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备课_第1页
高中历史备课_第2页
高中历史备课_第3页
高中历史备课_第4页
高中历史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程标准】1.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内容概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变法成为潮流,分封体制逐渐瓦解,郡县官僚制逐步在各国建立。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文化上,孔子和老子分别是中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重点、难点】重点: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②变法运动的原因及影响。③“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难点:①华夏认同。②“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⑴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初中)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春秋战国⑴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的一个历史阶段。一般认为,“春秋”得名于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一书,因为这段时间和《春秋》记事所跨时间基本相同。⑵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至前221年,得名于西汉刘向编定的《战国策》。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为“战国”。(《战国策》的文本流传很早,经西汉刘向整理汇编而定名为《战国策》。该书主要记录了战国纵横家的游说之辞,也有战国纵横捭阖的若干史实。)[①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有公元前481年“《春秋》记事终结之年”、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去世、公元前468年“《左传》记载之终”、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资治通鉴》记事之始)等不同的说法。当前中学教科书一般沿用郭沫若的观点,把公元前475年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事终于周敬王去世的公元前476年;《史记·六国年表》记事始于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②秦国灭周朝是在公元前256年,秦国结束战国时期、完成统一大业是在公元前221年,所以东周王朝在时间上并不完全等同于春秋战国时期。]⑶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①政治上,王权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集权出现强化趋势。②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③文化上,礼崩乐坏,百家争鸣。⑵春秋五霸①背景: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②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⑴背景: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无法有效控制天下。②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为诸侯争霸提供了物质基础,狄人南下、楚人北犯为大国争霸提供了可乘之机。③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大国诸侯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前后有多位诸侯依次成为霸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⑵关于“春秋五霸”,有不同说法:①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②诸侯称霸的主要标志是主持诸侯会盟。其实,完成诸侯会盟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楚庄王、晋悼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多个诸侯,远远超过五霸的名额。(霸,即伯,音转为霸,即诸侯之长。在春秋诸霸中,南方诸侯较早称王,即僭越较早。)⑶春秋早期霸主的义务:①春秋早期的霸主肩负着协调各国关系、保护属国利益的义务。盟国一旦受到侵略,霸主要出面主持公道。为争取小国的倾心归附,霸主必须威、德、信并重,至少要标榜自己推行王道、主持正义。②从最初以“尊王攘夷”“讨伐不臣”,到后来赤裸裸地武力争夺霸主,是周王朝权势旁落的真实写照。弭兵大会(初中)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使得各诸侯国耗费巨大,因此都有暂时休战、恢复元气的愿望。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集晋、楚、齐、秦、宋、鲁、郑、卫、曹、许、陈、蔡、邾、滕14国代表来到宋国都城,召开弭兵大会。会议决定:以晋、楚为首,各国共同签订盟约,宣布停止战争。晋、楚两国互相妥协,分享霸权,成为诸侯列国的共同盟主。弭兵大会后,作为争霸中心的中原地区战争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比较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弭兵会盟⑴弭兵会盟也称弭兵之会,指晋楚争霸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公元前579年(周简王七年)和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宋国两次促成了晋、楚弭兵之约,约定各国停止战争。(“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弭兵会盟”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确立了晋、楚两国的霸权地位,但也赢得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客观上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新兴势力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晋、楚之从交相见也。”意思是,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而楚的仆从国也要朝贡晋国。)⑵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前后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之前的会盟都由国君亲自参与,这次弭兵会盟却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之前是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之后转向诸侯国内部卿大夫之间的倾轧与兼并。(各国内部贵族之间出于斗争需要,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一些适应历史潮流的新措施,使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逐渐被新的制度所取代。)2.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⑴背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⑵概况①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②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礼乐征伐自大夫出”⑴“三家分晋”①背景:春秋中叶以来,诸侯国君权力下移,卿大夫势力膨胀。②概况:从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开始,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一直掌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在几大家族的相互倾轧中,赵氏先后把范氏、中行氏灭掉,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赵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成为附庸。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大夫为诸侯(“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的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③影响:“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由于韩、赵、魏三国是由晋国分裂而成,所以被称为“三晋”。)⑵田氏代齐(田陈篡齐)①概况:春秋时期,陈国公族田完投奔到齐国避祸,其后代逐渐掌握了齐国国政。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安王册命其为齐侯,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后,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②评价: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各国大夫专政夺权运动的高潮,(传统观点认为)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运动,表明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已荡然无存,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形成。3.战国七雄⑴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⑵(初中)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致力于拓展疆域。