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又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方侧席高人,起左史福唐李公弥逊于钓筑间①。将大用,会告饥,而庐陵特甚,诏公
作牧,以字罢瘵②。既至,栉垢爬痒③,民获苏,郡以大理。则求所以慰惫懑者,于是
视庐之偏,得古松蔚然,对植以竹,开轩其下,榜曰“二友”,且为松竹主人,命郡人胡铃
志之O
仆口:”公山林十有三年,穷崖怪壑,家狼狼而宫鱼龙,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
二物哉?是盖有说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夫能牧界小民,惠于鳏寡,必刚毅不
回之士,盖刚则不夺于欲。故曰:'根也欲,焉得刚!’而《书》则曰:‘刚而无虐。‘惟无虐
为无欲,惟不欲可以言刚,惟刚故能行仁。公独有取于松竹焉者,非以其德全于刚邪?
“方公闲于簿书,日哦其间,见夫擅栾胶葛④,泠风薄人,清阴澡虑,则思所以大庇我
民,以浣以濯。见夫落落高标,陵称⑤霜雪,有不可犯之色,则思所以上列利病,与当途
要人争可否而不折;见夫幽姿劲质,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则思所以击奸尚贤,使君子有
所恃,而小人有所出。卒之南I场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敬⑥桑义高乎偃柏
曾不旬岁而民和年丰,是岂巧言令色、四体若无骨者所能乎?
“至若心远地偏,境与意合,万事不到胸次,听号钟之松风,挹寒塘之竹露,道历物表
⑦,便有濠濮间趣。回视轩冕⑧,所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是故可友而不可屈。
“虽然,公将羽仪天朝,固不能屈之使卑。卓然特立,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
之安。则岂惟无愧二友,实丘壑夔龙之友。”
1取材于《澹庵文集》卷三)
【注释】①钓筑间:指隐居生活,②罢瘵:困苦穷乏之民;罢,通"疲”。③栉垢爬痒:
清除弊政,理顺民心。④檀奕胶葛:林木秀美错杂。⑤陵扬:压倒。⑥愀:盘曲。⑦道
历物表:思想超越客观事物之外。⑧轩冕:指官位爵禄。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卒之雨场/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桑义高乎偃柏
B.卒之雨场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散,桑/义高乎偃柏
C.卒之雨吻/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散桑义高乎偃柏
D.卒之雨场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例桑/义高乎假柏
(2)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则求所以慰惫懑者则思所以大庇我民
B.得古松蔚然虽然,公将羽仪天朝
C.临大节面不可夺是故可友面不可屈
D.公独有取土松竹焉者以措天下王泰山之安
(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有举用征聘之意,也指重新任用己退职或罢免的官员,文中即此意。占代表示征召举荐
的词语还有征、辟、察、荐、举等。
B.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本义指亲和,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
没有仁爱之心,即使遵从礼制,也是做表面文章,金无意义。
C.《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传统《尚书》由伏生传卜.来,传说为
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D.鸾鹄,风凰与天鹅。成语鸾停鹄峙,出自明代袁宏道《洪寿太母七十序》,比喻子孙贤俊。
本文中比喻贤臣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獭的一项是()
A.二友堂主为李弥逊,二友堂中的“二友”指的是松和竹,为二友堂主撰写这篇记的是他的同郡
人胡桂。
B.文章对刚毅不回的气节之士表达了赞赏和推崇之意,但也指出了他们在进取和隐逸之间取
舍上的矛盾。
C.文章阐述了无虐、无欲、刚三者与行仁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
必然结果。
D.作者认为,二友堂主与有风骨精神的松竹为邻是以物寄托志趣,目的在于培养和激励自己
的浩然正气。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能牧养小民,惠于鳏寡,必刚毅不回之士,盖刚则不夺于欲。
②曾不旬岁而民和年丰,是岂巧言令色、四体若无骨者所能乎?
【答案】(1)B
(2)A
(3)A
(4)B
(5)①要是能做到治理和养育百姓,施恩惠于无依无靠的鳏寡老人,一定是意志坚强、
百折不回的人,大概是因为刚强的人就不会被欲望迷惑。
②竟然不到一年就使这里政通人和、五谷丰登,这难道是那种花言巧语、面目伪善周身就
像没有骨头的人所能做得到的吗?
