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一古诗文默写点训人教福建课件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一古诗文默写点训人教福建课件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一古诗文默写点训人教福建课件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一古诗文默写点训人教福建课件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一古诗文默写点训人教福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专题训练专题一古诗文默写一、直接型默写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山岛竦峙二一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二一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风正一帆悬二一4.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二一5.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二一6.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影入平羌江水流二一7.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应傍战场开二一8.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曲肱而枕之二一9.子夏曰:“

⁠,仁在其中

矣。”(《〈论语〉十二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二一二、理解、情境型默写1.《次北固山下》中体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的哲理句

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一2.《〈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兴趣是最好的”的句子

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二一3.《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描写边塞月夜独特景色的两

句诗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二一4.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

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是:

⁠。夜

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二一5.《〈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

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二一6.《〈论语〉十二章》中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异曲

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二一7.《夜雨寄北》中写诗人客居异乡,在潇潇夜雨中想象未

来,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的希冀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一8.《〈论语〉十二章》中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一9.[2024年1月泉州期末]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热衷于描绘自然:《观沧海》

中的“

”描写了瑟瑟秋风中

大海汹涌澎湃的宏伟气象;《次北固山下》中的“

”写出了江面开阔、风平浪静

的景象;《天净沙·秋思》中的“

”和

”,以苍凉的图景烘托了天涯沦落人

的凄苦之情。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潮平

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二一描绘自然可成经典,抒发哲理同样引人深思:诸葛亮

《诫子书》中的“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