七国凭借强大的军力进行战争,战争的性质已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当时的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战国七雄⑴概念: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齐、燕、楚、魏、赵、韩六国均在崤山以东,故称“山东六国”。[①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鲁、郑、卫、滕、邹、费等小国,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②春秋诸侯“尊王攘夷”,名义上仍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楚国自视蛮夷而称王,其他诸侯多称公);战国七雄则公然僭越称王,礼乐制度全面崩溃,周天子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也不可得。春秋时期的诸侯战争主要是争霸战争,属于荣誉之战;战国时代的战争主要是兼并战争,属于生死之战。]⑵背景: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随后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战国七雄中,韩、赵、魏、齐四国由春秋时晋、齐两国的卿大夫执政发展而来,对宗法传统破坏得比较彻底;秦、楚历来没有严格的宗法传统;燕国宗法传统保存最多,在七雄中最弱。其他的鲁、宋等国,历来宗法传统严密,它们进入战国时期后,国力积弱不振。)⑶影响:①在彼此攻伐中,如何谋求富国强兵成了各国的首要任务,各国相继变法图强。②兼并战争使诸侯变少,胜者疆域变大。③通过诸侯兼并战争,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4.周朝灭亡⑴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⑵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周朝灭亡⑴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姬嵬封其弟姬揭于王城(洛阳),以延续周公的官职,周天子也寄居在此国(这是周朝最后一次分封)。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乱,王畿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西周君仍都洛阳(周天子继续寄居在西周国),东周君政治中心在巩(今河南巩义)。⑵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国,将周赧王贬爵为民,不久身死国除,秦迁九鼎于咸阳。自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纪年。(一般以公元前256年作为周朝的终结,而战国时代的终结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周朝灭亡与战国结束并不同时。)⑶公元前249年,东周君欲趁秦连丧昭襄、孝文二王合纵伐秦,秦庄襄王发兵十万,执东周君而归,尽收巩城等七邑,东周国灭亡。周王朝统治的最后象征被消灭,周王朝至此彻底结束。5.华夏认同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⑴原因: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②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⑵表现:①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如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②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⑶(初中)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在长期的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七雄外围的部族,主要有北方的林胡、楼烦、东胡,南方的百越,西南的巴、蜀等。)华夏认同⑴含义:古籍中将“夏”作为中原,“蛮夷戎狄”作为四方。在周朝时,凡遵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夏。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后来成为中原主体民族的总称。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①夏、商、周三族有着明显的民族认同意识,他们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联系起来,自称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就是说,夏、商、周三族都认为源于一体。同时,华夏族与四夷之间也不断发生融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多元一体的统一体。②有学者认为,夏朝的民族思想中血缘观念仍占主导地位;商朝时,华夏族的民族认同纽带由血缘认同转变为地域认同;周朝时,由地域认同转变为了文化认同。)⑵历程: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其文明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于周边民族,对相邻民族有强大的吸引力,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同时华夏族也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②战国时期,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与华夏族融为一体,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炎黄崇拜和同源共祖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⑶表现: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表现为血缘认同(同源共祖)、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学习汉族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华夏认同既是汉族先进文化影响的结果,也是少数民族统治者树立正统地位,巩固统治的需要。)⑷影响:①在长期的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华夏文明提升了戎狄蛮夷的文明程度,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②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实质是华夏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到西汉时期,诸夏人民进一步交融,形成了统一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⑶华夏认同超越了血缘和民族,是一种跨地域文化上的心理认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初中)战国中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组建骑兵部队,并且命部下穿着上衣下裤的胡服,以便骑乘。自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军事实力增强,涌现出廉颇、李牧、赵奢等诸多名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⑴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年)推行“胡服骑射”,是华夏文明吸收周边民族文化的典型事例。⑵意义:①缩小了胡汉差异,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促进了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民族交融。②培养起了中原人彪悍骁勇的尚武风气,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③“习胡服,求便利”成了中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身份高低,夷夏之别),强化了其实用功能。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为秦汉时期全国各民族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三种趋势⑴趋势:①从分裂到统一。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前者为争霸而战,后者为统一而战。在战争中,诸侯国的数目由多变少,其规模由小变大,最后由秦国统一全国。②民族交融。在战争环境中,华夏族同其他各民族接触频繁,缩小了各民族间的差异和隔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③从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在战争和动荡的局势下,贯穿着新旧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⑵结果:三种发展趋势互相交织在一起,又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其发展的结果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第一种趋势)多民族的(第二种趋势)中央集权(第三种趋势)国家——秦朝。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⑴农业: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quèbēi)。③(影响)农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都江堰示意图⑵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⑶商业:商业活动活跃。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1.新型生产方式的产生(私有制及自耕农的产生)⑴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不许买卖转让的规定也逐渐失效。