【解析】【分析】(1)"以时",是按照时令,适合时令的意思,修饰限制“雨肠〃,不应该
断开,排除A项、C项。“物物""威令〃“惠泽”等分别作主语,应该断开,排除D项。句意:
最后达到雨水和阳光都适合时令,万物各司其职,政令能够神速地推行,恩泽得以迅速流
布,仁义周遍蟠曲的桑树,德义高出倒偃的柏树。故选B。
(2)A项,连词,就。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连词,表承
接:连词,表并列。D项,介词,从;介词,像,和......一样。故选A。
(3)A项,”也指重新任用己退职或罢免的官员,文中即此意”错误。结合"上方侧席高
人,起左史福唐李公弥逊于钓筑间”分析,皇上需要侧身以待的超脱世俗、见识高明的人,
从赋闲隐居中起用左史福唐人李弥逊先生。文中不是“重新任用己退职或罢免的官员“故
选Ao
(4)B项,"但也指出了他们在进取和隐逸之间取舍上的矛盾"错。结合"惟无虐为无欲,
惟不欲可以言刚,惟刚故能行仁。公独有取于松竹焉者,非以其德全于刚邪”"则思所以大
庇我民,以浣以濯。见夫落落高标,陵栋霜雪,有不可犯之色,则思所以上列利病,与当
途要人争可否而不折;见夫幽姿劲质,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则思所以击奸尚贤,使君子
有所恃,血小人有所畏''等分析,在进取和隐逸之问没有矛盾。故选B。
(5)①"牧养”,治理和养育:"小民",百姓:"惠",施恩惠;“于”,介词,引出对象:
"必”,表判断,一定;"刚毅不叵1〃,意志坚强、百折不回;“盖〃,大概;"夺",改变,迷
惑;“于”,介词,表被动。②“曾",竟然:"不句岁",不到一年:“是",这:"岂",难道
是……;"若'介词,像:"能",能够做到;"是岂巧言令色、四体若无骨者所能乎"(反问
句)。
故答案为:(1)B:(2)A;(3)A:⑷B:
⑸①要是能做到治理和养育百姓,施恩惠于无依无靠的鳏寡老人,一定是意志坚强、百
折不回的人,大概是因为刚强的人就不会被欲望迷惑。
②竟然不到一年就使这里政通人和、五谷丰登,这难道是那种花言巧语、面目伪善周身
就像没有骨头的人所能做得到的吗?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可以利用其中
的名词、代词、虚词、固定矩语、句式,修辞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之处。还要读懂文
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断完要通读一遍,看是否有不合情理之处。
⑵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18个常见虚词,重在考查虚
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与否。考生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
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百目。当然,最
关键的还是需耍考生课卜多练习,多积累,多总结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⑶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熟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记忆。积累时可
以分类积累,比如古代官职、官职升降词汇、天文、地理等,这样对于记忆更容易一些。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文意的把握,完成这类题,熟读精思是关犍,对文本要反复阅读,结合
上下语境仔细推敲。具体到每个选项,考生需要找到原文答案出处和选项进行对比:对比
关键细节(词语):对比添加的内容,出题人容易添加文中没有的内容迷惑考生:对比人
物、时间、地点。
⑸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能力,包括实词理解能力、虚词理解能力、句式理解能力、整体
理解能力。完成这类题型,需要考生课下多读、多记,尤其熟吧120个实词、18个虚词,
掌握四类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总的来说,翻译题需要做到关注
字词句,落实得分点。
【参考译文】
皇上需要恻身以待的超脱世俗、见识高明的人,从赋闲隐居中起用左史福唐人李弥逊先
生。将要重用他,恰好遇上饮荒,而庐陵又特别严重,于是皇上下诏书让李弥逊去担任这
个地方的治官,来让困苦穷乏的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李弥逊到了以后,清除弊政,
理顺人心,老百姓的生机获得复苏,整个州郡治理得很好。李弥逊先生于是想寻求一处可
以宽慰纾解困顿烦闷的地方,于是观察住处的旁边,发现一棵枝叶茂密的古松,就在古松
的对面种上竹子,(然后)在古松的卜面开辟一块土地建起一座书房,在匾额上题与“二
友”两字,并且自视为松竹二友的主人,嘱令同郡人我胡锋写篇记来记载这件事。
我说:“李弥逊先生隐居山林十三年,在偏僻奇险的崖谷中,与猿猴鱼龙比邻为家,作为
(早就)适宜偏僻山林(生活,对林木)熟悉得都看够了的人,难道还缺少(松竹)这两
样东西吗?这大概是(因为)有说法的啊。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的人,很少有仁
德之心。'要是能做到治理和养育白姓,施恩惠J•无依无罪的鳏寡老人,一定是意志坚强、
百折不回的人,大概是因为欧强的人就不会被欲望迷惑。所以说:“申根欲望太多,哪里能
够刚毅不屈!”而《尚书》还说:“刚毅而不粗暴。”只有不粗暴的人才不会被欲望迷惑,只
有不被欲望迷惑的人才可以谈得上刚毅,只有刚毅的人才能施行仁德。李先生唯独从(体
现着刚毅高洁的)松竹上有所选取,难道不是从刚毅中成全了二德吗?
“每当李公在处理文书之外腌出空闲时间,每天在松竹之间吟哦,看到那秀美的松竹缠绕
错杂,和风袭人,清爽阴凉,洗涤思虑,就会去冥思苦想用来庇佑百姓的方法,就像洗去
衣服污垢那样除去(为政弊端)。看到(松竹)那高耸不凡的风姿,压倒霜雪,有凛然不
可侵犯神色,就会激励自己向朝廷列举直陈时政利弊,去跟朝廷执掌大权的人物争辩是非
而不屈服;看到(松竹)那闲雅沉静的姿态,坚强有力的品质,就与凤甩天鹅那样的贤士
同列而不与燕雀一般的小人为伍,就会想尽办法去抨击奸佞而褒扬贤臣,让君了•有所依
靠,使小人有所畏惧。最后达到雨水和阳光都适合时令,万物各司其职,政令能够神速地
推行,恩泽得以迅速流布,仁义周遍蟠曲的桑树,德义高出倒偃的柏树,(李先生来此治
理.)竟然不到一年就使这里政通人和、五谷丰登,这难道是那种花言巧语、面目伪善周身
就像没有骨头的人所能做得到的吗?”
至于李公心远地偏,所设环境与自己的心意相合,什么事都不会老挂在心里,倾听如钟
一般号鸣的松风,舀起清凉的池塘竹间的雨露,思想超越客观事物之外,就有了(像庄周
那样不受约束的)高人雅趣。(带着这样的心态)再回过头来看看(所谓的)官位爵禄,
(内心)就有一种仿佛让风吹上九万里高空的逍遥感,因此也就做到与松竹为友而不会屈
从世俗。
“即便是这样,李公将要成为朝廷的为官表率,本来就不能他让屈服低头。(李公人格)
卓异,特立独行,面临安危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会动摇屈服,把天下安置得如同泰山一样
安稳。那么,李公岂止无愧于松竹二友呢,实则是丘壑夔龙一样的人物啊。”
2.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芙蕖①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
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木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
于前人也。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教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
钱出水之FI,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FI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
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茜苔成花,娇姿欲滴,
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
尢非十主人矣:乃复帝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孽,小至
