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基础知识运用(经典题型)5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1 基础知识运用(经典题型)5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1 基础知识运用(经典题型)5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1 基础知识运用(经典题型)5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1 基础知识运用(经典题型)5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北京专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基础知识运用(经典题型)40题(原卷版)温馨提示:分二个版块,第一版块经典常考题20题,第二版块模拟预测题30题。经典常考题经典常考题(2023下·北京海淀·七年级101中学校考期中)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我校初一年级举办了一次爱国人物专题展览。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以下是同学负责撰写的展览解说词。阅读文段,完成各题。亲爱的同学们,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是薪火相传的。古往今来,中华人物画廊里群星闪耀。在“古代风云人物”展中,你可以领略古人的风采。精通历史的司马光,专心治学19年,最终编撰出一部帝王的历史教科书【甲】《》;替父从军的木兰征战多年,凯旋归来后辞官还乡,演绎巾帼英雄的风采;矢志抗元的文天祥,以身殉国,奏响了一曲英雄壮歌……在“现当代功勋人物”展区中,既有鲁迅如同照亮黑暗的火炬,为唤醒人民不断呐喊;也有杨振宁笔下的【乙】如戈壁滩上的白杨树,隐姓埋名28年,为祖国的两弹事业鞠躬尽瘁;还有中国氢弹功勋于敏院士三十年如一日,qièérbùshě地钻研探索……在“新时代英雄群像”展区,你可以领略不同群体的风采。走进新时代,幸福的生活再不见战火硝烟,但为国为民的民族精神却赓续相传。浩瀚宇宙,航天员①,用青春与热血逐梦飞天;千里边关,战士们饮冰卧雪,②;抗疫一线,医护人员③,与病毒鏖战;危急关头,消防员④,逆行的身影诠释了以生命赴使命的铮铮誓言……在中国历史上,风流人物如群蚁排衙,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工整地写出正确的词语。qiè

ér

shě(2)结合文段,补充完整【甲】【乙】两处的内容。【甲】《》

【乙】(3)以下句子修辞或者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矢志抗元的文天祥,以身殉国,奏响了一曲英雄壮歌。B.在中国历史上,风流人物如群蚁排衙,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C.“鲁迅如同照亮黑暗的火炬,为唤醒人民不断呐喊”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写出鲁迅先生在黑暗混沌的年代里为人民奔走疾呼,赞扬了他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品质。D.“现当代功勋人物”展区的解说词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对人物的肯定与赞美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4)根据语境,为第四段横线处选填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勇往直前

②枕戈待旦

③废寝忘食

④赴汤蹈火B.①勇往直前

②枕戈待旦

③赴汤蹈火

④废寝忘食C.①枕戈待旦

②勇往直前

③废寝忘食

④赴汤蹈火D.①枕戈待旦

②勇往直前

③赴汤蹈火

④废寝忘食2.请你参观完“现当代功勋人物”展区“于敏”这一板块后,完成各题。1961年1月的一天,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的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在相关领域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他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为了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屡屡拖着疲弱的身躯来回奔波。因研制氢弹劳累过度,他曾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与死神擦肩而过。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如神话般不可思议□这是西方科学家的评论,也是对以于敏为代表的无名英雄的真诚赞美。1988年之前,于敏的名字都是保密的。直到他的名字解禁后,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绝密忠诚,无私无我,无怨无悔,这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值得被每个中国人铭记。(1)加点词语“绝密”对于敏的事迹进行了高度概括。结合语段可知“绝密”的含义是:一方面是指他在氢弹研制中做到了①,一方面是指他②长达28年。(2)下面是同学为于敏院士创作的对联,请你将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上联:钻研,隐姓埋名铸重器下联:埋头克难,惊天动地壮A.一心

国力

B.潜心

国力C.一心

国威

D.潜心

国威(3)结合内容,在□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

”,

B.、

,”C.

