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惠安县地处闽南沿海,依托当地自然条件,以石造像,石雕产业闻名。近年来,当地石雕产业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2017年,惠安县积极打造雕艺文创园,建设雕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世界石雕公园三大板块,逐梦“世界石雕之都”。据此完成1~3题。1.早期惠安县发展石雕产业的主要优势是()A.气候湿润 B.河湖众多 C.山地广布 D.植被丰富2.近年来惠安县石雕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的原因可能是()A.当地石料品质较低 B.当地环保意识增强 C.国外石雕市场广阔 D.国外开采成本低廉3.惠安县打造雕艺文创园,主要致力于()①加强文化传承②推进产业转型③强化技术创新④推动产业外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省际行政边界区是以省级行政边界为起点向行政区内部横向延展一定宽度所构成的、沿边界纵向延伸的窄型区域。省际边界区内部县域在空间上临近但联系并不密切,远离行政和经济中心,发展较为缓慢,多数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如图为2019年我国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分布城镇化水平分类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导致省际行政边界区内部县域空间邻近但联系不密切的普遍原因最可能是()A.自然条件恶劣 B.交通条件落后 C.行政壁垒 D.文化差异5.部分西部省际行政边界区县域城镇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 B.资源丰富 C.人口稠密 D.科技发达6.促进省际行政边界区高质量发展应()①调整省级行政区划便于统一管理②增强中心城市对边界区的帮扶带动③大力承接传统工业推进产业发展④加强边界区临近县域间的沟通协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黄河下游河床由于泥沙淤积,在大堤的束缚下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某悬河段两岸群众曾在主河槽两侧自发加建新堤,如图为该悬河段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在大堤内自发加建新堤的目的是()A.增加流速提高河段冲淤能力 B.减少水流对黄河大堤的冲刷 C.促进泥沙淤积提高土壤肥力 D.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生产安全8.自建堤可能导致该河段()A.洪水发生频率增加 B.河道摆动更加频繁 C.大堤冲决风险减小 D.形成新一级的悬河呼伦湖(图1)为内蒙古地区最大湖泊,受湖泊自身特征和区域内气象因素等影响,呼伦湖不同部位冰情复杂。在呼伦湖湖冰冻结消融过程中,湖泊南部是最早开始结冰的区域。图2为呼伦湖封冻期与气温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呼伦湖南部水域结冰最早的原因最可能是()A.湖泊盐度较低 B.湖泊深度较大 C.湖泊水域封闭 D.纬度位置较高10.受大风天气影响,呼伦湖融冰最早的区域是()A.西南部湖区 B.西北部湖区 C.东南部湖区 D.东北部湖区11.呼伦湖封冻期()A.长短与同时段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B.累积负积温高,结冰早 C.累积负积温低,封冻时间长 D.同时段平均气温和累积负积温呈负相关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业农村发展近乎停滞,为扶持国内农业农村发展,日本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构成了日本乡村振兴的基本框架。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实践,日本农业实现了高端化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表为日本不同阶段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统计和政策目标。阶段出台政策中的高频词语(次数)政策目标阶段①1947﹣1985年组合(2667)土地(1997)集中生产,盘活地方协同(810)公共(1438)阶段②1986﹣1998年维修(324)设施(143)开发乡村旅游基础(218)市民(76)经营(187)都市体验(51)阶段③1999年至今养老金(306)保险(319)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肥料(357)多样(298)(1)分析日本乡村振兴起步时面临的突出问题。(2)为了推进日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阶段③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中任选2个,推测日本可能采取的措施。(3)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条件。(4)简述日本乡村振兴对我国的启示。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浑善达克沙地(如图)曾经水草丰美,20世纪后期,由于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21世纪初,这里开始进行生态恢复。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某行政村,设计了乔一灌一草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同时,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木。当年种植的早柳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长,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行政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1)推断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气候特征。(2)分析当地在严重退化的沙地上,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3)说明建起围栏后当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4)对于“在浑善达克沙地类似地区应加强人工恢复植被”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4.[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小浪底水利极纽工程从2009年竣工至今,每年均将下游上亿吨的泥沙送入大海。小浪底调水调沙时期,水流从坝顶和底部排水排沙洞室群中下泄,场面壮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如图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纵剖面示意和调水调沙实景图。从观赏时间、景观特点及对黄河防汛的贡献三个方面写一段小浪底调水调沙的简介。15.[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的产物,气候变暖则会造成多年冻土退化。