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中考考前一周练——倒计时5姓名:——————一、选择题1.(2023·浙江·一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香槟销量近3亿瓶。开启这样的起泡酒,木塞离开瓶颈时,对应的气流速度已经超过了音速,而且还能观察到二氧化碳随之结晶并变幻出缕缕薄雾。以下关于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瓶内气压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逸出C.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吸热结晶D.薄雾是二氧化碳晶体熔化形成的小液滴2.(2023·浙江·一模)小滨同学用如图滑轮组提起一个重物,已知重物重力为G,小滨重力为500N,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计滑轮重力,小滨可以提起的重物最大重力不超过500NB.若小滨将绳子竖直向下拉动2m,则重物可以提升4mC.若G=6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D.若小滨向右拉动绳子,所需的拉力将会逐渐增大3.(2023·浙江·一模)从左至右依次是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左端血管中一定流静脉血,右端血管中一定流动脉血B.乙图为膈肌从甲到乙时完成吸气C.丙图中,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D.丁图中,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2022·浙江·二模)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赫斯和迪茨在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C.胡克发现了细胞,并提出了细胞学说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中存在原子核二、填空题5.(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科学史上酸碱理论在不断发展,如下是其中一些理论的要点:19世纪末,酸碱电离理论: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物质叫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物质叫碱。20世纪初,酸碱溶剂理论:凡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阴离子的溶质叫碱。例如,液氨中存在如下平衡:2NH3=+,液氨作为溶剂时,为特征阳离子,为特征阴离子。20世纪20年代,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1)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______。(2)已知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小明判断硫酸氢钠是一种盐,小红判断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小红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3)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碱理论的描述也在不断完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_。(可多选)A.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B.氯化铵在液氨中能产生NH4+,根据酸碱溶剂理论,氯化铵是酸C.在酸碱溶剂理论中,某物质可能既是酸,又是碱D.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带正电的,而碱是带负电的E.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6.(2021秋·浙江宁波·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1)乙醇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4.68.8000反应后质量(g)006.65.4a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_。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H2O+___________CO。7.(2023·浙江·一模)如图甲所示为外科手术常用辅助设备麻醉机,如图乙所示为麻醉机的循环呼吸回路。其工作原理为:病人吸气时,氧气和麻醉气体从新鲜气接入口通入,经吸气单向阀进入呼吸面罩后被病人吸入;病人呼气时,吸气单向阀关闭,呼气单向阀打开,呼出气体经CO2吸收器后减少CO2含量,进入下一个循环。(1)麻醉机的呼吸回路设计为循环呼吸回路,其优点是可充分利用______。(2)CO2吸收器中常用的吸收剂为钙石灰[有效成分为Ca(OH)2],则其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吸收剂常做成颗粒状而不是粉末状,从病人呼吸的角度分析,做成“颗粒状”相较于“粉末状”的好处是______。(写出1点)(3)麻醉气体的作用对象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则其需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______系统到达神经系统。三、探究题8.(2022·浙江·二模)图甲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乙。(1)此种子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其目的是避免____________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测量种子萌发时____________的速率(填“释放二氧化碳”或“吸收氧气”)。(3)在3.5~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有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9.(2022·浙江舟山·统考中考真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实验方案】灭菌I、菌落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Ⅱ、原位接种: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一B3)上,完成菌落的接种(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1)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___________。(2)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___________。【预期结果】过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对青霉素已具有___________。【验证推理】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四、简答题10.(2023·浙江·一模)现有一重力为2.4N的实心物体A系在轻质细线上,细线绕过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所示,物体A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1N,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小;(2)物体A的密度;(3)向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A缓缓上升,当物体A的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求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计绳重和摩擦)参考答案:1.B【详解】A.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是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溶解度与气压有关,瓶内气压降低导致二氧化碳溶解度也会降低,故B正确;C.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二氧化碳放出热量结晶,故C错误;D.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B。2.C【详解】A.小滨同学重500N,他对绳子的最大拉力为500N。有两根绳子与动滑轮接触,不考虑绳重与摩擦。则他能够提起的重物总重(物重与动滑轮总重)为而动滑轮的重力为几牛或者几十牛,故小滨同学能够提起的物重远超500N。故A错误;B.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动滑轮上升距离的2倍,所以此时物体上升的距离为故B错误;C.不考虑绳重与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式为当物重G=600N且机械效率为75%时,可求出动滑轮重为故C正确;D.