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口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九谷之实而
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
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注释】①芙蕖:莲花
(1)对《芙蕖》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先总说芙蕖之“可人”,然后分别从“可目”“可口"“可用"“可种"五个方面说明芙蕖的特
点。
B.文章围绕芙蕖的“可人”之处落笔,极言芙蕖的种植之利,其而将其定位在"五谷""百花"之
上。
C.作者为自己不能辟出半亩方塘来种植芙蕖而感到遗憾,抒发了他酷爱芙蕖、厌弃百花的感
情。
D.文章以“可目”为写作重点,详细得体,繁简得宜,不仅中心鲜明,而且重点突出。
E.文章多用偶句,遗词造句,十分优美,不仅体现出事物的不同特点,使之两两对照,相得益彰,
而且句式整齐和谐。
(2)结合《莲蓬》《芙蕖》两文的内容,谈谈它们在写莲方面的异同。
【答案】(1)A,C
(2)相同之处闱5从实用价值的角度出发,与莲子清杳的味道能前足人的口腹之欲。
不同之处:①《莲蓬》重点写莲蓬的实用性一一味美可食,对莲花,仍是延续了传统的大多数
人的认识,赋予它“超凡脱俗〃的人格化品质;而李渔《芙蕖》则全方位写莲,旦都从实用方面
写莲各阶段的“可人"之处。
【解析】【分析】(1)A项,作者先总说芙蕖之“可人〃,然后分别从“可目〃“可鼻”〃可
口”“可用”来说明芙蕖的特点,没有“可种〃:C项,作者"厌弃百花",无中生有:故选AC。
(2)《莲蓬》这篇散文,汪曾祺先生由采莲,写到莲蓬,因为莲蓬的可食性,然后写到
荷花颜色不同,莲蓬以及莲藕的不同:作者由莲蓬的形状又写到莲蓬的果实莲子,重点写
莲蓬的实用性;《芙蕖》这篇文章,李渔先总说芙蕖之"可人”,然后分别从"可目”"可
口,"可用""可•种”五个方面说明芙蕖的特点,表达自己对芙蕖的喜爱之情。所以,两篇文章
都从实用价值的角度出发,写莲子清香的味道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不同之处是《莲蓬》重
点写莲蓬的实用性一一味美可食,对莲花,仍是延续了传统的大多数人的认识,赋予它“超凡脱
俗”的人格化品质;而李渔《美蕖》则全方位写莲,且都从实用方面写莲各阶段的“可人"之
处。
故答案为:(1)AC;
⑵相同之处:都从实用价值的角度出发,写莲子清香的味道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
不同之处:①《莲蓬》重点写莲蓬的实用性一一味美可食,对莲花,仍是延续了传统的大多数
人的认识,赋予它"超凡脱俗"的人格化品质;血李渔《芙蕖》则全方位写莲,且都从实用方面
写莲各阶段的“可人"之处。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
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
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此题考食把握文章与连方面的异同的能力。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
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参考译文】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没有木质的树干,是一年生的植物,这些性
质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谱书中说:“在水中生长的叫草芙蓉,在陆地生长的叫旱莲。“那么
这就不能说芙蕖不是草木了。我爱芙蕖,在夏季靠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
重复前人早已说过的话,而是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长处不是一两点就可以讲尽
的,请容我一一说说它的好处。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
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叶出水那i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
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
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等到
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耍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
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
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立,还像
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
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
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U香味芬
芳。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
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人们耳朵和眼睛观赏的,没有哪部分哪
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
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还有比它还大的吗?
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
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个凿斗大的小水池,栽几株来安慰自己,又时常
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祈求上天降雨来拯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培养生灵而把它的生
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帅之说,怪仆所作《帅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
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
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为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
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臭;未至向欲行仲尼
之事,若宋襄公好箱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
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
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
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乂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
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
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
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且求中以途己益:充实B.吾子无以韩道我责:指责
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
(2)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
礼者也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柳宗元在《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文章中也明确表达了不愿意担任老师的意思。
