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PAGEPAGE1专题04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年份考点分布2024湖南·明朝统治的蒙古文化元素湖北·明朝的分封浙江·明朝的边疆管理浙江·清朝的奏折制度甘肃·明朝的银丝贸易山东·明清的社会经济广东·明朝城市的发展全国甲·明朝士大夫思想的世俗化全国新课标·清朝农村的租佃关系浙江·明朝儒生的生活观全国甲·清朝小说北京·明朝文化2023全国乙·明初对百姓的管理辽宁·清朝的统治政策北京·清朝奏折制度特点天津·清朝的对外经济河北·明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福建·清代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江苏·清代江南经济发展北京·明代的对外贸易全国新课标·明朝时期的银丝贸易全国甲·明朝思想广东·明代小说海南·清朝科举文化的影响海南·琼剧的发展历史2022湖南·清初君主集权浙江·中国古代海外交流江苏·明朝江南经济社会多元发展全国乙·明朝江南市镇繁荣辽宁·明清时期东北的人文交流广东·清朝的瓷器出口河北·明朝山水画北京·明代书籍的市场化湖南·西学东渐浙江·顾炎武思想浙江·清朝文化12.浙江·黄宗羲思想2021湖北·明初的社会治理北京·古代政治全国甲·科举考试重庆·清初边疆防务重庆·宋明瓷器文化海南·清初经济背后的危机辽宁·清代赋税政策河北·明代大运河航运江苏·清代社会风气的变化福建·清朝农作物传播湖北·清代水利工程广东·明代儒家思想影响辽宁·明代儒学发展趋势江苏·明代文学浙江·清代科技浙江·王夫之思想浙江·明清转型表现2020浙江·明代行政机构变化全国Ⅲ·明代内阁浙江·明代政治体制变化史实浙江·清代军机处北京·康雍乾时期的中国北京·六部的演变海南·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江苏·明代农业经营方式全国Ⅱ·明代官营手工业山东·黄宗羲的经济主张海南·学以致用价值观备考建议:明清时期是中国由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繁荣和危机并存。备考时尤其关注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社会治理更有效率。农耕文明最高峰,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中外贸易繁盛,白银大量流入,江南经济的转型,工商业市镇涌现,社会生活渐趋世俗化。儒家思想新发展,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等关键必备知识点的考查。1.(2024·湖南卷)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明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元朝圣旨形式‘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圣旨形式保留了蒙古文化元素,A项正确;材料没有民族矛盾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无法由此看出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排除C项;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2.(2024·湖北卷)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时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排除A项;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汉高祖没有废除行政中枢,排除C项。故选D项。3.(2024·浙江卷)俄罗斯海参崴市某博物馆藏有发现于今俄罗斯特林地区的石碑两块,名为“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碑文记录了奴儿干都司建立和当时官员亦失哈两次巡视该地的史实。该石碑可以佐证(
)A.中俄之间已经没有领土的纠纷 B.清朝在东北边疆设都司和卫所C.明朝在黑龙江流域拥有管辖权 D.库页岛在法律上属于中国领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可知,碑文记录了奴儿干都司建立和当时官员亦失哈两次巡视该地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管辖机构,表明明朝在黑龙江流域拥有管辖权,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时期中国对外东北地区的管理问题,而中俄领土纠纷问题是近现代的历史事件,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是明朝在东北边疆设都司和卫所,而不是清朝,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库页岛,因此无法证明库页岛的法律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4.(2024·浙江卷)康熙为人谨慎,在某项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他曾叮嘱臣下“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也向臣下保证“所批朱笔谕旨,皆出朕手,无代书之人”。这项制度(
)A.使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B.使皇帝开始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C.意在配合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D.不经其他中转收发,杜绝宦官专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所批朱笔谕旨,皆出朕手,无代书之人”及所学可知,康熙年间开始实行奏折制度,它是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文书行政的一种方式,有利于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从而加强君主专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皇帝开始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的相关内容,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改土归流指的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排除C项;清朝的奏折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杜绝宦官专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2024·甘肃卷)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 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经济运转对白银的需求量大增。因此,民间私商冒险从海外带回白银,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经济高度依赖白银,D项正确;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是海禁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的白银,很大一部分来自美洲的银矿,还有一部分来自欧洲和日本,且材料中没有对明朝白银的来源进行对比,不能得出其白银主要来自日本,排除B项;材料中明朝采取了海禁的政策,不利于海上商业贸易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6.(2024·山东卷)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和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农业经济有所发展,人们对与农耕密切相关的牛关注逐渐增多,而减少了与农业关系不大的马的关注,导致关于牛的相牛、养牛、医牛等方面的专著增多,C项正确;与军事资源控制关系不大,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牛,排除A项;土地兼并下,导致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因此人们可能会减少对牛的关注,与材料观点相反,排除B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不能解释在农耕生产中对牛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C项。7.