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宁波五校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学重视对意象的创造。对意象的理解出现偏颇,将难以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主观情志,影响对作品的精准诠释。目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这些意象是孤独寂寞、凄惶难安的精神体现。第二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体现。第三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相关内涵,但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事实上,苏轼虽人生坎坷,但其生命中却贯注着积极自适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奋起而积极有为的理想信念。以“自洽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
苏轼在黄州诗文中,通过“梦”“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醉醒之间、梦醒之间、虚实之间的自由广阔、轻松和谐之境。其生命,就是在此残缺压抑的现实中得以舒展成长并有所成就的,这正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具体体现。
东坡词中,一个主要意象是“梦”。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初读这首词,觉得作者是在怀古伤今,因命与志的不相谋、人情与事理的纷乱交织而感喟光阴虚度、功业无成,抒发了一种人生如梦、消磨壮心殆尽的人生哀叹。实则不然。《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词尾梦境的书写,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亦虚亦实的无住、无缚、自在之境。这样的“如梦”之境,不再受到执念的遮蔽和现实的束缚,让人在无所束、无所待的淡然中有距离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唯有在这个时候,作者才能跳出自我和一时一地的局限,从画中人抽身为看画之人:我不再是一时一地的困顿之我,而是人类之大我。周瑜与自己,成功与失败,都是这亘古时空滔滔江水中或翻涌突出或沉没无闻的浪花。这使他不再胶着在现实的无奈之中,从而生出自由旷达之心,这才是“人生如梦”的内涵所在。
“舟”的意象,也展现着苏轼自洽有为的人生思考。苏轼《临江仙》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句,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无心状态。在这种无心的状态下,通过“行天下之至顺”,可以到达“人之所悦”的人生境界。苏轼通过“舟”的意象,创造了安时处顺、不为世累的人生之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开放自在不拘之心,纵情享受千里快哉之风和浩瀚无垠之景。
“幽人”也是苏轼自洽有为之的典型意象。身处困境,安之若素,坚守自得的“幽人”意象,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自我表达。他以逐臣的身份来到黄州,朝廷的驱逐和亲友的背离使他倍感凄凉。即便如此,苏轼并没有在现实的打击中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事实上,苏轼在黄州期间,一直未忘记忧国忧民,并总是力所能及地惠及黄州人民,这均说明苏轼在逆境中仍坚守着自己可贵的“许国心犹在”的精神,并积极蓄力,以图有助益于家国。
《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段关于“变”与“不变”的辩证分析,正体现出苏轼看待问题的广阔视角:如果局限于眼前,只看到流水滔滔,逝而不返,月盈月亏,瞬息已变;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则江水长流,明月仍在。苏轼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苏轼的自恰有为还表现在,他虽把荣辱得失置于无限时空,从而淡化人生得失,但并不因此否定生命的价值。从天地的视角看,生命微小;从生命的角度看,天地却可以尽纳胸中。苏轼通过对“水”“月”等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视野无限开阔、广纳世间万物、纵享天地大美的自洽有为的人生境界。
历朝历代遭遇贬谪的官员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苏轼这样猝临惊辱而能安、安而能有所作为之人,却寥寥无几。苏轼的处境,与司马迁、陶渊明等人皆有相似之处,但最终的生命取向又大不相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充分阐述了他忍辱负重活下来以求文采表于后世的价值选择。司马迁的著书自见无疑给苏轼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对苏轼来讲,他也选择了著书立说以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之路。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因为屈辱而否定生命的价值。陶渊明因为不堪忍受官场的污浊和束缚而归返田园,可谓穷而独善其身的典型代表。苏轼追慕陶渊明的诗品和人品。与司马迁的自卑、陶渊明的自隐相比,苏轼的选择是不卑、不隐、不殒的生命态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让生命得以和谐安乐并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在自洽有为的研究视域下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做诠释,能够深刻且全面地对意象中所内含的苏轼精神内蕴做出更丰富生动且立体通透的解读。黄州诗文意象所体现的,绝不仅仅是苏轼本人孤独寂寞、凄惶难安、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心理内涵。苏轼是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学大家,不仅仅因为其辉煌的文学成就和独立的仁者情怀,更因为在这背后,隐含着探求大道、仁爱天下、和谐愉悦、踔厉奋发的“自洽有为”的生命智慧。
