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指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职业、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城市市民全面转化,并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权利、福利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如图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01~2018年间()A.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 B.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 C.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 D.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2.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条件改善 B.生育政策调整 C.生活成本降低 D.落户政策放宽3.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上,超大城市吸引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要优先考虑()①生活资源②医疗资源③绿地面积④人口素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我国某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菜农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等简易设施种植的韭菜就闻名省内外。进入90年代,实现由零星种植向规模发展转变,设施结构也向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高档次转变,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设施大棚的建设,使得大棚内环境因子与周围露地截然不同,引发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降低了大棚的生产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县设施农业起步阶段,菜农利用简易设施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规模,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增加销量 C.提前上市,增加收益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5.与露地相比,大棚内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影响小 B.日照时间长 C.土壤湿度小 D.地下水位高研究发现城区居民通勤碳排放量与收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我国某城市随着地铁1、2号线的运营,沿线居民人均通勤碳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左图示意该城市1、2号线站点分布,右图示意1、2号线开通前后沿线不同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位于地铁1、2号线交汇处的社区可能是()A.陈三桥社区 B.郑上路社区 C.21世纪社区 D.顺河路43号院7.地铁开通后鑫苑国际城市花园人均碳减排量较少,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通勤距离较远 B.离地铁站较远 C.居民收入较高 D.共享交通较多2019年2月底,北美寒潮爆发,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高达12米的冰墙。这种大量的冰块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现象被称为冰啸或冰海啸。如图示意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及伊利湖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四地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9.应对冰海啸的合理措施是()①加强对天气的预报②设置湖岸警戒区③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④使用炸药破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湖面完全冻结后,该地()A.水汽含量变低 B.水气温差减小 C.湖陆风增强 D.冰海啸增强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鸟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每年10月中下旬,黑颈鹤结群飞至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越冬,南木林县湘河下游地区是黑颈鹤越冬的重要场所。黑颈鹤在湘河下游的夜宿地主要分布于河口区域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域,水深不超过30cm,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引起的河流流量变化,对黑颈鹤的夜宿地产生了一定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黑颈鹤夜宿地选择在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的原因()①黑颈鹤不善游泳,浅水区较安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黑颈鹤体内营养物质积累③河道隔离有效减少天敌威胁和人类影响④浅水区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黑颈鹤生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推测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对黑颈鹤夜宿地的影响()A.建库后下泄流量总体增加,沙洲与浅水区减小,夜宿地规模减小 B.建库后下泄流量总体增加,沙洲与浅水区增大,夜宿地规模扩大 C.建库后工程下游流量变化幅度减小,使夜宿地点变化减小,趋于稳定 D.建库后工程下游流量变化幅度减小,使夜宿地点变化加大,趋于不稳定。上盖孜村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的盖孜河谷,河谷中分布着大量巨大的石块。这些巨石上发育各种各样的风化穴,该地风化穴的形成与盐风化密切相关,盐风化在有一定水分参与的情况下能发挥更好效力。图2示意该地某种风化穴形成中的某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形成盖孜河谷巨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搬运 B.重力崩塌 C.风化作用 D.流水搬运14.上盖孜村附近花岗岩漂砾的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A.河流上游方向河谷 B.河流下游方向河谷 C.