,”

D.,

”,3.学校准备做一期以“英雄”为题材的书法作品欣赏活动,向同学们征集书法作品,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弘扬英雄之气的书法作品,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甲】

【乙】

【丙】

【丁】A.【甲】作品是行书字体,结构匀称,端正流畅。B.【乙】作品是草书字体,连绵回绕,飘逸刚劲。C.【丙】作品为楷书字体,形体方正,刚健坚劲。D.【丁】作品为隶书字体,一波三折,古朴厚重。(2023下·北京房山·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学校开展“学雷锋精神,做时代新人”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学习资料,请按要求完成任务。4.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请用正楷字书写这七个字。5.下面是从网上搜索到的一则雷锋同志的日记,阅读这则日记,完成小题。1960年1月12日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那上面讲了许多向困难做斗争的道理。文章说:“斗争最艰苦的时候,也就是胜利即将来到的时候,可也是最容易动摇的时候。因此,对每个人来说,这是个考验的关口。经得起考验,顺利地通过这一关,那就成了光荣的革命战士;经不起考验,通不过这一关,那就要成为可耻的逃兵。是光荣的战士,还是可耻的逃兵,那就要看你在困难面前有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了。”文章还说:“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孕育着成功。革命战士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能透过困难看到胜利,透过失败看到成功。因此他们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会畏怯逃避,碰到严重的失败,也不至气馁恢心,而永远是干劲十足,永往直前,终于成为时代的闯将。”(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或写法,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即”应读作“jì”B.“怯”应读作“qiè”C.“气馁恢心”应写作“气馁灰心”D.“永往直前”应写作“勇往直前”(2)文中画线的词语“坚定不移”中的“移”字在《新华字典》中的义项有:①挪动②改变;变动。请结合语境解释“坚定不移”的意思。6.下面是摘自互联网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完成题目。不可否认,雷锋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他贫苦的生活,身为孤儿的他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带给他的温暖,使他发自内心地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那个令人沸腾的时代。这是一个内心充满阳光、乐观向上的快乐男孩。他也不断靠着自身的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甲】当过农民、当过拖拉机手、到炼钢厂当工人,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还当选为人民代表。雷锋属于那个时代,但雷锋精神却跨越了时代。雷锋的所为是每一个普通公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完全能够带给他人快乐的壮举。舍己而利他的雷锋精神和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谋而合、紧密相连的。雷锋精神的助人、利他精髓也是传承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从善如流的古训,规范着人的行为道德,并在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影响、塑造着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中国人积善成德的常态行为。(1)在文段【甲】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句号

B.逗号

C.冒号

D.省略号(2)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壮举

B.倡导

C.从善如流

D.潜移默化7.下面文字摘录自《雷锋日记》,请阅读文段,用上“如果、是否”两个词,仿写一句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2023下·北京·七年级北理工附中校考期中)在学习“家国天下”专题时,同学们在课外查阅了与西南联大有关的信息。请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全面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到云南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警报□(dié)起、极度艰苦的环境中为国育才。山水为屏①,小城建校舍,名师聚一堂,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从西南联大先后走出了8位“两弹一星”功□(xūn)奖章获得者、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5位院士、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大批卓越人才,他们成为了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联大学子还走出书斋,直接参与了抗日战争与反独裁斗争。在日寇侵华、民族危亡之际,一大批联大学子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力挽狂②,用生命谱写激情澎湃的诗篇【甲】抗战胜利后,在中共的领导下,以西南联大师生为主体力量的“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开始,掀开了全国人民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的序幕。习总书记到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时,他深有感触地说:“西南联大的往事,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乙】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既是学习的动力,又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8.根据拼音,请用楷书把填入□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田”字格内。9.文段横线处填入的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嶂