(摘编自王燕《从意象角度看苏轼黄州诗文中的“自洽有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苏轼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这里的“此”指的是看待世事需要视角广阔,眼光长远,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B.苏轼的黄州诗文意象内涵复杂,不只是孤独寂寞、超然世外之类,还应将“自洽有为”纳入“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中,作为补充。
C.苏轼黄州诗文中的“舟”意象,象征着他安时处顺、不为世累的人生态度,与“梦”等意象共同构成了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文学表达。
D.司马迁“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苏轼借鉴了司马迁著书立说的做法,但以更积极的态度高扬起生命的价值。2.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苏轼“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B.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后赤壁赋》)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3.本文在提出“自洽有为”的研究视角后,怎样展开论证?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风筝仙女
铁凝①家居市区的边缘,楼房前边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才知道你每天吃下去的确是真的粮食,喝下去的也确是活的水。
②我们不必担心再会有房子遮挡抛向远处的视线了。有消息说市政建设部门规划了菜地,这片菜地将变成一座公园。这使我们在侥幸的同时,又觉出一点儿失落,公园对于一座城市算不上什么奇迹,而一座城市能拥有一片菜地才是格外地不易。公园与生俱来地有一种刻意招引市民的气质;菜地可没打算招谁,菜们自管自安稳地在泥土里成长。
③通常,四周的居民会在清晨和傍晚沿着田间土路散步,或者小心翼翼地踩着垄沟背儿在菜畦里穿行。只在正月里,当粪肥在地边刚刚备足、菜地仍显空旷、而头顶的风已经变暖了的时候,才有人在开阔的地里撒欢儿似的奔跑,人们在这里放风筝。
④我的风筝实属普通,价格也低廉,才两块五毛钱。这是一个面带村气的“仙女”,鼻梁不高,嘴有点鼓;一身的粉裙子黄飘带,胸前还有一行小字,“河北邯郸沙口村高玉修的风筝”“批发优惠”什么的。如此说这“仙女”的扎制者,便是这位名叫高玉修的邯郸农民了。虽说这位高玉修描画“仙女”的笔法粗陋幼稚,选用的颜料也极尽单调,但我相中了它。使我相中这风筝的,恰是“仙女”胸前的这行小字。它那表面的商业味道终究没能遮住农民高玉修骨子里的那点儿拙朴。他这种口语一般直来直去的句式让我决定,我就要这个“仙女”。
⑤傍晚之前该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太阳明亮而不刺眼,风也柔韧并且充满并不野蛮的力。举着我的“仙女”,小跑着将她送上天空,近处有放风筝的邻人鼓励似地督促着我:“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⑥【甲】放线呀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⑦这热情有力的鼓动在我耳边呼啸,在早春的空气里洋溢,丝线从手中的线拐子上扑簌簌地滑落着,我回过头去仰望长天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松着手中的线,一时间只觉得世上再也没有比这“风筝仙女”更像“仙女”的东西了。她那一脸的村气忽然被高远的蓝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简陋的衣裙忽然被风舞得格外绚丽、飘逸;她的态势忽然就呈现出一种怡然的韵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飞翔着黑的燕子褐的苍鹰,花的蝴蝶银的巨龙……为什么这些纸扎的玩艺儿一旦逃离了人手,便会比真的还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风给了它们人间所不解的自在的灵魂,又仿佛只有在天上,它们才会找到独属自己的活生生的呼吸。
⑧【乙】放线呀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⑨有些时候,在我们这寻常的风筝队伍里,也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人。一辆“奥迪”开过来了,车上下来两三个衣着时髦的男女,簇拥着一位手戴钻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风筝的主人,却乐于两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专为他捧着风筝。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听说由山东潍坊
特意订制而来,那线拐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钻戒”站在地边打量天上,一脸的不屑,天上正飞着我的“仙女”和邻人的“燕子”。他从兜里摸出烟来,立刻有人为他点燃了打火机。一位因穿高跟鞋而走得东倒西歪的女士,这时正奔向“钻戒”,赶紧将一听“椰风”送到他手里。好不气派的一支队伍,实在把我们给“震”了。
⑩然后那“蜈蚣”缓缓地迎风而起了,确是不同凡响地好看。四周爆发出一片叫好声,善意的人们以这真诚的叫好原谅了“钻戒”不可一世的气焰。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因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只在随员替他将“蜈蚣”放上蓝天之后,他才从他们手中接过线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个舵手,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
⑪这时我想起一个爱放风筝的同事。他曾告诉我,小时候在乡下时,糊风筝买不起线,就用家里没有用的碎棉线一段段接起来,代替风筝线。线的接头太多,也不结实。有一次他的风筝正在天上飞着,线断了,风筝随风飘去,他就跑着追。为了那个风筝,他一口气跑了七八里地。
