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剑阁中学2024年秋九年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刘佳蓉)一、积累·运用(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文明繁盛与人类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巴蜀自古就是民族迁(xǐ)流动的(huì)聚之地、文化交互影响的(huì)萃之所。巴蜀文化在初创时期的历史性传播和推动,推进了西南文化发展,呈现出交流交融、文明互鉴的特点,巴蜀文化因此北与中原文化交流,西北与秦陇文化交融,东南与楚文化交往,向南影响滇黔文化。巴蜀地区虽然为山川阻(gé)而交通不便,但随着蜀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重要的交通线路的开通,先民借此突破了闭塞的自然环境,与外界联系广泛。战国时期秦将司马错等人统一巴蜀,(xiū)缮蜀道提升了蜀秦交通,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交通繁盛状态。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文学语言夸张描写的背后,是各方民众在蜀道络绎不绝的史实;在四方交往(mì)切的背后,是司马错入蜀之后关中、中原为代表的黄河文明与巴蜀一地长江文明交流交往交融的本质,这推进了西南民族地区(nà)入祖国大家庭,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明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自王川《彰显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巴蜀文化力量》,有删改)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1)迁(xǐ)(2)(huì)聚(3)阻(gé)(4)(xiū)缮(5)(huì)萃(6)(nà)入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1)繁(A.fánB.fǎn)(2)融(A.róngB.rón))(3)黔(A.jīnB.qián)(4)塞(A.sāiB.sè)(5)栈(A.jiànB.zhàn)(6)络(A.luòB.nuò)3.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继续且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传承好文明互鉴、交流交融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继续且更好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传承好文明互鉴、交流交融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C.“文明繁盛”“交流交融”“蜀秦交通”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D.“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李白的《蜀道难》,李白诗歌风格沉郁顿挫,雄浑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开阔。二、学校九年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面任务。(6分)5.小文要写一篇题为《青年当自强》的演讲稿,下列诗句可以作为演讲稿论据的是()(3分)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③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⑤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③④6.小明在寻找“自强不息”榜样人物的过程中,发现七年级至九年级语文书中也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他撰写了一个范例,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人物中选出一位,完成仿写。(3分)备选人物:司马迁范仲淹鲁迅史铁生示例:邓稼先心怀祖国,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仿写:二、阅读·鉴赏(72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8题。(每小题3分,共6分)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底气?①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藏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形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质结构,成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②汉字确证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叙述。汉字起源于远古刻画符号,历经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等演变过程,形成今日所用的规范汉字。我们最常使用的“人”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是垂臂直立的动物形象。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突出了弯腰垂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重农传统。隶书变形较大,弯腰垂臂的形象完全消失,演变成独立行走顶天立地的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冬梦”会徽更是将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与冬季运动完美融合,展现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展示了中华民族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的文明色彩。③汉字赋能各民族文化交融。一些少数民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在汉字基础上增减笔画、变更字形或借用汉字为注音标码,创造出“汉宇系文字”,如契丹字、西夏文、女真大字……任继愈先生说:“维系这样一个大国的统一,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汉九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字。,,,,。”汉字正是发挥了横向的超方言功能和纵向的超时空功能,成为维系中华文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④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传承了中华文明。“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几乎看不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但对于中国人来讲,数千年的文献都能大概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源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性质。”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如此感叹。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文字中,唯有中国的汉字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根源在于汉字当中潜藏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⑤汉字既是中华文明诞生的见证者、中华文明繁荣的记载者和中华文明演进的参与者,也是中华文明交流的传播者。当今,“汉语热”在全球各国兴起,汉语爱好者的规模不断壮大。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汉字的传播与应用,拉近了国家之间的情感,促进了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民心相通的独特载体。(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中心论点是“汉字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B.第③段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证分论点“汉字赋能各民族文化交融”。C.第④段先提出分论点“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传承了中华文明”,再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汉字当中潜藏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本文论证结构采用“总一分”的形式,层次井然。8.根据选文,在文段画线处填入语句,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①中国将不会是今天统一的形势②也许分成多少个独立割据的小国③才把全国众多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④假若中国没有‘书同文’这样得力的措施⑤有了汉字A.⑤③④②①B.④②①⑤③C.④①②⑤③D.⑤③④①②(二)文言文阅读,完成9-13题。(19分)【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9.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一项是()(3分)A.去国怀乡国都九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B.故善为国者所以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快乐D.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对待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行者休于树武王问于太公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名之者谁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强饮三大白而别D.故善为国者不足为外人道也11.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喜之/勿怒B.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喜之勿怒C.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喜之勿怒D.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喜之/勿怒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13.