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选择题专项练习(范围七年级下)一.选择题(共60小题)1.拿一个铁皮罐,装少量水,罐口打开,用火加热,将水烧开后,用盖子将铁皮罐罐口盖紧,放入盆内,用冷水浇铁皮罐。铁皮罐塌陷变扁,这是由于()A.罐内气体压强比罐外气体压强高 B.罐内气体压强比罐外气体压强低 C.罐内气体温度比罐外气体温度高 D.罐内气体温度比罐外气体温度低2.食盐加碘可有效补充人体碘元素,所加物质一般为KIO3。NaCl和KIO3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KIO34.68.112.618.324.832.3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数据变化趋势可知,温度对KIO3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 B.在3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IO3饱和溶液 C.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100℃范围内不出现交点 D.将等质量40℃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NaCl析出晶体质量更大3.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4.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阳光→三叶草→土蜂 B.三叶草→牛 C.土蜂→田鼠→猫 D.土蜂→三叶草→牛5.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6.《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7.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氯化钠质量/g918273645溶液质量/g109118127136136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8.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下表选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选项①②③A火山地震泥石流B直线运动机械运动曲线运动C扦插营养繁殖无性生殖D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A.A B.B C.C D.D9.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10.春天,经常看到蜜蜂在油菜花丛中飞来飞去,身上沾有许多花粉。蜜蜂的这种行为,可帮助油菜花()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11.人类胚胎发育的场所是()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1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3.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14.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实现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应该()A.尽量暴饮食加速生长发育 B.不运动多看书促进智力发展 C.不与异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D.培养自制力不痴迷网络游戏15.如图装置,探究的是绿豆种子萌发需要()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分 D.适宜的温度16.已知:(1)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物质名称氯化钠氢氧化钙氯酸钾硝酸钾溶解度(克)36.00.1657.43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20℃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17.如图所示,用吸管吸敞口玻璃杯中饮料,使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A.大气的压力 B.饮料的重力 C.手握杯的力 D.杯对饮料的支持力18.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19.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20.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1010040120.9②6010040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21.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22.小宁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如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1010040120.9②6010040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 B.②所得溶液不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23.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次登月,“嫦娥五号”带回了2000克月球土壤。根据月球的状况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矿物质 B.水 C.微生物 D.腐殖质24.如图是人体生长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唯一高峰期 C.神经系统从青春期开始发育 D.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一致25.如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其经历的时期依次是()A.受精卵→幼虫→成虫 B.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C.受精卵→蛹→幼虫 D.受精卵→幼虫→蛹→成虫26.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27.在一只盛有温度为60℃不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到20℃,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不计溶液体积的变化)。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 B.乒乓球露出液面的体积 C.乒乓球所受到的浮力 D.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28.如图,这是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食用前需要将药粉倒入水中充分溶解。下面几个选项中能作为判断溶解后的感冒药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该溶液颜色很深 B.该溶液味道很苦 C.感冒药溶解的很快 D.感冒药固体有剩余29.在室温下,小乐完成了如下实验,若固体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室温下,溶液①为饱和溶液 B.在t℃时,A的溶解度一定为50克 C.溶液②和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溶液③和溶液④的溶液质量相同30.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1.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克,若按表中数据配制溶液(温度均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④MgCl2的质量/克40506070H2O的质量/克100100100100A.①所得溶液,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7 B.②所得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③④所得溶液均为20℃时MgCl2的饱和溶液 D.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④所得溶液32.如图所示的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注射器注射药液 B.吸管吸牛奶 C.吸盘挂钩挂炊具 D.吸尘器吸灰尘33.小明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颗粒中按如图方式加水,充分搅拌。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图可能合理的是()A. B. C. D.34.如图为科学家拍摄到的太阳上的一个巨大的日冕洞。下列有关日冕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分布在日冕层 B.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 C.可见光主要发自日冕层 D.太阳活动的标志是出现日冕洞35.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世界级观鸟胜地,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种丰富,每年有上百种、几十万只候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此地。下列描述中合理的是()A.鸟类属于体内受精的卵生动物 B.湿地公园内所有的鸟类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鸟类冬季迁徙是它们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D.白鹭与小鱼之间的食物链是:小鱼→白鹭36.