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版《历史》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_第1页
新高考版《历史》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_第2页
新高考版《历史》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_第3页
新高考版《历史》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_第4页
新高考版《历史》资料:讲解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

历史新高考版专用第十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时空定位2阶段特征20世纪上半期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时期,也是国际

秩序发生急剧变化时期.政治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导致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产生了重要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制度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促进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经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始国家干预经济.1918年开始,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频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取得了重大成就,也为人类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历史经验思想列宁主义诞生,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对暴力,向往和平;经济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代替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3基础篇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时代背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

阶段.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矛盾加剧.43)主要原因: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

事集团.54)直接原因: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2.爆发1)全面爆发:1914年7月,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

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6温馨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虽然塞尔维亚抗击奥匈

帝国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

变整个一战的非正义性质.3.经过1)欧洲的三条战线72)战争进程84.影响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

了欧洲的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战和平运动高涨.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国际秩序)1.确立: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

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2.主要内容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

瓜分.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10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海军军备.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诸多特权.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3.国际联盟(1920年)11学习聚焦国际联盟虽然是美国主张并推动建立的,但其主导权最后落入了英法两

国手中,而美国却被国际联盟边缘化.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美

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国联盟约.

12考点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理论先导——列宁主义的形成1.条件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尖锐阶级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布尔什维克党建立思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32.内容帝国主义定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对俄国的认识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43.意义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

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二、革命惊雷——十月革命的胜利1.经过15易错提醒二月革命的性质二月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但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沙皇的封建专

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而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推翻资

产阶级的统治.二月革命虽然是无产阶级领导并参与的,建立了工兵代

表苏维埃,但革命后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2.意义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2)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

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163)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

争.4)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

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易错提醒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但十月革

命本身并不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17三、曲折探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

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182)目的:集中有限力量保证战争的胜利.3)内容: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

收集到国家手中.4)影响:保证了前线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1)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

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

入外国资本.2)影响:稳定和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93.苏联模式(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1)背景:1922年12月,苏联成立.1924年1月,列宁逝世.2)措施: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03)结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4)特点: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指令性计划体

制.5)评价①积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

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②消极: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采用强制手段,导致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较低.这些问题影

响了苏联的发展.21易混辨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苏联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苏联模式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以行

政命令来管理经济,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商品市场和

价值规律,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考点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历史概念民族运动(革命)和民主运动(革命)民族运动(革命)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殖民统治,争取民

族解放、民族独立的运动.民主运动(革命)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制度的斗争.到帝国主义时代,开始出现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或民主

革命,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32.概况24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5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背景: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在萌芽和酝酿时期,但

北非和东非一些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2.表现1)埃及的民族解放斗争阶段领导者方式或要求结果民族独立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进行街垒战等1922年,埃及独立,但英国保留特权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未获完全成功262)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领导者概况结果酋长克里姆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27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2.表现阿根廷共产党领导工人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智利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尼加拉瓜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墨西哥卡德纳斯对内推行土地改革,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收归国有28四、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

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学习聚焦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方式一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二

是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结合当地传统的进步思想,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民族主义,如苏加诺主义和以此为指导思想的民族民主运动.

29考点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302.经济大危机后各国的发展3.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2)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1)1933年,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314.绥靖政策1)背景: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2)表现: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3)影响: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2)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对外侵略扩张.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加剧了国

际形势的紧张.4)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322.进程(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333.影响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难以估量的文明劫难和心

灵创伤.2)但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和一切非正义力量,有力

维护了世界和平,彰显了人类正义.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雅尔塔体系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

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

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34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归还窃取于中国的领土;承认朝鲜独立处置德、日、意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处置殖民地托管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战后秩序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2)内容353)评价①积极: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

的共处与合作.②消极: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

些国家的利益.2.联合国1)成立时间:1945年10月.2)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4)决议原则: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363.战后国际秩序1)欧洲:在二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2)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3)苏联:军事和政治强大,在战争中赢得很高威望.4)国际格局:二战的结束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

格局的真正转折点.37综合篇知能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体系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

序;都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

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

消长而瓦解、破坏.2.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

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382)前者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包括了资本主义大

