要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诵读诗歌,欣赏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品读赏析,感受其语言魅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正式学习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语感,但对特殊文言现象缺乏敏锐的感知,在细致深入的分析上存在困难。大多数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疏通文意,但对特殊文言现象缺乏了解;约一半的学生无法深入文本细致地分析写作手法;大部分学生对所阅读的古文停留在翻译复述的层面上,缺少对古文所表达人物精神及主题的细致分析。在议论文方面,学生也已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但是接触文言议论文还是首次。《孟子三章》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
通过前面两年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具备了初步的感悟力,鉴赏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看待问题仍然停留在表面,对于主题的把握,对于情感的体会,对于语言的品味与理解等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语言运用")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梳理文意,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3.通过品词析句,分析人物形象,体悟古代圣贤的内在志趣。
二、思维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思维能力”)
1.从人、事、思想等方面归纳人物形象,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比较、分析五篇文章在选材、组材上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聚合思维。
三、价值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审美创造")
学生通过撰写人物小传,让学生感受高尚品格和不凡志趣的魅力,树立学生修身正己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优秀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单元学习任务】
课段语文要素任务教材内容课时课型
单元导读总览单元内容知晓学习任务单元导学第一课时单元预习课
第一课段学雄辩之术悟浩然正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五课时精读引领课
第二课段学寓言故事,探“愚公精神”《愚公移山》第六~七课时精读引领课
第三课段对比品读,识“真将军"《周亚夫军细柳》第八~九课时自读探究课
第四课段沐圣贤之风,传君子之魂撰写人物小传、颁奖词第十、十一课时活动探究课
第五课段诵经典诗词解千古诗心《诗词五首》第十二~十五课时朗读品析课
第六课段表达要得体《表达要得体》第十六课时读写联动
单元检测第六单元内容检测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课
学习目标:
感知单元学习内容,知晓单元学习任务。
掌握重要的字音字形,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学习任务:
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识记重点字音字形,梳理、积累文学常识。
朗读课文,简要概述文章内容。
学习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几篇古诗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的问题。它们或以睿智雄辩的论述人生的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的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学习本单元的文章,要借助注释及工具书,整理感知课文内容及大意,多读熟读,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不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任务开展
课前预习展示读准字音
公孙衍(yǎn)贫贱(jiàn)丈夫之冠(ɡuàn)
不能淫(yín)畎亩(quǎn)妾妇之道(qiè)
傅说(yuè)曾益(zēnɡ)法家拂士(bì)
胶鬲(ɡé)外患(huàn)劳其筋骨(jīn)
万仞(rèn)冀州(jì)惩(chénɡ)塞(sè)迂(yū)
荷(hè)箕畚(jīběn)孀妻(shuānɡ)智叟(sǒu)
始龀(chèn)穷匮(kuì)亡以应(wú)厝(cuò)
陇(lǒnɡ)朔(shuò)
祝兹(cí)棘门(jí)彀(ɡòu)都尉(dū)
诏(zhào)按辔(pèi)持兵揖(yī)介胄(zhòu)
嗟乎(jiē)曩者(nǎnɡ)
还(huán)搔(sāo)簪(zān)塞上(sài)
燕脂(yānzhī)霜重(zhònɡ)携(xié)折戟(jǐ)
长嗟(jiē)谩(màn)蓬舟(pénɡ)
任务一梳理文学常识
自学:自读课文,勾画文学常识。
互学:小组内相互展示交流、总结,准备展学。
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整理示例】
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
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登高》《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李贺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梦天》等,有《李长吉歌诗》传世。
杜牧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三)任务三再读课文,简要说说文章大概内容
互学:浏览课文,小组内相互交流、概括文章内容,准备展学。
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预设】
《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富贵不能淫》,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塑造了愚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形象。
《周亚夫军细柳》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诗词五首》
《饮酒》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春望》写出了长安城在安史之乱时荒凉景象;《雁门太守行》描写了两军对阵的战争状况;《赤壁》是诗人借题发挥的怀古咏史;《渔家傲》则表现了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
评价反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燕脂(yān)_箕畚(běn)_始龀(chèn)往之女家(rǔ)
B.夯实(hāng)折戟(jǐ)介胄(zhòu)一厝朔东(cuò)
C.角声(jiǎo)畎亩(quǎn)提携(xié)荷担者(hè)
D.塞上(sài)弓弩(nú)曩者(nǎng)山北之塞(sè)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整理本单元字音字形,背诵文学常识。
选做:选择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制作成名句小卡片。
预习:朗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准字音;了解《孟子三章》的写作背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理解、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二、任务开展
课前预习展示
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读准字音公孙衍(yǎn)贫贱(jiàn)丈夫之冠(ɡuàn)不能淫(yín)畎亩(quǎn)妾妇之道(qiè)傅说(yuè)曾益(zēnɡ)法家拂士(bì)胶鬲(ɡé)外患(huàn)劳其筋骨(jīn)
任务一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朗读课文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留意停顿、重音、语气。
首先把握节奏,准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句子做好句内的停顿,只有把握好句内的停顿,才能把握文章整体的节奏。
其次要注意那些语气词,疑问语气声音要上扬,感叹语气声音要下沉。读好语气词就能把握文章的语气。
注意读音的轻重。重读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效果不同,整体把握,确定好重音。
自学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朗读,小组内安排展示朗读的人员,确定朗读形式。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评价。
朗读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重音重音朗读得当,抑扬顿挫,充分表达文章的思想内涵。☆☆☆☆☆
停连能恰当把握停连,停连适宜,节奏分明。☆☆☆☆☆
语气语调语气语调符合文本的风格特色。☆☆☆☆☆
感情朗读情真意切,能让听者舒心悦耳、心随声动。☆☆☆☆☆
【停顿预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任务二翻译课文