(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标志。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技术的运用,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⑵随着私田勃兴,公田荒芜不治,统治者不得不改变剥削方式。如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履亩而税”)等,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⑶私有土地的出现,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确立。[自耕农经济,指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自耕农经济侧重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小农经济侧重于经营规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规模小),自然经济侧重于生产目的(为了生产者或生产单位自身的需要)。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但其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水利工程⑴春秋时期:①淮河流域有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芍陂(quèbēi,又称安丰塘,位于今安徽寿县城南)。②春秋末年吴国在长江、淮河间开凿了邗(hán)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兴建的运河。隋朝、元朝的大运河均借用了邗沟。⑵战国时期:①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②水工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工程,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③魏文侯时,西门豹引漳灌邺(引漳河水灌溉邺城周围的农田)。[①都江堰水利工程: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公元前256—前215年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主持修建,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外江,外江是主流,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向灌溉区。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②郑国渠:韩桓惠公为达到“疲秦”(耗竭秦国实力)的目的,公元前237年,特派水工郑国赴秦兴修水利,妄图利用这种浩大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阴谋败露后,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国在水利技术上需要郑国,全渠得以完工,结果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郑国渠示意图3.手工业⑴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手工业者和商贾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官”负责组织手工业生产。⑵春秋中后期,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者。4.商业⑴春秋战国时期,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兴起。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随着私营工商业者的出现,“富”“贵”分离,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如弦高、子贡、陶朱公范蠡、吕不韦等)。⑵贵贱等级不可逾越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地受到冲击。春秋末年,人们对社会阶层的概括已由贵贱之别逐渐转向职业划分,即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结构变动导致社会关系复杂化,统治者不得不对传统的治国方式进行调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文法的颁布。如,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法铸在铜器上公布于众。)⑶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2.变法运动⑴背景:①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贵族势力,巩固新生政权,纷纷开展变法运动。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急需增强国力。⑵目的:为了富国强兵。⑶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改革。⑷概况;①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②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⑸影响: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确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⑴经济: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随着铁器和牛耕(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大量荒地(私田)得到开垦,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了自耕农阶层)。⑵政治:旧制度崩溃,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王室衰微,战争频繁,宗法分封制、世卿世禄制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土地私有化使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了政权(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要求废除贵族特权,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权力逐渐下移。⑶思想文化:礼崩乐坏,学术自由,思想解放。私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名士纵横捭阖,其中法家主张顺应形势进行变革,最合乎当时的社会需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井田制(集体劳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分封制→集权制,世官制→流官制,礼乐制→百家争鸣→思想统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问题探究)⑴李悝(kuī)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⑵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舍弃)不急之官”。春秋时期的变法⑴齐桓公、管仲改革(公元前7世纪前期)。①改革内容: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cuī)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不同等级的赋税,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发展工商业,增强了齐国实力;整顿和发展军备。②结果:齐桓公北御夷狄,南制蛮楚,率先成为霸主。⑵鲁国“初税亩”。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履亩而税”。(“初税亩”指开始按照亩数对土地征税。“公田之法,十取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收其一。”不分公田私田,按田亩征税,税率为产量的十分之一。)②实质:公开承认土地私有。③评价: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把鲁国的“初税亩”作为我国征收农业税(田赋)的起点。战国时期的变法⑴魏文侯、李悝变法(前400年前后,魏文侯是“三家分晋”后的首任魏国国君):①(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分配财产和爵位,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改善了吏治,削弱了旧贵族特权。“尽地力之教”,鼓励老百姓垦荒,要求农民勤谨治田,挖掘土地潜力,尽力提高粮食产量。“废沟洫”,铲除井田的分界,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推行“平籴法”,丰年购入,灾年平价出售,防止物价暴涨暴跌,保护小农经济。制定《法经》(中国现存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加强法制,强化国家职能。设立“武卒”,军队开始职业化。②(作用)使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揭开了战国大变法的序幕。⑵楚悼王、吴起变法(前382年):①(内容)奖励军功,重用有才能的人;赏罚分明,裁撤冗员,严格吏治,严禁私门请托;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三代以后收回爵禄;强令贵族迁居地广人稀的地方,变相没收其土地。②(作用)打击了世袭贵族特权,取得一定成效,使楚国成为强国。(早期法家都是政治实践家,他们在各国积极推行变法改革,其变革的主要特点是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改革的差异⑴春秋时期的改革,目的是建立诸侯霸业,改革内容主要是改革经济基础(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⑵战国时期的改革,转向上层建筑(政治制度),重构统治秩序。改革主要目的是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改革内容不但涉及经济基础而且主要是改革上层建筑,如废止贵族政治,推行官僚政治(有俸禄无封地,有任期非世袭),强化君权,公布成文法,实行“编户齐民”的户籍制等。