请分析【甲】【乙】如何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4分)(三)古诗词阅读,完成14—15题。(14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每小题3分,共6分)望夫山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注】望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此诗为刘禹锡在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离京调任和州刺史时所作。(1)请说说你对第一句中“终日”的理解。(3分)(2)结合写作背景,说说诗歌最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3分)九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15.根据语境,补充下列诗句。(8分)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古诗词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在那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槲叶落山路,(1)”(温庭筠《商山早行》);你可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2)”(苏轼《水调歌头》);你可悟人生豁达:“(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可学忠君之心:“(4),肯将衰朽惜残年”(李商隐《无题》);你可溯古思今:“(5),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此外,读“(6),(7)”(范仲淹《岳阳楼记》),能让你感受超越客观环境与个人得失荣辱之胸襟;读“长风破浪会有时,(8)”(李白《行路难》),能激起你战胜重重困难到达胜利彼岸之情怀。16.名著阅读,完成问题。(7分)(1)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在班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的歌手。(3分)(2)文学名著中有很多写保姆这一形象的。同样是写保姆,鲁迅笔下的阿长与艾青笔下的大堰河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试做简要分析。(4分)(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7-20题。(16分)父亲归来那一天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是他设计的。运往各地的组装好的望远镜,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而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儿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②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6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他的方法,在石榴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那时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③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它们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父亲说,他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便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九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那天,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品。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许多地方有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很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20年都不会扁塌。”④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莲子等配料熬够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⑤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⑥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17.父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生活的“浪漫”。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浪漫”的事品临潼硕大石榴①_②_“浪漫”的内涵③_18.请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品析下列语句。(4分)①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修辞角度)九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②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描写手法)19.有人认为第⑤段可以删去,有人觉得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20.请阅读链接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⑥段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4分)链接材料:你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王期《致女儿书》(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21-23题。(10分)材料一:控烟是全球公认的、针对单一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控制的最有效措施。为了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的号召,从1989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2023年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无烟为成长护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为创造一个无烟的中国,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2021年国家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和电子烟,禁止在孩子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学校周边禁止设置烟草销售点。因此在2023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孩子们,防止被烟草烟雾损害健康,培养不吸烟的新一代。(选自光明网)材料二:相关专家表示,父母任何一方吸烟,儿童患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和喘息性疾病的风险均高于父母不吸烟的儿童,二手烟已经成为儿童呼吸健康的“头号杀手”——建议吸烟的家长们尽早戒掉香烟,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人群超过3亿,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正遭受着二手烟的伤害。其中,72.9%的少年儿童在家、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中暴露于二手烟之中。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发布的《儿童呼吸健康科普白皮书》显示,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比达51.87%。而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室内环境问题主要有三大因素,其中位居第一的就是二手烟,占比38.30%;位居第二的是3年内家里有过装修,占比30.11%;位居第三的是烹调油烟,占比23.50%。“二手烟的危害绝不亚于一手烟。”著名控烟专家、中国控烟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许桂华研究员介绍,有研究证实,烟草燃烧过程中许多化合物在二手烟中的释放率比一手烟还高,如一氧化碳,二手烟是一手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氨是46倍,亚硝胺(强烈致癌物)是50倍。“很多儿童长期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其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次数随吸入二手烟的增加而增加。”许桂华指出。(选自《经济日报》)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年轮胎动平衡试验机项目发展计划
- Unit 1 Life choices Writing Workshop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 开店合股合同范本
- 2-1《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10 能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 5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 我们有精神 (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2025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第04课 输入输出与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部编五下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重庆市2024-205学年秋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康德卷
- 设备维修绩效考核方案
- 2025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
- 做账实操-农贸市场的账务处理示例
- 余华《活着》解读课件
- 关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历史资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