河流上游方向山坡 D.河流下游方向山坡祁连山脉北坡自东向西荒漠带上限高度上升明显,海拔跨度变大。平均温度露点差是指平均气温与露点温度差值,它可以反映当地温度情况,表示空气中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平均温度露点差越大,说明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大。下表为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3个气象站点获取的同一海拔的多年平均温度露点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气象站点平均温度露点差(/℃)甲19.96乙15.56丙11.7715.导致祁连山北坡荒漠带从东到西“变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16.据表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从东往西各气象站依次为甲、乙、丙②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③从东往西各气象站依次为丙、乙、甲④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六大走廊之一。2022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俄境内“西伯利亚力量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途经蒙古国、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年输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管道项目也正在规划建设中。该走廊发展面临着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如图示意中蒙俄经济走廊。(1)分析“西伯利亚力量东线”线路弯曲度大的原因。(2)简述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对图示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3)指出制约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的环境因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碛是由于支流发大洪水时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注入主河道,在河道上形成许多浅滩。碛口古镇(如图)位于黄河中游,黄河的碛口古镇河段河道骤然收缩,成了行船的一道险关。位于黄河与湫水河交汇处的口古镇虽地处乱石丛生的险滩,但其商贸在明末清初十分兴盛,发展为当时联系晋、陕、内蒙古、甘等地的水旱码头,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走进碛口古镇,可以发现有十几条小巷的路面都是用石头砌成的缓坡,不置台阶。(1)分析碛口古镇乱石丛生的险滩形成的原因。(2)说明碛口古镇处河道成为黄河行船险关的原因。(3)根据材料,推测碛口古镇中小巷不置台阶的目的。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伦支海属于北冰洋的陆架边缘海,是大西洋暖水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之一,被誉为北冰洋“暖池”。高温高盐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挪威海后分为两支进入北冰洋。其中通过巴伦支海北边连接北冰洋的通道和东面连接喀拉海的通道进入巴伦支海,成为北极区域海—气—冰相互作用的关键海区,使得巴伦支海的海水性质越来越接近大西洋水,称为北冰洋“大西洋化”。如图示意北冰洋地形和巴伦支海环流。(1)分析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暖池”的原因。(2)说明巴伦支海海—气—冰相互作用强烈的原因。(3)阐释北冰洋逐渐“大西洋化”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20.某中学学生到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黑龙庙村开展主题为“乡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活动,同学们搜集了该村产业结构及发展变化的相关资料,制作了“黑龙庙村产业发展”资料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黑龙庙村产业结构调查:1黑龙庙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北靠小海陀山,南邻官厅水库。2该村总面积2787亩,其中耕地1200亩,林地1387亩。总人口417人。32000年以前,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玉米种植占90%以上,同时种植少量葡萄。42000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元,有69户低收入户,近半数青壮年外出务工。5近年来,延庆区加强助农惠农政策落实,做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鼓励乡村发展高端民宿,促进一、三产业融合。6在政策的引导下,黑龙庙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2017年后增加了葡萄、苹果、蔬菜、金银花等多种特色农产品,如图(a),该村的葡萄更是成为国宴精品水果。72016年至今,借着冬奥的东风,黑龙庙村共发展起21个“冬奥人家”民宿小院,如图(b),周末接待游客约为200——300人,村民们不仅将房屋租金收入囊中,还在民宿担任起管家、保洁、修理工、咖啡店员等。外出务工的青年人也纷纷回村创业。82020年,该村在进一步调研后,形成了“北果南林东菜西粮中民宿”的发展格局。92019年,黑龙庙村58户低收入户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1万元。10黑龙庙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北京市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结合实例,论述“特色农业+民宿”发展模式对黑龙庙村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义。
