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数与代数

知识点总结

目录

知识点一: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计算..................................1

考点一:有理数、无理数......................................1

考点二:实数的分类..........................................1

考点三:实数的相关概念: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必考点)1

考点四:科学计数法(必考点)与近似数........................2

考点五:正负数(必考)......................................2

考点六:实数的大小比较......................................3

考点七:实数的运算..........................................3

考点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与非负数的性质(常考点).…4

知识点二:整式及因式分解........................................6

考点一:代数式、代数式的值..................................6

考点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6

考点三:整式的运算(贯穿整个代数部分)......................6

考点四:骞的运算(高频考点)选择题..........................7

考点五:整式的乘除运算......................................7

考点六、整式化简求值(高频考点)...........................8

考点七:乘法公式(高频考点)................................9

考点八:因式分解(高频考点)................................9

考点九:十字相乘法(出现于因式分解或者应用题解方程)........9

考点十:分组分解法.........................................10

知识点三:分式.................................................11

考点一:分式的有关概念(选择题)...........................11

考点二:分式的基本性质.....................................11

考点三:分式的运算(常考点,选择填空解答都可能出现)....12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13

考点一: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常考选择题,填空题)...........13

考点二:二次根式的性质.....................................14

考点三:二次根式的运算(口诀:一化、二找、三合并).........14

知识点五:一次方程组...........................................16

考点一:等式及方程的有关概念...............................16

考点二: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6

考点三:二元一次方程.......................................16

考点四: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题)...........................17

考点六、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7

知识点六:一元二次方程.........................................19

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常考).........................19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9

1

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高频考点).................20

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高频考点).............20

考点五: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20

知识点七:分式方程.............................................22

考点一: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增根...............................22

考点二: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解答题).......................22

考点三: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选择题).......................22

知识点八:一元一次不等书(组).................................24

考点一:不等式的相关概念...................................24

考点二:不等式的性质(高频考点)...........................24

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及其解法.......................24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选择题).................25

考点五、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25

知识点九: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相关概念.......................26

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26

考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26

考点三:函数的相关概念.....................................27

知识点十:一次函数及其应用...................................29

考点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9

考点2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9

考点3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的关系...................30

考点4一次函数的应用......................................30

知识点11、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32

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2

考点二: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选择题,填空题).........32

考点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3

考点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33

知识点十二、二次函数...........................................34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定义及解析式.............................34

考点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4

考点三:二次函数y=+c(。/°)的图象与性质.........35

考点四:二次函数丁=62+"+0("0)图象与系数的关系.....35

考点五:二次函数图象变换(左加,右减,上加,下减).........36

考点六: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y=+c..........36

考点七: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36

-2-

知识点一:实戴的有关概念及计算

考点一:有理数、无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

数统称为实数.

考点二:实数的分类

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2、按大小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

整数<0正实数正分数

有理数<负整数正无理数

实数<‘正分数实数0

分数,

项分数

负实数负有理数4[负、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负无理数、负无理数

考点三:实数的相关概念: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必考点)

1、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

对应的.

2、相反数

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⑵实数互为相反数oa+b=Q_

3、绝对值

⑴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这个数的绝对值.

⑵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

是0,

a(tz>0)

\a\=<0(a=0)

即:〔一"(G<0)绝对值具有非负性.

(3)几何意义:1口表示。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离原点越远的

数的绝对值大.

第1页共35页

4、倒数(高频考点)

⑴乘积为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实数互为倒数Oab=1.

⑵非零实数0(。。°)的倒数是。;零没有倒数.特别地.倒教是它本身的教是

±1.

易混淆点

1.0的相反数是0,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最小的自然数是0.0是最小的非负数.

2.任何一个数都有且只有一个相反数.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或非负数).

3.到已知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注意分类讨论.此外,运用数轴可以将绝对值化为几何问题,代

数式Ix-a|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a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代数式|x+a|的几何意义

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一a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不可将两者混淆.

考点四:科学计数法(必考点)与近似数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的形式(其,..w中,〃

为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U

2、。和“的确定

(1)。的确定:。是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即;

⑵〃的确定:

当原数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0时,〃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是负整数,它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位

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零).

