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气候自测题》课件_第1页
《天气和气候自测题》课件_第2页
《天气和气候自测题》课件_第3页
《天气和气候自测题》课件_第4页
《天气和气候自测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气和气候自测题》本课件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天气和气候知识的理解,并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课程目标了解天气和气候掌握天气要素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学习气候分类、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天气预报能力了解常见天气现象和预报方法。学习使用天气预报仪器和软件。提高气候变化意识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应对措施。课程大纲天气要素温度降水气压风湿度云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仪器天气预报方法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气候变化气候灾害气候可持续发展实践环节课堂练习课后思考总结与反馈天气要素概述天气要素是指描述天气状况的各种物理量。主要天气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气压、风向和风速、湿度和云量。温度的测量温度计温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类型包括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摄氏度摄氏度(℃)是国际标准单位制中常用的温度单位,以水的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华氏度华氏度(℉)是另一种常用的温度单位,以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开氏度开氏度(K)是热力学温度单位,以绝对零度为零点,在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温度的影响因素1纬度赤道地区温度较高,两极地区温度较低。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角越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气温越低。2海陆分布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靠近海洋的地区气温变化较小,内陆地区气温变化较大。3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区地形复杂,迎风坡气温较高,背风坡气温较低。4洋流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高,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低。温度的分类气温是指空气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反映了空气的冷热程度。地温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土壤或岩石的温度,受阳光照射、热传导和热对流等因素影响。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热传导和水循环等因素影响。降水的测量1雨量计测量降雨量2雨量筒收集降雨3雨量器测量降雪量雨量计是测量降水量的基本工具,有各种类型,例如雨量筒和雨量器。雨量计通常由一个收集降雨的容器和一个测量降雨量的刻度组成。测量降雪量则需要使用专门的雨量器,将降雪转化为水量进行测量。降水的形式雨雨是最常见的降水形式,由云层中的水滴凝结而成。雨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会影响到地面水体和植被。雪当云层中的水蒸气在零度以下凝华时,就会形成雪。雪的形状多种多样,对气候和环境都有重要影响。冰雹冰雹是降水中的一种固态形式,由云层中的冰晶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反复碰撞、合并而成。冰雹对农作物和建筑物会造成破坏。雾雾是一种接近地面的云层,由水蒸气凝结而成。雾会降低能见度,对交通和生活造成影响。气压测量1气压计气压计是测量气压的工具。常用的是水银气压计和气压表。2单位气压的单位是帕斯卡(Pa),常用的是毫巴(mb)或百帕(hPa)。3测量方法将气压计放在一个固定位置,读取气压计上的数值。常见气压系统1高气压系统高气压系统是中心气压高于周围气压的区域。2低气压系统低气压系统是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的区域。3锋面系统锋面系统是两种不同气团交汇的区域,常伴有降水和风力变化。风向和风速测量1风向使用风向标测量2风速使用风速计测量3风力等级根据风速大小划分4风力等级共分为13级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风的速度。测量风向和风速是了解天气变化的重要手段。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常用工具,风速计则是测量风速的工具。风力等级则根据风速的大小进行划分,共分为13级。常见风力等级风力等级风力等级是用来描述风力的强度的。风力等级越高,风力越强。风力等级分为13级,从0级到12级。风速范围0级:风速小于0.2米/秒。1级:风速0.3-1.5米/秒。2级:风速1.6-3.3米/秒。3级:风速3.4-5.4米/秒。风力等级4级:风速5.5-7.9米/秒。5级:风速8-10.7米/秒。6级:风速10.8-13.8米/秒。7级:风速13.9-17.1米/秒。风速范围8级:风速17.2-20.7米/秒。9级:风速20.8-24.4米/秒。10级:风速24.5-28.4米/秒。11级:风速28.5-32.6米/秒。相对湿度测量1湿度计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仪器2干湿球湿度计利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差来计算相对湿度3数字湿度计利用电子传感器直接测量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含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含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我们可以使用湿度计来测量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时间变化一天之中,相对湿度在早晨和傍晚较高,而在中午和午夜较低。这是因为温度变化影响了空气中水汽的含量。空间变化不同地区相对湿度存在差异。靠近海洋的地区相对湿度较高,而内陆地区相对湿度较低。季节变化夏季相对湿度通常较高,而冬季相对湿度通常较低。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云的分类卷云高空云,形似羽毛或纤维,通常呈白色,无降水。积云中低空云,形状像棉花团,通常呈白色,晴天时出现。层云低空云,呈灰白色或暗灰色,覆盖天空,常伴有雨或雪。积雨云对流云,体积巨大,呈灰黑色,常伴有雷雨、冰雹等。云的成因和特点高积云高积云由冰晶组成,常呈现白色或灰色,形状多变,有团状、片状或层状等。积雨云积雨云云体高耸,呈浓密灰色或暗黑色,常伴有雷雨天气,蕴含大量水滴或冰晶。层积云层积云由水滴组成,呈灰色或白色,形状如同波浪,多出现在暖湿气流上升时。卷云卷云由冰晶组成,呈白色丝状或羽毛状,常出现在高空,预示着天气将要变化。天气预报常用仪器气温计气温计用于测量气温,是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仪器之一。常用的气温计有水银气温计和酒精气温计。雨量计雨量计用于测量降水量,是了解降水情况的重要工具。常见的雨量计有集水式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计。气压计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强,是预报天气变化的重要仪器。常用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风速计风速计用于测量风速,是了解风力大小的重要工具。常见的风速计有旋转式风速计和热线风速计。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天气观测收集实时天气数据,如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等,这些数据来自地面气象站、气象雷达和卫星。数据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天气数据,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趋势。预报发布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文本、图表或地图等形式,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发布给公众。预报评估根据实际天气情况评估预报的准确率,不断改进预报方法。气候要素1气温指某一地点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气温。2降水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降落到地面的现象。降水量是衡量气候湿润程度的重要指标。3日照指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的时间长短。4风速指空气运动的速度,反映了空气的流动强度。气候分类热带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丰富。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植被稀疏,以仙人掌等耐旱植物为主。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植被以阔叶林为主,适合人类居住。极地气候终年寒冷,降水量极少,以冰雪覆盖为主,植被稀少。气候变化的原因化石燃料燃烧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温度升高。森林砍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森林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农业活动农业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如甲烷和氧化亚氮,对气候变化有负面影响。工业活动工业生产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氟化物,加剧气候变化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造成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如洪水、干旱、热浪和风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导致物种栖息地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粮食安全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作物减产、粮食价格上涨,威胁粮食安全。气候灾害类型11.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气压系统,伴随着强烈的狂风暴雨和巨浪。22.干旱干旱是指某一地区降水量持续不足,导致土壤水分缺乏,植被枯萎,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33.洪涝洪涝是指由于降雨量过大或河流、湖泊水位上涨,导致大量水域漫溢,淹没陆地的现象。44.寒潮寒潮是指来自极地或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大规模南下,导致气温骤降,并伴随强风、降雪等现象。气候灾害的预防措施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预警系统应准确、有效,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洪堤坝建设,提升排水系统,确保安全,有效防止洪水泛滥,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有效缓解干旱、荒漠化等气候灾害。气候可持续发展策略可再生能源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森林保护加强森林保护,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采用低碳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实践环节1实地观测观察天气现象,记录数据2天气预报根据数据预测未来天气3气候分析分析历史气候数据,了解气候变化4气候保护参与气候保护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加深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环境保护意识。课后思考题本次课程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知识,以下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1.如何利用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生活安排?2.气候变化对人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