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3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碘的溶解性是否与溶剂种类有关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探究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A.A B.B C.C D.D38.分别盛有冰块(图甲)和热水(图乙),上方都盖有一块玻璃板,过一会儿将能看到()A.甲、乙两杯子上的玻璃板内侧都有小水珠 B.甲、乙两杯子上的玻璃板外侧都有小水珠 C.甲杯子上玻璃板外侧和乙杯子上玻璃板的内侧有小水珠 D.甲杯子上玻璃板内侧和乙杯子上玻璃板的外侧有小水珠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40.为了实现“绿色冬奥”的目标,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了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图所示,首先液体二氧化碳通过膨胀阀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中迅速变成气体,此时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洒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气体二氧化碳在压缩机的推动下进入冷凝器,在这里变成液体,完成一个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B.制冰时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热形成冰面 C.二氧化碳气体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D.制冰时场地周围有很多霜,是二氧化碳凝华而成的41.暑假期间,小思从余姚出发前往西藏旅游。在海拔3300m、气温为9%C的民宿中,他发现随带的食品“膨胀了”。请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常作为膨化食品的保护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减小,气温会升高 C.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变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小于21% D.若发现食品包装袋膨胀更严重,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度降低了42.“苹果柿”味道甜脆,“野生柿”果实涩硬,以“苹果柿”为接穗,“野生柿”为砧木进行嫁接。下列有关“苹果柿”嫁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B.获得的果实为“苹果柿” C.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D.结出的柿子味道涩硬4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B.t1℃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D.t1℃时,将700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并蒸发掉300g水可得甲的饱和溶液4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简图,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B.图中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C.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减少 D.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45.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 D.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46.宝石花(如图)是一种可以生活在干旱地区的植物,叶片非常的肥厚,当叶片由大风刮落或被小动物碰落到地面时,基部会长出根和芽,变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A.有性生殖 B.孢子繁殖 C.营养繁殖 D.组织培养47.如图是一杯充分搅拌并久置后的糖水,图中甲、乙、丙三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其大小关系是()A.a>b>c B.a<b<c C.a<b=c D.a=b=c48.如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2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燃烧匙内红磷过量,测得氧气含量会偏低 C.p′=p0是因为最后氧气不足,木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D.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反应时化学能增加引起温度上造成的49.t℃时,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A.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 B.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W>m>n 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 D.点m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先加20g水再加入50g该溶质,充分溶解50.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 B.a点时溶液质量分数比b点小 C.b点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d点时的溶解度与c点时不同51.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小科同学只做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A试管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A.盐酸 B.碳酸钠 C.硫酸钠 D.氯化钠52.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A.指针偏向右 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53.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B.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C.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54.小科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她用力吸也不能将饮料吸上来。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所用吸管太长 B.吸管壁有破损 C.当时大气压偏小 D.吸管浸入液面部分太长55.小滨用如图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关于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前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可以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C.若红磷不足会使氧气体积分数的测量值偏大 D.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活塞最终停在2mL处,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56.如图电热水器下面连接热水管和冷水管,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却没有水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左水管是冷水管 B.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是汽化,需要放热 C.夏天比冬天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更明显 D.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是液化,需要吸热57.2022年3月常州出现新冠疫情,各学校复学后,每天都有医护人员到学校给师生检测核酸,检测时,医生必须穿防护服并佩戴面罩,面罩上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汽化现象 C.“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D.“雾气”出现在面罩的外侧58.如图是小科同学在金华燕尾洲公园拍摄的照片,其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彩虹桥的“倒影” B.水杉的“树影” C.郁金香呈“红”色 D.婺江水面“波光粼粼”59.近年来,随着温州市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好,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三垟湿地里栖息、落脚,黑翅鸢、红脚隼等珍稀鸟类已成为湿地的常客。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黑翅鸢、红脚隼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60.2021年5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举国同悲。近期,袁院士生前领衔研究的耐盐碱“海水稻”喜获丰收,“巨型稻”大面积试种,“禾下乘凉梦”将成为实现。如图为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4条食物链 B.“海水稻”细胞液浓度比“淡水稻”高 C.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D.普通水稻只要多施肥就能变成均高两米多的巨型水稻