自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虽然)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和储备)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比不上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所以说,(君王)统治人民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只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能行仁政的君王,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如果)作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评价反馈
1.下列句子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2.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看法?
总结反思
课后延学
必做: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练习册。
选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容,说说孟子的观点。
预习:朗读《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意节奏和停顿。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预习展示
学生展示《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
【朗读指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用六个事例组成排比句,陈述语气,读时语气要平缓,不可疾行。
接着文章进入议论部分,议论排比,读时声音要开始提高,语速稍快一些,“曾益其所不能"语气要坚定一些。
接着文章排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议论,读时语气要激昂,重音要放在后面,国恒亡,要着重强调。
最后一句要读得平缓而悲凉。
【停顿示例】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
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翻译《富贵不能淫》
自学结合注释翻译《富贵不能淫》。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任务二翻译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学结合注释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
三、评价反馈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___命:教导,训诲
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___戒:告诫
D.威武不能屈___屈:使……屈服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必先苦其心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翻译下列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背诵《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练习册。
选做:概括《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观点。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梳理《孟子三章》论证过程,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习任务:
梳理并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了解文章大意,梳理《孟子三章》论证过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展学
以小组为单位背诵《孟子三章》。
(背诵的人数、形式由小组安排。)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梳理文言词句
自学结合课文注释,梳理文言词句。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整理梳理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往之女家“女”通“汝”,你。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亲戚畔之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安居而天下熄
安居古义:安静,平静;今义:熄灭。
熄古义:太平;今义:定居。
以顺为正者
古义:准则,标准;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
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这样的途径)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指在国内;今义:进来或进去。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指在国外;今义:从里面到外面。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征于色
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
而后喻
古义:明白;今义:比喻。
一词多义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条件
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
丈夫之冠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往送之门(动词,到)
之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此之谓大丈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助词,能够)
得
得志(动词,实现)
往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
戒
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发于畎亩(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发
发于声(动词,显露、流露)
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
而死于安乐(并列连词)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
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之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用作动词,使……贫困。
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文言句式
判断句: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表判断。
妾妇之道也“也"表判断。
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
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任用、被选拔。
倒装句: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于……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二)任务二梳理课文论证过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什么样的人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孟子确立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请说说各段分别讲了什么?
(小组在上述任务中选择一项。)
自学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思路。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思路:
先选取作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作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进而从“域民"固国”“威天下"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什么样的人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孟子确立的观点是什么?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孟子的反驳: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至“妾妇之道也"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这是“破"的过程。
②“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这是“立”的过程。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3)孟子确立的观点:
入世前的修身:居天下之广居(讲仁德),立天下之正位(守礼法),行天下之大道(合道义)。
入世时的人生际遇: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入世后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外部施加的因素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修身是基础,行为处事是表现,做到了这几点,才能叫大丈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请说说各段分别讲了什么?
