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工职业技能_第1页
中级工职业技能_第2页
中级工职业技能_第3页
中级工职业技能_第4页
中级工职业技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工职业技能

一'钢轨探伤仪探测范围的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探头与需测试的通道连接,钢轨探伤仪接上电源,

开启电源开关,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2.测试通道探头置于CSK-1A试块上(图2),斜探头

探测R100圆弧,直探头探测100mm底面,移动探头位置,

同时调节仪器增益,使最高回波达80%,读出R100圆弧和

100mm底面回波刻度值S,并代入公式计算:探测范围(mm)

=100n-So

n一刻度系数,“43、50”档接70°、37°探头的通道

为2.0;“60、75”档接70°、37°探头的通道为2.5;接

0°探头的通道为2.5;接45°探头的通道为3.0o

70s或37’0s-n_____________厂

_\\l

:i\uy

图2(P2)钢轨探伤仪探测范围的测试示意图

(二)质量标准

1.基准反射体回波正确。

2.操作步骤正确。

3.测试误差±5mm。

二'钢轨探伤仪水平线性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若所测仪器扫描深度、水平在外部可调则参照通用仪水

平线性测试方法进行,若不可调则按以下方法测试。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探伤仪的测量通道0°探头与

仪器连接。

2.开启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3.0°探头(有无保护膜不限)探测CSKTA试块厚度

25mm底面。

4.探头置于试块上(图3),保证探头耦合良好。调节

衰减器得10次底面回波,并分别读出B2、B4、B6、B8、Bio

底波高为满刻度50%时,波前沿所对应的荧光屏刻度读数

L2、L4、L6、L8、L10(设仪器满刻度为10)o

图3(P12)水平线性测试示意图

5.将L2、L4、L6、L8、Lio值代入公式进行探伤仪水平

线性误差计算:

B=Lio—L2

d4=Lz+B/4—L4

d6=L2+2・B/4—L6

d8=L2+3-B/4—Ls

AL=|dmax|/BxlOO%

(二)质量标准

1.仪器工作状态调节正确。

2.基准反射体选择正确。

3.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

4.测试结果正确,AL不大于2%。

三'钢轨探伤仪垂直线性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探伤仪的测量通道探头与仪

器连接。

2.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3.探伤仪的抑制置“0”或最小,衰减器至少有20dB

的衰减余量。

4.在WGT-3试块上找出一个声程相当于纵波

100〜200mm的反射波为基准波,调节增益,使基准波幅度为

100%(相对测量通道的基线)。

5.调节衰减器,依次记下每衰减器4dB后基准波波高

的百分数,填入钢轨探伤仪垂直线性测试表(表1),直至衰

减16dB为止。

表1钢轨探伤仪垂直线性测试表

衰减量

0481216

dB

波高理论值

10063.139.825.115.8

%

波高实测值

%

差值

%

6.计算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实测值一理论值),取

最大正差值d+和最大负差值亡的绝对值之和即为测量通道的

垂直线性误差。

AJ=|J+|+|J-|(%)

(二)质量标准

1.仪器工作状态调节正确。

2.基准反射体选择正确。

3.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

4.测试结果正确,M不大于15%o

四'钢轨探伤仪分辨力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探伤仪的测量通道探头与仪

器连接。

2.仪器[增益]置“最大",[抑制]置“小”,[轨型选择]

置“75kg/m”档。

3.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4.分辨力的测定,包括直探头的分辨力和斜探头的分

辨力,探测均在CSKTA试上进行。

(1)直探头将直探头与仪器连接后置于CSK-1A试

块上(图4),探头与试块间加耦合剂,保持稳定的声耦合,

移动探头位置,同时调节仪器面板“衰减器”、“增益”旋钮,

使85和91两个台阶的反射波等高,其高度为hi(一般为满

幅度的20%〜30%),调节“衰减器”使波谷高度h2上升至hi,

此时衰减器所释放的dB数为该仪器与直探头组合的分辨力。

图4(P10)直探头分辨力测试

(2)斜探头将斜探头与仪器连接后置于CSK-1A试

块上(图5),探头与试块间间加耦合剂,以保持稳定的声耦

合,移动探头位置,同时调节仪器面板“衰减器”、“增益”