各国变法虽然在方式和成效方面各有差异,但实质都是摒弃原始民主制的残余,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分封制→郡县制,世卿世禄制→官僚制。)3.商鞅变法⑴时间: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⑵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⑶结果:后来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⑷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⑶秦孝公、商鞅变法措施积极作用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经济,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国家实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司法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了户籍管理和专制统治,为收税征兵提供了依据制定秦律,轻罪重罚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文化控制习俗推行“分异”令(拆散大家庭为小家庭)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重点解读“重农抑商”政策1.概念:重视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以农为“本”,以商为“末”。2.开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专制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学术观点:也有人认为,李悝是重农抑商的最早提出者。)3.原因:⑴农业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⑵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稳定,方便国家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⑶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商业兴起,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增多,工商业开始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专制政权统治。⑷统治阶层认为商人不事生产,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价值取向发生矛盾。⑸(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4.表现⑴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减轻税收,禁止弃农经商等。(以农为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周礼》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右侧,王宫左侧是宗庙。)⑵抑商:①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及日常生活。(如西汉初年,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商贾及其子孙禁止入仕做官。直到唐代,依然继续实行西汉时期确立的商人另入“市籍”,不许为官的制度。)②限制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重要行业实行官营专卖制度,不许私人染指。③不断加征商业税,而且关卡林立。④明清时期限制或禁止海外贸易。(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对外贸易以及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与人们追求财富的思想,在冲突中逐渐磨合。)5.评价(影响)⑴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有利于强化对人民的控制,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⑵消极影响:①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②阻碍了工商业发展,抑制了社会经济活力。③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⑶总体来说,重视农业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与“重农抑商”相对立的是明末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专制集权社会初期的“重农抑商”和晚期的“工商皆本”都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三、孔子和老子1.孔子⑴简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破落贵族家庭。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⑵主要思想:①仁: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②礼: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③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⑷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2.老子⑴简介: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后期楚国人。⑵主要思想:①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②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有深远影响。③老子在政治上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⑶这些观点见于《老子》(即《道德经》)一书。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是北纬30度上下,即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这段时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此时,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他们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对今天西方、印度、中国和伊斯兰文化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用“道”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学派是从汉初开始的。四、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⑴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企图影响现实政治。⑵各国诸侯招揽人才: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⑶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主要指生产工具(铁制农具)和生产技术(牛耕)的改进,新阶级出现(地主与自耕农),社会性质开始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等。⑴经济因素: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使得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⑵政治因素:言论自由,环境宽松。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面对社会变革,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当时的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⑶文化因素: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平民也开始接受教育,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私家学者集团兴起。(西周时期“学在官府”,主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师“官师合一”,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事务。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下移,原贵族低层的“士”逐渐壮大,平民中也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各国政府着手改革,迫切需要选拔人才,对“士”的需要剧增。)⑷阶级关系的变动: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⑸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⑹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2.百家争鸣⑴儒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①孟子人性本善,提倡“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②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熔礼、法于一炉,明确尊卑关系。③他们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后世儒家多奉孟子为儒家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⑵道家:道家的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初中: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⑶墨家:①代表下层平民利益。