B.柳宗元认为自己无法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只是希望能成为马融、郑玄那样的章句师。
C.柳宗元认为自己学问不够,又不像韩愈那样胆大,所以一直不愿意担任别人的老师。
D.如果有人来请教关于“言道、讲古、穷文辞”的问题,柳宗元还是愿意答疑解惑。
(5)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答案】(1)B
(2)B
(3)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漫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4)B
(5)自己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相互学习。
【解析】【分析】(1)B项,责,句中不是指责的意思,而是指"要求〃;译文为:你不要
用韩愈要求我。故选丸
(2)项,其,指示代词,指代“老师”:译为: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的
内在:B项,其,谙气副词,表希望语气:译为: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
法都在其中;C项,其,指示代词,那样;译为:当今世间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
是那样的人;D项,其,指示代词,那,译为: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
那师生的礼仪:故选
(3)本题注意:“若乃”是固定词组,可理解为“至于":薄世,浮薄的世人;脆,懦弱;
怯,胆怯;当,担当。译为:至于老帅的名称,止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
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4)B项,柳宗元“只是希望能成为马融、郑玄那样的章句师〃,说法错误;原文说,“今
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意思是:当今世间有不少(马融、郑玄)这样的老师,我
幸而不是那样的人;故选B“
(5)《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是柳宗元给严秀才的一封回信,属书信文体,细读全
文,理清层次:第①段,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师的原因之•"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
其实也,,一一不愿承担老师之名:第②段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师的原因之二“仆才能勇敢
不如韩退之,故乂不为人师”一一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第③段写自己拒绝做严秀才老
师的原因之三“幸而亟来,终FI与吾子言〃一一可以互相学习。由此,我们概括作者拒绝做
严生老师的原因:自己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相互学习。
故答案为:⑴B:(2)B:
(3)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⑷B;
⑸自己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相互学习。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羽在平时积
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占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对课文注择中有帙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
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
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学
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
义。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
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
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
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刻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
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5)此题考杳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
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
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
【参考译文】
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要拜我为师,还批评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
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帅的心志,准备委屈自己做战的弟子。举凡我所写的
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老师
的内在一天也不能忘记。我聊且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
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在他人面前为师的资质。如果是个名人,将要被刻薄
的世人讥笑辱骂,我脆弱胆怯,更加不能承受。内在的实力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
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帅,我对你怎么办呢?说内在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
中都是,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你所说的仲尼的说法,难道容易吗?仲尼是可以学习但是不能跟着做的。为学到了极高
的境界,这就是又一个仲尼: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为师,就如同宋襄公
酷爱称霸因而使得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仲尼哪里是那么容易做的呢?马融、郑玄,
这两个人仅仅是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老师。当今世间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
幸而不是那样的人。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如果是在言说道理、
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
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人的认识是有相同有不同的,你不要用韩愈要求我。如果说我拒
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
礼仪。如果是在言说道理、声解占事、穷究文辞上有人来请教我的,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
过吗?
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那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加鞭。加固车子,喂肥骏