(2024·广东卷)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一春之计全赖西湖”“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可知明朝时期西湖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当地人甚至不愿从事农耕,弃农从商的现象非常多,而且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还影响了当地崇尚华丽的社会习俗,比较全面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发展,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雇佣关系,也未说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百姓弃农从商是个体自愿的社会行为,与户籍管理制度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商业资本积聚主要代指的是商帮,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8.(2024·全国甲卷)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可知,明代中后期士大夫材编纂的书籍更关注日常生活与农事活动,体现出士大夫更愿意参与到世俗生活中去,强调的是士大夫思想的世俗化特征,B项正确;《便民图纂》的编纂与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无关,且该类书籍是服务于百姓生活的,排除A项;材料的主语是士大夫阶层编纂书籍出现新方向,并非平民的文化需求的变化,排除C项;《便民图纂》有利于增加百姓日用生活方面的知识,但并非意味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走向标准化,排除D项。故选B项。9.(2024·全国新课标卷)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可知,在当时,农民如果把自家的十亩耕地卖了,得来的钱作为押金,可以承租百亩,且成为佃户之后(不再是编户齐民),免掉了官府的田租、徭役。结合所学,宋代,“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国家正式放弃了对土地的直接控制和把土地与人口紧密绑定的管理理念,在新的国家治理体系下,人地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土地的市场化配置与土地租佃制度的发展是相伴随的,而土地租佃制度的发展又反映了底层农民经济及人身自主性的增强。国家对土地控制的减少、地主政治权力的削弱与市场的发展共同促进了土地租佃市场的成长,租佃关系的盛行,个体农耕为主要的生产形式,A项正确;“遏制了”的表述太过绝对,且租佃制的发展,会扩大土地兼并,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农业方面的内容,未涉及商业货币经济的内容,排除C项;清朝雍正年间摊丁入亩政策的实行,以占有的土地作为课税依据,材料所述现象并非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排除D项。故选A项。10.(2024·浙江卷)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 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可知,明朝读书人穿着丝绸,服饰华美艳丽,不像以前穿着朴素,反映了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A项正确;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与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朝读书人服饰华美艳丽,未体现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排除C项;在封建社会,男女平等观念不可能普遍化,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4·全国甲卷)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同时出现了满文版本进行刊印。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这导致了()A.世俗文化发展停滞化 B.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C.政府的思想专制僵化 D.传统伦理道德的延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初(中国)。根据材料“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可知,题干呈现前后两个变化,民间流行具有反封建色彩或强调政权合法性的小说,清政府对此予以封禁,也就是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来为政权辩护,结果必然是“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的延续,D项正确;世俗文化发展会走向缓慢,并非停滞,排除A项;清政府将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列为禁书,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不会导致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排除B项;明清政府文化专制,是导致材料行为的原因,而非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4·北京卷)《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辑录了众多书籍,具有总结性,①正确;明成祖在序中强调圣王治理天下的理念,表明他通过编纂《永乐大典》来标榜“文治”,突出图书对民众的教化作用,②正确;国家的统一使得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能够集中调配,为大规模编纂《永乐大典》这样的巨著提供了有利条件,③正确;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永乐大典》内容广泛,不仅仅包括儒学,还包括其他各种真实的历史、科技等知识,并没有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2023·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初(中国)。据材料“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及所学知识可知,百姓对邻里的情况相互知晓,有利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进而加强对民间的控制,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且邻里之间“知晓丁数、职业”,不能体现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不能反映农商皆本,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的限制,但并不禁止人口流动,C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邻里之间“知晓丁数、职业”是为了加强对民间的控制,与经济均衡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且邻里之间的相互了解不能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辽宁卷)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中乾隆皇帝的谕旨是要求在文书中不得用“蒙古”、“汉人”称呼蒙古族和汉族,而应称“蒙古”“内地”,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其意在维护国家一统,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北京卷)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特别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故选C项。4.(2023·天津卷)以更宽广的视角解读图中信息,可以认识到(
)A.各地商帮长途贸易活跃 B.国际垄断资本日益扩张C.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最佳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京师”“直隶”“乌里雅苏台”等信息可知,此时处于清朝时期,从国际大背景的视角看,正是欧洲国家开辟了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图中商帮的贸易线纵横交错,反映了各地商帮长途贸易活跃,A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完全正确,排除A项;材料为主要商帮的发展和长途贸易线路图,未涉及国际垄断资本,排除B项;清朝时期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经济继续发展,D项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完全正确,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河北卷)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反映了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所述图片除了描绘农具制作,还有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农具制造工艺革新”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只能看出种植果树蔬菜,这在明朝以前就有,不能看出种植物种增多,排除C项;小农经济模式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非进行集体劳作,排除D项。