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版《地理》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1页
新高考版《地理》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2页
新高考版《地理》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3页
新高考版《地理》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4页
新高考版《地理》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讲大气环流与气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基础篇知识点一全球性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1)形成:高低纬度间因获得太阳辐射量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2)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如下图)

23)气压带、风带气流运动方向及性质类型运动方向

性质垂直运动低压带(赤道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上升运动气温降低,水汽凝结→

降水多

高压带(副热带高压

带、极地高压带)下沉运动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

结→降水少水平运动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西风带、夏季风)

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

→降水多

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信风带、极地东风

带、冬季风)

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

结→降水少

从海洋吹向陆地(信风带、大陆东岸)

降水多3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分布和冬季风

42)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和夏季风

名师点睛: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

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5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内陆太平洋亚洲内陆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低温)、干燥(少雨)炎热、多雨温暖、干燥炎热、多雨势力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6知识点二气温与降水1.气温1)日变化: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14时前后气温最高.2)气温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

峰);晴天>阴天.3)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北半球海洋气温8月最高、

2月最低.4)气温年较差一般规律:同纬度地区,内陆大于沿海;同纬度的大尺度地区,

平原(盆地)大于高原;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72.降水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过饱和);冷凝(气温持续降低);有较多的凝结核.2)主要降水类型

8

名师点睛:主要降水类型(1)对流雨:一般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见于赤道及温带地区的

夏季午后.(2)地形雨:暖湿气团遇地形抬升,主要分布于山地的迎风坡.(3)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抬升,常见于温带地区.(4)台风雨:受台风活动影响,强度大,伴随大风,常见于低纬地区大陆东岸.9知识点三气候类型主要气候类型1)低纬度地区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10°N~25°N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1500~2000mm,最多月在400mm以上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

间(热带雨林气候两侧)赤道低压带、信风带

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年降水量<1000mm,最多月少于400mm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西岸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102)中纬度地区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

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北纬35°~55°之

间的亚欧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受大陆气团

控制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大113)高纬度地区主要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和寒带的苔原气

候、冰原气候.12知能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1.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及分布1)气压带的形成①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如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②动力型成因: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如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2)风带的形成①近地面由副热带高压带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下,偏转形成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南半球吹东南风,即东南信风.综合篇13②近地面由副热带高压带向北(南)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北半球偏转形成西南风,南半球形成西北风,即盛行西风.③近地面极地高压带向南(北)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偏转形成东北风,南半球形成东南风,即极地东风.3)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①纬线0°、30°(或回归线)、60°(或极圈)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

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②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14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

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15知能点二影响气温的因素1.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低(高)、太阳高度大(小)、太阳辐射能多(少).2)大气环流:盛行西风温暖湿润、极地东风寒冷干燥;冬季风寒冷,夏季风

温暖.3)海陆位置: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冬温夏凉,气温年

较差小.4)地形:海拔高(低);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地形阻挡冷空气;地形封闭,

不易散热.5)洋流:寒流降温,暖流增温.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16归纳总结:两地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判断两地位置

主要影响因素相距较远南北两地纬度

东西两地海陆位置(距海远近)距离较近,气温有明显差异

地形大陆同纬度东西岸

洋流172.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判读方法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平行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

同)

与等高线(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地形(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

弯曲)18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弯曲全球大陆等温线1月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闭合山地闭合曲线(低温区)地势高

盆地闭合曲线(温暖中心)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夏季

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冷

空气不易侵入)续表19知能点三影响降水的因素1.影响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低压带、西风带、夏季风易带来降水;高压带、信风带、冬

季风控制下降水少.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封闭,水汽不易进入(扩散).4)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5)人类活动:雨岛效应、人工造林等.20归纳总结: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1)在相对高度足够的前提下,在迎风坡,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

的分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如山地两侧降水量比较分析图:

21(2)某地降水量大小的判读方法:由B处作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竖轴)的直

线与年降水量曲线的交点,再作垂直于竖轴(或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与竖轴

的交点,读出竖轴的数值即为B点的降水量.222.两地降水差异主要影响因素的判断方法两地位置

主要影响因素较远南北方向大气环流

东西方向海陆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

地形(迎、背风坡)纬度相当的大陆两岸

洋流名师点睛: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

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23知能点四气候类型的判定1.根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依据某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结合下面气候分布规律示意图(以北

半球为例)中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行判定.

24名师点睛: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大陆

西岸,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25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判断半球最热月均温在7、8月北半球

在12、1月南半球以温定带最冷月均温>15℃四种热带气候

0—15℃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0℃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以水定型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

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6方法技巧:气温降水表格的判读

1月4月7月10月全年甲气温(℃)2829262727

降水量(mm)5107136101982乙气温(℃)2525.525.925.525.6

降水量(mm)314268154197271627解读气温降水表格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认清表名及不同表格项目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②抓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通常选取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资

料来分析.③要注意获取表中各项目要素的“最值”,“最值”信息往往是解决问

题的突破点;注意对表格气温、降水要素进行横向类比分析和纵向相关

性分析.283.根据气候的成因判断结合形成气候的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特别是

大气环流因素进行判断,如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等.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1)距赤道较远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纬度较低,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

沿海和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对流弱,降

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29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山脉阻挡了西风,降水稀

少,形成了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4)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具有南北狭长延伸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

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影响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5)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沿岸.30应用探究气候对地域文化(传统建筑)的影响探究情境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的具体反映.全球各地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特征形成了各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下图为世界两个区域的建筑,左图

为瑞典木屋,多以尖顶、暖色、窗小且少为特征;右图为福建平潭(与台湾

岛相望)石厝,石厝以石砌墙,屋顶呈“人”字形,拱形瓦片上面压上大石,

窗少且小.应用篇31

实践探究(1)根据瑞典木屋的特点说明其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特征.(2)根据平潭石厝特征,推测当地气候特征及形成的原因.32应用点拨气候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传统建筑景观,包括其建筑屋

顶形式、墙体颜色及厚度、窗户特征等,都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分析此类问题时,一般先确定区域气候特征,然后根据建筑物

特征对应分析其形成原因,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3探究流程(1)34(2)35参考答案(1)屋顶倾斜度大,有利于冬季排雪,减少积雪对屋顶的积压;木质结构房屋

充分利用当地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且保温效果好;木屋颜色多为暖色调,

既可以吸收热量,也可以在漫长的冬季带给人们温暖的感觉,调节人的情

绪;窗小且少,可以减少寒冷气流的侵袭.(2)石厝屋顶呈“人”字形,坡度较大,且瓦片呈拱形,均有利于排水.推测

当地降水较多.形成原因:平潭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秋多台风雨.石厝为石墙,屋顶压大石,窗小且少,利于隔热防风.推测当地炎热、多大

风.36形成原因:平潭纬度低,夏季气候炎热;平潭位于台湾海峡沿岸,受狭管效应影响,多大风,加上夏秋多台风,风力大.37创新篇创新探究不走寻常路的顺坡垄创新情境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

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创新设问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38创新点拨试题以某地的农业生产景观和生产方式为命题情境,巧妙地以降水特点

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降水特征的分析、水土流失成因,

引导学生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