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课时作业7李清照词两首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玉枕(zhěn)凝噎(yì)梧桐(tóng)帘卷西风(juǎn)B.寻找(mì)盈袖(xiù)萧条(xiāo)茅塞顿开(sè)C.憔悴(qiáo)堪摘(kān)戚戚(qī)处心积虑(chù)D.怆然(qiàng)暮霭(ǎi)锦书(jǐn)乍暖还寒(huán)解析:A项,“噎”应读“yē”;C项,“处”应读“chǔ”;D项,“怆”应读“chuànɡ”。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A.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销金兽(熔化)B.有暗香盈袖(充溢)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C.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乍暖还寒(突然)D.这次第(光景,状况)最难将息(调养,保养)解析:A项,销:烧完了。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D)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举,端起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抗D.如今有谁堪摘堪:忍受解析:D项,“堪”的意思是“能”“可以”。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B)A.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酒临风C.怎敌他、晚来风急富可敌国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山顶千门次第开解析:A项,极度哀痛/极度快乐;B项,均为“端着酒”;C项,抵抗,承受/对等,相当;D项,光景,状况/次序,一个接一个。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D)A.瑞脑销金兽 B.东篱把酒黄昏后 C.帘卷西风 D.人比黄花瘦解析:A、B、C三项均为倒装句。A项,正常语序是“(于)金兽销瑞脑”。B项,正常语序是“(于)黄昏后东篱把酒”。C项,正常语序是“西风卷帘”。6.下列词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B)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解析:B项,“怎生”是一个词,因此应为“独自/怎生得/黑”。7.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解析:C项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他三项运用了借代。8.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依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将来人斗草,________。黄昏疏雨湿秋千。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D.归鸿声断残云碧解析:这首词写清明前后的风光和词人的悠然情景,所选意象要符合这个意境与情感。A项,“病起”不符合这个情景;B、D两项,与节气不符合。9.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词人,但也不乏豪放派之作,下列诗句中属于豪放风格的是(C)A.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B.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D.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解析:C项,诗句中意象为“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都是一些浩大的景象,气概磅礴,因而是豪放风格。10.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瑞脑:香料名,又称龙脑。古人常以香料置于铜香炉中,焚烧以祭神、驱邪、避秽。B.纱厨:也作纱橱,即蚊帐,古人用木架撑起轻纱做成的帐子,夏季用以避蚊蝇。C.重阳:中国传统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D.金石:“金”指刻有铭文的金器,“石”多半指石刻,金石学探讨涉及文字学、历史、书法、文学、图书学等方面。解析:“金器”错,应为“铜器”。11.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依次,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伯仲之弟统称“叔父”。古代称为“伯夷”“仲尼”“叔向”“季路”的四人,正确的排行依次是(B)A.老大、老二、老三、老四B.老大、老二、老三、最小C.老二、老三、老四、老大D.老三、老四、老大、老二解析: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外叫“叔”的为多。例如,周武王分封诸弟皆称“叔某”,因为他是老二。如“伯夷”“仲尼”“叔向”“季路”,正确的排行依次是老大、老二、老三、最小。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14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2.下列对《醉花阴》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说秋天日长,从早晨薄雾到入暮浓云,时间难以打发,因而为之生愁。B.“瑞脑销金兽”意思是香料在香炉中慢慢烧完了。C.“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的“东篱”指菊圃。这里化用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设想主子公因思念而更显得憔悴的形象,属于虚写之笔。解析:D项,本句不是虚写,应为“实写”。“虚景”可以是将来之境、已逝之境或梦境;“实景”则为实实在在的景物,实实在在的感情,实实在在的人物。13.下列对《醉花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全词内容单纯,上片主要写秋日无聊秋夜凉,孤寂之感自生。B.下片写重阳独酌,倍觉销魂,人比菊瘦。C.作者擅长以正侧结合点染之笔来塑造自我形象,词中对人物的容貌、服饰进行了简约的描述,便使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D.全词正笔、点笔是实中有虚,情中有态,因此人物意态、形象立现,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解析:C项,词中并没有描述人物的容貌、服饰。14.“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答: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溢了孤独、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7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5.怎样理解“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词的含义?答: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已是很难过的了,而此雁却又像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益发触动哀痛的心情。16.人们经常评价本词说,开头连下得十四个叠字,“稀奇制胜”“匪夷所思”。试从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作者用这些叠字表现了怎样困难的心理状态。答:“寻寻找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孤独;“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舞、孤寂、不幸的遭受,细致表出。17.《声声慢》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答:词中选取了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表现了孤寂、凄凉、哀痛、哀愁的心境。三、语言表达18.“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答:在乌江河畔,在群雁来回的地方,李清照,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季节里愁苦孤独。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昏黄;梧桐低泣,洒落一行清泪;微风低拂,飘落一地菊花。其次课时拓展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当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________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芳香,在众香国里,肯定难以引人留意。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观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德。因此,“品逸如梅”经常被用作对一个人品德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________,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始终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历来被传为佳话。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________,各不相同,特殊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明珠暗投,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始终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给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特性且广泛传播。