②澜

zhuō

bài B.①障

②斓

zhuó

bàiC.①嶂

②斓

zhuō

pài D.①障

②澜

zhuó

pài10.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逗号

【乙】逗号 B.【甲】句号

【乙】顿号C.【甲】逗号

【乙】句号 D.【甲】句号

【乙】逗号11.下面这首《满江红》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同学们读到其中“绝徼(jiào)移栽桢(zhēn)干质”一句时不太理解,通过查字典了解到:“绝徼”指遥远的边疆;“桢干质”指古代筑墙所用的木板和立柱,比喻具有真才实学、能担重任的人才。请你依据文段内容,帮大家解释“移栽”在此处的意思:。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12.同学们看完《西南联大》纪录片后,纷纷留言表达自己感想。下面各项中成语或修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不管是任教的大师,还是跋山涉水的学生,都是在艰难时局下气冲斗牛的璀璨群星。B.古人远离故土是为求功名,西南联大这些早已功成名就的教授们,放弃优越的生活,远走他乡,只是为了心中那盏不灭的救国灯。C.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过如此大范围的文化转移?世界上哪里又有过这么一群读书人,把大学当作捍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第二战场?D.在纷飞的炮火中,艰难的环境里,西南联大人始终坚持学习、研究。愿每一位观众都能从锲而不舍的西南联大人身上,看到前行的曙光。13.“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的校训。下面对这两幅书法作品的欣赏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甲是篆书,笔画圆转,古朴典雅;乙是行书,朗润流美,笔力苍劲。B.甲是楷书,横平竖直,方正典雅;乙是篆书,笔画圆转,古朴典雅。C.甲是草书,笔画连带,狂放不羁;乙是楷书,牵丝萦带,潇洒飘逸。D.甲是行书,朗润流美,笔力苍劲;乙是隶书,一波三折,庄严舒展。14.下面是某位同学在学完“家国天下”专题后写的一段话。其中画线的句子作为过渡句表达欠妥,请你帮忙修改。汉朝的一统,唐宋的盛世,明清的辉煌,都曾让中国人充满自豪。当国家稳定富强时,每个小家都更兴旺,每个人都能更好地生活。风雨飘摇时,无数个家支撑起不屈的国;宁静岁月里,强大的国守护着无数的家。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总有人大声疾呼,挺身而出,毁家纾难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从古到今,家国情怀沉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家与国是一个统一体。注:①[毁家纾(shū)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修改:(2023下·北京通州·七年级人大附中校联考期中)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班级组织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共有三个活动小组。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5.“爱国故事讲述”小组选取了课文中的两段材料。阅读后,完成各题。【文段一】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甲】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选自《邓稼先》)【文段二】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__________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乙】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选自《老山界》)(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填写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铤(yán)

蜷(quán)

鼾然入梦B.铤(tǐng)

蜷(quán)

酣然入梦C.铤(yán)

蜷(juǎn)

酣然入梦D.铤(tǐng)

蜷(juǎn)

鼾然入梦(2)依据语境及自己的阅读感受为画线句写一段批注。(不少于50字)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

【乙】分号

B.【甲】逗号

【乙】分号C.【甲】分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逗号16.“爱国诗词朗诵”小组截取了《黄河颂》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完成各题。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1)依据语境,为此段诗歌选择朗诵配乐,情感基调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低缓沉郁

B.静谧闲适

C.轻松快乐

D.壮阔激荡(2)仿照画线句,写两句诗。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爱国名言展示”小组搜集了爱国主题的名言警句,准备组织一次展示会。阅读后,完成各题。爱国名言小窗口(1)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2)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1)用正楷字抄写“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八个字。(2)下列选项中与“爱国名言小窗口”主题最适合的一项是(

)A.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B.苟利国家,不求富贵。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从“爱国名言小窗口”中选出其中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下·北京顺义·七年级统考期中)某班开展“语文课前微讲坛”期中总结活动,请完成相关任务。18.在“扎实基本功”板块四组成语中给加点字注音和汉字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可歌可泣(qì)

锲(qì)而不舍

浩浩荡荡

言外之义B.鲜为人知(xiǎn)

气冲斗(dǒu)牛

酣然入梦

迥(jiǒng)乎不同C.鞠躬尽悴(cuì)

目不窥园(kuī)

微不足道

一反既往D.锋芒必露

不以为然

大庭广众

群蚁排衙(yá)19.在“最关注的新闻”板块,同学们推荐了以下新闻,请阅读并完成小题。2023年3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逐梦襄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掀起了群众的参观热潮[甲]可步入舱内参观的天和核心舱1:1模型,两套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首次展出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产品模型[乙]一个个展品,生动地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辉煌成就,激发了大众的科学热情。(1)给本则新闻中两个加点字注音,“穹”读作①,“载”读作②。(2)新闻中[甲]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乙]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20.在“影响最深文学家”板块评选中,同学们选中了以下文学家,请阅读并完成小题。____________,20世纪的文化巨人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他的地位是____________(A.毋庸置疑

