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必备学问·夯基固源]主干学问历史认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1页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运用石刀、石斧、石犁,依土地肥力变更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运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②两汉:西汉独创了犁壁,赵过独创耦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③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犁耕技术日渐完善。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运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纳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并定型。3.耕作制度: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4.水利浇灌(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浇灌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5.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全部,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缘由: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④评价主动方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有利于调动农夫生产主动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基础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方面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的激化,人地冲突日益突出,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二、土地制度的演化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全部。2.夏、商、西周:井田制,一切土地名义上属于国家,事实上是奴隶社会的贵族土地全部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全部制。(1)确立:春秋时期的初税亩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的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评价: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两千多年;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夫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分化。(3)问题:土地兼并现象严峻。缘由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夫土地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冲突激化和农夫起义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依据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结果起到了激励农夫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挡土地的兼并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演化1.官营手工业(1)历程: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接着发展;西汉武帝以后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由政府干脆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致。(3)表现①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驾驭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旺盛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及炒钢技术;东汉杜诗独创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南北朝独创灌钢法等,技术长期领先世界②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至唐朝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闻名的瓷都③丝织业商朝已有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设东西织室,规模达数千工人唐朝汲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汲取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4)评价①利: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技艺水平提高。②弊:官府供应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大多实行强制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主动性;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独创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也简洁失传。2.民间手工业(1)生产特点①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②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①早期状况:经验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遇摧残。②隋唐时期: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③宋元时期:民间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④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起先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手工业的影响(1)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誉称。(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之国”。【教材拓展补遗】[构图解史]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图片解史]铁犁牛耕的演进信息提取:铁犁牛耕技术自春秋战国时代出现后,经验了漫长的发展,成为助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传统步犁定型,成为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没有实现革命性的变革。[构图解史]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化[易混辨析]封建土地全部制与地主土地全部制封建土地全部制分为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农夫土地全部制三种全部制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详细形式包括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农夫土地全部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很规范而分散,由于农夫经济力气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图片解史]水排信息提取:水排是鼓风冶铁的工具,由东汉太守杜诗创建,以水力为动力,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思维点击]资本主义萌芽材料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迁移运用:你如何理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提示:在民营手工业中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已经出现,经济领域中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图示明史]古代手工业[思维点击]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材料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礼记·王制》材料二孟子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迁移运用:依据上述两则材料,说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提示: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手工业劳动者地位低下,世代为官府服务。家庭手工业的特点:是农户的副业,主要满足家庭自己生产生活的须要和交纳赋税。[核心素养·重点深化]主题突破提升素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3页主题(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1.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1)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除包括自耕农经济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经济。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须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夫生活特别艰苦。2.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运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总目标。其作用是变更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针对练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起先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井田制的瓦解 B.耕种技术的进步C.劳动人口的增长 D.小农经济的形成解析:依据材料“春秋时期……从休耕制起先向连种制……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休耕与连种属于耕作技术,材料技术的变更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下技术的进步,故选B项。答案:B二、“历史说明”下的“认知深化”1.以通史视角相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心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因素和经济基础。(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文化上: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好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确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很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志向和向往。(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上: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夫具有忠厚醇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意孝道、重视邻里与家庭和谐的观念。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运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②农夫自身因素:拥有肯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主动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封建政府的扶植:实行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洁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急。