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货币供给_第1页
第九章-货币供给_第2页
第九章-货币供给_第3页
第九章-货币供给_第4页
第九章-货币供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货币供给

(MoneySupply)

——问天下钱有几何?2024/11/271线索:

定义—机制—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现代货币供给模型—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2024/11/272一、货币供给的定义二、货币供给的机制三、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四、基础货币五、货币乘数六、货币供给的决定七、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本章结构2024/11/273本章重点难点1、货币供给的机制2、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3、乔顿模型4、货币供给的决定5、内生性和外生性2024/11/274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简易关系西方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货币需求理论相比要晚得多(大约到20世纪60年代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货币供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由哪些因素决定及如何决定的理论,其核心是研究银行体系货币信用活动对一国社会货币存量规模的决定。2024/11/275一、货币供给的定义1、动态的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2、静态的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的总额,由货币性资产组成。2024/11/276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影响因素的货币存量;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物价影响因素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2024/11/277货币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证券准备金存款+其他存款2024/11/278二、货币供给的机制1、货币进入流通的渠道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单位家庭个人商业银行收兑金银收兑外汇创造货币取款取款2024/11/2792、货币供给的流程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单位家庭个人再贷款准备金存款贷款、取款存款购买外汇、债券购买外汇、债券现金发行现金投放现金回笼现金归行现金货币创造存款货币创造2024/11/27103、货币供给主体及机制:中央银行:现金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由中央银行策源的货币供给;二是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注入基础货币单位、企业、家庭个人持有的货币创造存款货币2024/11/2711货币供给机制:以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为起点,以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为中间环节,以非银行部门持有、转移、结算货币为终点。2024/11/2712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1、有关概念:存款创造(信用创造):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笔存款进入商业银行后,通过商业银行的放贷会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额成倍的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存款创造。存款货币:指存在商业银行,可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2024/11/2713存款创造视角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原始存款(OriginalDeposit):是指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或能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存款(如中央银行的支票存款)。(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派生存款(DerivativeDeposit):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放款、贴现、投资等业务形成的存款,也称衍生存款。2024/11/2714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储备。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率×存款总额超额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2024/11/27152、存款创造的条件:部分准备金制度制定部分准备金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偿能力,从而保障存款人的权益。正是部分准备金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成为可能,因为如果规定100%的准备金,那么商业银行就不会有多余的资金可以供自己使用(如发放贷款),从而也就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存款货币。2024/11/2716部分现金提取(非现金结算制度(转帐结算))在现代支付体系下,以活期存款为基础的转账结算使得现金交易的比重越来越小。通常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并不直接把现金交给借款人,而是将这笔贷款转到借款人在本银行的存款账户上。而借款人进行支付通常也是直接采用转账方式,而不再提取现金。这样,部分现金提取使得存款的创造过程得以持续下去。2024/11/27173、简单的存款创造过程:假定:零现金提取、零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零超额准备金假定某客户将1000元现金作为活期存款存入A银行,2024/11/2718

A:1000现金1000B:900存入提取准备金100贷款900提取准备金90C:810贷款810存入81贷款729存入D:7291000010002024/11/2719活期存款总额=1000+900+810+729+……=1000+1000×(1-10%)+1000×(1-10%)2+1000×(1-10%)3+…..=1000×[1/(1-(1-10%))]=1000×(1/10%)=10000商业银行创造的活期存款总额=900+810+729+……=1000×(1-10%)+1000×(1-10%)2+1000×(1-10%)3+…..=900×[1/(1-(1-10%))]=900×(1/10%)=90002024/11/2720D表示存款总额,r表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表示原始存款,C表示派生存款简单存款乘数:m=1/rC=D-R存款乘数m反映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倍数关系;m代表的是每一元的法定准备金的变动所引起的银行系统总存款额的变动。存款货币的多倍紧缩是多倍扩张的反向过程2024/11/27214、对简单存款乘数的修正(1)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率e: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存款乘数:m=1/(r+e)

假设1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10%超额准备金率、零现金提取、零定期存款假定某客户将1000元现金作为活期存款存入A银行2024/11/2722