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是美苏对峙格局,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4)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德国的崛起而

破产;后者则是战胜国之间的妥协.5)前者主要是协调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主要是协调两种

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39知能二苏联社会主义探索的实践与经验1.实践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农业集体化工业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除重要的工矿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私人经营社会主义工业化商业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排斥市场40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单一的公有制分配制度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按劳分配经济运行机制绝对的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2.经验1)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均衡发展.3)制定农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4)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

41知能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地区普遍性.涉及亚非拉广大地区领导力量更高的层次性.既有共产党领导,也有民族主义政党、爱国王公贵族、部落酋长等领导参加者广泛性.有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时间持续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从未间断手段多样性.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程度不平衡性.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目标明确性.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民族自决”成为普遍诉求性质统一性和多样性.都属于民族民主革命范畴.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影响深远性.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2应用篇应用探究漫画里的二战材料

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漫画:AB

43CD

EF44漫画说明:A正义化身的超人(美国的象征)抓着斯大林和希特勒,到日内瓦(国联)去接受“审判”B“牙医”希特勒对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英国C希特勒与斯大林的拥抱.文字:“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D自由女神将象征自由的火炬传给罗斯福和丘吉尔,戴镣铐的巨手象征苏联E飞机尾部有一具骷髅,手中的包上贴有纸条:新加坡、泰国、马尼拉等F漫画上方罗斯福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闸门文字:美国对英国的援助45(1)请将漫画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对应的字母填在空白处.

(2)按一定的时空结构和历史逻辑,概述漫画内容的历史进程.

46探究思路首先要把握漫画信息的内涵,感悟漫画揭示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

质特征,然后按时序将这些事件进行排列.在时空结构和历史逻辑层面,

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全面爆发、西线形势、扩大、全球阶

段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这一主线进行概述.《苏德互不侵犯条

约》属于事实上的同盟条约,是一份大国宰割小国的预分赃合同,所以,在

漫画A中超人会把希特勒和斯大林一起抓着接受正义的审判,其反映的是

二战背景.漫画B,“牙医”不仅仅是牙医,还是“屠夫”,被他拔过牙的“病人”都

再没有出来.“病人”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牙医”手中一样的钳子,

寓意是英国已放弃了绥靖政策,竭力抵抗德国的侵略,故漫画B反映的是47二战的全面爆发和西线形势.漫画C,希特勒在拥抱的同时又在斯大林背上插刀,斯大林手中还握着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寓意是德国进攻苏联,反映的是二战的扩大.漫画D的寓意是:由美、英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并援助受到法

西斯侵略的国家,包括苏联,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漫画E,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死神掌控着飞机,意味着“死亡”的临近,随

后美国对日宣战,反映的是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漫画F,罗斯福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反映了美国改变了以往“中立”态

度,加大了对英国的援助,反映的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

48参考答案(1)ABFCDE(2)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暂时免于战火,但也

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使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9月,德国闪击

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之后,德国在西部战线占领了多个欧

洲国家,又在1940年7月发动对英国的不列颠空战.面对德国法西斯的疯

狂侵略,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以往中立态度,加大了对英49国的援助.1941年6月,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开辟

东线战场,苏联军民奋起反抗,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

话.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

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大了对苏联的援助.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50应用点拨历史漫画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

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

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

历史的立场.本题以图说史,引导学生挖掘历史漫画的内涵,把隐性的知

识显性化,并寻找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

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1创新篇史料研习十月革命攻占冬宫是否发生了激烈的战斗52材料一

在教科书中有一幅绘画作品,《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

宫》.画面中一群武装的士兵、赤卫队员在夜色中,在火光的映照下攻

打冬宫.那么,当时有没有发生激烈战斗?十月革命的总指挥托洛茨基回

忆说,我们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城里重要的地方……我们的士兵、水兵、

赤卫队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各个机关.材料二

列宁在起义当天的报告中说:“苏维埃特别强调群众在这次罕

见的不流血的和非常顺利的起义中表现的团结性、组织性、纪律性和

完全一致的精神.”——摘编自1917年11月7日《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报告》53材料三

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