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32课时》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微观经济学32课时》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微观经济学32课时》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微观经济学32课时》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微观经济学32课时》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

(48课时)

目录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二、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第一章引论..................................................................2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2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2

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3

第五节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3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4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4

第二节需求曲线.............................................................4

第三节供给曲线.............................................................4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5

笫五节经济模型.............................................................5

第六节弹性的概念...........................................................5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6

第三章效用论...............................................................8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8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8

第三节边际替代率...........................................................9

第四节消费者的预算线.......................................................9

第五节消费者的均衡.........................................................9

第六节消费者的需求曲线.....................................................9

第七节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0

第八节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0

第九节从单个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10

第四章生产论................................................................12

第一节厂商和生产函数.......................................................12

第二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2

第三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3

第四节成本方程..............................................................13

第五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3

第六节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的组合................................14

第七节扩展线................................................................14

第八节规模报酬.............................................................14

第五章成本论................................................................16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16

第二节短期总产量曲线与总成本曲线的关系....................................16

第三节根据短期总成本由线可得各种短期成本曲线..............................16

第四节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17

第五节长期总成本曲线.......................................................17

第六节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17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9

第一节市场的类型...........................................................19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9

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19

第四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20

第五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20

第六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20

第七节消费者统治的说法的理论基础..........................................21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22

第一节垄断.................................................................22

第二节垄断竞争.............................................................23

第三节寡头.................................................................24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26

第一节分配论概述...........................................................26

第二节引致需求.............................................................26

笫三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26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26

第五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26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28

第一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达.....................................................28

第二节劳动的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28

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29

第四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30

第五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30

附录课时分配表...........................................................31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经济门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课,是个量分析的基础经济理论,因此

它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相关经济门类课程的基础。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领域的基本经济理论和相关的

经济知识。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这样一些基本理论和微观经济知识:1、消费者行

为理论(对产品的需求和要素的供给分析),2、生产者行为理论(对产品的供给和对生

产要素的需求的行为分析),3、成本理论,4、市场理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

寡头和垄断竞争市场,5、要素市场的相关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利

用微观经济理论独立解释和分析微观经济问题,熟悉微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目的。

本课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本经济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应使学生具有以下这样一

些基本经济意识:1、理性人意识(人的本性是什么,应如何正确对待人);2、合理定

价意识(针对不同的商品特点、不同的地区应采取不同定价销售策略);3、利润最大和

成本最低意识(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和成本最低);4、市场竞争意识、优胜劣汰

意识(企业只有通过要素合理配置和规模经济才能降低成本,增强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竞

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4、自由竞争效率意识。

二、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微观经济学系经济门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基础理论

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由于课程

性质,本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宜主要采取系统讲授的教学方法,同时在系统讲授

过程中,要注意和经济实践问题的结合,争取做到用理论来解释实践问题,用经济实践

情况来诠释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定的课堂讨论,但要注意耗时不能过多,

否则会影响到整个教学内容的完成。

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一、对西方经济学中宣传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应持否定的态度,

第二、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某些相同相似的地方,作为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运行经验的总结的西方经济学,我们可以加以借鉴和利用。

第三、除了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方面的考虑以外,我们还必须对西方经济学中含有

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

第五节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一、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都对经济理论非常重视。

第二、只有学习西方经济学,才能更好地利用西方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为了交往的需要,我们必须了解西方的情况,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情况。

第四、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程度上是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

思考题:

1、西方经济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2、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必要性有哪些?

作业题:

P16,2;P17,6o

本章参考文献:

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92年,

第一章引言。

凯斯与费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章。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

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1、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2、供给、

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3、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4、商品的需求弹性和销售

收入的关系5、运用供求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如易腐商品的出售原则、价格放开的作用、

谷贱伤农的道理。

二、重点:均衡价格形成。

三、难点: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关系。

四、教学中注意问题:注意商品销售收入和需求弹性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个体,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行业等,它以个量分析为主。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在微观经济学中,不同的研究方面具有很多不同的假设条件,但其中至少有两个是

共同的:

1、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经济人”,即在经济生活中总是以利己为

动机,并且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人。

2、完全知识或信息的假设条件。这一假设条件要求人们对有关的经济情况能确切

地了解。

第二节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商品需求量和影响商品需求量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微观经济分

析中,一般简化为商品需求量和其自身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需求表:价格与价格相对应的需求量的数字元表格。

三、需求曲线:把需求表上的数字组合用曲线形式表示HI来即为需求曲线,也表示

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供给量和影响供给量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一般指供给量和其自身

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而市场供给曲线等于所有单个企业供给曲线的加总。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表是价格和价格相对应的供给量的数字表格。把供给

表上的数字系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即为供给曲线。一般来讲,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

斜的,但某些要素例如土地,其供给量并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因而其供给曲线为一条

垂直线;又如劳动,其供给曲线有可能是折弯的,这是因为当劳动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

后,要素提供者反而认为闲暇对他更重要,因而减少劳动供给量。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意义:经济事物处于不变的静止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处于静止状志,

是由于有关该事物的备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各方面的愿望都得

到满足。而经济学的研究就是找到这些均衡状态。均衡有多种:局部均衡和i般均衡。

前者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后者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

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因

此,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的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

动的因素主要包括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两种情况。

(1)需求曲线的移动。首先要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前者是指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

移动;而后者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指收入、偏好等。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同样,要区分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前者指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

价格变化而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而后者是指在商品价

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其他因素指成本、技术水平

等。

第五节经济模型

一、什么是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的意义大致与经济理论相同,它用语言、数学方程或图形加来表达经济理

论。在研究经济事物的现象时,要舍弃一些非基本的因素,只就其基本因素及其相互之

间的联系进行联系,从而使理论能说明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因素间的因果关系。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在模型中,由模型本身所要决定的变量,称为内生变量。

在模型中,由模型的外部条件决定的变量为外生变量,是模型建立的外部条件。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参数指已经明确的、数值不变的外生变量。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值的外生变量和参数来求得内生变量数值的分析方法,被称为

静态分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的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的方式(即比较不同数值的

外生变量下的两种不同均衡状态),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区别变量的时间先后的模型被称为动态模型。根据这种模型作出的分析,

被称为动态分析。

第六节弹性的概念

一、需求弹性的含义

需求弹性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等。其中,需求

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需求弹性用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

的变动率之比。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弹性

和完全无弹性,也即弹性大于1、弹性小于1、弹性等于1、弹性为8和弹性为0。

二、需求的弧弹性

需求弧弹性用来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

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他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弧弹性的计算有

两种办法:起点基数法和中点法。

三、需求的点弹性

当需求曲线上的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零时,需求弹性要是点弹性。需求点弹性表

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需求弹性的几何表示。

四、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第一、当e>l时,降低价格会增加销售收入:反之则减少。

第二、当e=l时,降低或提高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第三、当eVl时,降低价格会减少销售收人,反之则增加。

五、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

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第五、时间长短。

五、弹性概念的扩大

在任何两个具有函数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都可以建立弹性,以研究这样的两个经济

变虽的变动的相互影响,

1、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包括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交叉弹性和供给的预期价格弹性等。供给的

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几何表示。

2、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

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的。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交叉价格弹性

大于0;若为互补品,弹性小于0;若无关系,则等于0。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易腐商品一般弹性较大,降价可以增加销售收入,在正好使商品数量全部销售出去

的价格水平上销售可以获得最大收入。

二、价格放开

在供给弹性不为零时,政府的限价取消,商品的供给会增加。如果供给弹性为零,

限价的取消只能使价格上涨,则供给量不能改变。

三、谷贱伤农

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一般很小,因此,当丰收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致使价格大幅

度下降,从而会使农民收入减少。

思考题:

1、如何根据商品的需求弹性制定营销价格策略?