2023年中考选择题专项练习(范围七年级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0小题)1.拿一个铁皮罐,装少量水,罐口打开,用火加热,将水烧开后,用盖子将铁皮罐罐口盖紧,放入盆内,用冷水浇铁皮罐。铁皮罐塌陷变扁,这是由于()A.罐内气体压强比罐外气体压强高 B.罐内气体压强比罐外气体压强低 C.罐内气体温度比罐外气体温度高 D.罐内气体温度比罐外气体温度低【分析】加水烧开的目的是排出空气,浇水的目的使得水蒸气液化,缺少空气使得内部压强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内外压力差压扁铁皮罐。【解答】解:AB、铁皮罐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空气被排出,水蒸气充满罐子,再浇上冷水,水蒸气液化,空气很少,使得铁皮罐内的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皮罐被压扁了。故A错误,B正确;CD、浇水使得温度降低,最终与浇的水温度相同,而浇的冷水是放在空气中,故最终内外温度都等于室温,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浇水使得内外产生压强差,从而显示大气压的存在。2.食盐加碘可有效补充人体碘元素,所加物质一般为KIO3。NaCl和KIO3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KIO34.68.112.618.324.832.3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数据变化趋势可知,温度对KIO3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 B.在3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IO3饱和溶液 C.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100℃范围内不出现交点 D.将等质量40℃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NaCl析出晶体质量更大【分析】A、根据NaCl和KIO3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在10℃~100℃范围内,同一温度条件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碘酸钾,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碘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对碘酸钾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4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故3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碘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表中数据可知,在10℃~100℃范围内,同一温度条件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碘酸钾,故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100℃范围内不出现交点,故选项说法正确。D、将等质量40℃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降温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但是碘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故碘酸钾析出的晶体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分析】根据题意,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过程中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溶剂的质量逐渐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温度不变,食盐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蒸发的过程中溶液组成的变化、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阳光→三叶草→土蜂 B.三叶草→牛 C.土蜂→田鼠→猫 D.土蜂→三叶草→牛【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阳光→三叶草→土蜂;起点是阳光,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不是生产者,A错误。B、三叶草→牛;起点是三叶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牛,属于消费者,三叶草、牛能够形成捕食关系,B正确。C、土蜂→田鼠→猫;起点是土蜂,属于消费者,不能形成食物链。C错误。D、土蜂→三叶草→牛;起点是土蜂,属于消费者;土蜂和三叶草之间是捕食关系,箭头应指向捕食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解题的关键。5.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分析】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木材充分燃烧。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木材的着火点。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解答】解:“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使纸的温度升高,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使湿纸干得更快。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7.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氯化钠质量/g918273645溶液质量/g109118127136136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分析】A、根据等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来分析;B、根据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来分析;C、根据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来分析。【解答】解: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则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不最大,而是实验④和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B、实验④和⑤可知,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因此实验④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即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故C正确;D、因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则该温度下的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因此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不到饱和,故D错误。故选: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8.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下表选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选项①②③A火山地震泥石流B直线运动机械运动曲线运动C扦插营养繁殖无性生殖D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A.A B.B C.C D.D【分析】从属关系:表示依存、附属,在层次结构中,下层概念形成了上层概念的组成部分,据表中信息解答。【解答】A.火山、地震、泥石流都属于自然灾害,属于并列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机械运动包含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扦插属于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故C符合题意;D.浓溶液和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浓溶液和稀溶液都可能属于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察了地理、生物、化学三个学科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加深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9.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A.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正确;B.由于地球会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故B错误;C.一天内,正午时,阳光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杆影最短,故C正确;D.简易计时模型是根据杆影的方位计时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考察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0.春天,经常看到蜜蜂在油菜花丛中飞来飞去,身上沾有许多花粉。