3、近似数: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

哪一位.

考点五:正负数(必考)

1、正负数的概念: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加上符号“一”的数叫负

数.负数前面的负号“-”不能省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负数的意义: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

通常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第2页共35页

考点六:实数的大小比较

实数比较大小的6种基础方法:

1.数轴比较法:将两个数表示在同一条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

点表示的数大.

2.类别比较法: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

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作差比较法:若a,b是任意两个实数,则①a-b〉06a〉b;②a-b=06a=b;

③a-b〈O<=>a〈b

4.平方比较法:①对任意正实数a,b,若a2>b2u>a〉b②对任意负实数a,b,

若a2>b2Oa<b

5.倒数比较法:若l/a〉l/b,ab>0,则a<b

6.作商比较法:1)任意实数a,b,a/b=l«a=b2)任意正实数a,b,

a/b>l<=>a>b,a/b<l<=>a>b

3)任意负实数a,b,a/b>l<=>a<b,a/b<l<=>a>b

考点七:实数的运算

1、常见的实数运算(出现在选择题)

运算法则

乘方废伪偶数

an=<

-屋〃为奇数

〃个a9

零次=1(〃w0)

负整数指a11=ax=—(a^0)

数骞优(〃w°,〃为正整数),特别的:a

去绝对值a-b,a>b

符号\a-b\-<0,a=b

b-a,a<b

-1的奇偶1,〃为偶数

:(-1)"=<

次骞-1,〃为奇数

第3页共35页

2、实数的四则运算(高频考点,穿插在各个题型中)

⑴实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

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⑵实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⑶实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

得0;

②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

奇数时,积是负数,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是正数;

③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⑷实数除法法则:

①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作除数;

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的数,都得0.

⑸乘方的运算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幕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塞是负数,负

数的偶次骞是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塞都是0.

考点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与非负数的性质(常考点)

相关

概念补充与拓展

概念

算术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

正数只有一个算术平方根,且恒为正;0的

平方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

算术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根平方根.记为而,a叫做被开方数.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平方

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即

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正数只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立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即x3=a,负数只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根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

2.实数的非负性:

1.在实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

2.非负数有三种形式:①任何一个实数a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a|>0;

②任何一个实数a的平方是非负数,即a2>0;

第4页共35页

③任何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孤>0

3.非负数具有以下性质:

①非负数有最小值零;

②非负数之和仍是非负数;

③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

第5页共35页

知识点二:整式及因为分斛

考点一:代数式、代数式的值

(1)代数式的概念

用基本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与字母连接而成的式

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

用具体数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运算顺序计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求

代数式的值分两步:第一步,代数;第二步,计算.要充分利用“整体”思想求代数式

的值.

考点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

1.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含有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

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式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

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

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项数.

4.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

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5.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

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

变.

考点三:整式的运算(贯穿整个代数部分)

(1)整式的加减运算:整数的加减本质是合并同类项,如果有括号要先去

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

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

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3)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

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第6页共35页

考点四:幕的运算(高频考点)选择题

署的运算内容公式补充说明

1.逆用公式:a"+n=am-a"

同底数累ama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相乘(m,n都是整数)2.【扩展】amanap=am+n+p(m,n,p都是正

整数)

1.负号在括号内时,偶次方结果为正,奇次方为负,

负号在括号外结果都为负.

(am)n=amn

耨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m,n都是整数)2.逆用公式:amn=(am)n

3.【扩展】((am)n)p=amnp(m,n,p都是正整数)

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ab)n=anbn1.逆用公式:anbn=(ab)n

积的乘方

再把所得的事相乘(n为整数)

2.【扩展】(abc)n=a'W

1.关键:看底数是否相同,指数相减是指被除式

的指数减去除式的指数.

2.逆用公式:am-n=am-an(a#0,m、n都是正

(a#0.m.n都为整数)

整数).

同底数愚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mnpmnp

相除3..【扩展】a-a-a=a--(a#0,m,n,p

都是正整数).

