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程(第二版)课件 第七章 心有敬畏:劳动规范、劳动权益及劳动法律法规_第1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程(第二版)课件 第七章 心有敬畏:劳动规范、劳动权益及劳动法律法规_第2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程(第二版)课件 第七章 心有敬畏:劳动规范、劳动权益及劳动法律法规_第3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程(第二版)课件 第七章 心有敬畏:劳动规范、劳动权益及劳动法律法规_第4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程(第二版)课件 第七章 心有敬畏:劳动规范、劳动权益及劳动法律法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程第七章心有敬畏:劳动规范、劳动权益及劳动法律法规目录第一节劳动规范与法律法规第二节劳动权益学习目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知识目标熟悉劳动权利和义务了解劳动权益及种类了解《民法典》与劳动相关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督促落实。”《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劳动法》共十三章107条。第一节劳动规范与法律法规一、劳动规范概述

1.劳动者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基本的对等权利和义务,即劳动者的权利对应于用人单位的义务,同时用人单位的权利则对应于劳动者的义务。

2.劳动者行为规范的范围界定:广义的劳动者义务包括劳动者提供劳动和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狭义的劳动者义务仅指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行为。二、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含义:指在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订立阶段,基于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在不侵犯劳动者其他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劳动者负有诚实告知的义务。(一)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的具体内容1.应当遵循的原则:诚信原则、非歧视原则2.立法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一节劳动规范与法律法规二、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二)劳动者违反缔约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进一步赋予了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的单方解除权,即在劳动者故意隐瞒或者采取欺诈手段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违背缔约告知义务,致使合同无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一节劳动规范与法律法规三、劳动者忠实义务(一)劳动者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法理基础主要基于诚信原则和劳动关系从属性两个方面。(二)劳动者忠实义务的具体内容

1.作为义务:包括三种:服从义务、注意义务和告知义务。2.不作为义务:包括三个方面:不当言论限制义务、竞业限制义务和保密义务。(三)劳动者违反忠实义务的法律后果《劳动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一节劳动规范与法律法规四、劳动者安全生产义务

1.劳动者安全生产义务概述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提供劳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操作流程和《安全生产法》中有关安全生产规定的义务。2.劳动者安全生产义务的具体内容第一,劳动者自律遵守规定的义务;第二,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第三,危险防范预警与提前报告义务。

3.劳动者违反安全生产义务的法律后果主要有责令限期改正、罚款、降级、撤职。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节劳动规范与法律法规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012年11月15日中外记者见面会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2013年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五、劳动法律法规(一)劳动关系的建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按照一定的方式确定劳动关系,从而产生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活动。建立劳动关系涉及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争议、仲裁、保护、如实告知等内容。(二)劳动关系的存续: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期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涉及平等就业权、自主择业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险权、劳动安全权、劳动培训权、休息权等。(三)劳动关系的解除:是指劳动关系建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关系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四)劳动争议处理第一节劳动规范与法律法规六、民法典与劳动关系

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并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1.《民法典》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规则对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首先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特别法律规范;只有当这些特别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或一些新问题出现时,可以参考《宪法》《民法典》等一般性法律规范。2.劳动者权益保护应以《民法典》托底

劳动者权益包括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权利和在工作中的权利。《民法典》中涉及劳动法的具体问题解答

1.用人单位收集劳动者个人信息有法律风险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获取劳动者这些信息之后,应当妥善保管,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使用或者泄露。否则,将有被追究泄露个人信息法律责任的风险。2.用人单位对哪些事项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3.劳动者提供虚假信息入职是否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在劳动纠纷实践中,劳动者提供虚假信息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并不一定属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通常需要考虑劳动者所提供的虚假信息、资料对员工录用、劳动义务履行、工作内容等是否存在实质影响和不利因素。

4.劳动者是否可以主张撤销提交的辞职申请或者签订的解除(补偿)协议?劳动者提交辞职申请或者签订解除协议后又主张撤销的,通常有三种情形:(1)提交辞职申请之后,劳动者称怀孕、生病、工伤等而希望撤销辞职申请;(2)签订协商解除(补偿)协议之后,劳动者以怀孕、生病、工伤等而主张解除(补偿)协议无效;(3)合同期满公司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以怀孕、生病等而主张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5.劳动者以欺诈方式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劳动者隐瞒信息容易构成欺诈的情形,主要包括捏造、伪造工作履历、经验,在学历、职业资格方面造假等。如果企业没有把这些信息作为劳动者应聘、订立劳动合同的必备条件,亦不构成欺诈。6.劳动者以显失公平的方式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如用人单位通过利用劳动者不懂相关的法律知识,或缺乏对双方权利义务的判断能力,而达成相关协议,这样的协议则存在效力争议,可能导致协议无效或者被撤销。

7.与劳动者签署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等开始、结束时间如何计算?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自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开始计算。按照年、月计算期间的,到期月的对应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没有对应日的,月末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8.电子劳动合同、通过邮件签署的劳动合同属于书面形式吗?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应视为书面形式。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012年11月15日中外记者见面会2013年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一、平等就业权

1.平等就业权的概念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保护劳动者,能够在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和平等规则等基础上享有形式上的平等就业权。

2.平等就业权的构成

(1)平等就业权的主体:即平等就业权利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双方,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2)平等就业权的客体:指平等就业权利义务关系指向的对象。(3)平等就业权的内容:指作为平等就业权主体的劳动者,在法律上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第二节劳动权益第二节劳动权益二、自主择业权1.自主择业权的概念