旋钮,使650和644二个圆弧的反射波等高,其高度为hi

(一般为满幅度的20%〜30%),调节衰减器,使波谷高度h2

上升至hi,此时衰减器所释放的dB数为该仪器与斜探头组

合的分辨力。

ABC

图5(P11)斜探头分辨力测试

(二)质量标准

1.仪器工作状态调节正确。

2.基准反射体选择正确。

3.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

4.测试结果正确,斜探头分辨力不小于14dB,直探头

不小于18dBo

五'钢轨探伤仪动态范围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探伤仪的测量通道探头与仪

器连接。

2.仪器[增益]置“最大",[抑制]分别置“大”和“小”,

[轨型选择]置“75kg/m”档。

3.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4.探头置于WGT-3试块上(图6),找出任意一基准反

射体回波。

图6(P15)70°探头测试仪器动态范围

5.调节仪器“衰减器”,使基准反射体波高从100%降

至2%。分别记录[抑制广大”和“小”时的衰减器调节量(dB

值)。

6.计算仪器[抑制]“大”(AW大)和“小”(△%)的动

态范围:

A印大=Wmax-Wmin(dB)

A用卜二Wmax-Wmin(dB)

式中:Wmax为测试中最高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Wmin为

测试中最低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

7.测试精度(读数)精确到IdB。

(二)质量标准

1.仪器工作状态调节正确。

2.基准反射体选择正确。

3.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

4.测试结果正确:AW大为2〜6dB、A%不低于16dB。

六'钢轨探伤仪接0°探头通道的距离幅度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I.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0°探头与仪器对应通道连接。

2.仪器[增益]置“最大",[抑制]置“大”,[轨型选择]

置“75kg/m”档。

3.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4.探头置于试块上(图7),依次探测阶梯试块,深度

20mm到距离幅度特性曲线最高点范围内距离幅度特性公叱。

距离幅度特性曲线最高点到深度150mm范围内距离幅度特

性AW2o

5.调节仪器“衰减器”,在波高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记录

不同深度时回波高度dB值。

6.计算仪器0°探头探头通道的距离幅度特性A叱和

AW2:

AWJ-Wmax—W20min(dB)

=-

AW2WmaxAV150min(dB)

式中:Wmax为测试中最高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W20min

为测试20mm深处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Wisomin

为测试150mm深处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

7.测试精度(读数)精确到IdBo

(二)质量标准

1.仪器工作状态调节正确。

2.基准反射体选择正确。

3.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

4.测试结果正确,AW】W12dB、AW2<8dBo

七'钢轨探伤仪接37°探头通道的距离幅度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探伤仪的测量通道37°探头

与仪器连接。

2.仪器[增益]置“最大",[抑制]置“大”,[轨型选择]

置“75kg/m”档。

3.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4.探头置于试块上(图8),依次探测WGT-3试块$3

横通孔,深度20mm到距离幅度特性曲线最高点范围内距离

幅度特性A吗o距离幅度特性曲线最高点到深度150mm范围

内距离幅度特性A%。

37,»

图837°探头距禺幅度特性测试

5.调节仪器“衰减器”,在波高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记录

不同深度时回波高度dB值。

6.计算仪器探头在该通道的距离幅度特性A叱和A区:

AWj-Wmax—W20min(dB)

-

AW2—AVmaxAV150min(dB)

式中:Wmax为测试中最高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W20min

为测试20mm深处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Wisomin

为测试150mm深处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

7.测试精度(读数)精确到IdBo

(二)质量标准

1.仪器工作状态调节正确。

2.基准反射体选择正确。

3.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

4.测试结果正确,AW】W12dB、AW2<8dBo

八'钢轨探伤仪接70°探头通道的距离幅度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探伤仪的测量通道70。探头

与仪器连接。

2.仪器[增益]置“最大",[抑制]置“大”,[轨型选择]

置“75kg/m”档。

3.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4.探头置于试块上(图9),依次探测WGT-3试块深度

10〜70mm范围内03横通孔。

图9(P15)70°探头距离幅度特性测试

5.调节仪器“衰减器”,在波高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记录

不同深度时回波高度dB值。

6.计算仪器探头在该通道的距离幅度特性AW:

AW=Wmax-Wmin(dB)

式中:Wmax为测试中最高时衰减器读数(dB),Wmin

为测试中最低回波时衰减器读数(dB)。

7.测试精度(读数)精确到IdBo

(二)质量标准

1.仪器工作状态调节正确。

2.基准反射体选择正确。

3.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

4.测试结果正确,△WW12dB。

九'钢轨探伤仪斜探头前沿和折射角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斜探头与仪器的测量通道连