多年冻土退化的表征之一就是地下冰融化,使得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形成多种地貌(如图),进而导致多年冻土区环境发生改变。分析地下冰融化对多年冻土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惠安县地处闽南沿海,依托当地自然条件,以石造像,石雕产业闻名。近年来,当地石雕产业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2017年,惠安县积极打造雕艺文创园,建设雕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世界石雕公园三大板块,逐梦“世界石雕之都”。据此完成1~3题。1.早期惠安县发展石雕产业的主要优势是()A.气候湿润 B.河湖众多 C.山地广布 D.植被丰富【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解答】解:石雕产业需要原材料﹣石料,依靠当地的自然条件,石雕产业闻名,说明规模比较大或历史发展比较悠久,当地山地众多,石头较多,以石造像,原材料充足是其早期发展条件,故C对,ABD错。故选:C。2.近年来惠安县石雕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的原因可能是()A.当地石料品质较低 B.当地环保意识增强 C.国外石雕市场广阔 D.国外开采成本低廉【分析】近年来惠安县石雕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的原因从开采石料造成的环境破坏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解:“依托当地自然条件,以石造像,石雕产业闻名”,说明当地的石料品质好,故A错。材料中无信息说明石雕销往国外,也没有说国外的开采情况,故C、D错。石料的开采需要破坏山体,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了保护环境,故从外国进口石料,故B对。故选:B。3.惠安县打造雕艺文创园,主要致力于()①加强文化传承②推进产业转型③强化技术创新④推动产业外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惠安县打造雕艺文创园的措施从文化传承、技术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解:石雕是一种艺术品,艺术需要传承,石雕是一种产业,产业需要升级。不涉及到产业外迁,②④错误。打造雕艺文创园能够加强文化传承,同时建设雕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可以强化技术创新,①③正确。故选:B。省际行政边界区是以省级行政边界为起点向行政区内部横向延展一定宽度所构成的、沿边界纵向延伸的窄型区域。省际边界区内部县域在空间上临近但联系并不密切,远离行政和经济中心,发展较为缓慢,多数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如图为2019年我国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分布城镇化水平分类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导致省际行政边界区内部县域空间邻近但联系不密切的普遍原因最可能是()A.自然条件恶劣 B.交通条件落后 C.行政壁垒 D.文化差异【分析】省际行政边界区内部县域空间邻近但联系不密切的普遍原因从行政、地形、经济、距离等角度分析。【解答】解: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自然环境好,但省际行政边界区内部县域空间邻近仍联系不密切,A错。东部地区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好,B错。地方性的保护政策阻碍了我国省际边界区县域的流动,C对。省际行政边界区地理空间位置接近,气候相似,文化差异小,D错。故选:C。5.部分西部省际行政边界区县域城镇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 B.资源丰富 C.人口稠密 D.科技发达【分析】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较慢;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发展变慢,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等。【解答】解:西部地区大部分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A错误。部分西部省际行政边界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煤矿等资源,资源开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吸引人口,B正确。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人口密度小,C错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较东部落后,D错误。故选:B。6.促进省际行政边界区高质量发展应()①调整省级行政区划便于统一管理②增强中心城市对边界区的帮扶带动③大力承接传统工业推进产业发展④加强边界区临近县域间的沟通协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促进省际行政边界区高质量发展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区际合作等角度分析。【解答】解:省际行政边界区始终存在,调整省级行政区划治标不治本,①错。部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能一味大力承接传统工业推进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要因地制宜,③错。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增强中心城市对边界区的帮扶带动,②对。加强边界区临近县域间的沟通协作,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省际行政边界区高质量发展,④对。故选:D。黄河下游河床由于泥沙淤积,在大堤的束缚下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某悬河段两岸群众曾在主河槽两侧自发加建新堤,如图为该悬河段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在大堤内自发加建新堤的目的是()A.增加流速提高河段冲淤能力 B.减少水流对黄河大堤的冲刷 C.促进泥沙淤积提高土壤肥力 D.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生产安全【分析】流域开发建设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其内容包括: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加建新堤可以提高主河槽内流速,提高冲淤能力,但不是群众自发建新堤的目的,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水位低时黄河主要在主河槽内流动,不会对黄河大堤造成冲刷,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建堤提高了主河槽内的流速,不利于泥沙在主河槽淤积,且不是自发修建大堤的主要目的,C错误。题干中提到是群众自发加建新堤,在有黄河大堤的情况下,加建新堤,是为了在黄河低水位时扩大耕地面积,位置就在黄河大堤和自建堤之间,同时保障生产安全,D正确。故选:D。8.自建堤可能导致该河段()A.