2023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指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职业、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城市市民全面转化,并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权利、福利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如图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01~2018年间()A.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 B.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 C.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 D.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解答】解:由图可知,上海常住人口总体曾加,A错误。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B正确。比较斜率,深圳户籍人口增速最快,C错误。深圳流动人口增速不是最慢,D错误。故选:B。2.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条件改善 B.生育政策调整 C.生活成本降低 D.落户政策放宽【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解答】解:医疗条件改善对户籍人口的变动影响较弱,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不是主要增长动力,B错误。2014~2018年深圳生活成本应不断增加,C错误。2014~2018年深圳户籍人口增速较快,明显高于人口自然增长,所以和大量外来人口落户转化有关。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对优秀人才需求量大,通过放宽落户政策,把常住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D正确。故选:D。3.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上,超大城市吸引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要优先考虑()①生活资源②医疗资源③绿地面积④人口素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超大城市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决定这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和绿地相比,生活资源是更加需要考虑的限制性因素,①正确,③错误。材料明确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关注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市民化进程,也就是说不再像以前的城镇化那样,人口素质是人才落户的唯一标准,④错误。医疗资源的提高,有利于缓解当前超大城市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②正确。故选:A。我国某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菜农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等简易设施种植的韭菜就闻名省内外。进入90年代,实现由零星种植向规模发展转变,设施结构也向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高档次转变,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设施大棚的建设,使得大棚内环境因子与周围露地截然不同,引发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降低了大棚的生产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县设施农业起步阶段,菜农利用简易设施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规模,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增加销量 C.提前上市,增加收益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解答】解: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地温,使幼苗能提前生长,从而使韭菜能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增加收益,C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县进入90年代开始推进生产基地规模化,A、B错误;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等简易设施与普通种植相比,需要投入一定成本,D错误。故选:C。5.与露地相比,大棚内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影响小 B.日照时间长 C.土壤湿度小 D.地下水位高【分析】土壤盐碱化主要是由于干旱,蒸发旺盛,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过程中把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土壤表层形成的,与地下水位、蒸发旺盛有关。【解答】解:由于塑料大棚的遮挡,大棚内土地不能够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土壤中的盐分不易淋溶下渗,是导致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原因,A正确。由于塑料大棚的遮挡,大棚内接受日照时间会变短,B错误。塑料大棚内无风,水汽难以散失,土壤湿度会增大,C错误。塑料大棚建设不会影响地下水位变化,D错误。故选:A。研究发现城区居民通勤碳排放量与收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我国某城市随着地铁1、2号线的运营,沿线居民人均通勤碳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左图示意该城市1、2号线站点分布,右图示意1、2号线开通前后沿线不同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位于地铁1、2号线交汇处的社区可能是()A.陈三桥社区 B.郑上路社区 C.21世纪社区 D.顺河路43号院【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城区居民人均碳排放量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呈负相关,即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越完善,人均碳排放量越少。【解答】解:由材料信息“研究发现城区居民通勤碳排放量与收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可知,地铁1、2号线属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读右图可知,地铁1号线开通后人均减排量最高的是陈三桥社区和顺河路43号院;地铁2号线开通后人均减排量最高是顺河路43号院;地铁1、2号线开通后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的是顺河路43号院,所以位于地铁1、2号线交汇处的社区顺河路43号院,D正确。陈三桥社区、郑上路社区、21世纪社区的在地铁1、2号线开通后的人均通勤碳排放量较高,说明公共基础设施对人均通勤碳排放量较顺河路43号院高,说明三者没有位于地铁1、2号线交汇处,ABC错误。故选:D。7.地铁开通后鑫苑国际城市花园人均碳减排量较少,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通勤距离较远 B.离地铁站较远 C.居民收入较高 D.共享交通较多【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城区居民人均碳排放量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呈负相关,即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越完善,人均碳排放量越少。