⑫我知道我开始走神儿,我的风筝线就在这时断掉了。风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摇摆着身子朝远处飘去。天色已暗,我开始追赶我的“仙女”,越过脚下的粪肥,越过无数条垄沟和畦背,越过土路上交错的车辙,也越过“钻戒”们不以为然的神色。我坚持着我的追赶,只因为这纯粹是“仙女”和我之间的事,与别人无关。当暮色苍茫、人声渐稀时,我终于爬上一座猪圈,在圈顶找到了歪躺在上边的“仙女”。我觉得这“仙女”本是我失散已久的一个朋友,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应姓高,与邯郸沙口村那个叫做高玉修的农民是一家人。
⑬大而圆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悬在了天空,在一轮满月的照耀下,我在想究竟什么叫做放风筝。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风筝的断线,有了“仙女”的失踪,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复得,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我心中的;联接地上人类和天上“仙女”之间那和平心境的,其实也不是市场上出售的风筝线。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第二段作者用“侥幸”与“失落”等词来表现人们听说这片菜地将变成公园时的矛盾心理。
B.“我”买下仙女风筝,是因为“我”从“口语一般直来直去”的广告中看出扎制者的拙朴。
C.“我”用“钻戒”“蜈蚣”代称青年人和他的风筝,表达对被物质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厌恶。
D.文章末段“突然”一词直观地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变化,也表现出我追风筝时心无旁骛的状态。5.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是(______)(3分)
A.文章第一段使用第二人称“你”,更能激起读者对自然原始的乡土生活的情感共鸣。
B.文章第七段使用设问句式,自问自答,引发了读者对天上风筝“自在的灵魂”的关注。
C.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把风筝仙女神秘的脸、飘逸的衣服、怡然的态势描摹得细腻而丰富。
D.甲、乙两句独立成段,构成间隔反复,充分表达“我”在放风筝时逐渐高涨的欢悦情绪。6.请简要分析⑪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7.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风筝•生活•快乐。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①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
②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嘴,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③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④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8.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有僧A布袍B蹑履C来迎D与之语E愕而顾F如麋鹿G不可接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一峰高绝”中的“绝”是“极,十分”的意思,与《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中的“绝”意思不同。
B.“如蜗鼠缭绕”中的“如”是“如同、好像”的意思,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仙之人兮列如麻”中的“如“意思相同。
C.“如适在人上”中的“适”是“适应”的意思,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的“适”意思相同。
D.“迟明,皆去”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与《短歌行》“去日苦多”的“去”意思不同。10.下面有关选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文章开头写作者初入山中的见闻。“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三句点明题目,突出了此山幽深的特色。
B.作者在文中多用声音来烘托北山的清幽和寂静,如“锵然而鸣”“乃闻鸡声”“堂殿铃铎皆鸣”等。
C.文章最后说“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这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结尾写法一样,意在强调所游之地的回味无穷。
D.本文写景状物格外真切动人,这跟作者将浓烈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有很大的关系,北山的幽深、僧居的静寂、夜间的阴森,无不如此。1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②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12.清代文学家林云铭论本文“以‘渐深渐幽’二句作骨,步步写来,无非奇景”。请指出本文写景的三个层次。(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读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读书辛弃疾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注】①元元:指人民。②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辛诗首句感慨是非难分、得失难明,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反思。
B.辛诗三四句写诗人发现了古人可笑之处后自得意满,体现了诗人对古人的批判。
C.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的可贵,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但浅中有深意。14.两首诗都题为《读书》,但对我们的启示却各有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劝学》中用“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从反面论述了积累的必要性。