即自由择业权、免于强迫劳动权。是指劳动者有根据自身的特点、爱好、才能及市场供求状况,自由地选择职业,不受他人任何干涉、控制的权利。

2.自主择业权的构成

(1)自主择业权的主体:主体即劳动者,义务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和求职中介机构。(2)自主择业权的内容:第一,劳动者有就业和不就业的权利;第二,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第三,劳动者有选择雇主的权利;第四,劳动者有放弃不满意的职业而另行选择职业的权利。第二节劳动权益三、劳动报酬权1.劳动报酬权的概念

广义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三种收入形式。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依劳动法律关系履行劳动义务,由用人单位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及劳动力价值支付报酬的权利。

2.劳动报酬权的内容

包括劳动报酬协商权、劳动报酬请求权、劳动报酬优先权三方面的内容。191)最低工资制度。2)工资种类。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助,以及其他情况下的工资。

3)工资的法律保障。a、工资支付:只能采用货币形式发放,不得用等同价值物品支付;b、对代扣工资的限制:劳动者造成损失后的工资扣除,扣除金额不得超出当月工资总额20%工资制度我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二节劳动权益四、社会保险权1.社会保险权的概念

又称为劳动保险权或社会福利保险权,是指劳动者由于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等原因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因而没有正常的劳动收入来源时,通过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社会保险权的内容

包括社会保险项目、基金来源、享有主体、给付条件、给付标准、给付期限等。第二节劳动权益五、劳动安全权1.劳动安全权的概念

又称劳动安全卫生权,是指劳动者依法所享有的,在劳动的过程中保障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

2.劳动安全权的内容

第一,安全卫生环境条件获得权,即劳动者有在安全和卫生的生产环境中从事劳动的权利。第二,取得劳动保护用品的权利。第三,获得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的权利。第四,定期健康检查权。第五,依法获得特殊保护的权利,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第六,拒绝权。女职工在工作中应该享有哪些权益保护?

劳动就业保护录(聘)用女职工时,依法与女职工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劳动(聘用)合同中应具备女职工特殊保护条款,明确不得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等内容。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并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指自婴儿出生之日起至满一周岁止)内,除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而孕期、产期、哺乳期未满的,除女职工本人提出解除、终止劳动(聘用)合同外,劳动(聘用)合同的期限自动延续至孕期、产假、哺乳期期满。工资福利保护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女职工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职工平等的权利。不因女职工结婚、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培训等方面,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歧视女职工。不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等原因限制女职工参与上述活动。妇女节(3月8日),女职工放假半天。单位在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持续改善女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女职工权益保障水平,促进女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生育保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给予特殊保护。女职工月经期保护:(一)女职工在月经期间,不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禁忌从事的劳动。(二)患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机构确诊后,月经期间适当给予1至2天的休假。女职工孕期保护:(一)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二)对怀孕满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不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或适当减轻工作;在从事立位作业女职工的工作场所设置休息座位。(三)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单位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与职工本人协商一致,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四)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女职工产期保护:(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根据医疗机构证明,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生育奖励假、配偶陪产假和育儿假,按照本地规定执行。(二)根据医疗机构证明,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三)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二节劳动权益六、职业培训权

职业培训又称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是指根据现代社会职业的需求以及劳动者的择业意愿和条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训练活动。职业培训权是劳动者获得职业培训和教育的权利。

第一,职业培训权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第二,职业培训权的实现需要劳动者的全力配合。第三,劳动者接受了职业培训,应在约定的时间内为用人单位服务。第二节劳动权益七、休息休假权1.休息休假权的概念

是指劳动者在享有劳动权的过程中,为更好地进行生产和保护劳动力的恢复,根据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有关规定而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

2.休息权的内容(1)工作日内和工作日间的休息权。(2)公休假日权。(3)法定节假日休息权。(4)年休假权。(5)探亲假。(6)其他假期。如女职工产假、职工婚丧假等。第二节劳动权益八、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1.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的概念及内容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权益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享有的请求有关部门对争议进行处理的权利。具有两重性,即程序意义上的请求权和实体上的请求权。程序意义上的请求权,是指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请求保护的一种权能。实体意义的请求权则是劳动者请求以劳动仲裁或审判方法,保护其实体权利的权能。

2.劳动争议处理原则(1)调解原则(2)合法原则(3)平等和公正原则(4)及时处理原则第二节劳动权益九、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1.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概念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以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当事人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是指劳动合同合法有效成立之后、尚未完全履行完毕之前,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征得用人单位许可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2.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内容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分为单方预告解除权和单方即时解除权两种。第三节《民法典》与劳动关系一、《民法典》是劳动关系的基础规则1.《民法典》是全体国民都应学习和遵守的重要法律规范

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并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2.《民法典》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规则对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首先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特别法律规范;只有当这些特别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或一些新问题出现时,可以参考《宪法》《民法典》等一般性法律规范。3.劳动者权益保护应以《民法典》托底

劳动者权益包括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权利和在工作中的权利。第三节《民法典》与劳动关系二、《民法典》中涉及劳动法的具体问题解答

1.用人单位收集劳动者个人信息有法律风险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获取劳动者这些信息之后,应当妥善保管,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使用或者泄露。否则,将有被追究泄露个人信息法律责任的风险。2.用人单位对哪些事项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二、《民法典》中涉及劳动法的具体问题解答3.劳动者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