城区居民人均碳排放量与收入呈正相关,收入越高,人均碳排放量越大。【解答】解:由材料信息“研究发现城区居民通勤碳排放量与收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及右图可知,鑫苑国际城市花园在地铁1、2号线开通后,人均减排量较小,人均碳排放量最多,说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收入高是均碳排放量高的原因,C正确,D错误。鑫苑国际城市花园距离地铁站不远,B错误。图中无通勤距离的信息,A错误。故选:C。2019年2月底,北美寒潮爆发,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高达12米的冰墙。这种大量的冰块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现象被称为冰啸或冰海啸。如图示意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及伊利湖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四地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分析】形成冰海啸的条件:①结冰期较长的湖泊或海域,以便形成的冰层厚度较厚,这些厚厚的冰层就是冰海啸的物质来源;②推动冰块运动的强劲水流,所以发生冰海啸的区域往往有十分强劲的盛行风。【解答】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冰海啸的区域往往有十分强劲的盛行风。由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伊利湖区盛行西北风,因此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在伊利湖的东南岸,B正确。甲、丁位于西北岸,不可能发生强冰啸,AD错误。丙虽然也位于东南部,但由于湖面宽度小,不会发生强冰啸,C错误。故选:B。9.应对冰海啸的合理措施是()①加强对天气的预报②设置湖岸警戒区③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④使用炸药破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避防海啸的措施可以从加强预警、提高防灾意识等方面考虑。【解答】解:由材料“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可知,冰海啸的危害性极强,因此应对冰海啸应以预防为主,可以加强对天气的预报,设置湖岸警戒区,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①②③正确。使用炸药破冰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碎水,不宜采取这种措施,④错误。故选:A。10.湖面完全冻结后,该地()A.水汽含量变低 B.水气温差减小 C.湖陆风增强 D.冰海啸增强【分析】湖面冻结影响水分蒸发、温差变大、海陆风增强。【解答】解:湖面完全冻结,则湖水蒸发量减少,该地水汽含量减少,A正确。湖面完全冻结后,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增强,湖水热量不易散失,水气温差增大,B错误。湖面完全冻结后,湖面与陆地的热力差异缩小,湖面与陆地的温差减小,湖陆风减小,C错误。湖面完全冻结后,盛行风难以将冰块吹向陆地,冰海啸将减弱,D错误。故选:A。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鸟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每年10月中下旬,黑颈鹤结群飞至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越冬,南木林县湘河下游地区是黑颈鹤越冬的重要场所。黑颈鹤在湘河下游的夜宿地主要分布于河口区域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域,水深不超过30cm,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引起的河流流量变化,对黑颈鹤的夜宿地产生了一定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黑颈鹤夜宿地选择在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的原因()①黑颈鹤不善游泳,浅水区较安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黑颈鹤体内营养物质积累③河道隔离有效减少天敌威胁和人类影响④浅水区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黑颈鹤生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黑颈鹤夜宿地选择在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的原因可以从饵料、生存环境、气温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材料“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鸟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可知,黑颈鹤夜宿地选择在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的原因是黑颈鹤不善游泳,浅水区较安全,①正确。河道隔离有效减少天敌威胁和人类影响,③正确。四周环水的沙洲,当地的气温受到水体的调节作用,昼夜温差不会太大,且昼夜温差大与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积累无关,②错误。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低,且根据黑颈鹤生长条件分析,水体富营养化不适宜生长,因此浅水区富营养化程度低,水质好,④错误。故选:B。12.推测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对黑颈鹤夜宿地的影响()A.建库后下泄流量总体增加,沙洲与浅水区减小,夜宿地规模减小 B.建库后下泄流量总体增加,沙洲与浅水区增大,夜宿地规模扩大 C.建库后工程下游流量变化幅度减小,使夜宿地点变化减小,趋于稳定 D.建库后工程下游流量变化幅度减小,使夜宿地点变化加大,趋于不稳定。【分析】水库主要作用于生活供水、防洪防涝、农业灌溉、水力发电、以及改善生态等。【解答】解:根据工程建设引起的河流流量变化图进行判断,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使下游水量减少,AB错误。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受其调节作用,下游河段的水量季节变化幅度减小,水深水面宽度等趋于稳定,使夜宿地点变化减小,黑颈鹤夜宿地点也将趋于稳定。据此判断,C正确,D错误。故选:C。上盖孜村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的盖孜河谷,河谷中分布着大量巨大的石块。这些巨石上发育各种各样的风化穴,该地风化穴的形成与盐风化密切相关,盐风化在有一定水分参与的情况下能发挥更好效力。图2示意该地某种风化穴形成中的某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形成盖孜河谷巨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搬运 B.重力崩塌 C.风化作用 D.流水搬运【分析】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发育有冰川,且巨石体积巨大,最有可能是冰川搬运沉积形成的冰川漂砾,A正确。