三、“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史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①。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②。——摘编自白居易《朱陈村》[史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③,急政暴赋,赋敛时常,朝令而暮当具④。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⑤。——摘编自晁错《论贵粟疏》[思索]据史料一、二,概括归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教你读史](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得信息①说明中国古代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分工简洁,男耕女织②说明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③说明小农经济易受到天灾的影响④说明古代中国农夫担当着沉重的徭役和赋税⑤说明沉重的赋税使贫困的农户败尽家业(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两则史料从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和脆弱性等不同方面说明白小农经济的特点,从中概括归纳即可。[提示]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②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③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殊是王朝政策的影响。⑤落后性:相对简洁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简洁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主题(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一、“历史说明”下的“认知深化”经济重心南移的缘由、过程及影响1.缘由(1)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过程朝代表现特征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南方经济接着加速发展,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3.影响对海外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快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始终影响至今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肯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快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对文化教化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化事业的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肯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风俗习惯的影响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南北方人民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变更,如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二、“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史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①。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②。——摘编自《史记·货殖列传》[史料二]方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③,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④——摘编自陆游《渭南文集》[史料三]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⑤前期中期后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思索](1)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为何会出现从史料一到史料二的这种变更。(2)史料三的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教你读史](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得信息①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方式落后②说明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③表明宋代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④说明江南成为国家的重要粮食产地⑤反映了北宋时期南方入朝为官的人数渐渐增多(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由①②所获得的信息和③④所获得的信息对比可知江南地区的变更,由⑤所获得的信息概括其实质。[提示](1)①魏晋南北朝、唐中后期及北宋,北方是经济重心,但北方战乱较多,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从而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②南方相对安定,东晋、南朝及南宋等朝代政治中心均在南方,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③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等。(2)从史料三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北宋时期南方地区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人数渐渐增多,客观上反映了经济重心转移对文化教化的影响,说明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更。主题(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1.工商食官“工”即官府限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限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2.匠户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宋代雇匠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特地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明代匠户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年)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针对练2】隋朝将作大匠宇文恺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隋朝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致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解析:由“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可以分析出政府对官营手工业严格限制,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故答案为C项。答案:C二、“历史说明”下的“认知深化”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缘由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其征收重税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气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沟通提高三、“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说明”全面相识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1)从行业和区域上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2)从表现上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记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从程度上看: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是特别微弱的,发展缓慢,直到鸦片斗争前夕也没有成长为独立的经济力气。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肯定主导地位。(4)从历史地位上看: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反映。2.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相识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缓慢性发展特别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直到鸦片斗争前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四、“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史料一]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①。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②……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③。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④。——摘编自《苏州府志》卷三[史料二]1850年以前,作为明清时期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江南在谷物加工、服装制作、制烛等行业的生产规模上与其城镇人口肯定数量增加的步态大体一样。榨油、酿酒、印刷等行业的成长速度较快。纺织业发展更为快速,技术领先于世界⑤。但江南基本没有煤铁工业,生产、生活工具用铁甚少,更遑论其余贵金属。造船和工具制造等行业都有肯定发展,但在工业中占比不断下降⑥。相应地,江南主要运用木炭和薪等燃料,以木材为主材,但人均消费量不高⑦。在明清江南,人力始终是主要的动力来源,较大规模的作坊或手工工场不仅不多,而且还有削减的趋势⑧。——摘编自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思索](1)概括史料一中苏州丝织业出现的新现象。(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19世纪中期以前明清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教你读史](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得信息①苏州地区农夫多以丝织业为生②出现了早期资本家(机户)③出现了早期雇工④形成了自由劳动力市场⑤江南手工业技术领先,发展速度快⑥煤铁、工具制造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高⑦人均木材消费不高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据①②③④所获得的信息概括苏州丝织业的新现象;据⑤⑥⑧所获得的信息分析总结19世纪中期以前明清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提示](1)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丝织业兴起,出现了早期资本家和雇工,形成了具有肯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2)江南手工业发展速度快,技术领先,但煤铁工业和工具制造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缺乏机器动力和大型工场,这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关键实力·定向突破]史料考法实力提升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5页材料一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隰、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钱穆《国史大纲》要求:分析材料一,指出“鱼鳞图册”与黄册的主要区分。