B.不置可否)的。他对沉积已久的国民劣根性作了深刻揭露,向即将衰亡的民族发出了深沉的呐喊。【甲】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是屹立不倒的民族脊梁。面对敌人,他用泼辣的笔触、犀利的语言,投枪掷匕,直刺黑暗;面对同胞,他则春风化雨,以最真诚的态度、最热烈的期盼奖掖后进,鼓舞士气。【乙】“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注:①奖掖后进:推许扶持后进之辈。②千夫指:众人都指责的人,这里指敌人众多。孺子牛:为人民服务的人。(1)文段题目横线处应填写的文学家是。你读过他的(代表作),他被称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2)文段首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毋庸置疑B.不置可否(3)选择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文段[甲]处划线句使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对该文学大家给予高度的评价,也蕴含着同学们把这位文学家选为“影响最深文学家”的原因。B.文段中这两个加点的副词“最”表明“真诚的态度”“热烈的期盼”的程度,让我们看到一位甘愿俯下身来为百姓服务的文学家形象。C.文段[乙]处划线句总结前文,让我们全面地感受到该文学家面对敌人和面对同胞的不同态度,爱憎分明,值得敬佩。模拟预测题模拟预测题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逢立春,开幕式盛典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用“中国式浪漫”美学惊艳了世界。开学后,同学们对二十四节气展开了研究。(一)研究小组观看了纪录片《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请根据下面解说词回答问题。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家喻户晓,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与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有关,它体现着大自然的_____(zhì)序感。3月21日春分节气,从惊蛰到春分,大自然逐渐变得有声有色。从春分到清明,正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时节,雨水明显增多,在温热阳光的催逼下,那些枯燥了一冬的繁枝上,渐渐布满了层层叠叠的红及烟气淋漓的白,于是处处燃烧起来,成为一年中色调最斑(lán)_____的季节。清明在公历4月5日前后来临。天地之间,温暖晴和,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此外,清明还是一个妇(rú)______皆知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会祭奠先祖、踏青郊游。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南方,柳絮飞落,牡丹吐蕊,芳草(qīqī)______,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此去经年,谷雨之后便要开始告别这一年的春天了,那即将迎来的夏天,定会是一场别致的体验,生活便要如此,总是对未来的美好充满着期待,偶尔甚至会心潮澎湃。21.文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攀升pān

淋漓líng

祭奠sì

澎湃pàiB.攀升pān

淋漓lín

祭奠diàn

澎湃pàiC.攀升fān

淋漓líng

祭奠sì

澎湃bàiD.攀升fān

淋漓lín

祭奠diàn

澎湃bài22.文中画线处的字形填写无误的一项是(

)A.轶序

斑斓

妇儒皆知

芳草凄凄B.秩序

斑澜

妇孺皆知

芳草萋萋C.秩序

斑斓

妇孺皆知

芳草萋萋D.轶序

斑澜

妇儒皆知

芳草凄凄23.一位同学对上面文段中“家喻户晓”的“喻”字不太理解。读了下面这则材料后,他推断出了“喻”的意思是,并结合文段内容,理解了“家喻户晓”在文中的含义是。有一类并列结构的四字词语中含有同义或者近义的词,这种构词方法能帮助我们由熟悉词的意思推断出陌生词的意思。比如“三年五载”,可借用“年”推断出“载”是“年;岁”的意思。24.在观看纪录片时,大家发现了几幅与清明相关的书法作品,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作者:张旭

作者:李斯

作者:黄庭坚

选自《张猛龙碑》A.张旭作品的书体是上述书法作品中出现最早的书体。B.李斯的隶书古朴典雅、挺拔秀丽,体现了清明历史悠久的特点。C.黄庭坚的草书潇洒飘逸,气韵生动,传达了清明节人们踏青郊游时的轻松愉悦。D.《张猛龙碑》为楷书,横平竖直,笔画清晰,体现了清明节气“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特点。(二)同学们阅读了我校邓虹老师的《跟着农历走一年——校园二十四节气纪实》一书,感受附中的节气之美。25.阅读下列文字,选出修辞手法判定及分析全部正确的一项(

)A.春分的朝阳逐一叫醒了附中校园里的所有植物,让那些爱开花的开花,想长叶的长叶,忙换色的换色,正发芽的发芽……(选自《春分》)分析:排比。写出春分时节草木未发的沉睡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色未至的失望。B.紫藤萝架已变成两道宽阔的绿瀑布,不经意抬起头来,密叶细枝里什么时候伸出几串儿大豆角儿呢?还毛茸茸的呢。原来紫藤树悄悄开始结果儿啦!(选自《小暑》)分析:反问。写出了紫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看到紫藤萝悄悄结果后的惊喜之情。C.站在秋晨静谧的花园里,心中满是欢悦。小草儿们齐齐睁开绿莹莹的眼睛,有的望着身上长长的树影出神发呆,有的追踪着满地的金辉激动得颤抖。(选自《霜降》)分析:反复。写出了在安静的小花园中小草的各种姿态,表达了作者的欢悦之情。D.真没想到,雪的精灵们会从天而降,争抢着坐到了长椅上、龙石凳上,它们在欢聚,在叫嚷,在推挤,校园对雪来说是如此的新鲜。(选自《小雪》)分析:拟人。写出了校园被雪覆盖的景象和雪势之急,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26.该书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补全对联。(