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论证思路:
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
第2段,从正反两方面,由个人到国家,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三、评价反馈
1.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D选项,文章没有反映“法治"的思想。)
2.下列对《富贵不能淫》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从他提出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没有独立地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只是一味顺从君主的意志。
C.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选文中的排比句气势非凡,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C选项,孟子从正面直接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下面是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C选项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
总结反思
课后延学
必做:完成练习册,梳理《孟子三章》论证图表。
课题中心论点论证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做:课外搜集孟子的名言警句,了解孟子的思想。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孟子雄辩之术,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2.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习任务:
1.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孟子雄辩之术。
2.涵咏语言之美,理解中心论点,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孟子一生致力于游说君王,推行仁政,擅长辩论,《孟子三章》尤为典范。今天,我们走进《孟子三章》,学习孟子的雄辩之术,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品孟子雄辩之术
自学结合所梳理的《孟子三章》论证图表,再次品读这三篇文章,完成下表,思考孟子是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品孟子雄辩之术
课题论点表达论证金句论证方法修辞手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任务二学孟子论辩技巧
自学请根据思维导图,总结《孟子》论辩的技巧。
互学小组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示例
孟子说理善用对比、对举的写法进行论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分别分析“寡助”与“多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阐释了“人和”的重要意义。说理透彻,磅礴大气。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正反对举中突出“大丈夫"的崇高品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通过对举、对比论证,更有力的类推出“死于安乐”的论点。
孟子说理善用排比、举例子的写法进行论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组排比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以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形成一组气势恢宏的排比句式,诠释了大丈夫的本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组义正词严的排比句,气势磅薄的指出大丈夫的精神实质,油然而生一股浩然正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开篇一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位人物的事迹,阐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
孟子说理善用比喻、类比的写法进行论辩。《富贵不能淫》中,孟子用“妾妇之道”类比,反驳了春景提出“大丈夫"标准。有破有立。
三、评价反馈
孟子曰:“吾善养浩然正气,其为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间”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形象。
请同学们试着用排比或对举的修辞手法填写赞美孟子的浩然正气。__,___,___,乃大丈夫孟子临危不惊;宁死不屈的豪气;
达则,___;穷则,___。乃大丈夫孟子壮志凌云不失节操的义气;
老吾老___,幼吾幼___。乃大丈夫孟子倡导大同美好的社会风气;
民为贵,___次之,___为轻。乃大丈夫孟子倡导“民贵君轻"的仁政清气。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选做:结合《﹤孟子﹥三章》分析孟子“其人”和“其文"的特点。
预习:朗读《愚公移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3.感受愚公精神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经千百年,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嘉,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自学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儿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任务二梳理文言文知识,制作知识卡片。
自学结合课文注释,梳理文言词句。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整理梳理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通假字
始一反焉(通“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通“措”,放置)
无陇断焉(通“垄”,高地)
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方圆,指面积今义:方向)
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惩罚)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寒暑易节(古义:交换今义:容易)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今义:不值得)
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有子存焉(语气助词,表停顿)
且焉置土石(代词,往哪里、在哪里)
以以残年余力(介词,凭,靠)
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用来)
其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指愚公的)
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名词做动词,面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做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做名词,险峻的大山)
文言句式
判断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者,……”表示判断。
倒装句:
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告之于帝。(状语后置,应为“于帝告之”)
被动句:
帝感其诚。(“帝"是被感动者)
省略句:
杂然相许。(承前省略主语“家人”)
评价反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B.①曾不若孀妻弱子②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C.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②吾义固不杀人
D.①河曲智叟亡以应②亡羊补牢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虽我之死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总结反思
课后延学
必做: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他们的态度
选做:阅读《列子》中的其他寓言,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说一说它们的寓意。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感受人物特点,理解文章寓意。
2.感悟愚公精神,培养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分析人物形象。
2.感悟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千百年来让炎黄子孙为之感叹的愚公,见识他的移山壮举。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朗读指导】
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例如:文中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分别质疑愚公移山的行为,但是质疑的目的不同,语气自然也就有差别。其妻献疑,是出于关心的目的,担忧移山的艰难,要读出关切的语气。智叟嘲笑愚公自不量力,要读出讥讽与嘲笑的语气。
互学小组从从课文中选择一位人物,划出人物语言的节奏、语调、重音。对文中人物的语言进行诵读设计与分析。小组内安排展示朗读的人员,确定朗读形式。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评价。
【展示示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诵读设计:重读虚词,突出人物情感倾向。
诵读分析:诵读时,突出智叟的神态“笑”,笑愚公自不量力,同时用带有讽刺、挖苦、怀疑的语气,重读“甚矣”“曾不"其……何”,突显出智叟的自作聪明。
任务二反复对比,剖析人物形象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突显移山之难,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请你找一找,并分析。
(提示:可用表格展示愚公与山的对比、人物之间的对比。)
自学研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分析移山之难、分析人物形象。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研读成果,小组内整理好分析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展示预设】
愚公与山的对比
愚公(移山的难处)太行、王屋(山的高大)
智叟与愚公的对比(对于移山的看法)
对于移山的看法人物特点
智叟
愚公
智叟与愚公之妻的对比
对于愚公移山的态度人物特点
智叟
愚公之妻
智叟与遗男的对比
对于愚公移山的态度人物特点
智叟
遗男
(三)任务三探究寓意
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什么深刻道理?