绳子自由端最后接触的是定滑轮,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会改变力的大小。故向右拉绳子,拉力不会增大。故D错误。故选C。3.B【分析】(1)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甲图心脏的左端血管是静脉血管,右端是动脉血管。(2)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3)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4)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特别是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仍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详解】A.由图甲可知:流向心脏的血管是静脉,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是流静脉血,如肺静脉里流有动脉血;从心脏流出的血管是动脉,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B.乙图膈肌从甲到乙时,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变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B正确。C.丙图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在寒冷的环境时,人的血液量减少,在温暖环境中人的血流量增加,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下降,C错误。D.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故选B。4.D【详解】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由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故B不符合题意;C.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在1838-1839年提出的,故C不符合题意;D.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极少数α粒子被反射,因此得出了原子中存在一个质量较大的核,从而提出了原子核的存在,故提出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故D符合题意。故选D。5.H++OH-=H2O酸碱质子理论ABC【详解】(1)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碱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酸碱反应时,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为水分子,即H++OH-=H2O。(2)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都是酸,因为硫酸氢钠能电离出来氢离子,所以小红判断硫酸氢钠是一种酸。(3)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故A正确。B.根据酸碱溶剂理论:凡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氯化铵在液氨中能产生NH4+,根据酸碱溶剂理论,氯化铵是酸,故B正确。C.酸碱溶剂理论:凡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阴离子的溶质叫碱。在酸碱溶剂理论中,某物质可能既是酸,又是碱,故C正确。D.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酸和碱物质本身不带电,故D错误。E.酸碱质子理论认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可以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碳酸根离子,但是碳酸氢钠属于盐,还是具有局限性的,故E错误。故选ABC。6.有机物1.46122【详解】(1)根据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可知a的值为:4.6+8.8-6.6-5.4=1.4。②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x=6y=12z=2所以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6CO2+12H2O+2CO。7.麻醉剂,提高麻醉剂利用率粉末状气体不易穿过,容易被人体吸入,小球状反而增大接触面积,快速吸收二氧化碳循环【详解】(1)麻醉机的呼吸回路设计为循环呼吸回路,气体循环使用,其优点是可充分利用麻醉剂,提高麻醉剂利用率;(2)二氧化碳能与钙石灰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麻醉机的二氧化碳吸收器中的吸收剂常做成小球状,而不是粉末状,这样做是因为:粉末状气体不易穿过,容易被人体吸入,小球状反而增大接触面积,快速吸收二氧化碳;(3)气体麻醉剂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气体麻醉剂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起到麻醉的作用。麻醉气体的作用对象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则其需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到达神经系统。8.微生物吸收氧气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其他条件、装置均相同时,用等量、同种已消毒的四种子代替活种子进行实验【分析】1.据图甲可知,该实验装置测量种子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主要原因是种子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锥形瓶内的气体总量减少,U形管右侧液面上升。2.据图乙可知:0~3.5小时瓶内气体体积一直变化,原因是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详解】(1)为了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实验中将种子预先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浸泡以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2)据图甲可知,该实验装置测量种子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主要原因是种子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锥形瓶内的气体总量减少,U形管右侧液面上升,因此本实验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选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速率。(3)0~3.5小时内,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或减小)。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因此需要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即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同于实验组。9.避免杂菌对实验的干扰A无青霉素、B有青霉素抗药性这些取自培养基A上的菌落之前没有接触过青霉素【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培养基是否含有青霉素。【详解】实验方案:(1)灭菌绒布在实验过程中起到接种环的作用,所在接种前要进行消毒,除去绒布上原有的杂菌,以免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2)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基A与培养基B的区别就是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维修家具合同范本
- 写字楼招商服务合同范例
- 共享花园出租合同范本
- 单位设备维修合同范本
- 兼职上课合同范本
- 代客操盘合同 合同范本
- 人民医院护士聘用合同范本
- 医用制氧机转让合同范本
- 借款房屋合同范本
- 养生馆三个合伙人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研学课程设计计划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初中三角函数计算题100道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财务管理
- 2022年新目标英语七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 台球俱乐部助教制度及待遇
- 医院护士劳动合同
- 医师聘用证明.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