故选A项。6.(2023·福建卷)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前期的中国。据材料“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可得出,因为当时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鲜花成为了市场上畅销的商品,故很多农田种植了鲜花,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D项正确;仅据该材料不能得出女性以鲜花为头饰是一种奢靡的消费观念,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鲜花种植出来后是否进行加工,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种植粮食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变为了种植鲜花,不能体现土地利用相对于之前是否精细化了,排除C项。故选D项。7.(2023·江苏卷)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斤,东北输入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用粮”可知,清朝时,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手工业较北方发达,农业产量高,需要较多大豆和豆饼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因此北方生产的大豆就大量运输至南方,A项正确;材料还提及了运河运输,不能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北方粮食亩产不及南方,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8.(2023·北京卷)如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南方居多,①与题意不符;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力(亩产斤数)较其他地区高,说明此地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②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此时的海外贸易线路较多,说明明代海外贸易没有阻断,③不符合题意;根据示意图信息,广州、泉州、福州、宁波等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C项和D项。故选B项。9.(2023·全国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6世纪(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手工业产品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C项正确;明朝在朝贡贸易中采取“免征税”“给予赏赐”等优待政策,“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有限,排除A项;材料强调明朝的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3·全国甲卷)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自己为了利益去行商,但是有自己的原则,即利己又利人,不害己害人,这样能做到就是圣贤有道德的人。百姓日用即道是中国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的哲学命题,王艮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要求统治者把满足群众穿衣吃饭作为第一需要,把“百姓”和“圣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读经和做生意不违背,亦儒亦商,儒商是也,A项正确;心外无物,是出自宋代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理解为保存心中本具的天理,消灭人的私有欲望,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封建统治者顽固推行“崇本抑末”的政策,以农为本,工商为末,保护和发展农业经济,抑制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这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黄宗羲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3·广东卷)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记载了缙绅马少卿同意了浙江商人蒋生与女儿的婚事,并且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基于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可知,小说中马少卿在女儿婚姻问题上不在乎蒋生商人的身份,同时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这一行为折射出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据所学,封建社会纲常礼教束缚未被打破,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题干涉及时间是明代,时间不相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3·海南卷)下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
)清代《升平乐事图》局部(注:①魁星②鳌)A.艺术作品带有时代印记 B.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中图片信息可知,清代《升平乐事图》描绘的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在图中可以看到“魁星”在“鳌”上站立,寓意独占鳌头,体现了科举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B项正确;在图片中没有体现时代印记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文化的影响,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清代文人的意境情趣,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13.(2023·海南卷)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 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 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据材料“明代传入”“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大量人口向东南亚地区迁徙,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戏曲腔调和曲牌传入了海南地区,“使其远播粤、桂等地”说明琼剧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色随着人口内迁又使其传回了大陆沿海地区,这体现了海南与大陆之间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琼剧是融合了多种戏曲艺术的产物,而且琼剧在大陆和东南亚的传播体现的是海南文化的对外交流,不符合“故土情结”的说法,排除A项;商路在当时主要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排除C项;“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说明艺术内涵才是琼剧独特魅力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2022·湖南卷)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书房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和象征,地方官员敬畏皇权而敬畏南书房行走周兴岱,他才以此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A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员俸禄入不敷出的信息,排除B项;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地位下降,“嘉庆七年”与此不符,排除C项;“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是地方不是中央吏治混乱,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浙江卷)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明清推行海禁政策,是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贸易,不是禁止,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3.