)上联:_________

下联:榆承冬阳。上联:兰幽一角,下联:________。上联:榴笑烈日,下联:_________。A.桑接夏雨

柿傲雪霜

槿雅四方B.桑接夏雨

槿雅四方

柿傲雪霜C.柿傲雪霜

槿雅四方

桑接夏雨D.柿傲雪霜

桑接夏雨

槿雅四方(三)在研究过程中,大家不仅了解了节气文化,还懂得了钻研学习的重要性。其实,古往今来,成功者都好学。27.《游山西村》的作者陆游读书时绝对无法读到的诗是(

)A.《登飞来峰》 B.《己亥杂诗》 C.《望岳》 D.《木兰诗》28.在《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读书,使吕蒙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现在,你的好朋友小明沉迷网络,不好好学习,请结合具体事例你劝说小明好好读书。(不少于50字)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初一年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学习活动一:追根溯源识家国29.下面是一位同学拟写的活动前言,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甲】这些箴言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家国观,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深蒂固的支撑,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精魂。岁月长河激荡民族精神,百年沧桑砥砺家国情怀。正因为有着浓都的家国情怀,闻一多_____(慷慨淋漓慷慨大方)斥特务,气冲斗牛震华天;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戈壁,鞠躬尽(cuì)国威;边防官兵热血青春铸界碑,军魂英(pò)写忠诚;闽宁干群携手共圆小康梦,接力同迎盛世春……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闪耀生辉【乙】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延不绝。从历史到现实,这份家国情怀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1)根据拼音,请用楷书把填入横线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田”字格内。(2)给加点字注音和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慷慨淋漓

dǒu

B.慷慨大方

dòuC.慷慨淋漓

dòu

D.慷慨大方

dǒu(3)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句号【乙】分号

B.【甲】省略号【乙】分号C.【甲】句号【乙】逗号

D.【甲】省略号【乙】逗号学习活动二:时代楷模系家国30.下面是一位同学讲述的爱国人物故事,请阅读文段,完成小题。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授予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时代楷模”称号。孙景坤和徐振明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英雄。①战争年代,他们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把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年代,孙景坤深藏功名解甲归田,带领村民修坝种田,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徐振明默默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②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和永葆本色的优良传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崇敬英雄,学习楷模,树立担当意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1)“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①草茂盛;②保持,保护;③姓。结合文段的内容,你认为“永葆本色”中的“葆”的意思是。(只填序号)(2)请在画线句中找出表述有误的一句,并改正过来。表述有误的是:(填序号)。修改:(3)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是抗美援朝老英雄,正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看,下面最适合致敬抗美援朝战士的一副对联是()A.保家卫国,百万雄师横跨鸭绿江;铭记历史,英烈无数血洒上甘岭。B.深化改革,万象更新民富裕;竞争开放,百花吐艳国繁荣。C.抗美援朝,烈士丹心昭日月;保家卫国,英雄素气壮河山。D.鼓足干劲,创造人民万代福;力争上游,迎来祖国四化春。学习活动三:诗歌书法写家国31.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的一些诗歌,其中没有体现诗人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黄河颂》 D.《江畔独步寻花》32.下面是一位同学找到的几幅抒写家国情怀的书法作品,对书体及其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注:【丁】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A.【甲】是楷书,字体方正,端庄严谨。 B.【乙】是篆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C.【丙】是行书,行云流水,潇洒有致。 D.【丁】是草书,用笔狂放,笔势连绵。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我校七年级即将开展“擦亮青春底色,心系家国天下”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33.下面是一位同学撰写的活动序言。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亿万人民振奋精神,接续奋斗,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衔接/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家国情怀,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无论经受何种考验,都能永葆初心【甲】彰显着奋斗者的顽强意志——无论遇到何等艰难,都能坚忍不拔;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无论作出何种牺牲,都能无怨无悔。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乙】强烈的家国担当。穿越世纪风云,踏上百年征程。新时代的青年,青春正当时,奋斗正当时,更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1)序言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使用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zhuó