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⑷法家: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②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⑸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规律),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⑹其他,还有研究逻辑学的名家和探讨军事理论的兵家等。稷下学宫(初中)战国时期,齐国为招揽人才,在临淄稷(jì)门附近设置讲学的专门场所,被称为“稷下学宫”。来自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的学者在此讲学、辩论、著书,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争鸣的局面。据说荀子曾在这里游学,成为当时颇有威望的学术领袖。稷下学宫对促进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百家争鸣⑴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杂、名、纵横、兵、小说等十家。“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⑵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实质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本质上争的是国家的治理方略。⑶各派的主张:就其政治思想内容而言,先秦诸子可归纳为三大流派。①人治派,儒、墨诸子都把为政者的德行作为善政的前提(王道)。②法治派,法家诸子对人性持不信任的态度(霸道)。③无为而治派,老庄否定人为造作的政治制度,崇尚自然。⑷评价(意义):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③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④(对当时的影响)为各国变法运动准备了条件,推动了社会转型。《诗经》与“楚辞”(学习拓展)1.《诗经》⑴地位: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⑵内容: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方面。⑶影响: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诗经》⑴概况:①《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多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②原本称《诗》,汉代尊其为经典,始称《诗经》。⑵内容:《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①风是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主要反映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是《诗经》的精华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现存160篇)。②雅是宫廷乐曲歌词,是周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主要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共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③颂用于宗庙祭祀和重大典礼,主要歌颂祖先和当权者的功德(“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40篇)。⑶特点:①句式上,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重章叠句,节奏鲜明。②语言上,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③创作风格上,现实主义,内容古朴。④艺术表现形式上,大量运用了赋、比、兴手法。(“赋”是直接的叙述和抒写;“比”是比喻或比拟;“兴”是起兴发感,多用于一首诗的发端。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宋代朱熹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⑷影响:①(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的源头。②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儒家学者把《诗经》列为“五经”之首。)③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楚辞”战国后期楚国贵族屈原继承《诗经》的优秀传统,采用楚国民歌方言,创造出一种句子较长的新诗歌体裁,称为“楚辞”。《离骚》《天问》是其代表作品。屈原的爱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楚辞”⑴产生:公元前4世纪,楚国的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此说学界尚有争议。)⑵特点:①句式灵活自由,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②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③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④句末常带“兮”字。(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⑶代表: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①《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屈原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离,是被离间的意思;骚,指忧愤之辞。)②传说屈原投江日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也有学者指出,划龙舟、吃粽子习俗早于屈原投江。)⑷影响: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风”指《诗经》,“骚”指“楚辞”。《诗经》主要流行于北方,“楚辞”主要流行于南方。浪漫主义:感性、情感、想象、夸张;现实主义:理性、真实、深刻。)重点解读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前的秦国⑴改革的必要性:秦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于东方六国。①犬戎攻破镐京后,秦襄公护驾有功,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并把被戎狄占领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他。②秦国地处西陲,政治、经济、文化都要落后于中原各国,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被称为“夷狄之邦”。③文化与社会习俗落后,诸子百家之中没有一个秦国人。⑵改革的可能性:秦孝公锐意改革。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他深感“诸侯鄙秦,丑莫大焉”,于是下达“求贤令”,决心变法图强。⑶改革的有利条件:①国君权力集中,旧贵族势力较弱。②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③长期遏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力量削弱。④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⑷主观条件:商鞅的个人才干。商鞅(约前390—前338年),卫国国君的后裔,故称为卫鞅或公孙鞅,后封于商(今陕西丹凤县商镇),又称商鞅。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后携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商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以“农战”和“法治”为核心)。2.商鞅变法的措施⑴政治:①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依军功大小确定身份高低,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沉重打击了旧的血缘贵族。②实行什伍连坐制。居民要登记户籍,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什伍之内,互相监督,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控制。③普遍推行县制。秦国在春秋时期已经设县,但并不多。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县令由国君直接委派,随时撤换且不得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此后两千多年官僚制度的开端。(后来,秦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带有军事管理的性质,因而其长官称守。秦国的郡县制逐渐形成。)⑵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开阡陌封疆”,废除“田里不鬻”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按照所占土地的多少来承担赋税。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劳役和赋税;因弃本求末或不事劳作而致贫者,全家罚为官奴(“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拏”)。不准商人私贩粮食,提高商人的收税标准,抑制商人势力的扩张。③统一度量衡(“平斗、桶、权、衡、长、尺”)。度量衡的统一,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为秦始皇在更大范围内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⑶军事:①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军功大小按在前线斩敌首级的多少计算,没有军功的旧贵族不再授予爵位,战斗中退缩的士兵要在众人围观下受到黥刑或劓刑。