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线绳,顺着脱离边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
了这个哪里还要拜师呢?急十与懂得道理的人商量且拷问诸多古事,老师是不缺少的。希
望你常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敢疲倦,不敢吝啬,不敢放肆。假如去除师生的名
头,保全师生的实际,用有余的交换不足的,也可以交换着做对方的老师了。这样的话,
没有世俗的师生之累乂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道理却回避这个的。柳宗兀回
复。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华性孝,
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
中御史戴铳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上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从薄苗僚杂居
守任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
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因集
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
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
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乂为
蜡书遗伪相李上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宸濠果
疑。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十余日遍知中外兵不至,
乃悟守仁绐之。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
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F1:"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
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
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小胜矣。"众臼"善"。宸濠果自安
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
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
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
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即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
年五十七。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从簿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
/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I/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从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
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I/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从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
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
/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下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中国占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进士第一"指
考中状元。
B.学士,原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名称,也可泛称有学问的
人及文人学者。
C.归省,文中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不同于鲁迅《社戏》中“归省”:那时我的祖母虽然
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星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D.乞骸骨,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与“致仕”的意思不太一致。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遇事足智多谋。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
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B.王守仁为官忠诚职守。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
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C.王守仁能够总揽大局。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
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王守仁善于随机应变。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
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②又为蟠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答案】(1)B
(2)C
(3)B
(4)①王华大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白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卜多岁,仍睡草席吃粗
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
②(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
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
【解析】【分析】(1)正确断法:第一处“龙场万山从薄苗假杂居”,“苗僚”少数民族名
称,作主语,"杂居''为谓语,应在“苗僚”前断开;第二处“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
屋以栖守仁",“夷人喜”,是完整的主谓,应在其前后都断开;“伐木为屋〃,结构对称,语
意连动,应在其后断开。整句译为:守仁向皇帝上书相救,刘瑾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
又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龙场群山万重,树木丛生,少数民族杂居一处。王守仁依循着
他们的风俗教化引导,少数民族的人们十分高兴,一个接一个地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来让
王守仁居住。故选丸
(2)C项说法错误。文中的"归省",结合语境"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
不赴,请归省”可知,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和鲁迅《社戏》中的"归省”意思是相同
的。故选C。
(3)B项“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