(2022·江苏卷)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明朝中后期“耕渔之外,男妇并工”“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和“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可知,此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程度发展,进而在社会风气上产生影响,故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经济社会多元发展,A项正确;明朝中后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出现明显松弛,排除B项;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与朝廷放松社会控制关系不大,排除C项;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反而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4.(2022·全国乙卷)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镇普遍兴起,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当地风俗产生冲击,形成了“好名喜夸”之风,D项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绝对,士大夫传统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排除A项;宋朝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就已有世俗化审美趣味,“初现”表述错误,排除B项;明清时期社会结构总体稳定,“解体”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5.(2022·辽宁高考)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成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重心是强调被谪戍到东北地区的一些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这有利于东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材料没有明确谪戍之人的民族成份,其对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和社会秩序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所以排除ACD三项。6.(2022·广东高考)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答案】A【解析】清代出口瓷器众多,“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的现象,这说明当时广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项正确;明朝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官营手工作坊的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排除B项;“在中国颇受欢迎”的说法范围扩大了,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7.(2022·河北卷)明代的《水程图》共84帖,是目前稀见的展现大运河全线实景的写生画稿,不同于当时套用流行图式在画室内创作的绘画作品。该作品(
)A.反映了山水画创作的新发展 B.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C.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D.利用工笔技法呈现了大运河风貌【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的《水程图》共84帖,是目前稀见的展现大运河全线实景的写生画稿,不同于当时套用流行图式在画室内创作的绘画作品。”可知,《水程图》是较为罕见的大运河全线实景画稿,与当时流行图式在画室内创作不同,说明《水程图》在绘画时,其创作方式有了新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绘画的发展,没有体现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融为一体,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市民阶层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用全线实景,没有体现工笔技法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北京卷)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答案】C【解析】明代刻本书籍的作者将自己刊刻于书中,带有广告效应,说明当时的文化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C项正确;唐代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戏曲艺术无关,而且元曲出现就意味着戏曲艺术走向成熟,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士人的思想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湖南卷)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可知,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墨学的复兴,C项正确;“科技转型”表述错误,排除A项;“一脉相承”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国古代科技是以经验为主,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2·浙江高考)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答案】B【解析】据材料“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可知,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故选B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是不妄为,不胡作非为,最后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排除A项;再续《春秋》与“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不符,排除C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1.(2022·浙江高考)乾隆帝营建的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康熙至嘉庆年间,宫廷专门命人编纂大量宫廷大戏,如根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劝善金科》,根据《西游记》撰《昇平宝筏》,根据《三国演义》撰《鼎峙春秋》,根据《水浒传》撰《忠义璇图》。下列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影响戏曲的创作②统治者的喜爱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推手③畅音阁坐落于颐和园内的政治活动区④这些剧本的编撰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据材料“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劝善金科》……据《水浒传》撰《忠义璇图》”可知,清代宫廷大戏受民间故事(目连救母)和古典小说(《西游记》等)影响,故①正确;据材料“宫廷专门命人编纂大量宫廷大戏”可知,统治者的喜爱推动了戏曲的发展,故②正确;畅音阁坐落于故宫宁寿宫阅是楼院内,乾隆四十一年(1776)建成,故③错误;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艺术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并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2.(2022·浙江高考)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在论及君臣关系时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还提出()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天地之化日新”D.