衔接

B.zhuō

联结

C.zhuó

联结

D.zhuō

衔接(2)【甲】【乙】两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甲】;

【乙】、

B.【甲】;

【乙】,C.【甲】。

【乙】、

D.【甲】。

【乙】,(3)根据《古代汉语词典》中的资料,你认为序言中“笃行不怠”一词的含义应该是。34.第一小组承担了“爱国人物故事会”的任务,组员们要为爱国人物写评价,以下评价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弹一星”功勋于敏,为研制氢弹,隐姓埋名;为科技强国,锲而不舍。B.外交家孙必干,花甲之年出使伊拉克挽救人质,临危受命,无惧生死。C.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以“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使命,创造出空前绝后的奇迹。35.第二小组承担了“爱国诗词朗诵会”的任务。请你完成小题。(1)一位组员在朗诵会结束后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其中画线的句子作为过渡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古典诗词里体现的家国情怀,无不令人为之感叹。它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愤不甘,是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激昂壮志,是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理想追求。家国情怀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舍生忘死,报效祖国,也体现在对国家命运的牵挂和报国之志的抒发。那是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洒脱坚毅,是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念,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视死如归。家国情怀离我们并不遥远,从学习传统诗词那一刻起,就注定陪伴我们一生。修改后的句子:(2)欣赏了这些表现家国情怀的古诗词,为了表达内心的震撼,一位组员写下了一幅对联,横线处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驰骋①,志士豪情②挥洒③,英雄气概④A.①笔墨

②壮山河

③边塞

④冲霄汉B.①边塞

②冲霄汉

③笔墨

④壮山河C.①边塞

②壮山河

③笔墨

④冲霄汉D.①笔墨

②冲霄汉

③边塞

④壮山河36.第三小组承担了“爱国名言展示会”的任务。下面是组员们搜集到的书法作品,其中对书体及其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甲

丁A.作品甲为隶书,蚕头雁尾,圆润对称。B.作品乙为行书,行云流水,收放自如。C.作品丙为楷书,形体方正,端庄严谨。D.作品丁为草书,笔画连绵,纵任狂放。某校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面是学生们整理的资料,请你阅读资料,完成后面小题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法律规定。西夏的法律对植树和保护树木的问题规定很详细。《天盛律令》第十五章《地水杂罪门》规定大①是□在指定渠段应种植柳、杨、榆等树种,除按照时节剪枝条及伐而另植以外,不许任何人砍伐。有人认为,成吉思汗留给后世最珍贵的财富【甲】金玉珠宝,【乙】一部法典——《成吉思汗法典》。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包含宪法意义的成文法典,颁布于1206年。可以说,《成吉思汗法典》是最具环保精神的一部法典。比如以下诸条文:“第五十六条保护草原。草绿后挖坑导②草原被损坏的,对全家处死刑。第五十七条保护马匹。春天的时候,战争一停止就将战马放到好的草场上,不得骑乘,不得使马乱跑。第五十八条保护水源。不得在河流中洗手,不得溺于水中。”在唐代,城市已极具规模。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人口已达百万,每日产生的垃圾数量极为可观。唐代对于倾倒垃圾的管理十分严格,《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唐代对于随便倾倒垃圾者,处以刑罚,有关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履行职责,将同样获罪,并受处罚。3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骑乘

惩罚 B.溺水

拘泥C.倾倒

顷刻 D.处罚

处理38.根据语义,应填入文中①②两处的正确字形是(

)A.致

致 B.至

致C.致

至 D.至

至39.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冒号

冒号 B.分号

冒号C.冒号

分号 D.分号

分号40.依据语境,在文段【甲】【乙】两处填写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

还是 B.不是

而是C.既是

又是 D.是

还是41.下面是同学们读完材料后写出的心得体会,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当读到“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样的诗句,我都会对诗中描绘的美景心生向往。B.每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典都仿佛向我们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古代人们的环保理念。C.风调雨顺,始自环境保护;人寿年丰,源于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D.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的共同行动,也同样需要法律层面的保障。下面是俞文同学撰写的参赛演讲稿。韩非子说:“万物莫不有规矩。”世间万物都有其规矩法度。小到个人,没有规矩就会陷入困境,大到国家,没有规矩就会灭亡。行走于校园,生活在集体,做人做事自然要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