风化作用、流水搬运可能会影响这里的巨石,但不是这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CD错误。重力崩塌不是一种地质作用,B错误。故选:A。14.上盖孜村附近花岗岩漂砾的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A.河流上游方向河谷 B.河流下游方向河谷 C.河流上游方向山坡 D.河流下游方向山坡【分析】边墙型风化穴发育在漂砾的侧面上,多数体现为中下部凹进,内壁圆滑,顶部突出像帽舌;从侧面看,边墙型风穴的后墙和顶壁呈弧型,犹如鱼钩。蜂巢型风化穴多发育在漂砾的侧面,诸多细小洞口(“蜂窝”)挨得很近,看起来类似蜂巢。底穴型风化穴发育于漂砾顶部,开口朝天,心深边浅,底穴的口型很不规则。沟槽型风化穴多发育于漂砾顶部,呈带状,其长度与漂砾的大小有关,据观察,顶部沟槽的走向多与当地盛行风向平行。【解答】解:读图文分析,风化穴是风由谷地或者河床吹向山坡对花岗岩进行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主要是谷风作用,河流下游地区水较多,山谷风强,所以花岗岩漂砾的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河流下游方向河谷,B正确,ACD错误。故选:B。祁连山脉北坡自东向西荒漠带上限高度上升明显,海拔跨度变大。平均温度露点差是指平均气温与露点温度差值,它可以反映当地温度情况,表示空气中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平均温度露点差越大,说明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大。下表为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3个气象站点获取的同一海拔的多年平均温度露点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气象站点平均温度露点差(/℃)甲19.96乙15.56丙11.7715.导致祁连山北坡荒漠带从东到西“变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分析】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热量、水分、光照、风力、土壤等。【解答】解:由于西侧降水比东侧少,所以基带的荒漠带海拔上限西侧比东侧高,A错误,B正确。土壤主要受气候影响,对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小,C错误。北坡东西侧光照差别较小,北坡山腰地带多地形雨,自西向东降水增加,西部光照条件会强于东部,但不是影响荒漠带分布的主因,D错误。故选:B。16.据表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从东往西各气象站依次为甲、乙、丙②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③从东往西各气象站依次为丙、乙、甲④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3个气象站点同一海拔高度上平均温度露点差从气象站的分布、各站点的空气湿度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解:祁连山位于内陆地区,夏季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祁连山山脉的抬升,降水多;由东到西,获得水汽由多到少,由此可知,由东到西水汽含量由多到少,湿度由大到小;因此同一海拔高度上平均温度露点差由小到大,即由东到西,气象站依次为丙、乙、甲,①错误,③正确。由东到西湿度由大到小,故各站点空气湿度大小比较:甲<乙<丙,②错误,④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六大走廊之一。2022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俄境内“西伯利亚力量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途经蒙古国、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年输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管道项目也正在规划建设中。该走廊发展面临着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如图示意中蒙俄经济走廊。(1)分析“西伯利亚力量东线”线路弯曲度大的原因。(2)简述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对图示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3)指出制约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1)“西伯利亚力量东线”线路弯曲度大的原因可以从增加输出量、降低建设成本、靠近市场等角度分析。(2)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对图示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可以从能源升级、改善大气质量、增加就业等角度分析。(3)制约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的环境因素可以从降水、风沙、植被、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西伯利亚力量东线”与多个气源地相连,可以增加天然气输出量,使其弯度增加;原有油气田,基础设施好,可降低线路建设成本;连接中国多个城市,天然气销售市场广阔。(2)增加气源,缓解能源不足,优化沿线能源消费结构,加快能源结构升级;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3)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气温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变率大;大风日数多,多风沙;气温低,多季节性冻土;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故答案为:(1)与多个气源地相连,增加天然气输出量;原有油气基础设施好,可降低建设成本;连接中国多个城市,靠近天然气市场。(2)缓解能源不足,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升级;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大气质量;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发展。(3)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降水少且变率大,多风沙;多冻土;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碛是由于支流发大洪水时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注入主河道,在河道上形成许多浅滩。碛口古镇(如图)位于黄河中游,黄河的碛口古镇河段河道骤然收缩,成了行船的一道险关。位于黄河与湫水河交汇处的口古镇虽地处乱石丛生的险滩,但其商贸在明末清初十分兴盛,发展为当时联系晋、陕、内蒙古、甘等地的水旱码头,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走进碛口古镇,可以发现有十几条小巷的路面都是用石头砌成的缓坡,不置台阶。(1)分析碛口古镇乱石丛生的险滩形成的原因。(2)说明碛口古镇处河道成为黄河行船险关的原因。