蜜蜂的这种行为,可帮助油菜花()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有:能维持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解答】解:在油菜开花的季节,经常看到蜜蜂在油菜花丛中飞来飞去,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油菜的产量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故选:B。【点评】了解虫媒花的特点,知道植物让蜜蜂采食花粉的目的也是为了招引其前来为其传粉。11.人类胚胎发育的场所是()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分析】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解答】解: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1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分析】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熔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解答】解: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得出结论;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13.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分析】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解答】解: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它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着粒子辐射突然增强。太阳释放的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太阳耀斑发生的位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耀斑的概念,牢记即可。14.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实现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应该()A.尽量暴饮食加速生长发育 B.不运动多看书促进智力发展 C.不与异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D.培养自制力不痴迷网络游戏【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解答】解:A、暴饮食、不运动不是健康的生活习惯,AB错误。C、和异性接触时,要把握好尺度,注意分寸,不与异性交往错误,C错误。D、青春期人需要培养自制力以及不痴迷网络游戏,D正确。故选:D。【点评】关键熟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掌握。15.如图装置,探究的是绿豆种子萌发需要()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分 D.适宜的温度【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种子萌发不仅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等。【解答】解: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对比甲、乙,甲与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甲装置0℃,种子不萌发;乙装置25℃,种子萌发,因此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故选:D。【点评】科学探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16.已知:(1)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物质名称氯化钠氢氧化钙氯酸钾硝酸钾溶解度(克)36.00.1657.43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20℃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分析】A、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C、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D、2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g,溶解度在0.01~1克之间,属于微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4.0%,则20℃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7.4g,溶解度在1~10克之间,属于可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2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分别是31.6g、36.0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溶解性的划分方法、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如图所示,用吸管吸敞口玻璃杯中饮料,使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A.大气的压力 B.饮料的重力 C.手握杯的力 D.杯对饮料的支持力【分析】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把饮料压入口中,与饮料重力、手握杯的力、杯对饮料的支持力无关。【解答】解: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故A正确;B、饮料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故B错误;C、手握玻璃杯的力,是为了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防止杯子掉落,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C错误;D、玻璃杯对饮料的支持力是玻璃杯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能将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知识相联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分析】运用控制变量法来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可选用甲与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关键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来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解答。19.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硫酸钙性质回答此题;B、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回答此题;C、D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解答】解:A、实验室常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为微溶物,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不利于反应进行,A错误;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正确;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在底部聚集而后向上聚集,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正确;D、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在考查二氧化碳性质,同时还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注意实验操作规范。20.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1010040120.9②6010040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A、10℃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0.9g,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故A错误;B、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不能说就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D、②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降温至10℃,溶质质量分数变成×100%=17.3%,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利用溶解度的有关知识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1.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的形成等;(2)在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3)由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太阳直射角在周期性变化,春分3月23日后,太阳直射向北半球偏,到夏至6月22日这一天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此时影子最短;(4)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解答】解:A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故B正确;C、2023年6月20日接近夏至,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这一天的杆影应比2023年3月14日这一天的杆影短,故C错误;D、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地球的自转移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借助影子的形成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及地理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及应用,难度不大。