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明确的途径。②全民皆兵,凡是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都是国家的后备兵源。③严禁私斗。私斗指“邑斗”,“邑”指奴隶主占有的城镇。不准私斗,旨在削弱旧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⑷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宣扬儒家思想、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诗书。目的是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但商鞅开创文化专制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是一项愚民政策。⑸法律:①制定为秦律,轻罪重刑,颁行秦国。以法为令,以吏为师。②实行连坐法。③商鞅还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连坐。④加强了户籍管理和专制统治,为收税征兵提供了依据。(秦律以“轻罪重刑”为立法原则。)⑹以中原风俗教化秦人,改革旧习俗:禁止父子或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实行男女别居。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加倍征收户口税。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鼓励小农经济。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3.商鞅之死⑴原因:①新法触犯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②商鞅刻薄寡恩,树敌过多。法律严酷,轻罪重刑,人人恐惧,结果商鞅作法自毙。③秦孝公去世,失去依靠。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以前遭到商鞅惩罚的宠臣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捕杀商鞅。⑵经过:《史记·商君列传》《资治通鉴》载,商鞅被杀死后车裂尸体。《战国策·秦策》《史记·秦本纪》载,商鞅直接被车裂而死。⑶结果:商鞅个人的结局是个悲剧,但其变法措施在秦国得以延续,新的生产关系在秦国得以确立(“商鞅虽死,秦卒行其法”)。⑷启示:改革是曲折的,会遇到各种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国家复兴。4.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⑴政治:①轻罪重罚,轻视教化。商鞅制定的刑法非常严苛,如在路边倒垃圾,就要被砍去双手,盗窃牛马者要处以死刑。②二十等爵制明确规定,按爵位高低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③对全国人民布下了一张严密的监察网,限制民智和民力。⑵经济:①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什伍户籍制度、连坐法、征收户赋(把按田亩征税改为按人口征税)等法令,加重了百姓负担。②“重农抑商”不利于工商业发展,严重僵化了社会经济的运转机制。⑶思想文化:①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开文化专制之先河,把加强专制统治建立在愚民政策之上,要民众在蒙昧及恐惧的状态下听任统治者摆布,对后来的秦朝及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功利主义,完全忽视教化与道德。⑷军事:通过奖励军功,把整个国家改造成一部战争机器。(《盐铁论·非鞅》:“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重点解读儒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孔子⑴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50多岁时担任鲁国司寇(主管刑狱)。后来仕途失意,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最后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创办私学,整理“六经”。⑵思想主张:①核心是“仁”(内在自觉)。孔子把“仁”的概念加以扩充,使它涵盖了人的全部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仁”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②礼(外在约束),匡正社会秩序(强调等级和秩序)。礼,是西周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按照宗法等级制度作出的某些规定。关于礼的做法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行为符合周礼),“尊尊亲亲”(卑贱者尊崇尊贵者,最重要的是尊君;子女孝顺父母,弟妹恭敬兄长),“正名”(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言行,使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③调整“礼”和“仁”方法:中庸。中庸,即在对立两极中求得适度,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只有“礼”,会加深社会对立;只有“仁”,会模糊上下尊卑。“中庸”既贵贱分明,又安定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冯友兰:“张载说‘仇必和而解’……张载认为,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和’,宇宙的正常状态也是‘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仇必和而解’是客观的辩证法……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不会永远走‘仇必仇到底’那样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④教育思想。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⑤世界观。存疑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⑥文化成就。编纂“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亡佚,故称“五经”),其言行被辑录成《论语》。⑶影响:①政治上,(自西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国家大一统。②文化上,儒家学说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③教育上,打破贵族对文化垄断,有利于教育普及民间,其教育思想主张影响至今。④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欧洲部分启蒙思想家有所启发。⑷局限性:维护等级制度,“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重义轻利不利于经济发展。到明清时期,其阻碍社会进步的弊端更为明显。2.孟子⑴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其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⑵思想:①孟子把“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思想核心)。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雠”同“仇”。)③主张“性本善”。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④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人格修养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⑶影响: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亚圣”。3.荀子⑴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其学说反映在《荀子》一书中。韩非子和李斯是荀子的学生。⑵思想:①政见。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②民本思想。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③“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④朴素的唯物思想。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人可以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等观点。⑤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主张靠外力强制使人“向善”。⑶影响:①荀子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②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③荀子不敬天地、不法先王、不尚仁义、人性本恶等观点被视为儒家的异端。(汉代以后,荀子的著作一直不被重视。宋代以后,理学家更是将荀子从儒家“道统”中剔除。)重点解读道家1.老子⑴简介:老子(约生活在公元前571至前471年之间),姓李名耳,又称老聃(dān),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管理图书的官员)。他博学多才,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最后不知所终。(学术界一般认为,《道德经》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与春秋时期的老子其人并不在同一个时代。)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被尊为神仙(老、庄的道家思想并不是宗教思想,但道教借用了道家思想中的某些命题)。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⑵思想:①核心思想是“道”。“道”先于天地万物而生,无形无象,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天法道,道法自然”。