“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D【解析】据材料“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可知,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君与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还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万民是主人,而君主是客,是为万民服务的)的思想,限制君权,故选D项;王阳明认为“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满街都是圣人”,排除A项;顾炎武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排除B项;王夫之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排除C项。1.(2021·湖北高考)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答案】A【解析】明代大量增补各类“例”辅佐、补充律,有利于司法官吏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故选A项;“杜绝”说法绝对,排除B项;司法官吏按增加的“例”处理新问题,不能确保结果公正与否,排除C项;司法官吏按“例”处理新问题,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排除D项。2.(2021·北京高考)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②告诫军机处切勿泄密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④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答案】B【解析】①“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机构出现在宋朝时期;②军机处是清雍正帝所设;③“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该内容是推恩令,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④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东突厥儿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应是③④①②,选择B项符合题意。3.(2021·全国甲卷)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答案】D【解析】题干显示明代浙江桐乡县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官员敬重有加,而对于出身举人(科考等级不如进士)的官员则非常轻视,这说明科考功名的高低影响到了官员在地方上的威望,故选D项;题干仅提到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态度不同,并没有说到官员与士绅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张,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地方上的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态度不同,并没有提到他们是否左右地方政事,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当地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态度有差别,但并不能说明官员出身不同行政能力也不同,且C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4.(2021·重庆卷)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此奏意在(
)A.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 B.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C.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 D.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答案】B【解析】由材料“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可知奉天府尹张尚贤在上任后看到奉天境内一片荒凉的景象,从内忧外患的角度向朝廷上奏希望加强东北边务,B项正确;材料强调长期战乱导致东北地区田野荒芜,人烟稀少,而非自然环境导致东北的落后,排除A项;由材料“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有土无人”可知强调奉天地区经济落后,一片荒芜,并未说明东北的军事地位,排除C项;奉天府尹张尚贤掌握管理地方的行政权,弹劾是监察部门的职责,排除D项。故选B项。5.(2021·重庆卷)有学者认为,明瓷中已看不到宋瓷中那种理智的、严肃的造型之追求。明瓷姿态自然,少见做作痕迹。其中的蓝釉瓷器和红釉瓷器浓墨丰润,富有情趣和装饰性,笔法畅达,表现手法自由而飘逸奔放。这差异是因为A.宋代瓷器更强调感性之美 B.明代瓷器更专注理性之美C.宋明主流的学术思想不同 D.宋明文化承载者阶层不同【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瓷追求造型理智、严肃,明瓷追求情趣和装饰性,是因为受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影响,明代文化市场下移,即宋明文化承载者的阶层不同,D项正确;宋代瓷器更强调感性之美与“宋瓷中那种理智的、严肃的造型”等不符,排除A项;明代瓷器更专注理性之美与“明瓷姿态自然”“富有情趣和装饰性”不符,排除B项;宋明主流的学术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排除C项。故选D项。6.(2021·海南卷)如表反映了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年代总额地丁银%盐课%关税%杂赋%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3424282382.438811.31223.6912.71724年(雍正二年)3649302883.038710.61353.7992.71753年(乾隆十八年)4266296469.570116.445910.81423.3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4254299170.357413.554012.71493.5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中清代财政收情况,虽然各个时期总额和内容不同,但是主要来源是地丁银,体现了比较稳定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为主,结合此时世界趋势,可知此时世界以资本主义经济为趋势,可见清代此时经济的发展繁荣背后潜藏危机,A项正确;结合表格中总额的数量,此时中国经济仍然在发展,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以雇佣关系为主要特征,而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此时清代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反映土地兼并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7.(2021·辽宁卷)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维护清王朝统治,B项正确;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与蠲免政策的宗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官员贪腐信息,而是强调蠲免政策旨在稳定地方社会秩序,排除C项;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不等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8.(2021·河北高考)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答案】D【解析】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南方的粮食、商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北方的商品销往东南沿海,这说明大运河航运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故选D项;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B项;明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而实施“海禁”政策,排除C项。9.