互学组内成员讨论总结,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展示预设】
1.不会。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正是愚公移山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大力神背走二山,这肯定了愚公的精神,使之更加丰富高大。
2.本文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三、评价反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愚公移山赋(节选)[唐]丘鸿渐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傥若不收遗男之助,荷从智叟之辨,则居当困蒙①,往必遇蹇②,终为丈夫之浅。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理或相假。
[注释]①[困蒙]困于蒙昧。②[遇蹇]遇到艰难。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B.①曾不若孀妻弱子②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C.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②吾义固不杀人
D.①河曲智叟亡以应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虽我之死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3.愚公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1.必做: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愚公一家和邻居小儿“移山”
愚公与智叟辩论
2.选做:阅读《造父学御》,感受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理解寓意。
3.预习:朗读《周亚夫军细柳》,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3.感受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品质。
学习任务:
1.了解、积累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梳理并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具备什么品质的将军可以称之为真将军?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有哪些真将军呢?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好的将军的正确领导可以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是克敌制胜的有力保障,西汉名将周亚夫曾被文帝称为“真将军”,他到底何德何能,能获得如此赞誉?今天我们就借助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一睹周亚夫的风采。
二、任务开展
预习展示
文化常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七十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西汉初年,北方强大的匈奴政权时犯中原,成为西汉一大边患。汉文帝时的后六年,匈奴更是大举入侵,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汉文帝任命宗正刘礼率军驻守霸上。派徐厉驻守棘门,任命周亚夫驻守细柳。本文所写的是文帝亲赴军营巡视、慰劳守边将士的一段经历。
任务一翻译课文
文言文常见翻译方法:留、删、换、调、补、变。
自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的?"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任务二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自学结合课文注释,梳理文言词句。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整理梳理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1.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2.一词多义
军上自劳军(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军霸上(驻军)
以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名词,军队)
以备胡(名词,军营)
以军礼见(介词,用)
使使人称谢(动词,命令,派)
使持节(名词,使臣)
之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到,往)
文帝之后六年(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补充音节,不译)
3.古今异义
上自劳军(古义:特指皇上。今义:方位名词,上面。)
锐兵刃(古义:兵器,武器。今义:士兵。)
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的卫队。今义:走在前面(引导的人);先导。)
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今义:节日、节约。)
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4.词类活用
军霸上:名词做动词,驻军。
介胄之士:名词做动词,本意指铠甲,这里指穿铠甲。
锐兵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此”表判断。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也"表判断。
被动句:
天子为动“为”表被动。
三、检测反馈
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jiàng)_______侯(jí)_______门(dū)_______尉
按(pèi)_______持兵(yī)_______介(zhòu)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匈奴大入边大规模
见日出入时大,日中时小也大,与小相对
B.军霸上驻军
军中闻将军令军队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派遣
D.已而之细柳军到
介胄之士的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选做: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2.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认识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学习任务:
1.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对比衬托,分析人物形象。
2.演读课文,展示周亚夫“真将军”的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同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走进这位将军,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对比衬托识将军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___——李长之
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对比之处,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自学找出文中的对比之处,分析其作用。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展示预设】
其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直驰入”——说明军规松散,守备松懈。
其二:文帝及随从入营的对比。
“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
其三:三营将领的对比。
“持兵揖"以军礼见”——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将以下骑送迎"——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
这些对比表明周亚夫治军严谨。因而细柳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军令如山,而霸上和棘门军军纪松懈,军容涣散。
【追问】你发现了文帝称他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了吗?