2、如何区别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作业题:

P76,3;P77,4、5o

本章参考文献:

阿西玛咖普罗斯:《微观经济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第一章、第二章、第

三章。

尼库尔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五版,德里顿出版社,纽约,1992年,第一章。

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92年,

第四章。

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诺顿公司,纽约,1991年,第二章。

第三章效用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效用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并推导消费曲线。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和联系;2、

基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3、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4、需求曲

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5、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二、重点:消费者均衡的理论内容

三、难点: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

四、教学中注意问题:注意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和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分析

方法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京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

到的满足程度。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

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的欲望的能力。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分析方法概述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基数效用论者除了提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的假定以外,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的假定。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消费某商品

的数量的增加,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关于货币的边后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

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

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

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但考虑到单位商品的价格只消费者总收入

货币量的一小部分,因此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很不明显,在研究中可以忽略不计。

3.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

获得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均衡条件。

4、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序数效用论者提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取代了基数效用论者的关于效用的大小可以

用“效用单位”来表示的说法。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完全性、可传递性和非饱和性。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或者

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

合的。

口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具有连续性,于是,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

差异曲线之间,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第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其斜率递增。

三、特殊无差异曲线

完全替代品:两者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的,即无差异曲线是直线。

完全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去搭配,无差异曲线是折线。

第三节商品边际替代率

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

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

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数量是递减的。

第四节消费者的预算线

一、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乂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

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哈•<>

二、预算线的变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便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

第五节消费者的均衡

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消费者的均衡。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让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均衡点的位置也发生变化,由此得

到收入消费线。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第六节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一、价格一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

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便是价格一消费曲线。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一一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倾斜

的。

第七节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从而会使消费者改变对商品的购

买量,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使得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

会使消费者增加对相对便宜的商品的购买而减少对相对昂贵商品的购买,这就是替代效

应。

替代效应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变动的影响,所以,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

平。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

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第八节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在于: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

的变动。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

二、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司方向的变动。

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

三、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的变动。

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

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因此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

倾斜的特殊形状。

第九节从单个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即为市场需求曲线。

思考题:

1、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需求曲线的涵义是什么?

2、基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和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为什么说是一致的?

作业题:

P133,5;P134,7、8o

本章参考文献:

尼库尔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五版,德里顿出版社,纽约,1992年,第三章、第

四章。

范里安:《微观经济分析》,第三版,诺顿公司,纽约,1992年,第十一章。

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诺顿公司,纽约,1991年,第三章、第四

早、弟九早。

第四章生产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生产函数的概念及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2、总

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边际

技术替代率规律;5、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6、规模报酬问题。

二、重点: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问题。

三、难点:产量曲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中注意问题:注意书中规模报酬曲线分析的片面性。

第一节厂商和生产函数

一、厂商

厂商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可以提供产品,也可以提供服

务。

厂商的组织形式:个人独资、合伙制(两个人或以上)合伙经营、公司制。

厂商的口标是最大化利润。

二、生产函数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函数表明投入品的数量和产出品的最大数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

三、常见的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时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

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2.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二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通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根据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

概念。

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第一、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总产量上任意点与原点之间连线的

斜率就是平均产量的值,

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总产量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

边际产量的值。

第三、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在平均产量最大值点以前,边际

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咳点以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过平均产量曲

线的最大点。

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

律,这一规律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五、生产的三个阶段

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

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1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

劳动的总产量是增加的,

第2阶段,劳动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到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零、劳动的总产量上升

到最大值。

第3阶段,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

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1阶段,也不会在第3阶段进行生产,所以,

生产只能进行在第2阶段。

第三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长期中,假定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则两种可变

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Q=f(L、K)o

二、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

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曲线特点:凸向原点、处处密集、不会相交等。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1、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

要素的投入数量,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

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

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四节成本方程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

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成本方程为:

C=wL+rK

第五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一、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企业应该按照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切点的要素组合进行生产,

取得最大的产量。

二、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在既定产量条件下,生产者选择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切点处的要素组合,可以实现

最小成本。

第六节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的组合

厂商进行生产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

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不断调整来实现最大利

润。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汽=p。Q—(8L+yK)

求导可以得到生纥=MR75M=-

MPKY

第七节扩展线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当生产的产量或成本发生变化时,企业会重新选择最优的生产

要素的组合,在变化了的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或在变化了的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

的产量。

一、等斜线

等斜线■一组等到产量曲线上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二、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

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

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

展线。

第八节规模报酬

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在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

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

况。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思考题:

1、生产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平均产量线和边际产量线关系是什么?