(2021·江苏高考)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答案】A【解析】由材料“淮扬文风达到鼎盛”、“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可知扬州作为两淮盐业中心,经济发达,城市繁荣,进而推动文化的繁荣,说明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故选A项;八股取士是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材料并未提及,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文人素养,而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排除C项;扬州重视文化的氛围与奢侈之风无关,排除D项。10.(2021·福建高考)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A.富民思想的践行B.新农作物的传播C.饮食结构的改变D.人地矛盾的加剧【答案】B【解析】据材料“‘募闽人种红薯’……大力推广种植”可知红薯种植传播,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红薯种植的效果,不能体现富民思想,排除A项;饮食结构仍然是南稻北麦,没有改变,排除C项;新农作物的传播缓解人地矛盾,排除D项。11.(2021·湖北高考)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图2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图2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答案】D【解析】据材料“江夏县金口堤:自金口镇小河口起,至居字号止,编十字号,计长三千六百七十三丈”及图片可知,在重要堤工地段,绘制者填写了大段文字注记,以记载堤工的分段、长度和管理机构名称,这表明水利修防管理的优化,故选D项;“根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早在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就已完成,排除B项;没有对比,不能得出“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C项。12.(2021·广东卷)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 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 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答案】A【解析】根据“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婉言矩行’等意”可知明代生员的服饰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说明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故选A;科举制是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排除B;根据服饰的差别不能说明社会等级日益固化,排除C;生员的服饰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市民文化无关,而且也不能说明市民文化突破了礼制从限定,排除D。13.(2021·辽宁高考)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据材料“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可知,明万历年间,儒者讲席遍天下,禅宗借势而起,融佛入儒,即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故选D项;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明朝灭亡,排除A项;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与“儒、释……处处同其义味矣”不符,排除B项;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无关,且当时主流思想仍是程朱理学,排除C项。14.(2021·江苏高考)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A.文人创作重必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答案】D【解析】由材料“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力不为”可知明代文学家倡导盛唐时期抒情写景的诗风,反对宋代深受理学束缚的“理作理语”,故选D项;“必转向”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反对理学对文学创作的束缚,明代程朱理学一直居于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并未提及彼此的交融,排除C项。15.(2021·浙江高考)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判断下列有关清代科技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支撑式指北罗盘用于方向测定B.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C.避暑山庄、圆明园的营造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术D.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答案】B【解析】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而不是清代,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清代使用支撑式指北罗盘用于方向测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避暑山庄内的建筑,采取“因之地势,度土之宜”的分散布局方式,各风景点之间巧妙地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将楼台廊庞、桥亭轩榭、寺观塔碣,都巧妙地因借地形,形成一处处动人的连续画面;圆明园汇集全国的名园胜景,大胆吸收外国的建筑形式与内容,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各具特色的建筑群,再用长廊、曲径、桥梁、墙垣构成山重水复、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6.(2021·浙江高考)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答案】D【解析】王夫之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故选D项;明代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排除A项;南宋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排除B项;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排除C项。17.(2021·浙江高考)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①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明中叶以后,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故①正确;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阻碍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故②错误;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故③正确;清朝并没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且勃兴的说法更不符合史实,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2020·浙江卷)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答案】C【解析】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在行政机构方面保留了六部,其职能和唐宋基本一致,C正确;明朝废除丞相,排除A;内阁首创于明代,其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与唐宋的中枢体制有别,排除B;唐宋时期的刺史和太守职能几乎一致,但是刺史之名在元代以后废止,明代并无这一机构,排除D。2.(2020·全国Ⅲ卷)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答案】A【解析】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A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选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排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3.