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班固曾言:“至孝宣之世,承汉武奋击之威,直匈奴百年之运,因其坏乱几亡之厄……然后单于稽首臣服”。据此,一些历史学家判断,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无百年之运。但辽政权统治逾200年,西夏享国189年,金朝也存在了119年,元朝还统一了全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课程标准:1.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元朝行政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理解其对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
3.知道辽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分析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4.理解中华民族是由各族共同创造的。增强民族认同感。
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培育家国情怀。5.在掌握宋夏金元政权并立与统一的史实中,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
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时空观念素养学习重难点:1.辽、西夏、金在制度建设方面各有何特点?
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与影响。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辽(916-1125)北宋(960—1127)西夏(1038-1227)蒙古汗国(1206—1271南宋(1127—1279)西夏(1038-1227)金(1115-1234)元(1271—1368)1、政权变更概况
趋势:从并立走向统一。一、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2、多民族政权的建立
政权辽西夏金
时间
民族建立者
都城与宋关系灭亡于契丹族916-1125耶律阿保机上京金1038-12271115-1234党项族元昊兴庆府蒙古女真族完颜阿骨打上京/中都蒙古长期对峙、有战有和、以和为主任务1:阅读课本“辽与西夏”和“金朝入主中原”,完成表格:金、西夏、南宋形势图金3、辽夏金的制度建设(1)辽的制度建设(1)南北面官制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契丹人和汉人担任)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物(契丹人担任)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特点:内容:(2)四时捺钵制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四时捺钵主要地点时间活动内容春长春州鱼儿泺正月上旬捕鹅钩鱼夏永安山炭山四到七月避暑议政秋庆州伏虎林七月入山射鹿冬永州广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议政猎虎因俗而治、汉蕃分治。“捺钵”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辽帝的行帐,即移动的朝廷)任务1:辽朝采取怎样的政治制度?结合P58“学思之窗”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影响:①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②促进辽朝社会封建化进程。(2)西夏的制度建设:3、辽夏金的制度建设①
制度基本模仿北宋;②
一制二称: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
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西夏官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开封府,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太尉,皆命蕃汉人为之。——《宋史·夏国传》西夏中央机构图番号乌珠、兀卒乌尼宁令谟宁令领卢汉号皇帝皇后大王天大王枢密任务2:简要说说西夏的政治制度。番汉官制,仿宋而建,一制两称。3、辽夏金的制度建设①
基本沿袭唐宋制度;猛安谋克军事单位社会组织基层制度(3)金的制度建设任务3:金采取什么制度加强治理。
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性质: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职能: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特点:兵农合一。影响:节约了财政开支;利于保证较强的战斗力。②
同时保留女真族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制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猛安、谋克征兵。
——《金史·兵志》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合作探究:联系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如何认识辽、西夏、金的管理制度?辽夏金等统治的北方地区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①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②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③有利于民族交融。3、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原因:评价:
政权制度建设核心特征
辽夏
金南北面官制四时捺钵制沿袭唐宋制度猛安谋克制一官二称因俗而治
蕃汉分治学习汉族政治制度保留本民族特色基本模仿北宋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政权更替
西夏辽北宋西夏金北宋西夏金南宋金南宋元
①②③④④①③②2、“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反映了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是()A.蕃汉分治
B.与时俱进
C.墨守成规
D.模凌两可AA针对训练3、西夏反宋后,北宋“即诏……绝其互市,废保安军榷场”,导致西夏“互市久不通,饮无茶,衣帛贵,国内疲困”,后“元昊请臣,数谴使求复互市”。这说明榷场贸易有利于(
)A.维护民族关系稳定
B.促进西夏经济发展C.北宋获得经济利益
D.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二、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学习聚焦:崛起于漠北的蒙古,建立元朝,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2)元朝的疆域阴山以北库页岛新疆中亚南海诸岛思考: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元朝是如何有效管理的?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宋濂《元史》(1)元朝的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四、元的建立与统治1.蒙古的崛起与对外征服2.元的建立与统一3.巩固统一的措施(1)中央官制:一省两院(2)地方:行省制度。(3)驿站制度:修筑驿道,设立驿站、急递铺。(4)边疆:吐蕃: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5)台湾:设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4.元朝的民族关系(1)民族杂居与交融(2)“四等人制”(3)社会矛盾的变化与元的灭亡(1)中央官制:一省两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一省指的是中书省,其长官享宰相职权;二院指枢密院和宣政院,枢密院为军事机构,宣政院管辖吐蕃地区。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元朝的统治措施御史台枢密院宣政院吏户工刑礼兵皇帝中书省行政军事监察宗教、西藏事务
世祖尝言,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明·叶子奇《草木子》(2)地方:行省制(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含义: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材料一:元朝的行省实际上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材料三: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思考1:结合材料和地图,分析行省制度的特点。特点: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②行省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③政区划分原则:打破“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原则
。中考和高考的高频考点思考2:据材料可知元朝行省权力很大却没出现地方割据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补充:控制地方财政。材料二:元朝所设的十个行省当中,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湖广等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行省制度的确立,无疑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在唐宋设置羁縻府州的民族地区设置了与内地相同的路、府、州、县等行政统治机构,并在这些地区驻军、屯田、征收赋税。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材料一: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材料三: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行省也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③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思考3:结合材料,分析行省制度的影响。4、“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其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由此可知,元代(
)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5、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使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CC考点:元朝行省的权力的大小考点:行省的权力的特点等级名称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第三等汉人北方汉族,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处于不平等地位)(3)民族政策:
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自朱绍侯等
主编《中国古代史》(1)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2)特点:浓厚民族差别对待、民族
压迫色彩与急速民族融合并存。(3)影响:①民族矛盾更加尖锐;②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四等人依据归附时间、功劳大小、地域经济差异划分思考4:元朝采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等人制回回: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四、元的建立与统治
材料: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思考5:据教材和下列材料概述元朝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四、元的建立与统治思考5:据教材和下列材料概述元朝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参考解释:
(1)结束辽宋夏金等政权并立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2)开创行省制度,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和行政区划产生重要影响。(3)与内地采取一体化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促进了边疆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4)加强了边疆地区与中原的联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B.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7、“四等人制"--词最早是由学者屠寄(1856-1921)在《蒙兀儿史记》中提出的,学术界迄今并没有发现元代实行过“四等人制”的法令,但这种划分却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规定中,例如汉人打死蒙古人需要偿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据此可知“四等人制”A.是后世学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历史概念 B.处在最底层的南人指的是南方的汉人C.反映了元朝统治时期尖锐的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服务合同
- 手破碎机设备买卖合同
- 聘用出纳合同增加多场景
- 生产车间承包合同协议
- 机械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数据挖掘与决策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界面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宜春学院《需求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水质工程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家校共育之道
- 公司EHS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 《作文中间技巧》课件
- 2025年度移动端SEO服务及用户体验优化合同
- 中小学《清明节活动方案》班会课件
- 广东省2025年中考物理仿真模拟卷(深圳)附答案
-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第3课时《8、7加几》作业
- 特殊教育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宁夏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初级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