梅花生在苦寒之中,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却依旧________,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孤独开无主”,显现着既英勇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调。正是梅的这种禀性,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众口一词超逸绝尘泾渭分明我行我素B.众口一词超凡脱俗千差万别我行我素C.有口皆碑超凡脱俗泾渭分明为所欲为D.有口皆碑超逸绝尘千差万别为所欲为解析:“众口一词”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有口皆碑”比方人人赞扬。“有口皆碑”后不能再接“的好评”,故第一空应选“众口一词”,据此可解除C、D两项。“千差万别”形容差别很大或多种多样;“泾渭分明”的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方界限清晰。文中强调的是文人们的际遇各不相同,用“千差万别”恰当,据此可解除A项。故选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A.他们远大的志向便往往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芳香B.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芳香让他们往往寄寓了远大的志向C.他们往往将远大的志向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芳香D.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芳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解析:从后文“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来看,括号内语句的主体应是“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芳香”,据此可解除A、C两项。B项中“往往”一词的位置不当,且D项的被动句式更恰当,故选D。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给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特性且广泛传播。B.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梅被给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特性且广泛传播。C.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给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特性且使之广为传播。D.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给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特性且使之广为传播。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因为误用“由于”而造成句子主语残缺;二是结构混乱,“给梅给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特性且广泛传播”句式杂糅,应将“广泛传播”改为“使之广为传播”。故选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生物病毒繁殖过快就会导致宿主以及它本身死亡;与生物病毒相像,计算机病毒____①____。生物病毒繁殖速度快,危害大,甚至能够毁灭一个物种,这通常发生在物种的特征完全相同的状况下。为了避开出现这种问题,生物学家始终建议农夫____②____。与之相像,一些计算机探讨人员建议软件编程人员,应当运用能够使相同软件出现不同特征的工具,使它们不会同时被针对一种特定产品的病毒击中。可见,对生物病毒的探讨____③____。①复制过快也会使系统瘫痪②要保持物种多样化③有助于探讨如何阻击计算机病毒_5.请对《攀枝花日报》2024年10月11日发布的下面这则消息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注册、登录、填写信息、接受指导服务……10月10日上午,我市某小微企业工作人员在公司电脑上通过我市试行的小微企业“自公告”平台办理了相关业务。当天,我市正式上线试行小微企业(三产服务业)“自公告”制度,属全国首创。小微企业(三产服务业)“自公告”制度,旨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据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介绍,该局已打造手机移动端应用、微信公众号、行政审批事项二维码等审批服务“自公告”平台,《营业执照》办结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答:10月10日,我市(攀枝花市)试行全国首创的小微企业“自公告”制度,旨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醉花阴》中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_”三句既点明时令,也示意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缘由。(2)《醉花阴》下片写重阳节赏菊饮酒的情景。在屋里闷坐了一天,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以香菊表意,暗写她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3)《声声慢》上片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它们是:“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4)《声声慢》中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表明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5)《声声慢》开头用叠词表达了她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接着写她想保养好身体,振作一下精神,偏偏遇上“乍暖还寒”的天气;想喝酒解愁,却碰上“晚来风急_”。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7~8题。齐天乐①姜夔庾郎②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③,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④,夜凉独自甚心情?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难过多数。豳诗⑤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注]①此词小序中云:“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②庾郎:南北朝诗人庾信,曾作《愁赋》。③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④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⑤豳诗:《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词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带有深厚的人生哀痛色调,又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B.“候馆迎秋,离宫吊月”两句,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说明无论是不幸的宫中后妃、宫娥,还是流离的谪臣迁客,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难过。C.“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获蟋蟀的乐趣,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以童年的无忧无虑反衬现实的愁苦悲伤。D.这首词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庾信、自己、思妇、游子、儿女等不相干的人奇妙地组织到一起,体现了羁旅之愁、家国之恨这些普遍的时代感受。解析:D项,“把……不相干的人奇妙地组织到一起”错,这些人或为漂泊者,或为失意者,都是为表达词人羁旅之愁、家国之恨服务的,并非不相干。故选D。8.《词综偶评》中说:“白石此词今古摹声之绝篇也。”本词作者摹写了哪些声音?有怎样的作用?答:声音:蟋蟀的哀鸣声,诗人的吟诵声,思妇的机杼声,大自然的风雨声,捣衣的砧杵声,被囚者的哀叹声,儿女的欢乐声,哀苦的琴声。作用:这些声音是作者听到或联想到的一切声响,这些声响并不是客观声响的简洁模拟或再现,而是作者深深的愁思与哀怨的艺术反映,其中“儿女的欢乐声”属于以乐景写哀情,与凄苦之景形成剧烈对比,深化了作品主旨。(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9~10题。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9.对这首词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词的上片不写少女荡秋千时的娇美身影,而是写荡完秋千后的精神状态,妙在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B.“起来慵整纤纤手”,“纤纤”二字用来形容双手的细嫩优美,同时也借以点出人物的年华和身份。C.“露浓花瘦”一语,表明时间是在秋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同时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D.这首词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还表现了主子公不拘于礼教束缚的一面。解析:C项,“表明时间是在秋天的早晨”理解错误,应为“春天的早晨”。10.“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三句源于唐人韩偓的“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同是写少女的形象,你认为谁写得好?为什么?答:示例:李清照写得好。相比之下“和笑走”略显轻薄,“和羞走”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