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方案TOC\o"1-2"\h\u10393第一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概述 2215571.1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概念与意义 2203451.1.1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概念 2126211.1.2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意义 2264021.1.3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原则 3289621.1.4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目标 322615第二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3153701.1.5组织架构设立 326091.1.6职责分工 493191.1.7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框架 4139391.1.8管理制度实施与监督 4210501.1.9监督机制 4279871.1.10考核机制 525646第三章能源管理与优化 5114821.1.11能源审计的目的与意义 5312431.1.12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 5204941.1.13能源审计的方法与步骤 5152811.1.14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目标 5318611.1.15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措施 623201.1.16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实施步骤 6104281.1.17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意义 688851.1.18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 6280331.1.19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推广策略 622500第四章水资源管理与优化 665531.1.20水资源现状分析 7282441.1.21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措施 733921.1.22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7228001.1.23雨水利用途径 7153861.1.24废水处理技术 8161281.1.25废水再利用途径 829678第五章室内环境质量保障 85934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1013952第七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创新 1140371.1.26概述 1199751.1.27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 11241431.1.28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12203981.1.29概述 12191501.1.30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内容 12274951.1.31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策略 1252751.1.32概述 12300071.1.33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内容 1218351.1.34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策略 137330第八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宣传教育 1315911.1.35宣传教育体系构建原则 13265561.1.36宣传教育体系主要内容 13214581.1.37普及对象 13233811.1.38普及方式 14103481.1.39培训对象 143731.1.40培训内容 14132831.1.41培训方式 1410412第九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案例分析与启示 1561491.1.42案例一:北京市某绿色住宅小区 15192131.1.43案例二:上海市某绿色办公楼 15123361.1.44案例一:美国某绿色商业综合体 16168381.1.45案例二:英国某绿色学校 16222641.1.46启示 16211711.1.47建议 178700第十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一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概述1.1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概念与意义1.1.1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概念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是指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内,通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维护技术和绿色环保的理念,对建筑物进行综合性的维护与管理,以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涉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设备运行、环境质量、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1.1.2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意义(1)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绿色建筑运行维护通过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功能完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2)节能减排: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关注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降低建筑物的碳足迹。(3)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关注室内环境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4)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证,引导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5)增强社会效益: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二节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原则与目标1.1.3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应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保证建筑物安全、舒适、环保。(2)综合性原则: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设备、环境、能源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系统的维护与管理。(3)可持续性原则: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应注重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环保、节能、减排等要求,提高建筑物的绿色功能。(4)动态性原则: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应关注建筑物的动态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维护策略,保证建筑物始终处于良好状态。1.1.4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目标(1)保证建筑物安全:通过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设备运行正常。(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排放。(3)改善室内环境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4)提高建筑物的绿色功能:通过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证,引导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5)降低运行成本:通过绿色建筑运行维护,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第一节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组织架构1.1.5组织架构设立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组织架构的设立,旨在保证建筑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运行与维护。组织架构应包括以下层级:(1)管理决策层:由项目业主、项目管理公司、运维服务公司等相关单位组成,负责制定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总体策略、目标和规划。(2)运行管理层:由运维服务公司、项目管理公司、设计单位等组成,负责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具体实施、协调和监督。(3)技术支持层:由专业技术人员、运维团队等组成,负责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技术支持、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1.1.6职责分工(1)管理决策层:负责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总体策划、资源配置、政策制定、考核评价等。