22.小宁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如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1010040120.9②6010040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 B.②所得溶液不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A、10℃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0.9g,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故A正确;B、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因此②所得溶液不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D、②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降温至10℃,溶质质量分数变成×100%≈17.3%,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利用溶解度的有关知识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3.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次登月,“嫦娥五号”带回了2000克月球土壤。根据月球的状况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矿物质 B.水 C.微生物 D.腐殖质【分析】1、月壤一般指月球上所特有的土壤,是覆盖在月球表面上的一层直径小于1毫米、具有黏性的细小粒子。它在月球各处的厚度不同,薄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厚的地方有5﹣6米。2、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解答】解: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锌、铜、镁等矿物颗粒,据俄罗斯专家曾利用独特的方法对月球的土壤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多种矿物质成分,这些成分虽少,但也达到20多种。月球没有水、微生物,腐殖质。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月壤的特点。24.如图是人体生长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唯一高峰期 C.神经系统从青春期开始发育 D.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一致【分析】青春期的年龄段通常是指大约10到20岁之间。是人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解答】解:A、青春期是人的身体长高最快的时期,青春期身体生长快代谢旺盛。其次是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正确。B、青春期不是身体发育的唯一高峰期,身体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期﹣﹣婴儿期和青春期,错误。C、由图可知,青春期的代谢速度会逐渐加快,错误。D、从图中可看出,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一致,而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不一致,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注意会分析图形,总结答案。25.如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其经历的时期依次是()A.受精卵→幼虫→成虫 B.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C.受精卵→蛹→幼虫 D.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解答】解: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26.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蜡烛燃烧前瓶内气体,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说明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总质量不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7.在一只盛有温度为60℃不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到20℃,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不计溶液体积的变化)。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 B.乒乓球露出液面的体积 C.乒乓球所受到的浮力 D.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分析】(1)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据此分析乒乓所受到的浮力变化;(2)根据F浮=ρgV排分析乒乓露出液面的体积变化;(3)温度越高,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大;温度越低,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小;(4)若不能继续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否则为不饱和溶液。【解答】解:A、温度越低,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小,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发生变化,故A错误;B、不饱和硝酸钾温度降低前后,液体的密度发生变化,根据F浮=ρgV排可知,其排开硝酸钾溶液的体积一定发生变化,则露出液面的体积也一定发生变化,故B错误;C、不饱和硝酸钾温度降低前后,乒乓球始终漂浮,其重力不变,所受浮力一定不变,故C正确;D、温度降低后,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可能变为饱和硝酸钾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同时涉及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分数,是一道跨学科题目,对学生要求较高。28.如图,这是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食用前需要将药粉倒入水中充分溶解。下面几个选项中能作为判断溶解后的感冒药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该溶液颜色很深 B.该溶液味道很苦 C.感冒药溶解的很快 D.感冒药固体有剩余【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某种物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形成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判断溶解后的感冒药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感冒药固体有剩余。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难度不大。29.在室温下,小乐完成了如下实验,若固体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室温下,溶液①为饱和溶液 B.在t℃时,A的溶解度一定为50克 C.溶液②和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溶液③和溶液④的溶液质量相同【分析】根据图示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特征定义,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在室温下,溶液①溶质全部溶解,故不一定为饱和溶液;错误;B.在t℃时,10g物质A全部溶解到20g水中不一定得到饱和溶液,故在t℃时,A的溶解度不一定为50克;C.由图示可知,溶液②和溶液④都是室温时,且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相等,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由图示可知,溶液③是在t℃时,10g物质A全部溶解到20g水中;溶液④是由t℃冷却到室温时,由溶液②可知会有晶体析出的,故溶液③和溶液④的溶液质量不相同;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0.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根据题意,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甲中蔗糖能全部溶解,乙中蔗糖有剩余,丙中蔗糖能全部溶解,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盛有等质量水的乙、丙烧杯中分别加入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乙中蔗糖有剩余,丙中蔗糖能全部溶解,丙中温度高,则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B、甲中蔗糖能全部溶解,丙中蔗糖能全部溶解,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不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乙、丙烧杯中溶剂质量相等,丙中溶质的质量多,则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向盛有等质量水的乙、丙烧杯中分别加入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乙中蔗糖有剩余,丙中蔗糖能全部溶解,丙中温度高,则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1.