作业题:

P172,5、7、8、9o

本章参考文献:

亨德森与郊特:《微观经济理论》,第三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80年,第

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弗格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三版,伊尔文公司,霍木沃特,美国伊利诺斯州,1972

年,第五章、第六章。

萨尔维特:《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83年,第七章。

尼库尔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五版,德里顿出版社,纽约,1992年,第十一章。

平狄克和鲁宾菲尔特:《微观经济学》,第二版,麦克米伦公司,伦敦,1992年,第

六章、第七章。

第五章成本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在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从机会成本

的角度来理解;2、产量和成本的关系;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短期成本的作用;4、

规模报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一、重点和难点:产量与成本的关系。

三、教学中注意问题:从扩展线出发来分析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才更有利于学生

理解短期平均线和长期平均成本线相切的情况。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

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的最高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

际支出。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上产过程的那些生

产要素的总价格。

三、利润

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

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厂商

对自己的报酬,是隐成本的一个部分,经济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

第二节短期总产量曲线与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和要素的价格两者共同确定了短期总成本的函数。

假如劳动是可变的,资本是固定的,那么成本函数可以写为:

STC(Q)=o)LCQ)+yK

可以利用扩展线来说明短期总成本。

第三节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期成本曲线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和短期成本曲线

在短期内,厂商的成本可以分为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木部分。具体他讲,厂商的

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

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成本函数中的体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通过以下的形式表示出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尤其是不

变要素投入量和要素价格不变时,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

第四节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一、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MC=dTC/dQ=d(c)L(Q)+TFC)/dQ=codL/dQ=coIMP,

一、平均产量和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AVC=TVC/Q=/L/Q=①/AP,

第五节长期总成本曲线

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来看,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因此,

长期总成本就是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

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先递减,经过拐点后,又递增。

二、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由企业的扩展线也可以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

第六节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一、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如有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那么长期平均成

本就是这些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线,与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代表在每一产量

水平上的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形状和位置

特征: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在其达到最低点以前,LAC相切于所有相应的

SAC曲线的左边;在达到最低点以后,LAC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的右边;在最

低点,LAC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在生产刚刚开始扩张的阶段,厂商扩大生产规模使得经济

效益得到提高,叫规模经济(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比例);当生产扩大到一

定规模以后,继续扩大规模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叫规模不经济(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

本增加的比例),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一种特例。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由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来决定(经济环境的好坏)。

L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及其原因

三、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在长期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长期总成本曲线与一条代表最优规模的短期总成本曲线

相切,说明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而两条曲线的斜率又分别是长期边际成本和短期边

际成本,于是在每一个产量水平,LMC都等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o但LMC不

是SMC的包络线。

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

因为LAC曲线在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的作用下呈先降后升的U型,这

就使得LMC曲线也必然呈先降后升的U型。

四、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思考题:

1、什么是机会成本?

2、经济学的成本和会计学的成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作业题:

P205,2;P207,5、6、7。

本章参考文献:

亨德森与邙特:《微观经济理论》,第三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80年,

第四章第四节。

尼库尔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五版,德里顿出版社,纽约,1992年,第十二章。

弗格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三版,伊尔文公司,霍木沃特,美国伊利诺斯州,1972

年,第七章。

瓦依纳:《成本曲线与供给曲线》,转载于美国经济学会编:《价格理论论文集》,伊

尔文公司,霍木沃特,美国伊利诺斯州,1952年。

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诺顿公司,纽约,1991年,第七章。

萨尔维持:《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版,麦格鲁一希尔公司,纽约,1983年,第八章。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市场类型及划分标准:2、完全竞争厂商的

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线的形成机制;3、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4、厂商的

短期均衡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5、厂商的长期均衡及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6、消费

者统治的理论依据。

一、重点:厂商长短期均衡。

三、难点: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四、教学中注意问题:讲完短期均衡,应对“生产论”遗留下来的“厂商关于生产

阶段的选择”问题给出相应的解释。

第一节市场的类型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按其结构特征可以被划分为四个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

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微观经济学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第四,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