②韩愈《师说》中剖析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中国诗词中常用鸟和鱼来绘景抒情,如“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式浅阅读远远不够。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深度阅读,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对此,作家们往往采取的阅读方式,以接近深读状态。比如,王安忆每天浏览十万字不在话下,笑谈自己“泡在文字黑才能喂饱”;毕飞宇则以“把玩古董”的心态细读作品妙处,好的作品一下午品读四五页心里就“美得不行”。我们或许,能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的读者。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学者们不约而同地谈到,海量信息的自媒体时代,往往推送或抓取的仪是跟个体兴趣相关的“窄化”资讯。通过经典人文阅读,突破资讯隔膜,使读者能超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切他人。恰如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曾宣称,通过阅读小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3分)A.避重就轻截然不同博学多才明察秋毫B.避重就轻大同小异天赋异禀明察秋毫C.浮光掠影截然不同天赋异禀洞若观火D.浮光掠影大同小异博学多才洞若观火17.下列选项中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所使用的双引号的用法一致的是______(3分)
A.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B.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章。
D.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18.文中画横线句子有多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2分)除了地下含水层以外,冰川更是丰富的水源。地处库木塔格沙漠东部的甘肃省敦煌市就有不少“雪水渔场”。敦煌市阳关镇降雨极少,被称为中国的“旱极”,①___,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21世纪初,当地人民突发奇想——把祁连冰川融水引过来,②___。他们先用黏土固沙,再修筑了近十米高的屏障挡住沙尘暴,最后植树造林,利用这三道关卡解决了泥沙渗水的问题。通过地下暗河,使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不仅由于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的原因,还被顺利导向了阳关镇,转换为清澈见底的水。如今,阳关镇的养鱼业早已拓展为集养殖、旅游和种植为一体的综合沙漠生态产业,帮助当地人发家致富。
沙漠养鱼虽然看似不切实际,但③___,沙漠养殖场有着一个巨大优势——许多疾病往往会经海水在各个沿海养殖场之间传播,而封闭式的养殖场则能让动物们免受其害。鱼儿们喜欢洁净的水和温暖的阳光,沙漠恰恰可以成为鱼的海洋,成为所在各国的经济资源之一。专家估计,全球沙漠养鱼场每年可产出3000多万吨鱼虾,产值高达2500多亿元人民币。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真正的行家里手身上有两种气质:一种是书卷气,另一种是烟火气。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和解析1~3.【答案】B、D、【解析】(1)B.“还应将‘自洽有为’纳入‘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中,作为补充”错,原文有“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相关内涵,但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可见“自洽有为”不属于“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原文是说“自洽有为”补充了“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
故选B。
(2)A.意象为“幽人”,根据原文第五段“‘幽人’也是苏轼自洽有为之的典型意象。身处困境,安之若素,坚守自得的‘幽人’意象,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自我表达”,强调的是苏轼的坚守。
B.意象为“刘玄德”,是作者以酒会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不能体现“自洽有为”。
C.意象为“孤鹤”,根据原文第四段“‘梦’的意象,……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亦虚亦实的无住、无缚、自在之境”,只能体现“自洽有为”的“无心自在”。
D.出自苏轼《浣溪沙》,诗句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诗句体现了作者虽身处困境依然积极乐观,旷达乐观的心态,能体现“自洽有为”。
故选D。
(3)①由“……事实上,苏轼虽人生坎坷,但其生命中却贯注着积极自适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奋起而积极有为的理想信念。以‘自洽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可知,先排除常规的“自洽有为”体现角度,提出从黄州诗文中意象入手研究的新视角。
②由“苏轼在黄州诗文中,通过‘梦’‘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醉醒之间、梦醒之间、虚实之间的自由广阔、轻松和谐之境。其生命,就是在此残缺压抑的现实中得以舒展成长并有所成就的,这正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具体体现”“‘幽人’也是苏轼自洽有为之的典型意象”“苏轼通过对‘水’‘月’等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视野无限开阔、广纳世间万物、纵享天地大美的自洽有为的人生境界”等可知,然后列举苏轼黄州时期创作的词赋意象,依次从“梦”“舟”“幽人”“水月”等意象来阐述其“自洽有为”的精神。