A:1000现金1000B:800存入提取法定准备金100贷款800提取法定准备金80C:640贷款640存入64贷款512存入D:512100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8064500010002024/11/2723活期存款总额=1000+800+640+512+……=1000+1000×(1-20%)+1000×(1-20%)2+1000×(1-20%)3+…..=1000×[1/(1-(1-20%))]=1000×(1/(10%+10%))=5000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总额=5000-1000m=1/(10%+10%)m=1/(r+e)2024/11/2724

现金漏损率k:现金漏损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

m=1/(r+e+k)假设1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10%超额准备金率。假定银行系统每增加1000元的活期存款,公众提走现金100元,即活期存款与现金之比为9:1,现金漏损率=100÷900=10%÷(1-10%)=11.1%假定某客户将1000元现金作为活期存款存入A银行(2)现金漏损:2024/11/2725

A:900现金1000B:648存入提取法定准备金90贷款720提取法定准备金64.8C:466.56贷款518.4存入46.656贷款373.248存入D:335.923290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64.846.656漏损100漏损72漏损51.84漏损37.3248357.14642.863214.292024/11/2726活期存款总额=900+648+466.56+335.9232+……=1000×90%+1000×[1-(10%+90%×20%)]×90%+1000×[1-(10%+90%×20%)]2×90%

+…...=1000×(1/(10%+10%+11.1%))=3214.3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总额=3214.3-900

m=1/(r+e+k)2024/11/2727(3)定期存款准备金rt表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t表示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2024/11/2728假设10%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比率、10%超额准备金率、5%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比率。假定银行系统每增加1000元的活期存款,公众提走现金100元,有300元转化为定期存款,即活期存款、现金、定期存款之比为6:1:3,现金漏损率=10%÷60%=16.67%,t=30%÷60%=50%假定某客户将1000元现金作为活期存款存入A银行2024/11/2729

A:600+300现金1000B:459+229.5存入活期准备金60贷款765活期45.9C:351.135+175.5675贷款585.225存入贷款存入D:60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45.9漏损100漏损76.5漏损58.5225漏损15定期准备金11.475定期425.53574.472553.191276.602024/11/2730活期存款总额=600+459+351.135+……=1000×60%+1000×[1-(10%+60%×20%+30%×5%)]×60%+1000×[1-(10%+60%×20%+30%×5%)]2×60%+…..

=1000×(1/(10%+10%+16.67%+50%×5%))=2553.2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总额=2553.2-6002024/11/2731

例: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现金漏损率5%,超额准备金率5%,试计算由此原始存款导致的整个银行体系的总存款与派生存款。2024/11/2732

D=R*m

=1000×1/(10%+5%+5%)=5000(万元)C=D-R=5000-1000=4000(万元)2024/11/2733货币供给的决定

之所以要研究货币的供给,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便是要了解并改进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因此希望找到货币供给与一个比较容易为中央银行控制的变量之间的关系。2024/11/2734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这两个因素,而且是这两个因素的乘积。

Ms=B×mMs:货币供给量

B:基础货币

m:货币乘数2024/11/2735四、基础货币(basemoney)1、基础货币的定义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或高能货币(high-powermoney):是指流通中的通货(C)和商业银行准备金(R)的总和。

B=C+R2024/11/2736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2024/11/27372、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2024/11/2738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简表资产负债黄金、外汇及特别提款权流通中现金政府债券商业银行存款对商业银行贷款、贴现财政部存款在途资金外国存款其他资产资本及其他负债2024/11/2739(1)中央银行负债中非基础货币项目不变的条件下,任何中央银行资产的增加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2)在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负债中非基础货币项目的减少,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2024/11/27403、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以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为主)。2024/11/2741思考题:1、假如在短期内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增加10亿元,财政存款增加9亿元,央行持有的国库券减少6亿元,这些变化对基础货币的净影响是什么?2、假定央行向外汇指定银行收购外汇10亿美元,此举对基础货币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央行要抵消这种影响,可以采用什么副作用较小的办法?2024/11/2742五、货币乘数(monetarymultiplier)1、概念: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代表着每一元基础货币的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m=M÷B2024/11/2743货币乘数(m)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注意(如图):

1)现金既是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又是货币供给量的组成部分。在货币供给过程中,现金数量保持不变。

2)存款货币是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两变量发生数量变化的关键。基础货币B=C+RCRCD