部信息。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消费者对整个行业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称为行业所面临的需求量,相应的需求曲

线称为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消费者对行业中的单个厂商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称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相

应的需求曲线称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厂商的收益

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价格乘以产量。

厂商的收益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是重叠的,它们

是同一条水平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其斜率为

价格。

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完全竞争厂商的

短期供给曲线

一、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这个结论

适用于所有的市场类型,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厂商的短期均衡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获得利润。

第一情况: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AR二SAC,厂商的利润刚好为零。

第三种情况:平均收益小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AR<SAC,

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第四种情况: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

不生产的临界点。

第五种情况: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VAVC,厂商亏损,停止生产。

当MR=SMC二MC时,我们说这是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化的条件,也就是说,厂

商在此时未必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但是是亏损最小化。如果获利,就是利润最大

化点;如果亏损,就是亏损最小化点。

三、完全竞争厂商为短期供给曲线

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最低点的部

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四、生产者剩余

厂商在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时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

额。用市场价格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部分来表示。

第四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而构成的。

第五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

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的。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行业内

企业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就是通过

这两个方面的调整而实现的。

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其中MR二AR=P,单个厂商的利润为

第六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长期内,当厂商进入或退出时\行业产量的变化会引起生产要素生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会受到影响。这会引起成本的变化。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七节消费者统治的说法的理论基础

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

起的决定性的作用。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

产,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等。生产者是根据消费者的意志来组织生产、

提供产品的。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

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

思考题:

1、如果理解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

2、试解释“消费者统治”。

作业题:

P239,3、9;P240,1()、11、12。

本章参考文献:

巴兰和斯威齐合著:《垄断资本》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十一章。

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麦格鲁一希尔公司,纽约,1992年,

第九章。

尼库尔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五版,德里顿出版社,纽约,1992年,第十三章、

第十五章。

弗格森:《微观经济理论》,第三版,伊尔文公司,霍木沃特,美国伊利诺斯州,1972

年,第八章。

萨尔维特:《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83年,第十章。

漫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诺顿公司,纽约,1991年,第八章。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和形成原因;2、

垄断厂商的需求师线和收益曲线;3、垄断厂商的朝期和长期均衡;4、垄断竞争厂商的

需求曲线和短期、长期均衡;5、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6、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二、重点:垄断的长期均衡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低效率。

三、难点: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

四、教学中注意问题:注意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关系,在线性

和非线性情况下是有所不同的。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

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

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所

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的曲线。因此

所渭的操纵市场价格并不是绝对的。

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

控制市场价格。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所面临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厂商的收益。商品价格随着垄断厂商的商品销售量

的不断增加而下降。与此相对应,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商品的价格P平均收益

AR也是不断下降的;垄断厂商的总收益TR是先增后减的;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

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MRQ二曙…Q甯”哦.*J;

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l时,总收益TR与商品的销售量成同方

向的变动。

第二种情况: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V1时,总收益TR与商品的销售量成反方

向的变动。

第三种情况:当商拈的需求的价格弹性-1时,总收益TR不受商品销售量变化的

影响。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按MR=MC之点来决定最大利润的价格和产量。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垄断市场条件下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因为他的价格和产量是同时调整

的。而且P总是大于MR。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与产量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

系。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

润。垄断行业排除了其它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保持利润

的。均衡条件:MR=LMC=SMCO

六、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叫价格歧视。与差别定价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成本不同,

而价格歧视有着相同的成本。

价格歧视的条件:

1、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偏好,而且这些偏好可以分开。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者市场是相隔离的。

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获得全部

消费者乘lj余。

二级危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条件,分割市场,各市场需求价格

弹性不同。原则:MR.=MC=MR2O

七、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自然垄断的特征是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存在很长时间的规模经济。

1、边际成本定价法和其它定价法

2、资本回报率管制

第二节垄断竞争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比之间都是

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致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

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

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

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杲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具它厂商的产

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

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

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这

就意味着,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点上,d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AR=LAC=SACo在长期的均衡产量上,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为零,

且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点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垄断竞争的产量小于理想的产量。

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找不到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第三节寡头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

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

二、古诺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