③由“苏轼的处境,与司马迁、陶渊明等人皆有相似之处,但最终的生命取向又大不相同……与司马迁的自卑、陶渊明的自隐相比,苏轼的选择是不卑、不隐、不殒的生命态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让生命得以和谐安乐并有所作为”可知,最后通过与司马迁、陶渊明的对比,指出苏轼选择的生命态度及蕴含的生命智慧。进一步论证苏轼“自洽有为”的生命精神。
答案:
(1)B
(2)D
(3)①先排除常规的“自洽有为”意义之外的其他意义,使论证语言严谨;
②再通过引用苏轼被贬黄州后的诗文分析苏轼面对人生的“自洽有为”的态度,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③最后通过与司马迁、陶渊明的对比,进一步论证苏轼“自洽有为”的生命精神。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答题时都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4~7.【答案】C、C、、【解析】(1)C.“代称青年人和他的风筝”“厌恶”错误,“蜈蚣”是风筝本来的样子,代称“蜈蚣”不足以看出“表达对被物质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厌恶”;另外原文中有“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联接地上人类和天上‘仙女’之间那和平心境的”等相关记叙,写出“我”旁观青年人时的平和心境,并没有“厌恶”的情感。
故选C。
(2)C.手法不是比喻,是拟人和排比。
故选C。
(3)①结合“有些时候,在我们这寻常的风筝队伍里,也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人……”可知,内容上,本段插入了“我的同事”放风筝的故事,与上文“戴钻戒的青年”放风筝构成对比,突出“我的同事”虽然物质匮乏,却仍执着地向往并创造生活的乐趣,也懂得珍惜平凡而美好的事物。②结合“我知道我开始走神儿,我的风筝线就在这时断掉了……”可知,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风筝仙女”的追逐,也引发我对快乐的感悟。
(4)①结合“我的风筝实属普通,价格也低廉,才两块五毛钱……”可知,全文以“风筝”为线索,讲述了“我”买风筝、放风筝、追风筝的故事,还穿插了“钻戒”青年和“我”的同事放风筝的故事。②结合“这时我想起一个爱放风筝的同事。他曾告诉我,小时候在乡下时,糊风筝买不起线……”可知,“我”和“我的同事”的生活质朴自在,如“菜们自管自安稳地在泥土里成长”,又如风筝般拥有“独属自己”的“自在的灵魂”;“钻戒”青年物质生活富足,却无缘体会真正的快乐。③结合“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我心中的……”可知,“我”从放风筝中体悟出快乐本是“靠我自己”创造的,是在真实真切的体验中获得的。
答案:
(1)C
(2)C
(3)①内容上,本段插入了“我的同事”放风筝的故事,与上文“戴钻戒的青年”放风筝构成对比,突出“我的同事”虽然物质匮乏,却仍执着地向往并创造生活的乐趣,也懂得珍惜平凡而美好的事物。②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风筝仙女”的追逐,也引发我对快乐的感悟。
(4)①全文以“风筝”为线索,讲述了“我”买风筝、放风筝、追风筝的故事,还穿插了“钻戒”青年和“我”的同事放风筝的故事。②“我”和“我的同事”的生活质朴自在,如“菜们自管自安稳地在泥土里成长”,又如风筝般拥有“独属自己”的“自在的灵魂”;“钻戒”青年物质生活富足,却无缘体会真正的快乐。③“我”从放风筝中体悟出快乐本是“靠我自己”创造的,是在真实真切的体验中获得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本类题目,需要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题回答,没有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4)本题考查拟写短评思路的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和关键词分析概括。
文学类选择题解答步骤:
第一步:细读选项,抓关键。
此类题4个选项,答题区域涉及文本的各个角落,因此需要仔细阅读选项,把握选项中的部分关键词语,给第二步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准定位,找区间。
根据选项中的关键性词语,迅速浏览文本,找与之匹配的关键词,从而确定选项的答题区间。
第三步两相比较,问三问。
两相比较就是把选项和相关区域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问三问”:选项有没有篡改内容,有没有混淆逻辑,有没有主观臆想;是否篡改了原文中表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内容;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原文中有没有此类信息。选项命制时加入了命题者的臆想,主观臆想的选项内容往往是无中生有的。8~12.【答案】C、B、、、【解析】(1)句意:有僧人穿着布袍、趿着鞋子前来迎接,与他交谈,他惊愕地看着我们,就像麋鹿一样不可接近。
“布袍蹑履来迎”描述僧人的状态和行为,“与之语”是接着发生的动作,之后“愕而顾”描写僧人的神态,“如麋鹿”进一步说明其状态,“不可接”则是整体呈现出的一种情况。
所以在DEF处断开合适。
(2)A.“一峰高绝”的“绝”是“极,十分”的意思,说山峰很高;《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中的“绝”是“停止、断绝”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该项解说正确。
B.“如蜗鼠缭绕”的“如”是“如同、好像”的意思,把依崖壁的屋的形态比作蜗鼠缭绕;《梦游天姥吟留别》“仙之人兮列如麻”中的“如”也是“如同、好像”的意思,该项解说正确。
C.“如适在人上”中的“适”是“恰好、正好”的意思,而《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的“适”是“适应、迎合”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该项解说错误。
D.“迟明,皆去”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短歌行》“去日苦多”的“去”是“过去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该项解说正确。
故选C。