地南昌”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患早
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可见朝廷并没有派遣边疆守兵、京城驻军和王守仁等人所率领的
军队进攻叛军驻地南昌,这是王守仁派间谍故意散布的迷惑叛军的虚假消息。故选九
(4)本题关健词有:①逾:超过:卒:去世;寝苫:睡在草席上:蔬食:吃粗食:多:
称赞。②遗:送给;国:朝廷:东下:向东进攻;纵:放纵、任凭;补充省略的主语。
故答案为:⑴B;(2)C;⑶B;
⑷①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容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己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
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②(土守仁)乂与了一封用蛤淤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
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三)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
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
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r
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
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
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
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
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
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
命题意图,确定考杳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
“文从字顺”(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
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被授予修撰的官
职,多次升任为学士。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
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止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
戴铳等二十多人。守仁向皇帝上奏章相救,刘瑾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又贬到贵州的龙
场做驿水。龙场群山力重,树木丛生,少数民族杂居一处;土守仁依循着他们的风俗教化
引导,少数民族的人们十分高兴,一个接一个地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来让王守仁居住。刘
瑾被诛杀,衡量其才能,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屡次升迁为考功郎中,擢升为南京太仆少
卿,又升迁为鸿胪卿。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康濠造反,知县顾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守仁紧急赶到吉安,r是召集众人商量说:“贼人如果从长江出来,顺流向东而下,那么南
京就不能够保住。我想要用计策阻挠他,至少十天没有忧患了,”于是多派遣间谍,张贴府
县榜文说:“都督许泰、郤永率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率领京兵,各四万人,从水陆两路
齐头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统领的军队一共十六万,直捣南昌,所到之处有
关官员缺乏供给的,以军法论罪。"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实、刘养
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
露这件事。朱宸濠果然怀疑,与士实、养正商量,两人都劝朱宸濠快点袭取南京登上帝
位,宸濠更加怀疑他们。十几天才知道中外兵都没有到,才知道王守仁骗了他。七月壬辰
初一,留下宜春王守城,而劫掠他的军队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从长江而出,靠近安
庆。有的人请求援救安庆,王守仁说严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
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的后路,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
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的精锐都派出去了,守城力量空虚。我们军队刚刚召集,士气锐
利,攻打南京一定能攻破。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
中迎战袭击他们,没有小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海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在黄家渡
两军遭遇。所有军队殊死作战,叛军大败,撤退到樵舍,把船连接起来形成方阵,拿出所
有的金玉珠宝犒赏士兵。第二天,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
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逃跑,士
兵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
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那阳巡抚林
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然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享午五十七岁。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了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贷》)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1)第一则材料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原则。
(2)结合第二则材料,请就孔子所认为的君子特点进行评析。
【答案】(1)言传不如身教或身教重于言传
(2)①北子认为,真止的若于应该少说空诂,多做实事。小能只说小做,要先做后说,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②孔子对君子的评价是符合他的教育原则的。如果只说不做就会夸
夸其谈,一事无成;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③孔子不仅用这个“君子”的标准来
教育学生,而且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体现君子风范。这对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鉴借意
义。
【解析】【分析】(1)本立足第一则材料内容分析,“述”是孔子教育手段,但他同时总识
到言教作用有限,有时甚至无效,所以他“欲无言",身教重于言教。在孔子看来,世间道
理,客观存在,关键要靠自己去感悟。体现了言传不如身教的教育原则。
(2)题干要求"结合第二则材料,请就孔子所认为的君子特点进行评析”,孔子不但重视
“行”,而且将"行”视作"言”的基础,即:先行而后言。同时,这也是孔子划定做君子的重要
