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_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_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_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_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年,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周初参与叛乱,被灭),建立鲁国;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王畿 B.拱卫王室 C.奖赏功臣 D.笼络宗亲2.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王子带作乱,襄王出奔。晋文公出兵护送襄王回王都,杀王子带。晋文公此举是为了A.夺取天子地位 B.争当诸侯霸主 C.维护分封秩序 D.增强王室实力3.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4.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史实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 B.秦朝统一焚烧诗书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 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5.如图1,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图1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 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6.唐代有时代、籍贯可考的诗人共1686人,其中北方诗人为949人,占56.3;而南方为737人,占43.北方略占优势。宋代有时代和籍贯可考的诗人为5694人,其中北方为786人,占13.8;而南方为4908人,占86.2。南方占绝对优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兴盛 B.时代更迭引领文风转变C.地理差异凸显文化特质 D.制度创新营造发展契机7.据学者研究统计,唐朝时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长安接待了7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接纳了多达3万余人的外国留学生。与汉代相比,这主要得益于唐代A.国家统一的稳定局面 B.丝绸之路的畅通C.华夷一家的开明政策 D.边疆治理的成效8.“榜下捉婿”是宋代特有的一种婚姻方式和观念,科举发榜之日,达官富室之家举家出动,争先恐后地“挑选”新晋进士做自己的乘龙快婿。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科举制度趋于完备 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婚姻观念自由开放 D.门第等级观念淡化9.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在世界历史悠久的各国中唯一有长期不间断人口资料记录的国家。历代王朝重视人口管理主要缘于A.长期以人丁为基准的赋役制度 B.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C.重血缘亲情的宗法观念的影响 D.维护政局稳定的客观需要10.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早年以规谏社会的讽喻诗为主,中年政治上遭遇挫折,书写恬淡寡欲的闲适诗,晚年隐居龙门香山追求知足知耻境界。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的转变反映了当时A.儒学地位下降 B.佛道影响广泛C.三教并立与融合 D.社会动荡不安11.元朝开通了直通南北的大运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是因为A.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B.南方成为经济重心C.南方反元势力强大 D.来自北方的威胁加重12.隋唐以后,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分两类,一是考文学(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义。蒙古统治者认为汉人文学没有实际用处,而对儒家经义比较赞赏,于是把程朱理学作为考试的内容和标准。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有利于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B.稳定伦理道德秩序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消解各民族间矛盾13.中国古代某新朝代建立之初,士绅或庶民的发型、服装依旧崇尚“胡俗”。开国君主乃下诏恢复固有传统,规定士绅百姓必须束发,官员戴乌纱帽,并依身分穿着官定的朝服款式、图案及布料。国子监生、生员亦各订有衣冠。这位皇帝是:A.推动汉化的北魏孝文帝 B.加强中央集权的宋太祖C.除去蒙古习俗的明太祖 D.怀柔汉人的清顺治皇帝14.19世纪初,英国建筑师托马斯·阿洛姆根据当时来华西方人的介绍绘制了一百多幅关于中国的版画,并配有文字说明,在西方影响巨大。如图2。判断此图:A.可以佐证清朝的衰落迹象 B.能反映殖民者的侵略图谋C.没有可信的史料研究价值 D.可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风格15.下图中国水师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的画面局部,原图选自BasilLubbock的TheOpiumClippers,是西方人的画作。图中的信息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洋务运动成效十分有限 D.中国边疆危机日益加剧16.鸦片战争后,茶和丝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国内茶、丝的生产。湖南、福建、浙江等地开始大规模种茶,还设立茶厂专门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对外贸易占据优势 D.西方经济侵略日益加重17.戊戌变法百年纪念碑碑文所说: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此碑文意在强调戊戌变法A.成功的政治运动 B.全面的社会变革C.广泛的群众基础 D.深刻的思想解放1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的成功转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 B.促进了广大民众思想解放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19.某同学在学习有关“二十一条”的内容时发现了新旧教材的不同表述。由此可知,教材作为一种历史叙述1915年,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帝国主义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人教版(2003)日本看到袁世凯大权在握,1915年1月,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经过谈判,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人教统编版(2018)A.版本越旧越接近历史真相 B.记述史实全部准确无误C.比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D.具有不断更新延展特点20.有研究者统计,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除《新青年》外,像《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一大批刊物都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重镇。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五四运动是A.彻底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B.新旧民主主义转折点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 D.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21.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22.电影《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与日军奋战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的真实经历,歌颂面对强敌毫不退让,战士誓死保卫家国的崇高气魄。下列有关淞沪会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粉粹日军“三个月亡华”妄想 B.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C.是国共合作的光辉典范 D.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第Ⅱ卷(本卷共3题,共52分)2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棉花种植由西北和南方向渭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传播。我国人口数量在宋代有大幅度的增长,人口的大量增加,原有的丝麻等纺织纤维材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人口大量南迁,且人口密度大,江南人均耕地少,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棉花轻薄柔软价格较低。宋末元初,江南地区开始大规模植棉,棉花种植迅速普及。没有宋元时期江南植棉业的普及和棉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就没有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明代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被原料。——摘编自史宏达《论宋元明三代棉纺织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过程》材料二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重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商品生产的发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一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主义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织厂。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半截子”近代化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特征。——摘编自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渐形成“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1978—1989年十多年间乡镇企业用于农民分配的资金共为3828亿元,占同期农户净收入增量的75。——摘编自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局限。(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7分)2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是场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12分)2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中国历史上,“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夷”,其地域并不确定。以后由于中国疆域的逐步拓展,边疆的概念才逐渐明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清朝立国后,多次采取有力的军事行动,致力于恢复和捍卫疆土的安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清初,称明代瓦剌为“厄鲁特蒙古”,以后成为西蒙古诸部的统称。在厄鲁特蒙古诸部中以噶尔丹为首领的准噶尔最为强盛。准噶尔先后征服南疆的回部,进兵青海笼络西藏,侵扰甘肃地区。准噶尔部控制的地域,地跨葱岭东西两地与天山南北,东抵哈密,西及中亚,成为清朝经营西北边疆的劲敌。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图。——摘编自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列举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相关史实。(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立国后采取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9分)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12345678910答案BBCBDACDAC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ABADADD题目2122答案BA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3.(1)原因:棉花的大量种植;人口增加,原有的纺织材料不能满足需要;棉花轻薄柔软价格低;棉纺织技术的改进。(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分)社会影响:改变了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进一步促进了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江南市镇的兴起和发展。(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2)作用:江南市镇经济促进了农村生产专业化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有助于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局限: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未能实现近代化转型;只是世界市场附庸;未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差异。(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3)影响:有利于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7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答出四点给7分)24.观点示例: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鸦片战争的爆发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结合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分析论证即可。评分细则:观点3分,历史解释8分,结论1分。第一等级12—9分,观点正确,史实充分,语言表达条理、清晰,能从正反两面进行合理解释;第二等级8—4分,观点正确,史实比较充分,语言表达不太条理,逻辑性不强,较为合理;第三等级3—0分,观点基本正确或不正确,能简单列举史实,但语言表达欠缺条理,没有逻辑性。25.(1)关系:我国现在的疆域和清朝疆域大体相似(或者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2分)具体史实: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