(3)B.“多用声音来烘托北山的清幽和寂静”“锵然而鸣”错误。“锵然而鸣”主要是写泉水堕入石井发出的声响,重点在于体现山中的一种自然之景,并非主要用来烘托北山的清幽和寂静,该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①“二三子”指大家、众人;“相顾”是互相看着;“惊”表示惊讶;“身之在何境”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身在何境”,即自己处在什么境地。译文: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感到很惊讶,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境地。
②“数十竿”指几十竿;“相摩戛”指相互摩擦碰撞;“切切”形容声音急切的样子;“不已”就是不停、不断的意思。译文:窗户间有几十竿竹子相互摩擦碰撞,声音不断,十分急切。
(5)第一个层次:写初入山时所见之景。从“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开始,描绘沿途的大松形态各异,如“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还有松下草间的泉水、松间的藤以及树上的鸟等,展现出山中景色渐趋幽深奇丽的特点。
第二个层次:写往西登山过程及到达山顶僧居处的所见所闻。先写沿着小路登山的艰难,“仅可步”“篁筱仰不见日”等体现路途情况,到山顶后看到僧居房屋“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还有山风来临时“堂殿铃铎皆鸣”等情状,凸显出山顶僧居处的别样景致与清幽氛围。
第三个层次:写夜晚留宿时的所见所感。“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描绘了夜空的清朗开阔,而“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则通过竹子摩擦声以及竹间植物在夜色中给人的阴森感觉,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寂静又略带阴森的夜间氛围。
答案:
(1)DEF
(2)C
(3)B
(4)①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感到很惊讶,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境地。
②窗户间有几十竿竹子相互摩擦碰撞,声音不断,十分急切。
(5)第一个层次:写初入山时所见之景,展现出山中景色渐趋幽深奇丽的特点。
第二个层次:写往西登山过程及到达山顶僧居处的所见所闻,凸显出山顶僧居处的别样景致与清幽氛围。
第三个层次:写夜晚留宿时的所见所感,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寂静又略带阴森的夜间氛围。
参考译文:
离新城城北三十里地,那里的山势逐渐升高,花草树木泉流山石也逐渐显得更为清幽。起初还能够在如牙齿一般排列的乱石之间骑马行走,山路的两旁都是高大的松树:弯曲的如同伞状的车盖,笔直的好像仪仗队里的旗帜,挺立的像是站着的人,横卧的则像是一条虬龙。松树下的草丛里流淌着泉水,泉流在低洼潮湿的草地上忽隐忽现,流进石井的时候,发出响亮清脆的声音。松林中间挂满藤条,长的足有数十尺,弯弯曲曲地长着就像是一条条大蛇。松树上栖息着一种鸟,羽毛黝黑像是八哥,长着红色的冠子和长长的嘴,低头啄食树上的虫子,发出咚咚的响声。
稍稍往西边走,有一座高蛸险峻的山峰,山上有一条界线分明的小路,仅仅能够徒步行走。于是,我们把马系在岩石突出的棱角上,互相搀扶着、牵拉着往山上攀登。那里有一片竹林长得非常茂密,走进去抬头看不见太阳,大约走了四五里地,才听到鸡叫的声音。有一个和尚穿着布袍,趿拉着鞋子走过来迎接,同他谈话,他神色惊慌地回首四顾,就像一头麋鹿一样难以接语。山顶上有几十间房屋,循着石壁架设的曲曲折折的栏杆,要像蜗牛和老鼠那样迂回旋绕着爬行,才能够走出来,房屋之间门窗相对。大家坐了下来,山间的阴风飒飒地吹来,殿堂上的铃铎都发出叮咚的鸣响,同行的几个友人互相看着吃惊起来,不知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天色将近黑了,大家就在这里住宿。当时正值九月,天高云淡,白露清冷,山林空寂,月光明朗,仰望天空的星斗,全都又大又明亮,就像正好在人的头顶上一样。窗前有几十竿青竹,在山风中互相摩击,发出凄凄厉厉的声响没个停。竹丛里的梅树和棕榈树,阴森森的就像披头散发的鬼怪两两并立的形状。那两三个年青人吓得魂飞魄散,互相看着而不敢睡觉。天快亮的时候,大家就一同离开了那里。
回家以后的几天里,我还是心神恍惚不定,眼前好像又浮现那一天所见的情景,因而把这一切追记下来。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到过那里,然而还常常想见出那天游北山的事情来。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协警层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13~14.【答案】B、【解析】(1)B.“自得意满,体现了诗人对古人的批判”错,辛诗三四句“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描写的是诗人在阅读古籍后,对古人的某些行为或思想有所感触,觉得可笑,但这里的“笑”更多是一种幽默或自嘲,以及对自己阅读体验的一种轻松表达,而非对古人的直接批判或自得意满。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历史、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淡然态度,而非简单的批判或自得。
故选:B。
(2)陆诗:①陆诗第二句“读书本意在元元”的意思是: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据此可知: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②陆诗第一句“归老宁无五亩园”意思是: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陆诗第三四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意思是: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练。
辛诗:①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第二句写自己把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得到启示为:当自己是非不分时,要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③辛诗第三句“掩卷古人堪笑处”意思是:我合上书想古人可笑之处不正是今人的可笑之处。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是非得失的看法,觉得可笑。由此得到启示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