零指数幕:a°=l(aKO)

负整数指数鬲:晟丁

(aWO,n为正整数;

考点五:整式的乘除运算

整式的乘除运算步骤说明补充说明及注意事项

①将单项式系数相乘作为积的系数;

1)实质:乘法的交换律和同底数骞的乘法

②相同字母的因式,利用同底数幕的乘

单项式乘单法则的综合应用.

法,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项式2)单项式乘单项式所得结果仍是单项

③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

式.

积的一个因式.

1)单项式乘多项式实质上是转化为单项

①先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

单项式乘多式乘以单项式

乘;

项式2)单项式乘多项式的结果是多项式,积

②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运用法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

多项式乘多①相乘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必须做到

项式的每一项相乘,

项式不重不漏;

②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②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的每一

第7页共35页

项都应该带上它前面的正负号.且结果仍

是多项式,在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

应等于原多项式的项数之积.

①将单项式系数相除作为商的系数;

②相同字母的因式,利用同底数塞的除

单项式除单

法,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项式

③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指数不

变.

①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

多项式除单

项式;

项式

②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整式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

的.

考点六、整式化简求值(高频考点)

1.直接代入法:把已知字母的值直接代入代数式计算求值.

2.间接代入法:将已知的代数式化简后,再将已知字母的值代入化简后的代数式

中计算求值.

3.整体代入法:①观察已知代数式和所求代数式的关系.

②利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将已知代数式和所求代数式

进行变形,使它们成倍分关系.

③把已知代数式看成一个整式代入所求代数式中计算求值.

4.赋值求值法:指代数式中的字母的取值由答题者自己确定,然后求出所提供的

代数式的值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开放型题目,答案不唯一.在赋值时,要注意

取值范围,选择合适的代数式的值.

5.隐含条件求值法:先通过隐含条件求出字母值,然后化简再求值.

例如:①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的值均为0

②已知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通过求次数中未知数的值,进而带入

到代数式中计算求值.

6.配方法:若已知条件含有完全平方式,则可通过配方,把条件转化成几个平方

和的形式,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来确定字母的值,从而求得结果.

7.平方法:在直接求值比较困难时,有时也可先求出其平方,再求平方值的平方

根,但要注意最后结果的符号.

8.设参法:遇到比值的情况,可对比值整体设参数,把每个字母用参数表示,然

后代入计算即可.

9.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如果代数式可以看作某两个“字母”的轮换对称式,

第8页共35页

而这两个“字母”又可能看作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可以先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求得其和、积式,再整体代入求值.

10.利用消元法求值:若已知条件以比值的形式出现,则可利用比例的性质设比

值为一个参数,或利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另一个字母.

考点七:乘法公式(高频考点)

⑴平方差公式:5+0)5一切="一02(注意公式逆应用).

⑵完全平方公式:(.土刀土2仍+”(注意公式逆应用).

考点八:因式分解(高频考点)

1.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2.方法

ma+mb+me=m(a+b+c)

(1)提公因a2-b~=(a+b)(a-b)a~±lab+b~=(a+b)~式法:.

(2)公式法:;

3.分解因式的基本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公因式;

(2)再看余下的式子能否用公式法继续分解,直至不能再分解为止.

简记为一“提”、二“套”、三“检查.

x2+,px+,q

考点九:十字相乘法(出现于因式分解或者应用题解方程)

1、如果二次三项式中的常数项4能分解成两个因数。、人的积,而且一次

2

项系数。又恰好是。与人的和,那么厂+px+q就可以进行如下的因式分解,即

X2+px+q_x2+(a+b)x+ab=(x+a)(x+b)

2、利用十字交叉线来分解系数,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

乘法,

一般地,,+庶+"=*=(x+")a+’)可以用十字交叉线表示

x+b<

第9页共35页

3、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

直接利用公式——x2+(p+q)x+p=(x+或x+幻(进行分解。

特点:(1)二次项系数是1;

(2)常数项是两个数的乘积;

(3)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因数的和。

方法的特征是:“拆常数项,凑一次项”

当常数项为正数时,把它分解为两个同号因数的积,因式的符号与一次项系

数的符号相同;