②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③“无为”,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④小国寡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⑶影响: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局限:其辩证法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必然走向不可知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于哲理思辨,有的倾向于实际功利。)2.庄子⑴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地存疑,一说今河南民权县)人。他曾做过宋国漆园吏。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⑵思想:①“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②“齐物”。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③“逍遥”。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④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不公。⑤顺应自然。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⑶影响:①《庄子》想象丰富,善于用寓言讲道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其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②顺从命运,安于现状。这种消极和颓废的处世态度,为士人在失意时自我安慰提供了理论依据。重点解读法家:韩非子⑴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为所用,乃发愤著书立说。秦王嬴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韩非的思想被嬴政重视,但遭李斯、姚贾诬害,死于狱中。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有观点认为,法家思想是由儒家和道家分化发展而来的。)⑵思想:①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事异则备变”;守株待兔、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成语均表现了法家嘲笑墨守成规,主张与时俱进的思想。)③“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④以法治国,轻罪重罚,厉行赏罚,奖励耕战。(韩非完全不承认伦理道德的调节作用,解决问题靠阴谋与暴力。)⑶影响:①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②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阳儒阴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③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注意:法家的“法治”实质是严刑酷法下的“人治”“刑治”,目的是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与启蒙史学家提出的旨在维护民主制度的“法治”截然不同。)重点解读墨家:墨子⑴简介:①墨翟(约前468—前376年),战国初年的鲁国人(其籍贯争议较大),出身于下层“贱人”,墨家学派创始人。②墨家弟子收集墨子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韩非认为,“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淮南子》指出,“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悦),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墨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实践主义者,具有高度的宗教热忱与救世精神。为实践理想,墨子组织了一个纪律严明的团体,领袖称巨子,信徒称墨者。墨者对巨子必须绝对服从,“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具有侠客精神。]⑵思想:①“兼爱”。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亲疏、贵贱差别的爱(“爱人若爱其身”)。墨子的“兼爱”具有虽崇高但不切实际的弱点。②“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③“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官无常贵,民无终贱”。)④“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节俭: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⑤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乐(反对娱乐)、尚同(集权主义,“一同天下之义”)。(天志明鬼:墨子坚信鬼神不仅存在,而且能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其一大亮点。)⑥在逻辑学、力学、光学、声学等领域有所研究,在古代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墨经》是《墨子》内容的一部分,里面包含大量的物理学知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光的反射、水镜成像、球面镜成像规律,写得比较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⑶立场:墨家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墨子身体力行以救天下的精神,被部分学者称为是中国侠文化的源头。)⑷演变及湮灭:战国时代,墨家思想甚为流行,与儒家并称显学(当时有“非儒即墨”一说)。墨子死后,墨家发生分裂,其部分弟子形成“墨辩”学派。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重点解读兵家⑴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兵家创始人。其《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⑵吴起:①战国初期卫国人,既是法家,又是兵家,著《吴子》一书。②主张:国家与军人只有协调统一才能对外用兵;军队应“以治为胜”,“教械为先”;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⑶孙膑:①战国时期齐国人,受《孙子兵法》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思想,著《孙膑兵法》。②主张: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孙子兵法》概括总结了“兵不厌诈”的诡道谋略:“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在《孙子兵法》诞生前,“正而不诈”“成列而鼓”,是起码的作战规则。极端变态的诡道谋略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恰恰是常态社会中长期积累的公共信用,《孙子兵法》使中华民族失去了对游戏规则的尊重。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兵不厌诈的诡道谋略给予正面肯定的是《韩非子》:“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而儒学宗师孔子特别强调公信力,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重点解读其他各家1.阴阳家:⑴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战国末期的齐国人邹衍(一作驺衍)是其创始人。《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都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⑵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循环变化和“阴阳”的相互消长,试图说明天道的演变与人事的兴衰。(阴阳家试图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是先秦诸家中唯一精于天文历算的一家。)⑶阴阳学说认为五行决定政治,对后世的政治理念、学术思想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与信仰,都有较大影响。(就学术而言,董仲舒将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学相结合,开汉代儒学阴阳五行化的先河。就政治而言,“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许倬云:“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体系,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2.名家:惠施、公孙龙。⑴名家也称辩者,是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⑵名家以擅长论辩著称,他们在论辩中比较注重分析概念与实物的同异,重视名与实的关系(辨别名实同异),开创了中国的逻辑思想探究,深化了古人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名家没有共同的政治思想或经济主张,各派共同点仅在于都以“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名家内部,又形成若干派别,主要有“合同异”派和“离坚白”派。①“合同异”派的代表是惠施。这一派注意到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一切现实差异只有相对意义,提出人们在认识中应该否定差异的界限,直至承认一切对立都是无条件的同一,“毕异”本是“毕同”。万物都由一种叫作“小一”的东西构成,彼此在本质上并无差异;由万物组成的宇宙,又是一个唯一的“大一”,此外别无他物。②“离坚白”派的代表是公孙龙。这一派否定事物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白马非马”和“坚白石二”是其著名论题。