(2020·浙江卷)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①罢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设司礼监④六部直属皇帝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从此六部开始直属皇帝,明太祖开始设司礼监,明成祖时设立内阁等。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ABC错误。4.(2020·浙江卷)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D.“别黑白而定一尊”【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这表明军机处的实际职能是跪受笔录,只是秘书班子而已,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故A正确;“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是顾炎武反对“独治”、主张“众治”的思想,故B错误;“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指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各部相互制约,便于皇帝加强皇权,故C错误;“别黑白而定一尊”指的是君主专制,故D错误。5.(2020·北京高考)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答案】C【解析】①中的老虎被西方国家瓜分,反映的是1911年革命党人对中国未来被瓜分命运的担心,即“将来之中国”,②中的老虎呈现出孱弱之态,西方列强伸出双手显有觊觎之势,应为“咸(丰)同(治)时之中国”,③中的老虎将西方国家赶跑,应是强盛的康乾时期,且此时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④中老虎正被几个西方国家屠戮,表明此时中国正遭受几个西方国家的侵略,应是“现在之中国”,故正确的对应顺序是③②④①,选择C项符合题意。6.(2020·北京高考)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②隶属于中书省③隶属于尚书省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明初废除宰相制度后,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故①发生在明朝,根据所学,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故②发生在元朝,根据所学,唐朝设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下设六部,故③发生在唐朝,根据所学,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六部之名渐废,故④发生在清末,按时间先后排序是③②①④,选择A项符合题意。7.(2020·海南高考)《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A.主张废除宰相制B.倡导无为而治C.倾向于限制君权D.反对王位世袭【答案】C【解析】皇权专制下,继承者一旦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统治危机,因此黄宗羲认为宰相制度的存在能够补救这一漏洞,即通过宰相制度来限制君权,故选C项;作者主张恢复宰相制,排除A项;老子倡导无为而治,黄宗羲是儒家学者,排除B项;黄宗羲主张用宰相补救皇帝能力的不足,不反对王位世袭,排除D项。8.(2020·江苏高考)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D【解析】“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表明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选D项;“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表明农村出现雇佣劳动现象,但是无法得出基本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排除B项;材料表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材料没有涉及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排除C项。9.(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答案】D【解析】由材料“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用货币征收取代了对工匠的实物征收,工匠不再专一于物资生产,削弱了官营手工业的地位,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及市场流通的货币形式,“已取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雇佣劳动并未发展为主要的用工方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官营手工业而非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10.(2020·山东高考)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可知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目的是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故选B项;“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是这一论断反映的本质,并非其作出这一论断主要目的,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主旨“崇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可知黄宗羲在论述本末的关系,主张工商皆本,并未涉及此时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11.(2020·海南高考)民俗钱币是古钱币的一种,大多由民间私制而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图2寓意()图2清代民俗钱币图案A.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B.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C.心外无理的哲学思想D.克己复礼的行为规范【答案】A【解析】据图片清代民俗钱币“状元及第”“独占鳌头”可知,这寄托了古人激励学业精进的希望,体现民间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故选A项;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心外无理”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排除C项;“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排除D项。专题04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年份考点分布2024湖南·明朝统治的蒙古文化元素湖北·明朝的分封浙江·明朝的边疆管理浙江·清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脊柱结核的护理
- 年产xxx月牙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说明)
- 年产xx玛钢三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方案)
- 卡钉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痔疮的护理手术查房
- 2024年鼠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妇科手术技巧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认识时间41-人教版
- 专科护理常规及护理程序
- 网络安全管理操作手册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的认识》课件
- 通信工程施工方案
- 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自来水公司招聘26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往事依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员工食堂消防应急预案
- 2024年湖南衡阳八中教育集团自主招生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离婚协议书常用范本2024年
- 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卷【综合性学习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