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克,若按表中数据配制溶液(温度均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④MgCl2的质量/克40506070H2O的质量/克100100100100A.①所得溶液,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7 B.②所得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③④所得溶液均为20℃时MgCl2的饱和溶液 D.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④所得溶液【分析】A、根据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分析;B、根据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分析;C、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分析;D、根据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分析。【解答】解:A、①所得溶液,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0:100=2:5,故错误;B、②所得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故错误;C、③和④溶液中溶质只能溶解54.6g,所得溶液均为20℃时MgCl2的饱和溶液,故正确;D、③和④溶液中溶质都溶解54.6g,且溶液质量相等,即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④所得溶液,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了解溶解度的涵义,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2.如图所示的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注射器注射药液 B.吸管吸牛奶 C.吸盘挂钩挂炊具 D.吸尘器吸灰尘【分析】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解答】解:A、把药液注入肌肉,是靠活塞推进产生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强,故A符合题意。B、吸管吸牛奶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就被压进吸管里,属于大气压的应用,故B不合题意;C、使用吸盘挂钩时,先挤出吸盘内的气体,其内部气压减小,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压在光滑墙面上,故C不合题意;D、用吸尘器“吸”灰尘时,吸尘器内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吸尘器外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灰尘被“吸”入吸尘器中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类题举出的例子一般都是学生平时接触过的,上课时老师有讲过,或是平时练习时有做过的,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33.小明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颗粒中按如图方式加水,充分搅拌。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图可能合理的是()A. B. C. D.【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时,第一次加水后和第二次加水后的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第三次、第四次加水后,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图可知,第一次加水后和第二次加水后的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丙溶液中没有晶体存在,可能是该温度下恰好饱和的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前二者相等;也可能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丁溶液中又加入了25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减小了。观察图像,BD关系图合理。故选: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4.如图为科学家拍摄到的太阳上的一个巨大的日冕洞。下列有关日冕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分布在日冕层 B.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 C.可见光主要发自日冕层 D.太阳活动的标志是出现日冕洞【分析】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为黑子,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解答】解: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日冕位于太阳大气最外层,太阳的可见光主要来自光球层,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的概况,关键是要全面掌握太阳的有关特征。35.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世界级观鸟胜地,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种丰富,每年有上百种、几十万只候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此地。下列描述中合理的是()A.鸟类属于体内受精的卵生动物 B.湿地公园内所有的鸟类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鸟类冬季迁徙是它们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D.白鹭与小鱼之间的食物链是:小鱼→白鹭【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解答】解:A、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正确。B、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包括动植物、微生物,湿地公园内所有的鸟类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错误。C、鸟类冬季迁徙是它们适应寒冷环境的表现,错误。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物之间的关系。36.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解答】解:A、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只是生产者,没有动物、细菌真菌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正确;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缺少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正确;C、一块农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和水等,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正确;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缺少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正确。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3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碘的溶解性是否与溶剂种类有关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探究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A.A B.B C.C D.D【分析】A、碘在汽油中的溶解能力比在水中强,说明碘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解:A、碘在汽油中的溶解能力比在水中强,说明碘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实验过程中,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含有氧元素,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溶液变红色,不能确定二氧化碳是否能和水反应,是因为没有对比实验,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8.分别盛有冰块(图甲)和热水(图乙),上方都盖有一块玻璃板,过一会儿将能看到()A.甲、乙两杯子上的玻璃板内侧都有小水珠 B.甲、乙两杯子上的玻璃板外侧都有小水珠 C.甲杯子上玻璃板外侧和乙杯子上玻璃板的内侧有小水珠 D.甲杯子上玻璃板内侧和乙杯子上玻璃板的外侧有小水珠【分析】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解答】解:甲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液化,分析时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气液化。