(3)根据材料,推测碛口古镇中小巷不置台阶的目的。【分析】(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2)碛口古镇处河道成为黄河行船险关的原因主要从流速、河道宽窄、行船安全、险滩乱石危险等方面分析。(3)碛口古镇中小巷不置台阶的目的主要从货物中转、货物运输量、气候、山区地势、地表径流、洪涝灾害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雨季时黄河支流湫水河水量增加,搬运能力增强,湫水河从上游侵蚀搬运大量泥沙石块到与黄河交汇处,地势变得平坦,流速变慢,加之受黄河河水顶托作用,湫水河流速急剧下降,搬运能力减弱,导致泥沙石块沉积;古镇位于黄河干流中游,整体地势相对平坦,流速变慢,搬运能力减弱,干流中的乱石在此沉积。(2)由材料可知,碛口古镇所处险滩乱石丛生,导致行船与石头相撞,易发生不安全事故;支流河水汇入黄河,导致黄河干流水量大增,水流速度湍急;支流湫水河在汛期搬运大量泥沙,在与黄河交汇处,由于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导致黄河水道变浅,变窄,增加船只通行难度;黄河在古镇河段河道骤然收缩,河道变窄,导致水流速度加快,影响船只通行。(3)由图文材料可知,小镇位于黄土高原山区,且为当时联系晋、陕、内蒙古、甘等地的水旱码头,货物运输量大,没有设置台阶,方便货物运输;小镇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山区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汇集迅速,不设置台阶,利于行洪排洪,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故答案为:(1)雨季时湫水河从上游侵蚀搬运大量泥沙石块到与黄河交汇处,受黄河水顶托作用,湫水河流速下降,导致泥沙石块沉积;古镇位于黄河干流中游,地势相对平坦,干流中的乱石在此沉积。(2)碳口古镇所处险滩乱石丛生,导致船只与石头相撞;支流水河汇入黄河,导致黄河干流水量大增;湫水河搬运大量泥沙,在与黄河交汇处大量沉积,使黄河水道变浅,增加通行难度;黄河的口古镇河段河道骤然收缩,导致水流速度加快。(3)小镇位于山区,且为水运和陆运的中转站,货物运输量大,不置台阶方便货物运输;小镇地处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山区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不置台阶能方便排水,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伦支海属于北冰洋的陆架边缘海,是大西洋暖水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之一,被誉为北冰洋“暖池”。高温高盐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挪威海后分为两支进入北冰洋。其中通过巴伦支海北边连接北冰洋的通道和东面连接喀拉海的通道进入巴伦支海,成为北极区域海—气—冰相互作用的关键海区,使得巴伦支海的海水性质越来越接近大西洋水,称为北冰洋“大西洋化”。如图示意北冰洋地形和巴伦支海环流。(1)分析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暖池”的原因。(2)说明巴伦支海海—气—冰相互作用强烈的原因。(3)阐释北冰洋逐渐“大西洋化”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分析】(1)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暖池”的原因主要从洋流、气温、地形阻挡等方面分析。(2)巴伦支海海—气—冰相互作用强烈的原因主要从海水性质差异、洋流、海冰融化、海水热量交换等方面分析。(3)北冰洋逐渐“大西洋化”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气温、热量失衡、极端天气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来自于低纬地区温暖的北大西洋暖流汇入,带来温暖的海水,增温明显;巴伦支海属于大陆架边缘海域,海水浅受气温影响大,同时能够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水温高;由图可知北侧、东侧有岛屿,岛屿阻挡了东西两侧大量的海冰。(2)从材料可以看到,巴伦支海连通大西洋和北冰洋,位于两大洋的过渡区域,该海域由于存在过渡性质,其海水的性质差异相对较大,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来自北大西洋温暖的海水与北冰洋南下的冰冷海水在该海域进行热量交换,受低温低盐的北冰洋海水的影响,使来自北大西洋的温暖海水产生降温,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温度相对较高的暖季,北冰洋的海冰大量融化,其融化的海冰顺洋流进入巴伦支海,使得该海域的海水温差进一步增大,使得该区海一气一冰的相互作用加剧。(3)从材料可以看到,所谓北冰洋大西洋化,是指巴伦支海的海水性质越来越接近大西洋海水,而这些大西洋海水逐渐使北冰洋有明显的增温趋势;而北极地区的增温会加剧该区域的大气的热力运动,易引发极端天气,同时由于高纬度地区温度有明显的上升,使得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失衡,高纬度对低纬度地区的降温作用变得不明显,使得低纬度地区会变得更加炎热,而该海域温度升高,温差增大,使得该区域的海一气一冰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加剧,洋面变得极不稳定,极端天气系统数量增加。故答案为:(1)北大西洋暖流汇入,带来温暖的海水;属于陆架边缘海,海水浅,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水温高;北侧、东侧岛屿阻挡了大量海冰。(2)巴伦支海位于北大西洋向北冰洋的过渡海域,该海域海水性质差异较大;来自北大西洋的温暖海水降温,向周围大气和海洋释放大量热量;在温度较高的暖季,北冰洋海冰大量融化,融化的海冰进入巴伦支海,加大该海域海水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设计全解析
- 拼音探秘二年级
- 2024年春季学期医务室药品采购项目询价文件
- 湖南工商大学《中级公司金融》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微观经济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学院《中级宏观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药物性肝损害护理
- 手术患者病情评估培训
- 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
- 航海系职业规划
- 2024-2025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4《气味告诉我们》课件
- 中国文化概要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温州大学
- 高级护理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高教版【中职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试卷+答案
- 贾玲陈赫多人小品《欢喜密探》剧本台词完整版
- 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课件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远离危险地带PPT学习教案
- 血管麻痹综合征(刘德昭)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