接。

2.开启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3.前沿测试

(1)探头探测CSK-1A试块R100和R50圆弧,保证

耦合良好,探头和试块侧边平行。

(2)前后移动探头,调节仪器增益使圆弧最高回波达

80%o

(3)量取试块前端至探头前沿距离b(图10),并重复

该步骤三次,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k*-b

H=80%

图10(P13)斜探头前沿测试示意图

(4)前沿长度L计算

前沿长度L=100—b

7.折射角(或K值)的测试

(1)钢轨探伤仪斜探头置于CSK-1A试块上测试:折

射角为35。〜60°的探头置于试块A位置(图H);折射角

为60°〜75。的探头置于试块B。

(2)前后移动探头,调节仪器增益使横通孔最高回波

达80%。

(3)测量试块端面至探头前沿距离X(图11),并重复

该步骤三次,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图11斜探头折射角的测定

(4)折射角为35°〜60°的探头测量值X2代入下式计

算得折射角B(K值):

fa-+L-35(」+-35)

7070

(5)折射角为60°〜75°的探头测量值Xi代入下式计

算得折射角B(K值):

。Xi+L—35〜X]+L—35、

B=arctanq-----------kK='-----------)

3030

(二)质量标准

1.探头测试操作熟练。

2.公式运用、计算正确。

3.测试折射角结果正确,70°探头,M为0°,-3°

35°〜45°探头,MW土

1.5°o

十'钢轨探伤仪0°探头声束偏斜角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0°探头与仪器的测量通道连接,钢轨探伤仪接上电

源,开启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2.仪器[增益]置“最大",[抑制]置“大”,[轨型选择]

置“75kg/m”档。

3.测量通道探头置于WGT-3试块40mm宽的侧面上(图

12),探测80mm深03横通孔。

4.调节仪器“衰减器”,前后移动和左右摆动探头,使

所测横通孔回波幅度最高点达80%,然后测量出探头晶片中

心轴线与03横通孔中心垂线间的距离(L),根据横通孔深

度(H),代入下式计算可得直探头的声轴偏斜角(9):

«

o

o

o

o

O

图12(P15)0°探头距禺幅度特性测试

e=arctg*

式中:H为03横通孔中心距探测面深度,L探头晶片中心

轴线与03横通孔中心垂线间的距离。

(二)质量标准

1.仪器操作正确。

2.测量准确,计算正确。

十一、钢轨探伤仪斜探头声束偏斜角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斜探头与仪器的测量通道连接,钢轨探伤仪接上电

源,开启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2.仪器[增益]置“最大",[抑制]置“大”,[轨型选择]

置“75kg/m”档。

3.测量通道探头置于CSKTA试块25mm厚的表面上

(图13),其中:KW1的探头用试块的上端角(图13a),K

三1的探头用试块的下端角(图13b)。

图13斜探头声轴偏斜角的测试

4.前后移动和左右摆动探头,使所测端角回波幅度最

高,然后用量角器测量探头测面与试块端面垂线的夹角6,

则为该探头的声轴偏斜角。

(二)质量标准

1.仪器操作正确。

2.测量角度正确,声轴偏斜角9<2°o

十二'钢轨探伤仪保护膜衰减值测试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探头与仪器的测量通道连接。

2.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稳定后进行测试。

3.仪器预热稳定后,探头带保护膜探测CSKTA试块

R100圆弧面。

4.探头置于试块上(图14),保证耦合良好,探头和试

块侧边平行,前后移动探头,调节仪器衰减器,使最高反射

波为80%时记下衰减器读数Wio

图14(P14)保护膜衰减值测试图

5.去掉保护膜,保持探测条件不变,重复上述(4)步

骤,得衰减器读数W2。

z

6.计算保护膜衰减值W‘:W=W2-Wi

(二)质量标准

1.仪器工作状态调节正确。

2.基准反射体选择正确。

3.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

4.测试结果正确,误差:<+2dBo

十三、钢轨核伤定位定量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70°探头与仪器的对应通道

连接。

2.测试校对探头入射点,并在探头上标注。

3.校正好仪器探测范围和校对灵敏度。

4.根据70°探头缺陷回波确定核伤所在部位及大小:

(1)[轨型选择]置于“50”挡,(横波声程200mm)水

平标距为18mm/格、垂直标距为7mm/格。

(2)核伤距离探头入射点的水平距离(L):L=回波刻

度X18(mm)

(3)核伤距轨面的深度(H):11=回波刻度X7(mm)

(4)核伤的横向宽度在核伤走波的中心部位,70°

探头横向平移,核伤回波高都在20%时,探头所移动的距离

即为核伤的横向宽度。

(二)质量标准

1.仪器校正、探头入射点测试正确。

2.定位、定量误差:W土5mm。

十四'钢轨纵向裂纹定位定量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0°探头与仪器的测量通道连

接。

2.校对灵敏度确定

(1)0°探头在本轨无伤处,找出0°探头轨底回波,

调整增益使底波高达到80%,然后增益6dBo

(2)70°探头按轨头核伤校对灵敏度确定。

3.纵向裂纹位置确定用0°和70。探头校对法确认

纵向裂纹的部位。

4.纵向裂纹长度确定用0°探头按延伸度6dB法确

定裂纹长度。

(二)质量标准

1.探头入射点测试、仪器现场灵敏调节正确。

2.定位正确,定量误差:W±50mm。

十五'钢轨水平裂纹定位定量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0°探头与仪器的测量通道连

接。

2.测试00探头中心点,并在探头上标记。

3.在伤损钢轨上找出0°探头正常轨底回波,调节仪器

对应通道灵敏度,使底面回波达80%,然后增加8dB。

4.水平裂纹定位根据伤损在荧光屏出波位置,确定

离轨面深度。伤损距轨表面深度H=n.F(mm)o

式中:F一伤波位置,n一刻度系数,“0°”每小格为2.5

mm。

5.水平裂纹定量0°探头找到水平裂纹,移动探头位

置使水平裂纹一端回波高至80%,标定好探头入射点在轨面

上的位置,然后向另一端移动到水平裂纹回波高同样达

80%,探头入射点至原轨面上标定点之间的距离大致可判定

为水平裂纹长度。

(二)质量标准

1.测试通道仪器现场灵敏调节正确。

2.定位定量误差:W±10mm。

十六'钢轨底横向裂纹定位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仪器按要求接入电源,37°探头与仪器的测量通道

连接。

2.测试37°探头带保护膜时的入射点,并打上标记。

3.根据37°探头伤损回波最高点位置,判定横向裂纹

距探头入射点的距离。利用37°探头找到轨底横向裂纹,调

整增益、移动探头位置使横向裂纹回波最高点达到80%,

然后对应轨型计算出的横向裂纹距探头入射点水平距离长

度,确定横向裂纹位置。

4.横向裂纹距探头入射点计算:L二轨高Xtg370(mm)o

式中:L一横向裂纹距探头入射点的水平距离。

由公式可得:43kg/m轨L为105mm,50kg/m轨L为

114.5mm,60kg/m轨L为133mm,75kg/m轨L为144.7mm。

(二)质量标准

1.探头入射测试、仪器现场灵敏调节正确。

2.定位误差:W±10mm。

十七'钢轨探伤小车走行部分校正

(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

1.选择合适的常用工具。

2.松开需要调整的小车尼龙轮两侧的固定螺栓。

3.调整的小车尼龙轮两侧的垫片,使前后轮沿在一条

直线上。

4.装上小车尼龙轮,其中可调节尼龙轮方向的一侧轮

轴螺母不要上的过紧,留有活动空间。

5.小车放置钢轨上,调整前尼龙轮方向调节螺栓,使

尼龙轮沿与前进方向呈一定角度(图15),角度不宜过大,

否则推行不轻松,且轮缘磨损大。

尼龙

钢轨

分校

行部

车走

5小

图1

试验

推行

轨上

放钢

仪器

件,

紧固

动的

有松

定所

6.固

调。

行细

当进

并适

标准

质量

(二)

确。

练正

作熟

1.操

线上

条直

在一

轮沿

前后

2.

掉道

、不

轻松

行时

车推

3.小

分保

械部

仪机

探伤

钢轨

'

十八

步骤

法、

)方

(操作

作业

(一)

件。

零配

具及

用工

的常

合适

选择

1.

污。

上油

头架

及探

小车

干净

擦洗

要求

2.按

充。

及补

进行

少的

对缺

件,

零配

所有

部分

机架

检查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