信息:答案:“鱼鳞图册”明确了土地全部权,爱护了农夫利益,而黄册使赋役征收具备的确的依据,从而保证了政府的税收。材料二官方以法令来爱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固执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始终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要求:从材料二中找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缘由。信息:答案:官府的立法爱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实行防卫措施。材料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番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确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范文澜《中国通史》发觉问题: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官府对工匠人身限制的松弛,这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定结果。思索: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工匠地位有何变更?产生了什么影响?试答:答案:变更:以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限制逐步松弛。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主动性;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供应了条件。[真题感悟·模拟演练]真题研模决胜高考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6页[考情分析]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本讲在全国卷的考查中,高频考点为古代土地政策与农业发展的表现。从考查方式上看,命题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从命题立意上看,凸显核心素养,重视方向引领,以古今贯穿的方式考查人口膨胀和压力的问题,更是体现了社会热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素以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少,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主要涉及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官营手工业仍是关注的重点。1.命题点:清代租佃关系的发展(2024·高考全国卷Ⅲ)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全部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乎其微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解析:C对:清乾隆时期,随着江南租佃关系的发展,佃农普遍存在,而佃农也属于小农,仍旧是个体经营。A错:“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是土地全部权的变动,佃农只是以租佃方式拥有了土地的运用权,因此材料没有体现出土地全部权的变动状况,且土地全部权的变更极为常见的表述错误。B错: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利润的问题。D错: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2.命题点: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2024·高考全国卷Ⅲ)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觉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觉地分布状况如图(图见2024年高考全国卷Ⅲ第24题)。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运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解析:D对:从图片中能看出当时黄河流域铁器分布广泛,而当时的江南及新疆地区只是小部分集中分布,联系所学学问可知当时黄河流域是主要的农耕区,这说明铁器的分布与社会的发展程度是亲密相关的。A错:材料中仅反映了当时铁器的少数分布区域,而且也不能说明这些铁器都是铁制农具。B错:仅凭铁器在新疆出现,不能说明当时新疆与中原联系亲密。C错:材料中只反映了铁器的发觉地分布状况,并不能说明这些铁器都是在当地生产的。答案:D3.命题点:北宋民营手工业的发展(2024·高考全国卷Ⅰ)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纳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足,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解析:A对:依据材料“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纳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可知民营手工作坊众多;手工业者“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足,辄另谋高就”,也说明当地民营手工业作坊多,手工业者选择空间大,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错: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管理各个朝代基本都实行压制政策,故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并不高。C错:“已经普及”说法与史实不符。D错:材料仅体现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的制盐业状况,不能体现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4.命题点:玉器的运用对等级秩序的冲击(2024·高考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运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运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一般人家也都运用玉制器皿。这一变更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侈风气解析: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一般人家运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低级官员乃至一般人家也都运用玉制器皿”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A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C项说法错误,解除;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答案:B5.命题点:唯物史观——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2024·高考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经常讪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起先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样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喝茶习俗在北方由被讪笑到普遍流行的变更状况,这是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的结果,C项正确;A项错在“起先”;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B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状况,解除D项。答案:C6.命题点:汉代农业的生产方式(2024·高考全国卷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精确解读图片信息。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解除A项;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解除B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解除C项;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全部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限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肯定政治色调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答案:D7.命题点:明末雇工地位的提高(2024·高考全国卷Ⅲ)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更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更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主动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冲突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更。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更,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更出现的缘由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缘由,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更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主动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冲突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解除B、C、D三项。答案:A8.命题点:宋代土地政策的调整(2024·高考全国卷Ⅱ)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峻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出现严峻的土地兼并现象,宋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峻,很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B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安装合同范本
- 合同样本:护士工作协议
- 技术研发合作合同范例
- 商品采购合同模板范本2024年
- 第24课《穿井得一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M3型白血病研究报告
- 3《天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 4田家四季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 年产xxx检验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
- 钳形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APQP-4-08产品质量策划总结和认定报告
- 五年级语文上学情分析(每一课都有,全)
- 四升五数学测试题(2022年整理)
- mom-knows-best-诗歌教学讲解课件
- 《药品管理法》考试参考题库200题(含答案)
- 2022年征信知识竞赛基础题题库(含各题型)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Starter A 结业测试 含答案
-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5.1扇形统计图 |北师大版 (共14张PPT)
- 门诊诊断证明书(模板)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