标准。孔子教诲如何做君子,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敏于
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把实际的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
做,夸夸其谈。那些“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行为,是圣人所不能容忍的。孔子不仅
用这个“君子”的标准来教育学生,而且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体现君子风范。
故答案为:⑴言传不如身教或身教重于言传
⑵①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不能只说不做,要先做后说,“先
行其言而后从之”。②孔子对君子的评价是符合他的教育原则的。如果只说不做就会夸夸
其谈,一事无成;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③孔子不仅用这个“君子”的标准来教
育学生,而且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体现君子风范。这对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鉴借意义。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能力。把握文章内容,一定要通读全文,整体上
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仔细阅
读,根据题目要求提取相关的内容答题。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需要整体理解原文内容,仔细对照
作答。理解文章内容,要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等内容。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道:"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道:"天
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
把它说出来。”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伊尹论
苏轼
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夫以天下之大而
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公大人
之能也。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虑之不出乎此
也。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
之,而小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推此而上,其小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让
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治天下与治一乡,亦无以异也。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
天下之富,是箪食豆葵之积也。天下之大,是一乡之推也。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
资。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日:“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员禄之天下,弗受也。“夫天下不
能动其心,足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大卜,是故哈大事向不乱。古之君子,必有岛世之
行,非苟求为异而己。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
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
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矣。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夫之
让,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
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何则?其素
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彼其视天下吵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
虹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愠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i肖之。不
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轼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狭:使......狭小B.然而大能者,有所趣也蔽:
蒙蔽
C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役役:劳苦不息D.后之君子,蹬常而习故蹈:遵
循
(2)卜列各组句子中,加卜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以天下之大面不足以动其心到则披草面坐
B.伊尹耕工有莘之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工赵者
C.则天下群起而消之士大夫之族
D.以其全才而制天下君何以知燕王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从儒家的伦理标准出发,要求人们的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并提出了"办天下之大事
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的观点。
B.紧承首段提出的观点,文章第二段通过对王公大人和匹夫匹妇的比较,说明不取者愈
大,所办者愈远。
C.文章第三、四段引述孟子和孔子的相关材料,就是为了证明"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
大节者也",从而使文章行文更严谨。
D.作者认为伊尹是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贤者,不以自己的得失而进退,不以自己的荣辱而
喜忧,穷达利害都不能动摇其对精神本质,也即道义的追求。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
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5)把文中回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谙。
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②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
【答案】(1)A
(2)D
(3)C
(4)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
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5)①伊尹在有莘国的郊外耕作,倘若不合乎道,又不合乎义,就是拿整个天下作为他
的俸禄,他也不接受。
②伊尹看待天下,感到十分渺小,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难道忍心用废黜放逐他的国君来求
得好处吗?
【解析】【分析】(1)A项,"狭",应为意动用法,以......为狭。使动用法:是谓语动词具
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君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
