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版《政治》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_第1页
新高考版《政治》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_第2页
新高考版《政治》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_第3页
新高考版《政治》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_第4页
新高考版《政治》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

政治第七部分逻辑与思维

专题十六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考点一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一、把握辩证分合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

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2)特征:整体性、动态性.温馨提示: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但并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和相

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是对立统

一的.基础篇22.分析与综合1)分析的含义: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

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

的一种思维方法.2)综合的含义: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

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

方法.二、理解质量互变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1)含义: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

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2)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

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

与间断性的关系.2.把握适度原则1)适度的含义①度的含义: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

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②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③度的意义: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

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4易混易错: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2)掌握适度原则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

围内,防止过犹不及.三、推动认识发展1.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1)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①肯定方面的含义: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

身的方面.②否定方面的含义: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5③关系:对立统一.④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

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要深刻把握

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温馨提示: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

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

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

形而上学的表现.6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1)感性具体①含义: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

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②特点: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2)思维抽象①含义: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

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②重要环节:分离(起始环节)、提纯(关键环节)、简略化(表述结果环

节)、理想化(特殊形式).③特点: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73)思维具体①含义: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

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

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特点:它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

涵的科学概念.③地位: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飞跃的终点,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

的认识.易混易错: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同一思维

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而不是认识的两个过程.8考点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一、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1.创新思维的含义、条件与特征1)含义: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

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2)条件: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

果的继承.3)特征: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9思路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不落窠臼,出路才能巧妙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结果新 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4)创新思维“新”的表现10归纳总结:

2.联想思维1)含义: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2)特征:跨越的联结性、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113)方法①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

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

路.②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

想、想象甚至是幻想.二、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1)发散思维①含义: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

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12②特征: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独特之处想,是扩散、辐射.③方法: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等.2)聚合思维①含义: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

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②特征: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③功能:它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

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133)辩证认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

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1)含义: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

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2)逆向思维的主要路径:结构反转、状态反转、功能反转、因果反转.143)发挥思维正逆互补作用①逆向思维应当合“理”.②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我们只有掌握了人们已有的对事物常规

认识的成果,才能合理有效地对已有的常规认识作反向思考.③正逆互补,携手共进.正反补充有利于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产生创新性成果.15三、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

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

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2)表现:“先知先觉”.3)特征: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1)方法:矛盾分析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法.2)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163)意义:①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

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②培养超前意识,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

侧的产品和市场,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有利于国家

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7知能一正确把握辩证分合1.正确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综合篇比较整体性动态性区别含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特点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以动态的方式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联系客观事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整体性是包含动态性的整体性,动态性是在整体性基础上的变化发展,二者是有机统一的182.全面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比较分析综合区别特征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精确性是其优点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因果分析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联系辩证关系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②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方法论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比较量变质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统一物的分解、平衡

和静止的破坏等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自身,而是

变成另一事物知能二理解质量互变1.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与联系20

联系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我们做事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比较量变质变212.准确把握适度原则1)要“得中”而处之.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

“分寸”,不犯极端化错误.2)又不能局限于“得中”.当我们不需要事物的某种特定的质时,就要

创造条件促成事物量的变化,并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

望的存在状态.3)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

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22比较方法联想思维迁移正迁移在功能上发挥促进作用负迁移在功能上发挥阻碍作用同化性迁移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顺应性迁移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想象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知能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23发散思维检核表法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

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

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信息交合法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

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

新的思路头脑风暴法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聚合思维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比较方法24逆向思维结构反转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状态反转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功能反转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因果反转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

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比较方法25超前思维矛盾分析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及其因果关系,运用推理方法,推知未来,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前提条件的不足调查研究方法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比较方法26议题冬奥会开幕式:小火炬深思维大格局生活情境:①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人

特有的浪漫与激情.最让人难忘的,便是主火炬点燃的时刻.一说到奥

运会主火炬,人们脑海中想到的首先就是一团熊熊烈火,不管是1992年巴

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神来一箭,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