当常数项为负数时,把它分解为两个异号因数的积,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因数

的符号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

考点十:分组分解法

1.分组分解定义: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2.利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的多项式特征:

(D多项式的项数一般大于三项;

(2)分组后各组可利用提取公因式法或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进行分解;

(3)各组分解后,整个式子又可继续进行因式分解。

分组分解法以四项为主,四项的分解可以组合成“一项+三项”其中的三项

可以考虑完全平方公式,或“两项+两项”其中的两项通常要考虑提取公因式或

平方差公式。

第10页共35

知识点三:分灰

考点一:分式的有关概念(选择题)

1.分式:一般地,如果A,§表示两个整式,并且§中含有字母,那么式

AA

子B叫做分式.对于分式B来说:

①当BrO时,分式有意义;

②当B=0时,分式没有意义;

③只有在同时满足A=0且BWO这两个条件时,分式的值才是零.

2.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约分

时,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要先分解因式,再约去分子和分母所有的

公因式.

4.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

叫做分式的通分.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分步骤:①定最简公分母;②化异分母为最简公分母.

约分与通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恒等变形,即每个分式变形之后都

不改变原分式的值.

区别1)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约分可使分式变简单.

2)通分是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式来说的,通分可使异分母分式化为

同分母分式.」

5.最简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骞的积作公分母,这样

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确定最简公分母步骤:

①定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定字母:取分式分母中的所有字母;

③定指数:取各个字母的最高指数

考点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1.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

式的值不变.

第11页共35

A_AxCA_A+C

2.即§BxC(c片0)或§B+C(<:#0),其中人乃,。是整式.

3.符号法则:分子、分母与分式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

变.即.A=-A=J4_=_-A

5——5一-B~B

考点三:分式的运算(常考点,选择填空解答都可能出现)

1、分式的加减

bcb±c

——±———----

①同分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aaa

bdbeadbc±ad

——±————±—=------

②异分母: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ac℃acac

2、分式的乘除和乘方

bdbd

—x———

①乘法: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acac

bdbcbe

__:__—__x__—___

②除法: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式相乘:a'cadad

(dw0)

(一

③乘方: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aa"("为正整数)

3、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

号里面.

第12页共35

知识点一:二次根灰

考点一: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常考选择题,填空题)

1.二次根式:一般地,形如右(。2°)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⑴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或式)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3.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

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易混淆点

1.二次根式定义中规定,任何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都是二次根式,不需要看化简后的结果,

如:根-V9都是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当a叁。时,即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二次根式历有意义.

3.在关于代数式有意义的问题中,要注意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式(分母不

等于0)等有意义的综合运用.

4.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开方数所含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分母中不应含有根号);

②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即被开方数的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为1.

[补充]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的有4、9、(x+y)\x?+2xy+y2等.

5.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在没有化简前,被开方数可以完全互不相同,如:V2>瓜]是同类

二次根式.

第13页共35

考点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aNO;

②二次根式的值是非负数,即oo.

性质

①6/5)2=a(a>o)

(a(a>0)

②,a2=o(a=0)

其它性质

1—a(aV0)

即任意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绝对值

③=VaeVb(a>0,b>0)

④4崂SN。,b>。)

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

1)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2)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府

=Va*Vb(a>0,b>0),R=噂(a>0,b>0)

7bvb

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

1)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

2)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各因式(或因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化为

每个因式(或因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3)化简后的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

根指数2.

考点三:二次根式的运算(口诀:一化、二找、三合并)

乘法法则: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即:府=五・侪

(a>0,b>0).

除法法则: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即:得=《(a

>0,b>0).

加减法法则: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

根式合并.

分母有理化:通过分子和分母同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将分母中的根号去掉的

过程.

第14页共35

【分母有理化方法】

1)分母为单项式时,分母的有理化因式是分母本身带根号的部分.即:2=

Va_Va

Va,Vaa

2)分母为多项式时,分母的有理化因式是与分母相乘构成平方差的另一部

分.

叩.1_迎+VB_V5+VB.

・Va-Vb(Va-Vb)(Va+Vb)a-b;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

先去掉括号).

