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压带和风带Thezoneofpressureandwind第三章大气的运动【教学目标】1.运用示意图,解释大气热力环流的成因;2.运用示意图,分别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特征;3.结合实例,运用等压线分布图,说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课前导读——Preclassguidance麦哲伦带领的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船队进入30°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少雨。离开该海域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时,风平浪静。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哪段航程最为轻松?为什么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图1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大气热力环流01Atmosphericthermalcirculation热力环流的形成Formationofthermalcirculation1.气压P(hpa)一般规律: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______,气压数值______。假设大气无运动(冷热均衡):海拔相同的点,气压_____。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大气上界近地面ABP1P2P3越高越低相等图2气压垂直空气柱示意热力环流的形成Formationofthermalcirculation1.气压P(hpa)大气上界近地面ABP1P2P3等压面等高面等压线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一般规律: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______,气压数值______。假设大气无运动(冷热均衡):海拔相同的点,气压_____。越高越低相等图3等压面与等压线示意热力环流的形成Formationofthermalcirculation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大气上界近地面ABCD500hpa1000hpa5500m高空TA=TB(冷热均衡)PA=1000PB=1000PC=500PD=500TA<TB(冷热不均)热冷PC<500PD>500PA>1000PB<1000受热膨胀上升受冷收缩下沉垂直方向:热胀上升,冷缩下沉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图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大气上界近地面AB500hpa1000hpa5500m高空热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CD受热膨胀上升受冷收缩下沉低压高压高压低压高压和低压≠气压值的大小TA=TB(冷热均衡)PA=1000PB=1000PC=500PD=500TA<TB(冷热不均)PC<500PD>500PA>1000PB<1000垂直方向:热胀上升,冷缩下沉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图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冷热力环流的形成Formationofthermalcirculation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Formationofthermalcirculation【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5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①地面冷热不均(A地受热,B.C两地冷却)②大气垂直运动(A地受热气流上升,高空形成高压区,近地面形成低压区;B.C两地冷却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高空形成低压区)③水平气压差(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的高低差异)④空气水平运动(高空气流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扩散,近地面气流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入)⑤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Formationofthermalcirculation读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填空。1.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海拔越高,气压______。2.同一等压面上的点气压值______。3.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___________上的气压差异而言,气压值的大或小是垂直比较。因此,高压不等于_________,低压不等于__________。4.同一地点,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与高空______。5.等压面弯曲规律:在垂直方向上,__________。6.______气流易形成降水,_____气流天气晴朗。越低相等同一水平面气压值大气压值小相反高凸低凹上升下沉图6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02Theformationofzoneofpressureandwind大气环流Atmosphericcirculation1.大气环流定义: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能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产生气温的差异,从而引起大气运动。意义:促进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分类: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图7三圈环流示意图单圈环流Single-loopcirculation1.单圈环流(理想状态下)假设地球不运动(自转和公转),地表均匀,只考虑太阳辐射(太阳直射赤道)。大气环流是如何运动的?图8单圈环流高压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风从两极吹向赤道高空风从赤道吹向两极三圈环流Tricellulartheory2.三圈环流假设地球自转(不公转),地表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太阳辐射(太阳直射赤道)。大气环流是如何运动的?图9三圈环流上升气流多对流雨下沉气流少雨热力因素:冷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因素:热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三圈环流Tricellulartheory2.三圈环流假设地球自转(不公转),地表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太阳辐射(太阳直射赤道)。大气环流是如何运动的?图9三圈环流下沉气流少雨高纬流向低纬少雨高压指向低压,加上地转偏向力向右,形成东北信风动力因素:风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在30°N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形成东西风,不再往北,重力原因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三圈环流Tricellulartheory2.三圈环流假设地球自转(不公转),地表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太阳辐射(太阳直射赤道)。大气环流是如何运动的?图9三圈环流暖气团抬升多锋面雨动力因素:副高的暖气团与极地高压的冷气团在60°N相遇,形成极锋,暖气团沿锋面抬升,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流向高纬多雨高压指向低压,加上地转偏向力向右,形成极地东风

少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Seasonalmovementofpressurebandsandwindbands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假设地球运动,地表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太阳辐射(太阳直射赤道)。大气环流是如何运动的?图10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图9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Seasonalmovementofpressurebandsandwindbands【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气压带的成因(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①___________: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___________:近地面冷却,空气堆积下沉(2)动力型成因:①_____________: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②_____________:近地面暖空气抬升而成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图9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Seasonalmovementofpressurebandsandwindbands【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2.风带、风向的判读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①低纬信风带:北半球_________

南半球_________②中纬西风带:北半球_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_③极地东风带:北半球_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_东北信风东南信风西南风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图9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Seasonalmovementofpressurebandsandwindbands【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①看纬度位置;②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图11三圈环流变式分布图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想要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合作完成平面图绘制和模型构建。下图示意该小组成员绘制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1-3题。1.该半球是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2.该成员绘制的风带及其风向正确的是A.东北信风带对应A-是东北风B.盛行西风带对应B-是西南风C.极地东风带对应C-是东南风D.盛行西风带对应A-是西北风3.图中气压带A.甲和乙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乙和丙的成因是动力因素C.甲和丙附近海域风力强劲D.在各纬度位置始终不变化CC根据图中各风带所处纬度高低判断,A、B、C分别表示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中的风呈顺时针方向,则该半球为南半球。B读图完成4-5题。4.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③气流比较湿润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5.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此图所示情形为A.甲地多为晴朗天气B.乙地多锋面气旋活动C.③表示盛行西风带D.③表示盛行东北信风带DC若图为低纬环流,甲为赤道低气压带,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信风带,④为对流雨若图为中纬环流,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西风带,④为锋面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03Theinfluenceoflandandseadistributiononpressurezoneandwindzone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4.季风环流假设地球运动,地表不均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太阳辐射(太阳直射赤道)。大气环流是如何运动的?(1)陆地比海洋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②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2)南北半球的海陆占比:①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②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图12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图12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西北季风(干冷)东北季风(干凉)冰岛低压冬季风季风风向季风性质季风成因东亚冬季风南亚冬季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干冷干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图13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图13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东南季风(暖湿)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暖湿)夏季风季风风向季风性质季风成因东亚夏季风南亚夏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暖湿暖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14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总结】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成因风向与源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以北,朝鲜半岛南部/北部,日本南部/北部南亚印度半岛,东南亚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青藏高原河谷、云贵高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暖湿)→降水夏季风:西南季风(暖湿)→降水冬季风:西北季风(干冷)→降温表1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冬季风:东北季风(干凉)→降温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总结】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风强弱影响冬季风强于夏季风: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风的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风顺地势从高往低吹,势力强劲。夏季风强于冬季风:①南亚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加上青藏高原阻挡,印度半岛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弱,冬季风不强;②夏季赤道低压北移,加强夏季风。表1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冬季风性质干冷,特例(大湖效应)①冬季风经过日本海,日本冬季多雪;②冬季风经过渤海,遇山东丘陵形成大量降水,山东烟台得名“雪窝子”。①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东南季风控制,雨季较长;②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是西南季风的通道,影响农作物种植;③“雨极”乞拉朋齐。季风环流Monsooncirculation4.季风环流—澳大利亚北部季风1月:西北季风(暖湿)→降水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为西北风。7月:东南季风(干凉)成因:受东南信风控制,性质干凉的离岸风。图15澳大利亚北部季风大气环流Atmosphericcirculation【总结】大气环流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