的。意动用法:是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该
句释义为“树立了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是把天下看得十分狭小的人”。故选A。
(2)A项,前句“而"连词,表转折;后句"而"连词,表修饰。B项,前句"于〃介词,在;
后句“于"介词,对。C项,前句”之”代词,他:后句"之”代词,这。D项,“以”都是介词,
凭借。故选Do
(3)C项,文章第三段引述孟子的材料,为了表明"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
异而已〃;文章第四段引述孔子的材料,就是为了“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
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故选项错误。故选C。
(4)本句关键是三个句式工整的句子是解题的关键,“大卜不以为惊""大卜不以为僭''"太
甲不以为专”,然后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太甲”"天下”,然后根据语法、句式以及句意进行
即可。句中“太甲”与“废〃是主渭结构,不要断开;注意“是"为指示代词,不要断开。
(5)此题注意,"耕于有莘之野”为状语后置。"道""义"为名词作动词解释为合乎道,合乎
义。"眇然"解释为渺小的样子。
故答案为:⑴A;(2)D;(3)C:
⑷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
/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⑸①伊尹在有莘国的郊外耕作,倘若不合乎道,又不合乎
义,就是拿整个天下作为他的俸禄,他也不接受。②伊尹看待天下,感到十分渺小,不足
以打动他的心,难道忍心用废黜放逐他的国君来求得好处吗?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
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
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
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学
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
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
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
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
解,始"J动于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日""右""言〃,对话最
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
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
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做天下大事业的人,是具备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树立了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是把天下看
得I•分狭小的人。凭借着广大的天下却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那么,天下的崇高节操就有不
够他树立的,天下的大事业也有不够他做的了。
现今那些普通的男男女女,都知道廉洁、忠义、守信是美好的,如果他们果真廉洁、忠
义、守信,那么他们的思虑、智慈未必赶不上王公大人们的所能。只是由于他们争夺的不
过是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而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足以打动他们的心,那么他们的思虑、
智赛,不超出这个就是应该的了。一竹筐饭、一盘肉汤,倘若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就不去
获取,那么一乡的人,就没有谁敢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冒犯他了。一乡的人没有谁敢采用
不正当的手段来国犯他,却不能办好一乡事情的人,从来没有过。依照这个推论,他不拿
取的东西越大,那么他能办的事情也就越大了。把天下让出去跟把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让
出去,没有什么不一样:治理天下跟治理一乡,也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仍不能做到,是
因为有蒙敝他们的东西。大卜的财富,是由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聚集起来的:大卜这么广
大,是由一个乡推演而来的。倘若不是拥有千金的富家子弟,就不能贩运价值千金的资
财。那些出售货物的男女小商人,得到一金都不知道怎么放置,不是他们的智商不如富贵
家子弟,而是由于他们处的地位十分卑下。
孟子说:"伊尹在有莘国的郊外耕作,倘若不合乎道,又不合乎义,就是拿整个天下作为
他的俸禄,他也不接受。“天下都不能打动他的心,所以他的品德完美了:凭借他完美的品
德来执掌天下,所以面临大事而不惑乱。古时候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超出世人的品行,并
不是贪求想跟一般人不同罢了。卿相这样的高官显位,价值千金的财富,也有所不顾,要
用这个来使自己的心胸宽广,使得困窘、得志、利益、祸害都不能成为他心中的芥蒂,来
完善他的道德,想要有所作为罢了。后代有道德的人,大概也曾有过这样的志向,但得与
失在他心中扰乱,荣与辱在他身外纠缠,所以辛辛苦苦地直到老死也无暇顾及自己的志
向,也够可悲的了!
孔子为《书经》作序说到虞舜、夏禹、皋陶相互推让天下的时候,未尝不长长地叹息。
朝廷多么尊贵,可他们却像普通人那样将它推来让去,孔子看中了他们的哪一点呢?孔子
看中了他们对富贵不急切地追求,有用来使天下人的心完全折服的功效罢了。太甲被废
黜,天下未尝有过这种做法,而伊尹开始推行它,天下的人不以为骇怪:以臣下的身份放
逐国君,天下的人不以为僭越:已经放逐又重新扶立,太甲不认为是独断专行。为什么
呢?因为伊尹平常小片一顾的东四,足够用来取得大卜人的信任。伊尹看待大卜,感到十
分渺小,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难道忍心用废黜放逐他的国君来求得好处吗?
后代有道德的人,遵循常规,习惯旧例,惴惴不安,害怕不被天下的人宽赦,一做出罕
见的行为,天下的人就群起嘲讽他,不知道探求他平素的行为,却认为古今是有变化的,
现今就是有不能去做的事,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啊!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压力位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 2024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书范本标准版
- 电子商务WEB网络设计课程设计
- 电子信息系列课程设计
- 电大水利课程设计
- 2024UI设计合同样本
- 电商端午课程设计
- 原发性肝癌护理查房的形式
- 电商广告课程设计
- 电压电流转换课程设计
- 递进式流程通用模板PPT
- 关于高中生暑假学习计划表
- 脏腑用药规律1
- 房屋建造过程(优选经验)
- 魔方教学(课堂PPT)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设计-8000吨年氧化羰化制碳酸二甲酯合成工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签证在职收入证明模板】中英文版在职及收入证明(父母在职收入证明).doc
- 裸露土地绿网覆盖施工方案
- 数学画图坐标纸(可直接打印使用)2页
- 毕业设计(论文):关于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
- 有丝分裂课件.上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