他们认为“马”是“命形”的,“白”是“命色”的,“命色者非命形也”,所以说“白马非马”。眼看不见石之坚,只能看见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着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而“无白”,由此断言“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合同异”派夸大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动不居的特性,认为一切都是同一;“离坚白”派夸大事物的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的特性,认为一切都是差异。“合同异”派合异为同;“离坚白”派则离同为异。)3.纵横家:张仪、苏秦、范雎等。在列国纷争的时代,以谋略游说天下。4.农家: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是中国重农思想的典型。5.杂家:兼取各家学说而成,以《吕氏春秋》为代表。杂家的特点是“兼儒墨,合名法”,对各家各派学说均有所采纳,但又未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吕氏春秋》约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即公元前239年,此时已到了对百家思想的总结阶段。吕不韦以杂家思想代替残暴寡恩的法家思想,对诸子百家学术作了一次综合性概括,不别门户,集其大成。)6.小说家: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劝人为善。重点解读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选择⑴在动荡的年代,法家思想有利于全国的大一统。⑵在大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萧条,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起到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汉、唐、宋立国之初的治国理念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道家思想)。⑶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因而儒家思想得以确立。(儒家思想一般在大一统的和平时代大行其道。)⑷科举制度体现了墨家的“尚贤”思想。部分王朝的部分阶段,还体现了墨家节俭的思想。⑸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即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各种思想主张的有机结合。(诸子百家中的很多学派都喜欢用古代的权威来为自己的理论代言,进而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学说。孔子喜欢援引周文王和周公;墨子喜欢援引比文王和周公更古老的夏禹,来驳斥儒家;孟子又请出比禹更早的尧、舜,来驳斥墨家;道家更是抬出更早的伏羲和神农。他们都认为今不如昔,儒家主张回到尧舜时代,墨家主张回到大禹时代,道家主张直接回到原始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法家坚持历史进化论,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变法图强。)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程标准】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功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内容概要】秦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使中国历史由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由于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与民族治理等政策的完善,使其疆域面积不断扩大,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由于秦朝统治者实行严刑峻法,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二世而亡。项羽、刘邦为争夺统治权力发动楚汉战争,最终以项羽失败告终。【重点、难点】重点:①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②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难点: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一、秦的统一1.秦统一天下的背景⑴必要性(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为统一创造了客观条件。)⑵可能性(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物质基础雄厚(控制了关中、巴蜀)。②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不分籍贯和出身),吏治较为清明。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秦朝(前221—前207年)⑴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共两帝一王(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⑵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早期的秦人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地。周幽王时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穆公时,国力日盛。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增强。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前210年,胡亥即位为秦二世。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抗秦。前207年,秦朝灭亡。⑷秦始皇采用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认为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与水德相应的数是六,“符法冠皆六寸”,“舆六尺”;水德主刑杀,所以政治统治力求严酷;与水德相应,历法以亥月(十月)为岁首。统一的历史条件⑴国家统一和天下太平,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社会安定。⑵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交往的频繁,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⑶秦国具备统一的条件。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尤其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⑷秦王嬴政雄才大略。①嬴政掌权后,任用贤能,广泛吸引外来人才(客卿),如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缭等。(在宗法制的制约下,各国大都由宗族成员来担任执政者,很少有宗族以外的人被重用。由于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于是竭力争夺别国的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尊之为“客卿”。韩国水工郑国的“疲秦”计划败露后,秦国宗室提出驱逐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秦王于是收回成命。)②积极谋划消灭六国的策略,采纳李斯的建议,离间敌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③任命王翦、王贲、李信、蒙武、蒙恬等为将军,展开大规模的统一战争。2.统一进程⑴灭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⑵在南方:秦朝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⑶在北方:①秦朝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②公元前214年起,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统一进程⑴歼灭六国:①(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十年时间,秦国就灭掉了东方六国(灭六国顺序依次是:韩、赵、魏、楚、燕、齐)。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出现了。②(特点)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先弱后强,各个击破。⑵征服南越:①公元前220年,屠睢统兵征讨岭南,几年后平定岭南(灵渠的开凿即为用兵岭南,方便后勤补给)。②为加强对南方军事和行政的控制,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⑶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史书称“河南地”)。设九原郡,移民实边,加强对该地的管理和开发。为抵御匈奴南侵,整修长城。3.秦朝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4.统一的影响⑴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⑵空前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统一的意义⑴秦的统一,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专制王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⑵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安居乐业等。5.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⑴确立皇帝制度①皇帝独尊: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