因为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所以文帝称他为“真将军"。
任务二分配角色演将军
互学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演读。演读时需情感投入,并适当补白表情、动作等个性化表演。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观看,准备评价
【演读指导】
(1)演读旁白
在看似冷静、准确的叙述中,司马迁暗含自己的褒贬之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①重读形容词。如“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重读“直”,体现霸上及棘门军军纪松懈,天子进入时无任何阻拦。
②重读否定词以及副词。如“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重读两个“不得”和“又"体现细柳营的军纪严明。
(2)演读不同人物
文中直接描写其语言的人物有先驱、军门都尉、汉文帝、壁门士吏,以及周亚夫。在演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人物身份以及形象,同时也可根据课文内容加入相应动作。
示例1:先驱:“天子且至!”(在长驱直入霸上以及棘门军后,先驱作为天子的代言人,认为在细柳营也能畅通无阻。本句应读出先驱的傲慢之感,音调高昂,并拖长“且"的发音。)
示例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补充古代“揖"的动作图片,模仿周亚夫动作“持兵揖”,重读“不拜”,读出刚正之感,展示“真将军”的形象。)
演读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演读时字音准确无误,节奏划分正确。每读错一字,扣一颗星。☆☆☆
演读时情感投入,语调有轻重起伏,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能读出重音;语调有变化;读出人物语气。☆☆☆
演读时补白表情、动作等个性化表演有动作设计;带有表情表演;通过声音、表情、动作表达情感。☆☆☆
三、评价反馈
文中的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整、忠于职守,请谈一谈其现实意义。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韩信、李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注释与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纪、世家或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风采,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选做阅读《史记》中你喜欢的人物或故事,在小组故事会上和大家分享。
预习搜集整理能表现孟子、愚公、周亚夫精神品质的相关资料。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相关人物的生平事迹及时代背景,依据人物特点撰写小传。
2.让学生感受高尚品格和不凡志趣的魅力,树立学生修身正己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优秀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任务:
1.搜集整理能表现孟子、愚公、周亚夫精神品质的相关资料。
2.总结概括人物特点,撰写人物传记。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史的长风暗淡了多少刀光剑影,模糊了多少音容笑貌。而今天,我们将通过撰写人物小传,将孟子、愚公、周亚夫还原到历史语境中,再次领略古代圣贤风采。
活动开展
任务一搜集整理
1.通读5篇文章勾画出其中可以展现人物品质的语句,并用四字词语总结概括。
示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三章》——正直高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目光长远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刚正不阿
运用网络资源如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查找人物相关的关于生平事迹的背景资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对人物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二)任务二讨论交流
选取一个你最推崇的人物,根据你查找的相关资料,向班上同学介绍该人物的生平,以及其性格品性形成的历史背景。
同学间相互交流、补充搜集到的资料,力求对人物的认识更加全面。
(三)任务三撰写传记
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与讨论交流的内容,为你最推崇的人物写一篇200字的人物小传。
小传写作小贴士:围绕传主个性选材,选取真材实料,处理好详略;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地插入议论;语言要准确、简练,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三、评价反馈
根据评价量表,对小组推荐的人物传记进行评价
探究君子精神内涵的评价量表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参考评价量表,修改人物小传。
预习在网络上查找“感动中国"颁奖词,学习颁奖词的写法。
第十一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为古代圣贤写颁奖词,让学生感受高尚品格和不凡志趣的魅力,树立学生修身正己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优秀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任务:
1.学习颁奖词的写法。
2.仿照“感动中国”栏目,为古代圣贤写颁奖词。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古代先贤,并不只属于过去某一个时代,他们的精神是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天,我们为他们写颁奖词,传承他们的人文精神。
任务开展
(一)任务一赏析颁奖词,学习颁奖词写法
赏析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学习颁奖词的写法。
自学研读颁奖词,学习颁奖词的写法。
互学小组讨论颁奖词的写法,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2.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喂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3.王海:为国击豺狼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展示示例】
颁奖词的写法:
1.概括人物主要事件、主要性格;
2.运用第二人称“你”与人对话;
3.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比喻;
4.运用议论与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对人物进行评价。
(二)任务二尝试撰写颁奖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LED屏幕广告投放合同(2024版)3篇
- 2024专业知识产权买卖服务合同一
- 2024年供应商产品供应及合作条款合同范本一
- 2024年国内集装箱道路运输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版授权经营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采购员岗位晋升合同:砂石场与采购员之间的职位晋升协议3篇
- 2024年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合同
- 2024年度建筑工程用沙卵石混合料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广告演员劳务合同3篇
- 2024二手机械设备买卖合同协议书
- 骆驼的抗沙标配(2020新疆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 铁路客运员(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汇总(含答案)
-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 高中化学-探究亚铁盐和铁盐的性质及转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 空气压缩机技术规范标准
- 铜及铜合金物理冶金基础-相图、紫铜
-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 小学生英文诗歌朗诵稿
- 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编制工作方案三篇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之输血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