答案:
(1)B
(2)陆诗启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练。
辛诗启示:要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读书不要盲从,要深入思索,尽信书不如无书(或:书本和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译文:
读书陆游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读书辛弃疾是非得失如迷雾一样茫茫不清,我无聊地琢磨着那些留给后人的书籍。掩住书卷时,古人会不禁笑我;站起来,摩擦着胃腹,走进长廊来回踱步。
赏析:
读书陆游
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立足于时代,“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一二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读书是为了人民,前两句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一个“宁无”把诗人内心深处对黎民百姓的牵挂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显示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把读书看做是为百姓而读,展现了诗人的可贵。
三四句是写实,具有二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是老人了,透过诗句,诗人灯下读书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二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一盏青灯为何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因为是其读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物体,故而成了其读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意象。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忠于人民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既是对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寓意深远。
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诗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歌咏,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关于诗歌内容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属于人生的各类内容,都可以被纳入诗人取材的范围,不应有什么事先划定的禁区。对于主要身份是士人的陆游来说,其生活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书斋里度过的,读书正是他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当他要想写诗歌咏其生活内容,表示其人生感慨时,读书便理所当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题材。
《读书》虽以读书为题材,但诗人的眼光早已离开书斋这个狭小的空间,他将目光投向于整个人民,所以他所有的读书诗包括《读书》,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仍然流露着对生命的感慨,仍然是活色生香,精力充沛,是文学意味十分浓厚的好诗。同时他的读书诗既有现实主义的精神,使他的诗内容充实,热情横溢,显得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从平凡细微当中觅得诗情,写成活泼生动的好诗,一切都取决于诗人是否有灵心慧性。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既要对诗歌内容做出整体把握,又要对诗歌局部做出具体分析。
(2)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概括。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15.【答案】(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解析】故答案为:
(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至)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
(3)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重点字:翔)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平时要注意识记。
理解性默写注意要点: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6.要注意语句出处。16~18.【答案】C、A、【解析】(1)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紧要的方面。根据语境“浅阅读”,宜用“浮光掠影”。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根据下文所说的王安忆与毕飞宇的两个例子,应是“截然不同”。天赋异禀:形容一个人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博学多才: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语境修饰“天生”,此处宜用“天赋异禀”。洞若观火: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清楚透彻。明察秋毫: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很清楚。语境修饰“觉察”“感受”,可知,此处应是“洞若观火”。
故选:C。
(2)例句表示直接引用。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着重强调;