(2)运行管理层:负责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具体实施,包括日常运行、设备维护、能耗管理、环保措施等。(3)技术支持层:负责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技术支持,包括新技术应用、设备更新改造、故障处理等。第二节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管理制度1.1.7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框架(1)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包括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总体要求、组织架构、职责分工、运行维护流程等。(2)能耗管理制度:包括能耗监测、节能措施、能耗考核等。(3)环保管理制度:包括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废弃物处理、环保措施等。(4)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更新改造等。(5)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消防、职业健康等。1.1.8管理制度实施与监督(1)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3)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和整改。第三节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监督与考核1.1.9监督机制(1)设立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监督小组,负责对运行维护工作进行全程监督。(2)监督小组应定期对运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保证监督小组与运行维护团队的有效沟通。1.1.10考核机制(1)制定绿色建筑运行维护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能耗、环保、设备运行状况等。(2)对运行维护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3)根据考核结果,对运行维护团队进行奖惩,提高运行维护质量。(4)对考核不合格的运行维护团队,采取约谈、整改等措施,保证运行维护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第三章能源管理与优化第一节能源审计与评估1.1.11能源审计的目的与意义能源审计是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建筑能源消耗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和评估,为建筑提供能源管理和优化的依据。能源审计的目的在于:(1)了解建筑能源消耗现状,揭示能源浪费环节。(2)评估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为改进提供方向。(3)提出针对性的能源管理措施,降低建筑能耗。1.1.12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1)收集建筑能源消耗数据,包括电量、燃气、热力等。(2)分析建筑能源消耗规律,找出能源浪费环节。(3)评估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4)提出能源管理和优化建议。1.1.13能源审计的方法与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建筑能源消耗数据,包括各类能源的用量、单价等。(2)数据分析: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能源浪费环节。(3)能源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建筑能源利用效率。(4)提出建议:针对能源浪费环节,提出能源管理和优化建议。第二节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1.14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目标(1)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浪费。(3)提高建筑舒适度,提升用户体验。1.1.15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措施(1)设备更新换代:淘汰高能耗设备,采用节能型设备。(2)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3)优化能源使用策略:根据建筑特点,合理调整能源使用策略。(4)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定期评估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改进。1.1.16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实施步骤(1)制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计划:明确目标、措施和实施时间表。(2)加强能源培训与宣传:提高员工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认识。(3)落实能源管理措施:实施设备更新换代、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等。(4)定期评估与改进:评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效果,持续改进。第三节可再生能源利用1.1.17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意义(1)减少建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3)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高能源安全保障。1.1.18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1)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2)风能:利用风力发电等。(3)地热能:利用地源热泵、地下空间冷却等。(4)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锅炉、生物质气化等。1.1.19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推广策略(1)政策引导:制定可再生能源利用政策,鼓励建筑企业采用可再生能源。(2)技术支持:研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3)资金扶持:设立可再生能源利用基金,为建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4)宣传推广: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第四章水资源管理与优化第一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1.20水资源现状分析在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维护过程中,水资源管理是关键环节。我国水资源总量虽大,但人均水资源量较低,且时空分布不均。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是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重要任务。1.1.21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措施(1)设计优化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降低建筑用水量。例如,选用节水型龙头、马桶等卫生洁具,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减少无效用水。(2)管网优化对建筑给排水管网进行优化,降低管网漏损。采用优质管材,加强管网维护,定期检测管网漏损情况,及时修复漏水点。(3)智能化管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用水情况,分析用水数据,发觉用水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例如,采用智能水表、用水监测系统等。(4)用户节水意识培养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提高用户节水意识,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减少水资源浪费。第二节雨水收集与利用1.1.22雨水收集系统设计(1)雨水收集设施布局合理布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井、蓄水池等,保证雨水收集效果。同时考虑雨水收集设施的隐蔽性,不影响建筑美观。(2)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分离将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分离,避免雨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提高雨水利用率。1.1.23雨水利用途径(1)非饮用领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道路冲洗、景观用水等非饮用领域,减少自来水消耗。(2)饮用预处理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预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用于建筑内部饮用。第三节废水处理与再利用1.1.24废水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采用沉淀、过滤、离心等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2)化学处理利用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中和等,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3)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1.1.25废水再利用途径(1)农业灌溉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建筑中水利用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建筑内部冲厕、绿化等用途,实现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3)工业用水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工业生产,减少工业用水消耗。