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分析】(1)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内外压强不同,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2)在这个自制气压计中,外界气压降低,水柱就上升,相反水柱就下降;(3)在大气压强一定时,根据F=pS可知,面积不同,产生的压力不同。【解答】解:A、注射器内吸药液时用到了大气压,但注射药液时,利用的是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A错误;B、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水柱产生压强之和;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与水柱产生压强之和,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B正确;C、皮肤上的圆形血印是向外凸起,说明人体内也有压强,体内压强比罐内压强大,导致皮肤向外凸起,故C错误;D、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根据F=pS可知,大气压一定,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受力面积不同,产生的大气压力不同,拉开半球所用的力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大气压知识的应用,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在拔火罐知识上很多学生只记住了是利用了大气压强,而对人体内也有压强往往会忽略掉。40.为了实现“绿色冬奥”的目标,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了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图所示,首先液体二氧化碳通过膨胀阀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中迅速变成气体,此时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洒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气体二氧化碳在压缩机的推动下进入冷凝器,在这里变成液体,完成一个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B.制冰时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热形成冰面 C.二氧化碳气体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D.制冰时场地周围有很多霜,是二氧化碳凝华而成的【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4)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解答】解:A、液体二氧化碳通过膨胀阀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中迅速变成气体,所以毛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故A错误;B、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洒水即可完成制冰,此过程中水凝固成冰,水凝固时会放出热量,故B错误;C、气体二氧化碳在压缩机的推动下进入冷凝器,在这里变成液体,此过程二氧化碳气体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故C正确;D、制冰时场地周围的霜主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41.暑假期间,小思从余姚出发前往西藏旅游。在海拔3300m、气温为9%C的民宿中,他发现随带的食品“膨胀了”。请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常作为膨化食品的保护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减小,气温会升高 C.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变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小于21% D.若发现食品包装袋膨胀更严重,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度降低了【分析】地理常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涉及面广泛而多种多样,都是基础知识。【解答】解: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本身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会造成污染和对人体造成危害,是膨化食品中常用的保护气,A正确;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减小,气温会降低,B错误;在高原地区,地势比较高,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即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所以在高原地区氧气的含量比较少,人体在呼吸时发生困难,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C错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空气密度减小,大气压也随之降低;而袋内气体由于密闭,气压几乎不变,外界大气压小于袋内气压,外界大气压的降低导致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地理常识,学生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积累。42.“苹果柿”味道甜脆,“野生柿”果实涩硬,以“苹果柿”为接穗,“野生柿”为砧木进行嫁接。下列有关“苹果柿”嫁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B.获得的果实为“苹果柿” C.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D.结出的柿子味道涩硬【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解答】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嫁接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如果以“苹果柿”为接穗,“野生柿”为砧木进行嫁接,获得的果实为“苹果柿”。故选:D。【点评】只要掌握了嫁接的概念及优点,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4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B.t1℃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D.t1℃时,将700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并蒸发掉300g水可得甲的饱和溶液【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交点表示的含义;B、t1℃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D、有关的计算要准确。【解答】解: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和乙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t1℃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将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能转化为饱和溶液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t1℃时,将7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700g×=200g,升温到t2℃并蒸发掉300g水可得甲的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100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简图,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B.图中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C.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减少 D.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与加减法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
- 户外灯箱制作安装合同(3篇)
- 计量服务合同签订
- 设备故障排查与维修
- 设备采购合同续签
- 详解招标联合体投标文件要点
- 语文学习成功秘诀与方法
- 课件物理奇妙的秘密
- 财务报告保证书格式
- 质量环保双重保证
- 2023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 湖北省饲料企业名录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4课 未来的交通工具丨赣美版
-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课后服务数学思维类游戏课4 流水行船问题 课件(共12张PPT)
- 碳酸饮料对人体危害
- 火情侦察工作中最应注意的五大问题
- 荒漠区生态治理(麦草沙障、植物固沙)施工方案
-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趋势-PPT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作品ppt课件
- 《手卫生》学生七步洗手法课件(PPT 25页)
- 《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教学课件(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