洪水发生频率增加 B.河道摆动更加频繁 C.大堤冲决风险减小 D.形成新一级的悬河【分析】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悬河的特点是位于河流的下游、悬河段无支流补给、流域面积小、易决堤、易断流、是自然营力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解答】解:洪水发生频率与气候关系密切,自建堤对洪水发生频率影响不大,A错误。河道摆动发生在自然河道,而该段黄河河道两侧大堤是人工修建,故不会有影响,B错误。自建堤和黄河大堤之间泥沙不断淤积,河道行洪能力下降,河床抬高,大堤冲决风险提高,C错误。自建堤和黄河大堤之间会形成主河槽之外的悬河,D正确。故选:D。呼伦湖(图1)为内蒙古地区最大湖泊,受湖泊自身特征和区域内气象因素等影响,呼伦湖不同部位冰情复杂。在呼伦湖湖冰冻结消融过程中,湖泊南部是最早开始结冰的区域。图2为呼伦湖封冻期与气温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呼伦湖南部水域结冰最早的原因最可能是()A.湖泊盐度较低 B.湖泊深度较大 C.湖泊水域封闭 D.纬度位置较高【分析】湖水的结冰一般影响因素:温度、盐度、水量、风速、地形、地质条件(地热)。【解答】解:湖区冬季大风天气较多且以西北风为主,导致呼伦湖西北岸一带在初冰期刚结的冰被风吹到东南岸并大量累积,所以湖东南岸较西北岸结冰早;呼伦湖南部湖泊水域面积较小,轮廓封闭,“南部较浅“,为浅水湖湾,所以南部湖水储热较少,受陆地降温快的影响大,南部湖水降温冷却快,开始结冰的时间较早,C正确。由图文资料可知,南部地区无河流注入,湖泊盐度相对高,A错误。湖泊深度大,水体更多,储热更多,更不易结冰,B错误。南部地区纬度较低,D错误。故选:C。10.受大风天气影响,呼伦湖融冰最早的区域是()A.西南部湖区 B.西北部湖区 C.东南部湖区 D.东北部湖区【分析】湖水的结冰一般影响因素:温度、盐度、水量、风速、地形、地质条件(地热)。从风速上分析,强风对湖冰冰情造成影响的主要是风速较大时会加快湖面空气流通,在融冰期间,强风天气会加大湖面的风浪,冰会因风浪冲击作用而破裂成块,使开始融化的湖冰破碎,加快融化速率;大风天气使得开始融化的湖冰更加脆弱,会被风吹散吹乱并形成较多较大的冰面裂缝,从而加快了湖冰的消融速率。【解答】解: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在融冰期由于西北风的影响,使得西北岸的融化破碎的冰块被风吹到东南岸并大量累积,使东岸的冰融化则相对较慢,故呼伦湖融冰最早的区域是西北部湖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呼伦湖封冻期()A.长短与同时段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B.累积负积温高,结冰早 C.累积负积温低,封冻时间长 D.同时段平均气温和累积负积温呈负相关【分析】湖水的结冰一般影响因素:温度、盐度、水量、风速、地形、地质条件(地热)。【解答】解:由图文资料可知呼伦湖封冻期长短与同时段平均气温呈负相关,A错误。冬季气温初始降温早,结冰早,与累积负积温关系不大,B错误。累积负积温低,说明低温期延续时间长,有利于封冻,封冻时间长,C正确。读图可知同时段平均气温和累积负积温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业农村发展近乎停滞,为扶持国内农业农村发展,日本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构成了日本乡村振兴的基本框架。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实践,日本农业实现了高端化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表为日本不同阶段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统计和政策目标。阶段出台政策中的高频词语(次数)政策目标阶段①1947﹣1985年组合(2667)土地(1997)集中生产,盘活地方协同(810)公共(1438)阶段②1986﹣1998年维修(324)设施(143)开发乡村旅游基础(218)市民(76)经营(187)都市体验(51)阶段③1999年至今养老金(306)保险(319)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肥料(357)多样(298)(1)分析日本乡村振兴起步时面临的突出问题。(2)为了推进日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阶段③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中任选2个,推测日本可能采取的措施。(3)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条件。(4)简述日本乡村振兴对我国的启示。【分析】(1)日本乡村振兴起步时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从劳动力、人口迁移、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2)为了推进日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可能采取的措施主要从老龄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3)20世纪90年代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主要从城市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乡村旅游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分析。(4)日本乡村振兴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人口素质提升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日本乡村振兴起步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业农村发展近乎停滞,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乡村劳动力短缺、弃耕,农业农村发展近乎停滞;基础设施落后,农业衰败,生产力低下;东亚地区的种植业是小农经营,规模小、效率低。(2)“养老金”:日本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完善农业领域养老制度。“保险”:根据前期的开发旅游业,产业在不断发展,农村也在不断发展,引入收益保险制度。“肥料”: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范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推进农业的环保化生产。“多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乡村旅游业,需要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护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推动乡村地区农业生产多种经营。(3)日本城市化水平高,大量的城市人口,人口数量多,收入高,有闲暇时间,有旅游需求;农村有城市不一样的景观旅游资源;以及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便利,政策的大力支持;乡村地区积极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大等。