第15页共35

知识点五:一次方程组

考点一:等式及方程的有关概念

1.等式及其性质(贯穿整个代数运算)

⑴用等号唯”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⑵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②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方程的有关概念

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

程的解也叫做它的根.

⑶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考点二: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

JQ----b-

程,其标准形式为ax+人=°(。*°),其解为a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M)去分母;(2)去括号;⑶移项;⑷合并同类项;⑸

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步骤具体做法依据

去分母①等式性质

去括号③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法则

移项⑤移项法则

合并同类项⑦合并同类项法则

系数化为工⑨等式性质

考点三:二元一次方程

⑴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

方程.

⑵一般形式:入勿+c=0("0,b00).

⑶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

解.

(4)解的特点: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第16页共35

考点四: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题)

(1)概念: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L并且一

共有两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形式:

<

a2x+b2y=c2(哂与她不同时为零)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即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

方程.

(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消元法使用类型解法及步骤

①常数项为0;□①将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代数式表示出来;

②方程组中有一个未②再代入另一个方程中;③得到一元一次方

代入法

知数的系数是1或-1程;④解方程,得到未知数的值,⑤将这个

值,代人①中,得到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写

出方程组的解

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①把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得到一元一次

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方程;②解方程,得到未知数的值;③将这

相反数时个值代入①中任意一个方程,得到另一个未

加减法知数的值,写出方程组的解

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通过找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数的系数不相同也不把方程组变成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

相反时相反的方程组,再解这个方程组

考点六、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方程(组)的解的应用:

把方程(组)的解代回方程,再求出未知数的值.

①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x+m=4的解为x=l,则2Xl+m=4;

\=2

②若:\是方程x+ay=3的一个解,则2-a=3.

2.列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审清题意,分清已知量和未知量.

(2)设: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设什么,也可间接设未知量.

(3)歹!J: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⑷解:解方程(组).

第17页共35

(5)检验和作答:检验所得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并规范作答(包含单位名

称).

3.一次方程(组)应用题中常见的等量关系(贯穿整个应用题)

单价、总价①总价=单价X数量(或总量=单位量X数量);②总数量=甲数

问题量+乙数量;③总价=甲的单价X甲的数量+乙的单价X乙的数量

打折销售①售价=标价X折扣;②销售额=售价X销量;③利润=售价-进价

问题

配套问题①一个A与一个B配成一套:A的数量=8的数量;②m个A与

n个B配成一套:A:B的数量比为m:n,即A的数量的n倍=8

的数量的m倍

变化率问①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X(1+增加率);②减少后的量=原来的

题量X(1-减少率)

工程问题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②总工作量=各单位工作量

的和;③工作效率=—i—

工作天数

行程问题①同时出发的相遇1可题:S甲+S乙=$总,ttp=t乙;②同时不同地的

(匀速行追击问题的关键是t甲2乙;同地不同时追击问题的关键是s甲=5

驶)乙;③航行问题:V顺水(风)=v静水(风)+V航行;V逆水(风)=V航行-v静水(风)

比赛积分①总场数=胜场数+负场数+平场数;②总积分=胜场积分+负场积

问题分+平场积分

阶梯收费①总费用=各部分费用的和;②未超过部分=基础单位费用X未

问题超过部分的用量;③超过部分=(基础单位费用+超过部分单位

加收的费用)X超过部分的用量

数字问题如果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分别是c、b、a,那么这个三位

数表示为100a+10b+c(其中a、b、c是大于1且小于10的整数)

第18页共35

知诙点六•: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常考)

1.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zx+c=0(〃w0).

注意:最高项系数“wO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2a(a>0)jjiijx=±y[a(甘中%i=-,x=y[a)

(1)形如:①X2

②(%+/z)2=2o),贝gx=±G_/z(苴中药=_6一力,x?=«-h)

±y[a-n-y[a-nyj~a-n

③(mx+〃)2=a(a20,mw0),贝/1一(其中m,也

mm)

(2)步骤:

①通过“降次”,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②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两个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2、配方法(常考)

(1)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后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2)步骤

①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②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