空中飞人,观众已习惯了放在主火炬台上的“大火”.按照这样的方式,

每一分钟,它都要燃烧大量燃料,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一直持续一个多

月.//②不同于以往的盛大与恢弘,本次奥运主火炬首次以“微火”形式

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奥运史上全新的一幕.//③全部参赛代表团的引导

牌组成了巨大的雪花,这朵大雪花加上缠绕的橄榄枝,构成了火炬台.经应用篇27过火炬手的接力,最后一棒火炬搭乘着这朵雪花升起在鸟巢中央,原来这

就是本届冬奥会的主火炬!//④中间的火炬火苗虽然小,但是所有国家将

它围在中央,共同保卫这个和平的火焰.//⑤北京冬奥会主火炬以“不点

火”代替“点燃”,以“微火”代替“大火”,清晰地传达了低碳环保的

理念,生动地表达了“一起向未来”的主题.探究问题: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阐述北京冬奥之火点燃

方式的创新之处.(6分)设问拆解:《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知识范围较大,需要结合材料缩小知

识范围,确定具体知识.“阐述”→说明类非选择题→明确主体、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28北京冬奥之火+点燃方式+创新之处→主题“一起向未来”.材料分层:①点明主题,强调以往奥运会的主火炬是“大火”,会造成资源

浪费.②指出本次奥运会主火炬与以往的不同.③讲述了2022年北京

冬奥会的火炬台与主火炬的形式.④⑤指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火炬

点燃蕴含着深远意义.29材料解读:①中“习惯了放在主火炬台上的‘大火’”→体现了正向思

维的局限性.②中“不同于以往的盛大与恢弘”+“首次以‘微火’形式呈现”→20

22年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方式与往届截然不同→体现了逆向思维的

运用.③中“大雪花加上缠绕的橄榄枝”→可联系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

等方式.④中“共同保卫这个和平的火焰”→蕴含了世界人民对美与和平的期盼.⑤“清晰地传达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可

联系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30参考答案

①突破正向思维的局限性,巧妙运用逆向思维,从不同角度对

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采用区别于以往的方式点燃和

展现主火炬.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

系,采用低碳环保的“微火”点火设计,实现了简约之后的更精彩.③通

过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等方式,选用雪花、橄榄枝等元素,生动表达

了“一起向未来”的主题,体现了世界人民对美与和平的期盼.31创新点拨一份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例(2022山东济宁期末质检,18)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

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

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为此,某校高二

10班学生以“××市当前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对策”为题开展了问卷调查,

请你参与其中.【调查问卷】1.你在就业中遇到过哪些歧视?(可多选)A.性别B.年龄C.

D.

E.

创新篇322.你是否了解关于就业歧视的相关法规?A.是B.否3.如果遇到就业歧视你会如何处理?(可多选)A.无奈,继续找别的单位B.跟对方申辩C.找有关部门反映D.起诉维权4.……33

2.你是否了解关于就业歧视的相关法规?

3.如果遇到了就业歧视你会如何处理?(可多选)

【调查结果】1.你在就业中遇到过哪些歧视?(可多选)34【调查建议】让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本

报告提出四条建议:(1)

;(2)

;(3)

;(4)劳动者要学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权.(1)请你帮助该班同学完

善问卷中“你在就业中遇到过哪些歧视”的调查内容,并运用创新思维

的知识,简要说明得到上述结果的思维过程.(9分)(2)结合问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补充完整调查建议.(6分)35试题特点:

1.本题以开展问卷调查为背景,试题情境新颖.2.本题设问要求补充调查问卷内容并说明思维过程,设问前后联系紧密;

要求学生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补充完整调查建议,考查学生法治意识的

核心素养.3.将逻辑与法律结合,设计巧妙.36探究路径:(1)第一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补

充.可以从户籍、学历、毕业院校、婚育状况等方面完成问卷.第二

小问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根据第一小问作答结果,运用逆向思维、发散

思维、聚合思维等思维分析确定问卷调查内容的思维过程.

(2)本问属于建议类试题,具有开放性,可以紧扣“让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

落到实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的话题,分别从企业、政府、用人单

位等主体入手,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37参考答案(1)户籍、学历、毕业院校、婚育状况等.(写出任意三项,言之有理即可)思维过程示例一运用逆向思维,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