通过水资源管理与优化,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室内环境质量保障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其中室内环境质量保障是核心环节。本章将从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室内光照环境优化和室内声环境控制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室内环境质量保障的具体措施。第一节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措施旨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1)优化室内通风系统:保证新风量的充足供应,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合理设计通风系统,提高通风效率,减少能耗。(2)选择绿色建筑材料:选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建筑材料,减少室内污染物的释放。(3)室内空气净化: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如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等,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4)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第二节室内光照环境优化室内光照环境优化旨在为用户提供舒适、健康的视觉环境。以下措施有助于优化室内光照环境:(1)合理设计窗户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光照质量。窗户大小、位置和朝向应充分考虑室内光照需求。(2)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提高室内光照效果。(3)调整照明方式:根据室内功能区域,采用分区照明、重点照明等不同照明方式,提高室内光照舒适度。(4)控制室内光照强度:合理设置照明设备功率,避免过亮或过暗的光照环境,保护用户视力。第三节室内声环境控制室内声环境控制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以下措施有助于实现室内声环境控制:(1)隔声处理:对墙体、门窗等构件进行隔声处理,降低室内噪声干扰。(2)吸声处理:采用吸声材料,如吸声板、吸声地毯等,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3)减少室内噪声源:对噪声源进行控制,如降低设备噪音、优化室内布局等。(4)声环境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室内声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保证室内声环境质量达标。通过以上措施,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第一节建筑废弃物分类与收集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成为运行维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类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将废弃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具体分类标准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细化。(2)源头分类:在建筑废弃物产生的源头进行分类,保证废弃物的可回收性和处理效率。施工现场应设置分类收集容器,明确标识各类废弃物的收集区域。(3)收集流程:建立完善的收集流程,包括废弃物的产生、分类、搬运和临时存放。保证在收集过程中,各类废弃物不发生混合,降低处理难度。(4)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废弃物产生、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效率。(5)宣传教育: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建筑废弃物分类与收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保证分类收集制度的落实。第二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具体的资源化利用措施:(1)再生利用:将废弃物中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如废钢材、废木材、废塑料等,可回收后经过处理重新投入生产。(2)制备建材:将废弃混凝土、砖块等材料破碎后,作为原料制备新型建材,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3)土地改良:将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进行堆肥化处理,用于土地改良,提高土壤质量。(4)能源利用:将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或供暖。(5)技术支持:依托科研机构和技术力量,研发适用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6)政策引导: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形成良性循环。第三节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废弃物有效处理的基础,以下为建设要点:(1)规划布局:根据城市规模、废弃物产生量等因素,合理规划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布局,保证处理能力与需求相匹配。(2)技术选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如破碎、筛分、再生利用等,保证处理效果。(3)设施规模:根据废弃物处理需求,确定设施的处理能力,避免规模过大或过小,造成资源浪费。(4)环保标准:在设施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保证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5)智能化管理: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对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处理效率。(6)人员培训:加强废弃物处理设施的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保证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第七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创新第一节绿色建筑材料应用1.1.26概述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已成为建筑行业运行维护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可再生、低污染的材料,以降低建筑物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1.1.27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1)节能材料:选用具有较高热工功能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降低建筑物的能耗。(2)环保材料:选用无毒、无害、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材料,减少对室内外环境的污染。(3)可再生材料:选用天然、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如竹材、木材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4)循环再利用材料:选用具有较高回收价值、可循环再利用的材料,如废钢铁、废塑料等。1.1.28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1)制定绿色建筑材料应用标准,引导建筑行业选用环保、节能、可再生的建筑材料。(2)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研发,推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3)完善绿色建筑材料供应链,保障绿色建筑材料的稳定供应。第二节绿色建筑技术集成1.1.29概述绿色建筑技术集成是指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绿色建筑运行维护体系。技术集成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1.1.30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内容(1)节能技术: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等。(2)节水技术:包括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节水器具等。(3)新能源利用: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4)绿色景观技术:包括绿化种植、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等。(5)智能化管理技术:包括楼宇自动化、智能家居、大数据分析等。1.1.31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策略(1)制定绿色建筑技术集成标准,引导建筑行业实施绿色建筑技术集成。(2)加强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研发,推动新型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3)建立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推广成功经验。第三节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1.1.32概述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建筑物的运行维护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1.1.33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内容(1)楼宇自动化:包括建筑设备监控、能源管理、安全防范等。