D.特殊称谓。
故选:A。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主语残缺,介词的滥用使得主语缺失,去掉“通过”或者“使”;二是搭配不当,“开启隔膜”搭配不当,将“开启”修改为“突破”。改写为:通过经典人文阅读,突破资讯隔膜,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心他人。或者:经典人文阅读,突破资讯隔膜,使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心他人。
答案:
(1)C
(2)A
(3)通过经典人文阅读,突破资讯隔膜,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心他人。或者:经典人文阅读,突破资讯隔膜,使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心他人。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本题考查的是辨析标点符号。解答此题要掌握基本常用的标点符号,明确基本的用法。
(3)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辨析病句的方法:
1.语感直觉扫描法。凭语言经验,读读句子是否顺畅,从而对语句是否有语病直接作出判断。可反复体会,快捷有效。
2.语法分析法。从语法结构入手,进行主干枝叶梳理,先去定状补,看主谓宾是否有语病,再看定状补的语序及其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有语病。
3.句意分析法。先看句意是否明确(一个句子在具体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唯一的,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再看句意是否合理。
4.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主结构造句,用一个常用的句子和原句比较,找出不同,再作分析。
5.逻辑分析法。从概念的判断、推理、使用方面考虑,即进行逻辑意义上的分析。19~20.【答案】(1)第一空,根据“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可填:在常年缺水的阳关镇养鱼。
第二空,根据“把祁连冰川融水引过来”,可填:作为鱼塘用水。
第三空,根据“沙漠养殖场有着一个巨大优势——许多疾病往往会经海水在各个沿海养殖场之间传播”,可填:与沿海养殖场相比。
(2)①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得”。②“由于……的原因”,搭配错误,去掉“由于”或者“原因”。可改为:通过地下暗河,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不仅被顺利导向了阳关镇,还由于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转换为清澈见底的水。
答案:
(1)①在常年缺水的阳关镇养鱼
②作为鱼塘用水
③与沿海养殖场相比
(2)通过地下暗河,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不仅被顺利导向了阳关镇,还由于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转换为清澈见底的水。、【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
(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找出有语病的地方,正确修改。
补写语句题答题技巧:
①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句子主要内容,弄清补写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联系,这样可以让补写的句子不偏离语境。这是准确补写句子的基础。
②分析语段的特征。有得语段是记叙语段,有的语段是议论段落,有的语段是说明语段,有的是描写语段,有的是抒情语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抓住相应的相应要素。然后我们要抓住语段内部的结构特征,看语段内部是什么关系。看语段内部的结构是总分、并列还是对照等,找出语句在语段内部的位置。最后我们要分析文中的关联词、代词、体现层次的语句、修辞句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句子前后的照应补写出句子。
③检查句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21.【答案】盈心灵,扎现实
真正的行家里手,兼具书卷气与烟火气。材料中的这一观点,如洪钟大吕,引人深思。我认为,我们当以书卷气丰盈心灵,以烟火气扎根现实,唯有如此,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书卷气,能启迪心灵智慧,让我们心怀理想。所谓书卷气,是指通过阅读和学习所积累的知识和智慧,它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凭借着深厚的书卷气,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的光芒。苏轼一生坎坷,却在书卷气的浸润下,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词句,他的诗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深情描绘;陶渊明归隐田园,在书卷气的熏陶中,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诗篇,他的作品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正是这股书卷气,让他们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豁达,追求精神的高远。书卷气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精神世界中找到栖息之所。
烟火气,能引领我们立足实际,务实前行。烟火气意味着贴近生活、关注现实,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袁隆平院士,有着深入田间地头的烟火气,从实践中获取真知。他深知百姓对于粮食的渴望,因而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焦裕禄在兰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