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1.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是一个实心且不透明的球体,人类如何探索地球内部的结构呢?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上天有路

入地无门人工钻井——科拉超深钻井1970年,前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了地下钻孔勘探项目,想深挖到地球中心。经20多年的钻探,最深的一个钻井达12262m,是吉尼斯世界记录收录的“对地壳的最深渗透”,后来考虑到安全性,技术问题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最终放弃了该项目。地球平均半径:6371km12.262km/6371km=0.19%地震和地震波一一、地震和地震波1、地震(1)概念: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2)分布: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板块的消亡边界)地震产生的过程一、地震和地震波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从震中到观测点(地面任意一点,如地震台)的直线距离。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3)地震构造一、地震和地震波震级和烈度区分震级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影响因素:震级、距震中远近、震源深度、建筑物坚固程度等。震级烈度一、地震和地震波①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②间接危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③心理健康:地震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4)地震危害地震灾害的防避动物异常冬眠蛇出洞犬吠狂跳

鱼跃水面猪跳圈老鼠搬家

鸡飞上树

骡马不进厩一、地震和地震波2、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影响共性纵波(P波)快固、液、气上下颠簸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横波(S波)慢固左右摇晃破坏较大震源震源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①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陆地上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感到前后、左右摇晃。理由: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②如果是在海洋上的航行者会有什么感受?在海洋中航行的人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理由:横波不能通过液体传播。想一想2、地震波一、地震和地震波区分:地震预警;地震预报预警原理:横波破坏力大,横波比纵波速度慢+地震波比电波传播速度慢。地震信号传输(光速)地震震源盲目区横波(约3.5千米每秒)纵波(约6千米每秒)地震预警信息传输(光速)地震监测站数据中心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如何借助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地幔外核内核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33km2900km33km

横波和纵波明显加快2900km

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叫莫霍面,位于大陆地面下平均39—41km处;

一个叫古登堡面,在地下2900km处。莫霍面古登堡面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3691215深度:km速度:km/s地壳地幔外核内核2900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5150km纵波(P)横波(S)33km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内部圈层划分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壳:地壳是____________以下,____________以上的____________外壳。地球表面莫霍面固体探究:1、说出地壳的厚度有什么规律?地壳内部结构圈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较薄)39-41km5-10km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km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km全球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固态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壳内部结构圈2、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硅铝层(密度约2.7)硅镁层(密度约2.9)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由多到少)3、地壳可分为哪两层?分布有什么不同?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于大陆和大洋底部。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幔地幔:地幔是从____________直至____________千米深处的____________,占地球总体积的80%。莫霍面古登堡面2900地幔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幔可以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固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软流层: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温度很高,熔融状态,能缓慢流动。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幔——固态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核地核:地核即___________以下部分,主要由______和_______等金属组成,厚度约3400多千米。古登堡面铁镍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核可以分为:外核内核液态或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可能为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固态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硅铝层:不连续硅镁层:连续地壳元素组成: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硅酸盐类矿物)莫霍面:平均深度33km软流层:厚度:80~400km古登堡面外核:液态或熔融态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原因固态,温度高,压力、密度很大地幔: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固态地核:铁镍核心2900km6371km深度≠地壳厚度;洋壳上面还有海水=上地幔下地幔岩浆的发源地之一固态外壳厚度: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陆壳平均39~41km,洋壳平均5~10km,全球平均17km总结三地球的外部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地壳地幔地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包裹着地球的气体层组成: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范围:厚度约为2000—3000km,称为大气上界,大气圈的范围最广。特征: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二、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的总称,由此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分类:主体为海洋,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特征: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水圈里的水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同样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环境的总称。范围: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20km。特征: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绝大部分集中于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的范围——生物圈核心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关系图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征二、地球的外部圈层思考:岩石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还是外部圈层?岩石圈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具有过渡性,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地球的内、外圈层划分依据不同】外部圈层依据地表物质的构成来划分;内部圈层无法直接观测,依靠观测地震波在地球固体表层以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来判断并划分。课后作业试一试:自己画一下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标出名称。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B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D3.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都明显下降B.都明显增加

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B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小题。4.图中②表示()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B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小题。5.岩石圈位于()A.①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③外部6.火山爆发时从火山口向外涌出大量的岩浆,其发源地是()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岩石圈CB读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地球不同圈层结构,完成8~9题。2.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圈层属于内部圈层

B.②圈层密度最大C.②③圈层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