(4)根据“日本不同阶段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统计和政策目标”立法先行,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根据乡村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农地政策;从“集中生产”到“开发旅游”再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知,加强乡村地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知应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扶贫先扶智,开展专业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故答案为:(1)乡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用地零散化,生产规模小;土地弃耕严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效益低。(2)“肥料”:规范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推进农业的环保化生产。“多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护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推动乡村地区农业生产多种经营。“保险”:引入收益保险制度。“养老金”: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完善农业领域养老制度。(3)日本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缩小与城市基础设施差距;乡村地区积极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大。(4)根据乡村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农地政策;加强乡村地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开展专业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浑善达克沙地(如图)曾经水草丰美,20世纪后期,由于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21世纪初,这里开始进行生态恢复。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某行政村,设计了乔一灌一草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同时,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木。当年种植的早柳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长,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行政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1)推断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气候特征。(2)分析当地在严重退化的沙地上,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3)说明建起围栏后当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4)对于“在浑善达克沙地类似地区应加强人工恢复植被”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分析】(1)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气候特征从降水、风力、气温和降水的变率等角度分析。(2)当地在严重退化的沙地上,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从土壤、风力、水分等角度分析解答。(3)建起围栏后当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从种子适应性强、土壤、水分等角度分析。(4)在浑善达克沙地类似地区应加强人工恢复植被从投入大、减少人类的干扰等角度分析。【解答】解:(1)根据图像资料可得,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等值线之间,年降水量少,且纬度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天气;其气候大陆性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变率大,气温年较差大。(2)根据材料可得,在人工树木移栽初期,植物依赖自身储存的养分能够维持其短期的生,植物可以进行萌芽;当地土壤为砂质土壤,土壤贫瘠、疏松,土壤养分少,植物生长不良;且当地气候大陆性强,冬季严寒,多大风,植物越冬困难;当地种植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大陆性气候,春夏季升温快,降水少,当地蒸发强烈,水分不足,不利于人工树木存活。(3)建起围栏之后,当地的人为干扰被消除或减少,未完全崩溃的自然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将原有土壤保留有当地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如草、耐旱灌木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在裸地上首先生长;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当地土壤、水分等条件逐步改善,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被逐步恢复,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4)先表明自己观点,通过材料“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行政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可得,人工植被较自然植被恢复投入大,成效小;通过适度减少人类的干扰,自然恢复的植被效果可能更好。故不应加强人工植被恢复。故答案为:(1)年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间),降水变率大,多大风,气温年差大。(2)人工树木移栽初期,依赖自身储存的养分能够维持其短期的生长;当地土壤贫瘠、疏松,冬季严寒,多大风,且蒸发强烈,水分不足,不利于人工树木存活。(3)原有土壤保留有当地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适应性强的植物在裸地上首先生长;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等条件逐步改善,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逐步恢复,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4)观点:不应加强人工植被恢复;人工植被恢复投入大;适度减少人类的干扰,自然恢复的效果可能更好。14.[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小浪底水利极纽工程从2009年竣工至今,每年均将下游上亿吨的泥沙送入大海。小浪底调水调沙时期,水流从坝顶和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