货币供给量Ms=C+D2024/11/27442、货币乘数的数学表达k为流通中的现金C与活期存款D的比率,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t为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e为超额准备金率。2024/11/2745乔顿模型推导C为流通中的通货,D为活期存款,T为定期存款,E为超额准备金M1=C+D,M1=B×m1又(因为T=t×D,E=e×DC=k×D)2024/11/27462024/11/2747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的关系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存款乘数是指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可以相互导出。2024/11/2748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宏观分析,关注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存款乘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微观分析,主要揭示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存款货币的。

2024/11/27493、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d、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t与货币乘数反向变动。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k与货币乘数反向变动。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e与货币乘数反向变动。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t与货币乘数m1反向变动,与货币乘数m2正向变动。2024/11/2750我国货币乘数季度变动情况2024/11/2751六、货币供给的决定

1、基础货币的决定(1)一般说来,基础货币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2024/11/2752(2)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减弱政府预算赤字弥补预算赤字的三种办法:增加税收、发行债券、发行货币商业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央行处于被动地位)国际收支状况(央行调节汇率)2024/11/27532、货币乘数的决定(1)rd、rt:中央银行决定(2)e:商业银行决定①市场利率的高低:利率越高,e越小②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e越大③借入资金的成本和难易程度:成本越高,e越大;越难,e越大2024/11/2754(3)k、t:社会公众(企业、家庭、个人)决定

k的影响因素:①财富总额。总额增加,k下降;②资产的相对预期收益率。活期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上升,k下降;其它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上升,k上升③风险因素:如挤兑④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偏好强,k上升2024/11/2755t的影响因素:①财富总额。总额增加,t上升;②资产的相对预期收益率。活期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上升,t下降;定期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上升,t上升;其它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上升,t下降2024/11/2756货币供给影响因素货币供给决定于公式中的六个变量因素:1)基础货币、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决定)2)超额准备金比率;(由商业银行决定)3)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由社会公众决定)2024/11/2757小结: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机制:以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为起点,以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为中间环节,以非银行部门持有、转移、结算货币为终点。2024/11/2758讨论:1、如果央行从公众手中买入1亿元的债券,并降低rd,则货币供应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动?如果现金比率剧烈上升,则货币供应将会发生什么变化?2、分析央行向券商购买国库券1亿元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与向商业银行购买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有何不同?2024/11/2759七、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1、概念货币供给的内生性(Endogenous):是指货币供给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难以直接控制。2024/11/2760货币供给的外生性(Exogenous):是指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货币供给的变动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之争起源于人们对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2024/11/2761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理论依据(1)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观点的代表:凯恩斯、弗里德曼2024/11/2762凯恩斯将货币的外生性作为宏观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前提,即中央银行可以完全控制货币供给,进而认为货币体系只是外加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与实物经济完全没有关系,是独立于实物经济的外生变量。凯恩斯理论盛行后,货币的外生性一直是经济学主流学派的一个基本命题,并得到了货币学派的推崇,一度成为经济学的教条。2024/11/2763(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观点的代表:

后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把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看作货币经济学的主要命题,认为货币的创造起源于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格利、肖、托宾等。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自适应机制体现了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一面。2024/11/2764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外生性的理解1、实际经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是绝对外生或内生的(货币供给既有内生性又有外生性);2、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供给的内生特点相对更为显著;3、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政策含义: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的政策不再有效,中央银行应该更多地通过正确引导公众的预期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2024/11/2765本章小结一、货币供给的定义二、货币供给的机制三、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四、基础货币五、货币乘数六、货币供给的决定七、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2024/11/2766谢谢!2024/11/2767

在研究货币供求关系问题上,货币需求的数量在现实中并不能直接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这是很难界定的。这是因为,其一,社会经济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这种需求也是随客观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再多的货币都会被流通所吸收,因此,不管社会的货币需求状况如何,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始终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货币供给量一定的条件下,不管社会的货币需求状况如何,全社会所持有的货币的名义数量既不可能超过现在的货币供应量,也不可能少于这个量,二者名义上始终是相等的。但是,这种名义上的货币供求均衡关系,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的货币供求均衡的实现。因为,从社会的角度看,名义货币总量并不一定就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