(2)智能家居:包括家庭安防、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3)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建筑物的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优化建筑物的运行策略。(4)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建筑物的远程监控和运维。1.1.34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策略(1)制定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行业实施智能化技术。(2)加强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研发,推动新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3)建立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建筑行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第八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宣传教育第一节宣传教育体系建设1.1.35宣传教育体系构建原则(1)系统性原则:宣传教育体系应涵盖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各个层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教育网络。(2)实用性原则:宣传教育内容应注重实际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运行维护水平为目标。(3)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案。(4)动态性原则:宣传教育体系应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1.1.36宣传教育体系主要内容(1)政策法规宣传:加强对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重视。(2)技术规范宣传:普及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技术规范,引导企业、个人按照规范进行操作。(3)成功案例宣传:宣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成功案例,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绿色建筑的热情。(4)交流活动组织:举办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第二节绿色建筑知识普及1.1.37普及对象(1)建筑行业从业者:提高建筑行业从业者的绿色建筑知识水平,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绿色建筑理念。(2)广大市民: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提高市民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认同。1.1.38普及方式(1)传统媒体宣传: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绿色建筑知识的普及。(2)网络媒体宣传:利用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绿色建筑相关知识。(3)现场宣传活动:举办绿色建筑知识讲座、展览等活动,使受众更直观地了解绿色建筑。(4)教育培训:将绿色建筑知识纳入学校课程,培养具有绿色建筑素养的人才。第三节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培训1.1.39培训对象(1)建筑行业从业者:针对建筑设计师、施工人员、运维人员等,提高其绿色建筑运行维护能力。(2)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提高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重视程度。1.1.40培训内容(1)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使培训对象了解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2)绿色建筑技术与应用:培训对象掌握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技术要点和应用方法。(3)绿色建筑案例分析: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使培训对象了解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实际效果。(4)绿色建筑运维管理:培训对象学会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管理方法,提高运维效率。1.1.41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进行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理论培训。(2)实践培训:组织培训对象参观绿色建筑项目,进行现场实操培训。(3)交流互动:组织培训对象进行经验交流,分享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心得体会。(4)考核评价:对培训对象进行考核,保证培训效果。第九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案例分析与启示第一节国内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案例分析1.1.42案例一:北京市某绿色住宅小区(1)项目背景北京市某绿色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郊区,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共20栋住宅楼,设计居住户数为2000户。该项目于2015年投入使用,是我国北方地区绿色住宅建筑的典范。(2)运行维护措施(1)绿化景观:项目绿化率达到了30%,种植了多种本土植物,降低了绿化用水和维护成本。(2)节能措施: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热水系统等,降低能源消耗。(3)水资源利用:采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成果与启示该项目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实现了节能降耗、环保减排的目标,为我国北方地区绿色住宅建筑提供了有益经验。1.1.43案例二:上海市某绿色办公楼(1)项目背景上海市某绿色办公楼位于市中心,建筑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共20层。该项目于2018年投入使用,是我国绿色办公楼建筑的代表。(2)运行维护措施(1)智能化系统: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实现能源管理、设备监控等功能。(2)绿色建材:选用绿色建材,降低室内环境污染。(3)绿色交通: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充电桩等,鼓励绿色出行。(3)成果与启示该项目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绿色建筑的优势,为我国绿色办公楼建筑提供了借鉴。第二节国际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案例分析1.1.44案例一:美国某绿色商业综合体(1)项目背景美国某绿色商业综合体位于纽约市,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等多种功能。该项目于2010年投入使用,是美国绿色建筑运行的典范。(2)运行维护措施(1)节能减排: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2)绿色交通:设置电动汽车充电站、自行车停车设施等。(3)废弃物处理:实行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3)成果与启示该项目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实现了节能减排、环保减排的目标,为我国绿色商业综合体提供了借鉴。1.1.45案例二:英国某绿色学校(1)项目背景英国某绿色学校位于伦敦,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15年投入使用,是英国绿色学校建筑的代表。(2)运行维护措施(1)绿色建材:选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江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2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商业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R语言与数据可视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斜视弱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青海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潍坊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数字信号处理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学院《安全类专业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春季版)
- GB/T 17758-202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 2023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 北京汇文中学新初一均衡分班语文试卷
- 主管护师-护理学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第四十五章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
- 模块1 绪论《地下铁道施工技术》教学课件
- 部门职能界定与划分
- 泡沫钻井技术
- 特殊特性关键工序重要特性区别教学课件
- 实验诊断-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诊断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